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艷茹(甘肅省玉門市第二中學)
閱讀是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方式,因此現代初中語文教師都會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教師也會展開閱讀教學工作,這有利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故為了有效提高閱讀活動的教學質量,相關領域對活動展開方式等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活動策略,群文閱讀就是其中較具代表性的一種。群文閱讀策略的提出,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這使得群文閱讀迅速成為現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但群文閱讀不同于普通閱讀方式,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組合選文就是群文閱讀實施中的一大難點,若未能合理選文,就可能導致群文閱讀無法充分發(fā)揮作用,間接對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效率有一定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為了避免不利影響發(fā)生,有必要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組合選文展開研究,旨在明確組合選文基本要求與方式方法。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讓學生閱讀一系列存在相關聯系的課文,從不同課文中尋找共同點、不同點,或者學習相關知識、學習情感表達方法等。這種方式與普通閱讀學習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差別主要體現在啟智作用上,即普通閱讀學習方式一般是針對某一篇課文進行閱讀,從這一篇課文中汲取知識,但單一課文的內容有限,對于知識的展示可能不夠豐富,因此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可能只學習到片面的知識,思維也容易單一化,不懂得切換角度去思考課文內涵。但群文閱讀可以清晰、直觀地向學生展示相同事物在不同課文中的不同表達方式,這樣學生就能意識到事物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且不同角度上能夠得到不同的感受,故學生思維可以得到更好地啟迪,說明群文閱讀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諸如上述提到的啟智作用就是其應用價值的一種體現,除此以外,群文閱讀的價值還體現在其他方面:第一,群文閱讀并不是讓學生毫無目的進行閱讀,而是根據某個目標選擇將要閱讀的課文,再讓學生去閱讀,這樣能夠通過多篇課文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學生閱讀群文可以系統地學習知識,區(qū)別于傳統單一課文閱讀,可解決單一課文閱讀中知識碎片化的現象。這一作用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非常重要,原因在于知識碎片化閱讀可能導致學生無法很好地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對于教學質量而言有很大的打擊,但系統性的閱讀學習明顯可以規(guī)避這個問題發(fā)生,因此群文閱讀更有價值;第二,群文閱讀有利于學生閱讀積極性與閱讀習慣養(yǎng)成,即學生對于閱讀活動是否積極取決于很多因素,但興趣是其中影響比重最大的幾個因素之一,可以說學生對閱讀活動如果沒有興趣,那么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就會變差,反之如果能夠在閱讀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即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這時閱讀教學將事半功倍,久而久之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但傳統閱讀方式在調動學生閱讀興趣的功能上相對薄弱,且有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枯燥、無聊,使得學生興趣下降,而群文閱讀中有很多課文以供選擇,也能予以學生充足、豐富的思考空間,可以給學生帶來新奇感,因此群文閱讀能更好地調動學生閱讀興趣,也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第三,群文閱讀可以更好地揭露學生學情,原因在于群文閱讀廣泛的閱讀空間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多新思路,促使學生進行思考,而思考過程中學生就可能會遇到自己無法理解、難以理解的問題,當某個問題產生,就代表學生在這一方面比較薄弱,例如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看到了作者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描述手法,但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因此學生對作者采用此手法的動機感到困惑,對此教師可以予以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解決學生問題,一方面利于學生繼續(xù)閱讀、探索,另一方面能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組合選文是群文閱讀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決定了群文閱讀的范圍、學生閱讀的方向,且對群文閱讀的系統性等有直接影響,因此當組合選文出現問題,那么群文閱讀的作用性就會被削弱,甚至無法發(fā)揮應有作用,導致群文閱讀只會給學生徒增煩惱。從這一角度出發(fā),組合選文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作為選文者不可忽視該項工作。
當前相關領域對組合選文的根本要求就是必須合理,而為了保障選文合理,教師應當貫徹組合選文的基本原則,具體為:第一,教師在組合選文當中應當遵從“以人為本”原則,即群文閱讀教學在根本上是服務于學生的,組合選文作為群文閱讀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遵從這一原則,教師在選文過程中有必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興趣取向來選擇,這有利于群文閱讀作用發(fā)揮。第二,出于對群文閱讀教學系統性考慮,組合選文也要遵從“系統性”原則,即教師所選課文必須有一定的聯系,諸如課文的寫作動機相同或相似、課文中都應用到了相同的寫作手法、文體雷同等,具備任意聯系均可,聯系越多選文結果越好,教師切勿盲目為之。第三,組合選文應當遵從“教學本位”原則,即組合選文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群文閱讀,而群文閱讀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某知識系統,因此教師在選文過程中必須保障所有課文都與教學中的相關知識系統有關,不可脫離,由此突出教學本位。
群文閱讀教學中組合選文的策略有很多,下文僅列舉常見三種策略以供參考,同時對各策略下的組合選文意義進行分析。
1.主題式選文
主題式選文是組合選文的常用策略,該策略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教師根據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先明確一個主題,主題要與教學中的知識系統或者是教學目標有關,諸如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旨在讓學生學會愛國,明白愛國的意義,那么教師就可以以“家國情懷”為主題,又或者教師想要讓學生學習通過環(huán)境描述來襯托人內心的寫作手法,那么可以以“四季”為主題,具體由教師自己決定;第二,教師根據所設立的主題,分析其主題意義,然后進行組合選文,以“家國情懷”為例,教師可選擇《鄧稼先》《黃河頌》等課文,將這些課文組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突顯主題,以便學生圍繞主題展開群文閱讀活動,有利于提升群文閱讀教學質量??傮w而言,主題式選文要緊抓預先設定好的主題,并根據主題來選擇課文,再通過課文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懷、文章體裁等展示主題,這樣能在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樹立一個中心,學生圍繞中心進行閱讀將對課文有深入體會,也能逐漸找到群文之間的聯系。值得注意的是,主題式選文的范圍非常廣闊,因此比較適合用于初期閱讀教學,而該時期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普遍不高。故為了更好地實施群文閱讀,給后續(xù)閱讀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建議教師在主題式選文當中根據學生的興趣來設定主題,緊貼主題進行選文可以充分調動學生閱讀興趣,若有必要教師也可以考慮選擇課外讀物,能更好地發(fā)揮主題式選文作用,助力群文閱讀質量提升。
2.情境式選文
情境式選文與主題式選文比較相似,兩者都需要預先設立一個主題,然后再進行組合選文,但兩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的主題并不是預先設定好的,而是學生在通過情景討論等方式自然得出的,因此情境式選文的實施流程是學生討論在前,組合選文在后,即在情境式選文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傳統方式或者是主題式選文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觀察,了解學生最關注的是什么、討論中存在哪些問題,觀察所得就是很好的情境素材,教師將這些素材與學生的生活融合,根據課文的主題中心思想可以合理選擇課文,在下一次群文閱讀中提出這個情境與相關課文既可實施情境式群文閱讀教學。從表面來看,情境式選文可能有一些“多此一舉”,而實踐證明,單純的主題式選文雖然可以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的效用,但無法有效降低群文閱讀的理解難度,反之情境式閱讀可以與主題式選文相互結合,借助情境讓學生代入某個角色,從角色角度上針對主題進行閱讀,這是純粹的主題式選文無法做到的,而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群文思想、體會內在情感,使得群文閱讀效果更加深入。以“親情”情境為例,教師可選擇《荷葉·母親》《背影》《孝心無價》等以“親情”為主題的課文,這些課文之間的關聯就是作者對親情的理解與個人感受,也是各課文的共同點,因此可以選擇這些課文來體現親情,然后在課堂上提出這些課文讓學生閱讀,同時提出“假設你是母親”等類似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樣學生就會想象自己的母親平日里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感知家庭中親情的體現,把握親情的情感特點,這樣就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共情能力,發(fā)揮群文閱讀作用,而其中情境式組合選文顯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3.同作者選文
同作者選文是一種相對便捷的組合選文方式,其特點在于能夠保障所選課文之間存在共同點等密切聯系,能很好地體現群文閱讀的系統性,原因在于同作者選文策略下,教師所選課文都出自相同的作者,而作者在寫作任何文章時難免會代入一些個人特點,因此同作者寫作的課文存在一些基于個人的共同點,以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等文章為例,這些文章在文風、表達方式、敘事手法等方面都很相似,原因就在于它們全都出自魯迅先生之手,表達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的一些看法與個人感受。故教師可以考慮根據同作者來進行組合選文。值得注意的是,同作者選文下群文閱讀教學會變得更具針對性,即學生通過群文閱讀除了能系統地學習知識以外,還會深入地了解作者本身,久而久之學生將具備“通過課文與作者對話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最后會化作學生的一種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在閱讀其他課文時會主動從作者角度來思考,代表學生的思路得到拓寬,這也是同作者選文的一大應用價值體現。
組合選文后的教學需要根據組合選文結果展開,旨在發(fā)揮組合選文結果的作用,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為做到這一點,下文將提出一些實施建議,以供參考。
1.課文形式多樣化
組合選文后的教學中需要學生充分閱讀多篇課文,但如果要求學生將每一篇課文都讀至通透,未免有一些強人所難,也會給課時造成較大的負擔,因此建議教師在組合選文之后,采用一些方式讓課文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這有利于學生閱讀理解的直觀性,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多篇課文整合,統一進行思考。具體方式為:第一,教師可以預先分析群文,然后提煉出其中知識要點,并且明確知識要點之間的關系,再采用思維導圖工具將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由此群文閱讀中教師先展示思維導圖,讓學生在閱讀前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這樣學生知道接下來閱讀時的思考方向,不用學生自己去尋找方向,說明思維導圖在群文閱讀當中能夠給學生提供指導幫助,便于學生直觀進行閱讀;第二,教師可以將組合選文結果編制成微課視頻,通過視頻來簡要剖析群文閱讀系統邏輯,其具體作用與思維導圖類似,但并不像思維導圖一樣需要貫穿整個閱讀過程,通常只需要在課前十分鐘進行預熱即可。
2.課后引導教學
組合選文后展開的群文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還具備其他作用,但同時也會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遇到更多的問題,若這些問題不解決,學生就很難進行下一步學習,因此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之后應當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理清問題與思路,將閱讀所學知識進一步消化,該項工作非常重要,教師應當慎重對待。同時要在課后鞏固學生閱讀學習成果,教師可以針對之前的主題推薦一些課文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或者討論。另外,為了方便課后引導教學展開,建議教師采用信息技術進行線上教學,即線上教學依托于網絡,本身不受現實物理時空影響,自然不會占用線下課時,同時線上環(huán)境中有很多功能程序可以給引導教學提供幫助,諸如在線直播能保障教學實時性、離線傳輸可保障師生充分溝通。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教學是現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形式,組合選文則是群文閱讀的核心構成,若組合選文出現問題勢必對群文閱讀教學造成質量等方面的不利影響。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教師應當根據現實需求慎重選擇組合選文的策略,確保選文質量,以便群文閱讀作用充分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