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
摘要:英語教課書的基本結構是單元。單元整合教學既是最基本的教學呈現形式,也是較為高效的教學方法。英語教師以單元形式呈現知識點具有多重優(yōu)勢,尤其對教學效果凸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從針對單元核心內容、合理融入英語繪本,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課外短文項目,圍繞單元教學重點、創(chuàng)編趣味英語故事,挖掘單元趣味元素、開展游戲教學活動,立足單元學習主題、實施情境體驗教學等方面,對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趣味設計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英語教學;單元整合;趣味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4-0121-04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課堂教學逐漸由一元向多元化發(fā)展。升級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法、學法,實施單元教學已成為一種教育新趨勢。英語學科的單元整合教學設計不僅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十分考驗學生英語課堂的專注力和學習力。在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滲透趣味元素,以創(chuàng)設更多直觀生動、充滿趣味的英語單元教學項目,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單元主題活動的興趣,從而有效達成智慧教學、快樂教學的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歡色彩豐富的學習素材,對某一事物感興趣往往是因為它有趣、好玩。英語繪本作為教學素材具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等特點,這與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思維認知特點相契合。因此,英語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將英語繪本融入教學活動。繪本種類繁多,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使繪本能夠發(fā)揮出最大作用,就必須在繪本選擇上下功夫,以使繪本真正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助推力。一方面,英語教師必須立足英語單元教學的核心內容,精心挑選英語繪本,并利用繪本中的文本素材、圖片素材等豐富英語單元教學資源,從而讓學生在多元化的素材支撐下,學習和理解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必須要對繪本進行科學分類,并在綜合考慮繪本閱讀難度、學生閱讀興趣、與單元知識契合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選擇與本單元教學內容契合度更高的繪本。
以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7 Christmas”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圣誕節(jié),教學重點內容是“Christmas is coming. 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kids?“”I want...“”Do you like your presents?”等與孩子的圣誕禮物相關的對話內容。英語繪本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講述的是圣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的故事,與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十分契合。因此,英語教師便可將其引入本單元的教學中。一方面,英語教師可根據繪本資源的啟發(fā)性特征,在學習本單元內容之前,先帶領學生閱讀這本繪本,以激發(fā)學生對本單元內容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打開思維之門,感知繪本內容,從而為正式課堂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具體來說,為了吸引學生的關注,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豐富性,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重點為學生講解繪本上的插圖,從而通過插圖有效增強學生的認知。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可根據繪本資源的生動性特征,在學習完本單元知識之后,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并為學生引入英語繪本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具體來說,英語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閱讀繪本內容。繪本以生動有趣的圖畫配以富有趣味性的文字描述的形式對小老鼠一家,以及圣誕老人的形象進行了刻畫,這樣的內容展示方式非常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認知特點,然后再帶領學生一起深度分析繪本內容。通過繪本中小老鼠的敘述,學生可以認識圣誕老人St. Nicholas,并了解平安夜和圣誕節(jié)的來歷,這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本單元知識內容。英語教師將英語繪本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融入本單元的課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英語國家的文化,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對本單元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各種活動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同時這些行為一定也是由特定動機引起的,因此在目標基礎之上進行設計,才能更好地對接人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事物本身的價值,英語學習亦是如此。英語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化的探索研究過程,它不是單一的,只學習某一方面知識。英語學習目的是指從宏觀角度出發(fā),對英語知識、英語國家的社會風情和文化進行感知,并在感知中逐漸掌握語言,形成良好的交際能力。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英語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出發(fā)設計學習形式。大多數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興趣度往往較高,但教材容量有限,設置的內容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時,教師就要適當增加學習材料,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英語單元整合教學可以把碎片化的知識內容整合起來,進行系統性呈現,讓學生從單元學習視角出發(fā),初步認識和整體把握這些單元核心知識。英語教師不妨從這一視角出發(fā),巧妙設計課外短文學習項目,用短文的形式串聯起這些單元知識,并在每個單元的課時教學中投放這些短文素材,以幫助學生全面把握本單元的重難點知識,從而為學生進行整個單元的系統學習奠定基礎。
以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3 Numbers and Animals”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學習“thirteen”“fourteen”“fifteen”等與數字相關的英語單詞,以及“cow”“sheep”“pig”等與動物相關的英語單詞。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將相關單詞、句型等知識內容系統整合起來,用對話的形式將重點內容編成短文。如“You have a lot of animals!What are those?”“They are horses.”“How many horses do you have?”“Seventeen.”等。然后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對短文的自主學習,并在合作學習中準確把握本單元的核心知識。學生的知識學習不能僅停留在課本中,需要以課本為中心向著不同方向擴展。英語教師圍繞Numbers and Animals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深入挖掘短文內容,掌握短文中涉及的本課重難點內容,從而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另外,在信息技術的助推下,課外閱讀資料更加豐富,可選擇的內容更多,因此課外短文的選擇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一方面,英語教師要在廣泛閱讀課外資料的基礎上,從中選擇最優(yōu)化的成品素材。成品材料通常較豐富、完整,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可以拓展課外閱讀素材,廣泛搜集相關材料,將其整合、歸納,形成獨一無二的課外閱讀素材。因為是教師自主整合的內容,更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學生在閱讀學習課外短文的過程中,會更好地理解吸收課內重難點知識,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課堂效果的提升。
故事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法,也是一種嶄新的學習形式,其不但能彰顯教師的智慧,也對課堂教學實效性有積極的影響。從幼兒階段起,聽故事、講故事、表演故事就已經成為教學常態(tài),大多數學生對故事都有著較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單元整合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緊密圍繞英語單元教學主題創(chuàng)編一些趣味小故事,用故事講述的方法指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多點串聯。故事內容的選擇不是隨意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英語教師可以將故事與文本內容和主題進行對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本單元知識,實現深度閱讀,從而切實發(fā)揮出故事教學的價值。有了故事講述素材,學生好奇心也已被充分激發(fā),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好指揮者、引導者的作用,根據學習的興趣、愛好及學習需求為他們提供多種故事講述形式,以促使學生聽得進、聽得懂。學生在欣賞故事和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語言感知能力會得到發(fā)展,對知識的探研熱情也會更加高漲。值得注意的是,英語教師開展故事講述教學活動時,要有意識地放緩語速,并在講到英語本單元重難點詞匯及句型時,用重讀、停頓等方式凸顯這些知識,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單元核心知識的印象。
以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8 The Spring Festival”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春節(jié),這是學生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個話題。英語教師在教學這一單元時,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述The Monster Nian(《年獸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知道春節(jié)的來歷。首先,英語教師可以借助故事The Monster Nian將本單元的重難點知識串聯起來,傳達給學生。其次,英語教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當本單元的重點內容“make dumplings”“have a family dinner”“go to the fair”等出現時,可采用重讀、停頓等方式提示學生,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最后,英語教師在講述完故事后,可鼓勵學生復述故事內容,并暢談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形成豐富的英語知識認知。英語教師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開展單元整合教學,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提升教學實效。在聽故事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和提高。
游戲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無論是角色演繹游戲、競賽游戲,還是實物游戲,都能給學生帶來直觀感知和刺激,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心。游戲教學不僅有助于打破知識學習靜態(tài)化的弊端,將知識以動態(tài)形式呈現出來,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可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打造英語趣味課堂。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加強游戲活動的教學設計,努力平衡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中趣味游戲的娛樂性和學科性,以保證自己開展的游戲教學活動既滲透了較多趣味元素,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又做好了教學啟發(fā),有助于學生根據趣味游戲學習體驗鞏固本單元所學英語知識。
以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1 Our Classroom”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學生比較熟悉。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競爭游戲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并以黑板、窗戶、椅子、課桌作為游戲道具,開展本單元的整合教學。游戲開始后,每個學習小組都可以推選一名組員做主持人,而其他組員是參與者。當主持人指向黑板或窗戶時,其他組員回答:“Look at the blackboard/window.”當主持人指向椅子或課桌時,其他組員回答:“I like my chair/desk.”當主持人指向學生的書包或書本時,其他組員回答:“I like my schoolbag/book.”這樣一來,在游戲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也會很好。英語教師將趣味游戲教學法應用到單元教學中,可以有效引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進而在充滿趣味的游戲過程中掌握本單元的重難點教學內容。游戲教學有明確的目的性,其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又能在游戲活動的情境中鍛煉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英語教材中的所有單元內容都可以用游戲的形式予以呈現。值得注意的是,英語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活動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讓他們自主回應,而不是采用任務分配的方式,以此使學生真正成為游戲活動的主體,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內在學習動機。
課堂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在于學生,學生群體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關乎課堂教學活力指數。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課程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中,達成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感受成功的喜悅,促進他們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在活動中設計教學,在實踐體驗中推進教學是當前教學的大方向?;诖?,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踐行體驗式教學理念,為學生設計體驗式情境,以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求,讓學生沉浸在課堂中,發(fā)展思維能力,生成知識結構。教師在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借助聲光影的刺激,渲染學習氛圍,從而將抽象知識直觀化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更真實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習效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歷和情感,對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認知。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不妨利用這一點,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情感體驗,以幫助學生生成學習動力,這樣整個課堂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教學效率也才會更高。
以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5 Daily activities”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其平時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畫面。生活化的情境會讓學生學習興趣高漲,這時英語教師可以提出討論話題:“What are your favorite activities in life,what games do you play and what activities do you participate in at school?”因為有了視頻的參與,教師的話題一經提出,學生便會迅速參與進來,認真思考?!癐 like music best,so I often participate in music activities.”學生爭先恐后地表現自我,主動表達欲望格外強烈,課堂會立刻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隨之升溫。只有學生開口表達,主動投入到學習互動中,“教”與“學”才能真正得到融合,課堂生命活力也才會得到彰顯。在這一單元的整合教學中,英語教師從學生學情出發(fā),抓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做好課堂教學設計,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將單元主題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學生會受到深層次的觸動,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會被喚醒,學習動力會不斷得到激發(fā),從而在體驗式學習中獲得身心上的雙重滿足。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時,要綜合考量,從不同視角出發(fā),將體驗式學習貫穿于英語學習活動的始終,以此真正調動學生,讓他們動手動腦、主動思考,從而有效達成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單元整合教學是英語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師以單元整合教學活動為抓手,依托繪本、課外短文、故事講述、趣味游戲等多種手段設計教學活動,可以使靜態(tài)學習內容變?yōu)閯討B(tài)學習內容。當學習內容由靜態(tài)轉變?yōu)閯討B(tài),由單向轉變?yōu)槎嘞驎r,學習的樂趣就會自然呈現出來,學生主動閱讀、主動感知知識的熱情也會自然迸發(fā),由此學生英語能力提高、英語素養(yǎng)提升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完成?;诖?,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應以生為本,加強趣味化教學內容的設計,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有效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吳芳.基于單元話題的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策略[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1(06).
[2]張宏麗.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學歷案編制例談[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03).
[3]陳曉君.關于小學英語教學單元整體設計的思考[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21(01).
[4]靳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1(01).
[5]孫果.小學英語表演活動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 2021(02).
[6]吳海明.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教育專業(yè)英語口語課單元教學設計[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0(03).
[7]張夢雪,劉明東,唐文杰.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育人策略例析———以湘少版四年級下冊英語教材為例[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0(01).
[8]王麗春.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設計優(yōu)化[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9(02).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esting Design of English Unit Integration Teaching
Cai Hui
(Xiany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Pucheng County,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ucheng 353400,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English textbooks is unit. Unit integration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most basic form of teaching presentation, but also a more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 English teachers have multiple advantages in presenting knowledge points in unit form, especially in highligh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resting design strategy of English unit integration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focusing on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unit, reasonably integrating it into English picture books, designing extracurricular short 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 unit learning objectives, creating interesting English stories around the unit teaching focus, mining unit interesting elements, carrying out game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unit learning theme, implementing situational experience teaching, etc.
Key words: primary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unitintegration; funny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