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華靜,崔燕,劉鑫,邢燕,劉傳玲
威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威海 264200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可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等[1]。五味子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因《新修本草》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則五味具也”,故而得名[2]。《本草綱目》按產地將五味子分為南、北五味子[3]。《中國藥典》(1963版)最早收載五味子,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實,未收載南五味子。南五味子始載于《中國藥典》(2000版),來源為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實。由于南五味子與五味子名稱相近,目前市場上存在混用現象[4-7]。本文總結并分析了2019~2021年山東省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五味子專項抽驗的全部檢驗結果,對五味子質量進行全面考察,為藥品監(jiān)管提供參考、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METTLER XS205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EX2202/ZH奧豪斯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OLYMPUS IX51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島津LC-20AT 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公司);Phoenix 微波馬弗爐(美國CEM公司);DHG-9023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WFH-203B暗箱式紫外分析儀(瑞士CAMAG公司)。
甲醇(美國Fisher Chemical公司,批號:20190401)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三氯甲烷(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200713)、石油醚(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211101317)、甲酸乙酯(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批號:20210415)、甲酸(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批號:20200825)均為分析純。五味子對照藥材(批號:120922-201610)、五味子醇甲對照品(批號:110857-201815)、五味子甲素對照品(批號:110764-201915)、五味子乙素對照品(批號:110765-201813)均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
試驗用五味子共61批次。其中,2019年抽檢50批次,2020年抽檢5批次,2021年抽檢6批次;抽樣單位覆蓋山東省16個地級市,包括生產企業(yè)3批次,批發(fā)企業(yè)14批次,連鎖及零售藥店12批次,醫(yī)療機構32批次;規(guī)格為五味子41批次,醋五味子20批次。經威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劉傳玲教授鑒定,60批次樣品的來源為木蘭科五味子,1批次樣品的來源為木蘭科華中五味子(南五味子)。
61批次五味子飲片執(zhí)行標準為《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四部,《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四部[1,8]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檢驗補充檢驗方法和檢驗項目批準件(批準件編號:2007014,對胭脂紅、赤蘚紅、酸性紅73進行補充檢驗)。兩版藥典的執(zhí)行項目相同,有50批次五味子按《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四部執(zhí)行,有11批次五味子按《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四部執(zhí)行。檢驗項目見表1。
表1 五味子飲片不同標準檢驗項目統(tǒng)計對比
續(xù)表
40批次五味子及20批次醋五味子均符合《中國藥典》(2015版,2020版)一部中五味子、醋五味子的來源及性狀特征;1批次五味子樣品性狀不符合規(guī)定,為南五味子。五味子及南五味子性狀對比見圖1,主要區(qū)別見表2。
表2 五味子及南五味子的主要區(qū)別
圖1 五味子及南五味子的性狀對比
按《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五味子項下【鑒別】(1)中方法對五味子樣品進行檢驗,結果1批次不符合規(guī)定。五味子與南五味子主要區(qū)別為:①橫切面特征。五味子中果皮薄壁細胞含淀粉粒,種皮最外層為1列徑向延長的石細胞,壁厚,紋孔和孔溝細密;其下為數列類圓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石細胞;南五味子中果皮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和方晶。種皮表皮石細胞外側較內側壁厚,壁孔及孔溝細小,其內側石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壁厚,壁孔明顯。②粉末特征。五味子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垂周壁略呈連珠狀增厚;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細胞垂周壁不呈連珠狀增厚[1,8]。五味子、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細胞圖見圖2和圖3。
圖2 五味子果皮表皮細胞
圖3 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細胞
61批次樣品按《中國藥典》(2020版)五味子項下【鑒別】(2)中方法并增加五味子乙素對照品進行檢驗。結果60批次供試品色譜中,在與五味子對照藥材色譜和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現相同顏色的斑點。1批次南五味子供試品色譜中,在與五味子甲素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現相同顏色的斑點,與五味子乙素對照品色譜和五味子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不顯相同顏色的斑點[9,10],薄層色譜見圖4。
圖4 五味子、南五味子薄層色譜鑒別
2.4.1 水分
按《中國藥典》(2015版,2020版)四部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二法測定61批次樣品水分,規(guī)定不得過16.0%。結果61批樣品的水分全部符合規(guī)定。41批次五味子的平均水分含量為(13.5±1.7)%,20批次醋五味子的平均水分含量為(10.8±1.4)%,各批次樣品水分趨勢見圖5。醋五味子水分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為五味子經醋蒸后可降低水分含量,更有利于貯存。
圖5 五味子、醋五味子樣品水分
2.4.2 總灰分
按《中國藥典》(2015版,2020版)四部灰分測定法(通則2302)測定59批次樣品總灰分,規(guī)定不得過7.0%。結果59批次樣品的總灰分均符合規(guī)定。39批次五味子總灰分平均值為(4.1±0.7)%;20批次醋五味子總灰分平均值為(3.7±1.1)%,各批次樣品總灰分趨勢見圖6。五味子經醋蒸后,總灰分略低。
圖6 五味子、醋五味子樣品總灰分
2.4.3 染色劑檢查
按原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檢驗補充檢驗方法和檢驗項目批準件(批準件編號:2007014)對胭脂紅、赤蘚紅、酸性紅73進行補充檢驗,規(guī)定不得檢出胭脂紅、赤蘚紅、酸性紅73。結果61批次樣品均符合規(guī)定。
2.4.4 二氧化硫殘留量
按《中國藥典》(2015版,2020版)四部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第一法(通則2331)測定61批次樣品的二氧化硫殘留量,規(guī)定不得超過150mg/kg。結果全部符合規(guī)定,說明61批次樣品不存在二氧化硫熏蒸的情況。
按《中國藥典》(2015版,2020版)四部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的熱浸法(通則2201)對醋五味子的浸出物進行測定,以乙醇為溶劑,規(guī)定不得少于28.0%。結果20批次醋五味子的浸出物為34.7%~55.4%,均符合規(guī)定。
按《中國藥典》(2015版,2020版)四部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60批次樣品的五味子醇甲含量,規(guī)定含五味子醇甲不得少于0.40%。結果39批次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為0.40%~0.85%,平均含量為(0.56±0.15)%,均符合規(guī)定;1批次樣品為南五味子,不含有五味子醇甲,含量為0%;20批次醋五味子中,18批次樣品的五味子醇甲含量為0.41%~0.62%;平均含量為(0.56±0.13)%,符合規(guī)定;2批次樣品的五味子醇甲含量分別為0.19%和0.26%,不符合規(guī)定。通過性狀鑒別發(fā)現,不符合規(guī)定的2批次醋五味子中,1批次果實較小,為搶青品;1批次種子裸露較多,可能摻入提取后藥渣或者醋蒸時炮制不規(guī)范。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平均含量均為0.57%,含量趨勢圖見圖7,該結果提示五味子經醋蒸后,五味子醇甲含量沒有變化。
18批次含量測定合格的醋五味子樣品中,浸出物平均為(49.0±5.0)%;2批次測定不合格的醋五味子樣品中,浸出物平均含量為(44.6±0.8)%。醋五味子的浸出物趨勢見圖8。結果顯示,含量測定不合格的醋五味子,其浸出物也相應偏低。
圖8 含量合格和含量不合格醋五味子浸出物比較
本研究中,五味子專項抽樣單位的藥材來源涉及52家生產企業(yè),覆蓋4個省,抽樣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 各生產單位樣品抽樣情況 n(%)
表4 各類型抽樣單位樣品抽樣情況 n(%)
41批次五味子中,40批次為正品五味子,1批次為混偽品南五味子;20批次醋五味子中,符合規(guī)定的有18批次,2批次含量不符合規(guī)定。五味子與混偽品南五味子來源不同,通過性狀鑒別容易區(qū)分,同時注意觀察大小,從源頭上把關,避免提前采收。不適宜的采收會造成含量偏低,影響臨床療效。醋五味子容易摻入藥渣,由于混入后醋蒸,性狀難于區(qū)分,含量測定會偏低。為保證五味子用藥安全、有效,飲片生產企業(yè)應學會鑒別并預防南五味子的混用、藥渣摻入以及搶青。建議監(jiān)管部門加強市場監(jiān)管,藥品生產企業(yè)要加強中藥鑒別知識的學習培訓,防范南北五味子混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