王淦生
威廉·戈爾丁
作者簡介
威廉·戈爾丁,英國小說家,詩人,1983 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他的小說富含寓意,廣泛融入了古典文學(xué)、神話、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義。其作品主題一般與黑暗邪惡有關(guān),但他的小說中也表達一種昏暗的樂觀主義。他的第一本小說《蠅王》突出了他在作品中一直不停探討的主題:人類天生的野蠻與文明理性的斗爭。這部小說奠定了戈爾丁的世界聲譽。
作品介紹
《蠅王》是威廉·戈爾丁長篇小說代表作。小說講述的故事發(fā)生于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一場核戰(zhàn)爭中。一群6 至12 歲的兒童在撤退途中因飛機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島上,起先尚能和睦相處,后來由于惡的本性逐漸膨脹,互相殘殺,導(dǎo)致了一場悲劇。
威廉·戈爾丁善于將抽象的哲理命題具體化,讓讀者通過閱讀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激動人心的爭斗場面來深刻體悟,人物、場景、故事以及意象等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断壨酢肥且徊績?yōu)秀哲理小說,借小孩子的天真來探討人性之惡這一嚴肅主題,耐人尋味。
片段摘錄
拉爾夫揀那條堅實的海灘當作小路,因為他需要好好地想一想;只有在這條小路上,他才能放心行走而不必留神腳下。他這樣在海邊走著,突然大吃一驚。他發(fā)現(xiàn)自己領(lǐng)悟了:生活很令人厭倦,生活中的每條道路都是一篇急就章,人們的清醒生活,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用來照看自己的腳下的。
適用主題
踏實前行,才能走得更遠;選擇道路比行走更重要;慎待生活。
運用示例
夜晚走路會比白天艱難——路程沒有變化,但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去關(guān)注腳下。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之路也就像夜晚行路,要關(guān)注目標,還得注意腳下的坑坑洼洼。就像小說《蠅王》中所言:“人們的清醒生活,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用來照看自己的腳下的?!彼?,要為自己的人生發(fā)展做好功課,避免“急就章”,努力為自己的未來發(fā)展鋪設(shè)一條坦途。
片段摘錄
孩子們開始習(xí)慣的第一種生活節(jié)奏是從黎明慢慢地過渡到來去匆匆的黃昏。他們領(lǐng)略了早晨的各種樂趣、燦爛的陽光、滾滾的大海和清新的空氣,既玩得痛快,生活又如此充實,“希望”變得不是必要的了,它也就被忘卻了。
適用主題
固化的生活會扼殺希望;安逸的日子會消磨理想;生活程式化。
運用示例
對生活的不滿足,才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只有看到不好,才會希望更好。正如小說《蠅王》所言:“既玩得痛快,生活又如此充實,‘希望’變得不是必要的了?!薄跋M闭敲允г谌藗儗σ褤碛械囊磺械奶袢蛔宰阒?。尤其是在當今,我們送走了貧困,迎來了小康,許多人便“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其實,未來的路正長,我們當更新目標,努力進??!
語句摘錄
大概野獸不過是咱們自己。
適用主題
天使與魔鬼;人別于獸,在于心存善念。
運用示例
人之為人,在于人有思想,存善念,懂禮讓。但是,當利益成為橫亙在人們心頭的唯一追求時,思想會成為陰謀,善念會化作陰毒,禮讓會變成仇殺?!断壨酢分杏芯涿裕骸按蟾乓矮F不過是咱們自己?!边@正是由于利益的催化,讓人性扭曲,獸性膨脹。人一旦為獸,只會比野獸更可怕。而要根治這一變態(tài)現(xiàn)象,只有依靠文明社會的道德和法治進行約束。
遲子建
作者簡介
遲子建,中國最具廣泛影響力的當代女作家之一。1983 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從1991 年起,先后出版《茫茫前程》《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群山之巔》《煙火漫卷》等多部長篇小說。曾獲得莊重文文學(xué)獎、魯迅文學(xué)獎、第七屆茅盾文學(xué)獎等榮譽稱號。
作品介紹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一部描寫鄂溫克人生存現(xiàn)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在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數(shù)百年前遷徙而至,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他們信奉薩滿,追隨馴鹿遷徙,游獵,在享受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備嘗艱辛。他們在嚴寒、猛獸和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鐵蹄、“文革”陰云乃至現(xiàn)代文明的擠壓下求生存。他們有大愛,有大痛,有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也有眼看著整個民族日漸衰落的無奈。一代代的愛恨情仇,一代代的獨特民風,一代代的生死傳奇,彰顯出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語句摘錄
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
適用主題
最好的路是適合自己的路;珍惜當下,不為未來焦慮;遵從內(nèi)心,拒絕盲從。
運用示例
人生在世,最難選擇的是人生之路。正如《額爾古納河右岸》一書中所言:“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睙o路的時候,行動上的懶惰者不愿開辟;路多的時候,精神上的懶惰者又無所適從。我們需要的是行動上的勤者、精神上的智者,無路時,會努力開辟道路;路多時,能慎重選擇道路。
片段摘錄
而我認為孩子在山里認得各種植物動物,懂得與它們和睦相處,看得出風霜雨雪變幻的征兆,也是學(xué)習(xí)。我始終不能相信從書本上能學(xué)來一個光明的世界、幸福的世界。
適用主題
自然界是最好的課堂;走近自然,彌補書本缺漏;天人合一,營造幸福世界。
運用示例
知識并不僅僅存在于書本當中,自然與社會才是知識的源泉。我特別贊同《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一句話:“我始終不能相信從書本上能學(xué)來一個光明的世界、幸福的世界?!苯ㄔO(shè)美好的世界,不能僅僅寄希望于將書本上構(gòu)建的“烏托邦”移植到現(xiàn)實當中,而需要親近自然,走進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與大自然相容相契。天人合一,世界才能幸福光明。
語句摘錄
面對越來越繁華和陌生的世界,曾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的他們,成了現(xiàn)代世界的“邊緣人”,成了要接受救濟和靈魂拯救的一群!
適用主題
兼容并包,尊重各種文明;工業(yè)文明是一柄雙刃劍;每個民族都是大地的主人。
運用示例
兼容并包,應(yīng)該是當今社會對待任何“小眾文明”—— 也就是我們心目中那些落后、愚昧甚至野蠻文明的正確態(tài)度。當我們致力于保護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時候,卻在有意無意地擠壓著一些弱小的原始的民族的生存空間,正如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所呈現(xiàn)的那樣,使之成為現(xiàn)代世界的“邊緣人”,這正是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一種深深的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