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鞏
夫人之所以神明①其德,與天地同其變化者,夫豈遠哉?生于心而已矣。若夫極天下之知,以窮天下之理,于夫性之在我者,能盡之,命之在彼者,能安之,則萬物之自外至者,安能累②我哉?此君子之所以虛其心也,萬物不能累我矣。而應乎萬物,與民同其吉兇者,亦未嘗廢也。于是有法誡之設,邪僻之防,此君子之所以齋③其心也。虛其心者,極乎精微,所以入神也。齋其心者,由乎中庸,所以致用也。然則君子之欲修其身,治其國家天下者,可知矣。
(節(jié)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編》)
[注釋]
①神明:使……圣明。②累:妨礙,損害。③齋:使……潔凈,使……虔敬。
[點悟]
天下的智慧、道理可以憑借個人努力而“盡”得,并因而可使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達到圣明的境界,使自己不會為外在難以改變的環(huán)境或條件而感到郁悶,即能“安”,擁有安定的內(nèi)心。當君子的心態(tài)因安定而寧靜,就可使自己“盡”心探究精微之理,達到精妙之境,從而能遵循萬物變化之道,以清凈的心境、虔敬的態(tài)度待人處世,讓百姓安樂,使國家安定。
在“盡”與“安”的努力與心境中,君子能修其身;在“虛”與“齋”的心境與努力中,君子可具備治理國家與天下的修養(yǎng)與能力。
出自曾鞏文章的成語
曠日累時:時間持續(xù)得很久。出自曾鞏《為人后議》:“今世議者紛紛,至于曠日累時、不知所決者,蓋由不考于《禮》,而率其私見也?!?/p>
鳥駭鼠竄:形容驚恐逃竄的樣子。出自曾鞏《救災議》:“彼知已負有司之禁,則必鳥駭鼠竄,竊弄鋤梃于草茅之中,以捍游徼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