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期在線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吃更多軟飲料、薯片和餅干等過度加工食品的人患癡呆癥的風險可能高于攝入少的人。研究人員還發(fā)現,用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的食品代替飲食中的過度加工食品與降低患病風險相關。該研究并未證明過度加工食品會導致癡呆,它只顯示一個關聯。
過度加工食品的糖、脂肪和鹽含量較高,而蛋白質和纖維含量較低。其中包括軟飲料、高糖高鹽的零食、冰淇淋、香腸、炸雞、酸奶、烤豆罐頭、番茄醬、蛋黃醬、包裝鱷梨醬和鷹嘴豆泥、包裝面包和調味谷物等。
研究負責人天津醫(yī)科大學李惠平博士說:“過度加工食品的最初目的是方便和美味,而它們會降低一個人的飲食質量。這些食品還可能含有來自包裝或加熱過程中產生的食品添加劑或分子,在其它研究中表明,以上產物對思維和記憶力會產生負面影響。我們的研究不僅僅是為了發(fā)現過度加工食品會增加患癡呆癥的風險,而是希望選擇健康的飲食方式來降低患癡呆癥的風險?!?/p>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邀請了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的72 083 人,英國生物樣本庫是一個涵蓋50 萬居住在英國的人的健康信息大型數據庫。參與者年齡在55 歲及以上,并且在研究開始時沒有癡呆癥。他們大都被跟蹤了10年左右。到研究結束時,有518 人被診斷出患有癡呆癥。
在研究過程中,參與者至少填寫了2 份問卷,關于他們前1 天的飲食情況。研究人員通過計算人們每天食用的過度加工食品的克數,并將其與其它食物的克數進行比較,得出了人們每天食用過度加工食品的百分比。然后,根據過度加工食品的消費百分比從低到高,將參與者平均分成4 組。
大體上看,過度加工食品攝入比率最低的人群占9%,平均每天225 g,而最高人群的這一比例為28%,平均每天814 g。1 份比薩或魚條相當于150 g。導致大量過度加工食品攝入量的主要食物類別是飲料,其次是含糖產品和過度加工乳制品。
在最低組中,18 021 人中有105 人患上了癡呆癥,而在最高組的18 021 人中有150人患上了癡呆癥。
在調整了年齡、性別、癡呆癥家族史和心臟病以及其它可能影響患病風險的因素后,研究人員發(fā)現,每日過度加工食品的攝入量每增加10%,患癡呆癥的風險就會增加25%。
研究人員利用研究數據來預測如果一個人食用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的食品 (如新鮮水果、蔬菜、豆類、牛奶和肉類)代替10%的過度加工食品會發(fā)生什么。計算后發(fā)現,這種替代將可以降低19%患癡呆癥的風險。
研究結果還顯示,未加工或微加工食品每天僅增加50 g,相當于半個蘋果、1 份玉米或1 碗麩麥片,同時每天減少攝入過度加工食品50 g,相當于1 塊巧克力棒或1 份魚條,可以降低3%患癡呆癥的風險。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們了解了飲食中微小且可控的變化可能會影響一個人患癡呆癥的風險,然而這一切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07/220727163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