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梁
摘要:物理作為學生高中階段的重要必修課程之一,是學生發(fā)展科學思維,提升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高中物理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新課標要求,合理運用新型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從源頭上理解物理知識,并努力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文章從高中物理的教學原則入手,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并對高中物理教學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廣大高中物理一線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教學原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4-0097-04
物理是研究客觀世界運行秩序和運行規(guī)律的一門自然學科,它可以幫助學生科學、高效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理問題。高中物理教學融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內容,有助于學生形成物理思維,并逐漸學會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物理難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要有效融入新型物理教學模式,巧妙地將高中物理教學內容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目標結合起來,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增強高中物理課程的吸引力,以此改變部分高中學生對高中物理課程的偏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中,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素養(yǎng)。
1.循序漸進原則
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不但增加了很多新的學習內容,還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高中物理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物理規(guī)律,并能運用所學物理知識獨立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并讓每一位學生都跟上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教師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教師要首先認真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并合理控制教學進度,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2.時代性原則
與初中階段的學生相比,高中階段的學生個性更強,視野更開闊,傳統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當代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需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時代性原則,不斷增加自己對時代發(fā)展的了解,認真分析新時代物理教學的特點,適當拓展物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物理教學內容與時代的關聯性,以滿足當代高中學生的學習需求,促使學生通過物理學習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
3.生活化原則
物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高中物理教師如果僅圍繞教材內容開展物理教學活動,而沒有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則難以讓學生充分了解物理學科的價值,也無法引導學生將所學物理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了避免這一狀況的發(fā)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生活化教學原則,積極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以促使學生明確物理學科的真正價值,并逐漸學會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物理難題。
4.過渡性原則
高中物理難度相對較大,部分剛升入高中的學生在面對高中物理知識時,常常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錯誤地認為以往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無法幫助自己學好高中物理知識,導致學習信心不足,影響學習效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過渡性教學原則,如在教學中適當增加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以此讓學生明白自己以往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仍然有效,從而幫助學生重拾物理學習信心。
1.有利于達成高中物理教學目標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從培養(yǎng)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目標出發(fā)實施物理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欲望,促使學生主動深入到物理課堂中,探究物理知識的來源及發(fā)展規(guī)律,并通過交流、論證、實驗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熱情,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從而更高效地達成高中物理教學目標。
2.有利于落實“以生為本”教學理念
良好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確保學生在物理課堂中始終保持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進而主動鉆研物理知識,有效提高物理學習效率。高中物理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前提開展物理教學,不僅有助于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物理課程學習效果。
3.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當前,我國社會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物理學科具有強大應用性特點,可與其他學科融合發(fā)展。一方面,高中物理教師將“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物理課堂教學目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高中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學習物理知識,拓展物理視野,增加物理知識儲備,提高物理學習成效。
1.豐富問題形式,發(fā)展學生物理思維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在發(fā)展學生物理思維、培養(yǎng)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詳細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科學設置課堂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物理知識的來源,進而發(fā)展物理思維,提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物理課堂問題時,不僅要關注問題的啟發(fā)性,還要關注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問題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學“重力勢能”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拿出兩個同樣大小的乒乓球,分別讓乒乓球從自己視線的水平線高度和黑板高度自由落下,隨后提出問題:“同學們,請根據課本中的相關概念思考,剛剛老師手中同樣大小的乒乓球從不同高度掉落,重力做的功是一樣的嗎?”以此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自主分析和思考乒乓球掉落時重力做的功,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其次,在講解重力勢能的表達式時,教師可以拿出一個籃球和一個乒乓球,讓它們分別從講臺高度進行自由落體運動,并告知學生籃球和乒乓球的重量,以及講臺的高度,隨后提出問題:“同學們,籃球與乒乓球的重力勢能是否相同?具體怎么計算?”教師提出問題后,可以給學生預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其與同桌和前后桌進行討論。最后,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式提問,如“如果用m表示球體的質量,用h表示講臺的高度,那么重力勢能的表達式是什么”“為什么通過實驗得出的重力勢能表達式與課本的表達式不同,二者有什么關系”。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思考重力勢能表達式的形成過程,完成本課學習任務,還能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結合生活案例,培養(yǎng)學生學習態(tài)度
物理學科與學生的生活關系較為緊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要學會將生活案例融入課堂教學,以增加物理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成效。另外,高中物理教師還可以從生活角度出發(fā)開展課堂教學,這不僅有助于降低學生的物理知識理解難度,還可以促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圓周運動”一課時,首先,教師除了要講述教材中涉及的火車轉彎、汽車過拱形橋等真實案例外,還可以給學生分享生活中其他關于圓周運動的案例,如游樂園中的摩天輪、旋轉木馬等,并引導學生通過分析這些生活中的案例總結圓周運動的特點。這既能增強課堂教學的真實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降低學生對圓周運動這一概念的理解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在學生初步了解圓周運動的特點后,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幾名學生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圓周運動案例,以檢驗學生對本課相關概念的學習情況。其次,教師可以用游樂場的摩天輪作為生活化教學案例,并運用教材中的理論為學生詳細分析摩天輪的運動特點。待學生充分了解摩天輪的圓周運動特點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按照教師剛剛講解的方式分析生活中常見的圓周運動特點。這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本課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率。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后認真觀察,與周圍的朋友、家人分享以往并未發(fā)現的圓周運動,并運用自己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知識,以“小老師”的身份積極向他人講解圓周運動的有關知識。這樣的教學過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認知能力,還可以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3.開展小組實驗,提升學生合作意識
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有助于強化學生對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的理解。為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高中物理實驗學習通常需要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科學為學生劃分實驗小組,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際物理實驗中,并在小組范圍內分析物理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共同得出實驗結論。這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能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從物理實驗學習中有所收獲。以“力的合成”一課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常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情況,按照兩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帶一名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和兩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的方式進行分組,以此確保物理實驗的順利進行。其次,教師可以將課前準備好的手拉彈簧測力計和橡皮條分發(fā)給每個小組,指導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和步驟進行實驗,并合理分配實驗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的工作,如兩人負責實驗,一人負責記錄數據,兩人負責計算實驗數據,以此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從而增強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適當增加實驗中的變量,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實驗中,并引導學生輪流交換工作內容,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確保組內的每位學生都能通過小組實驗獲得相關的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加深學生對力的合成相關概念的理解,鍛煉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后,在小組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互相交流心得和體會,以此拉近小組成員間的距離,促使學生明白團隊合作在小組實驗中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4.應用多媒體設備,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設備逐漸被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多媒體設備能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呈現物理知識,使物理課堂更加吸引人,以此促使學生可以更有效、更深入地學習物理知識,并充分達成物理學習目標。另外,在借助多媒體設備開展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將教材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以此促進學生物理知識遷移和運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一課時,首先,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fā)射的相關視頻,并結合視頻內容向學生講解哪些階段符合機械能守恒定律。這既能激發(fā)學生對本課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又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其次,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一些容易混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真實案例,借助多媒體設備予以逐一呈現,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選出不符合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案例,以此檢驗學生對本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最后,對于選擇正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并讓他們到講臺上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以此增強他們的物理學習成就感。對于選擇錯誤的學生,教師要先肯定他們勇敢答題的表現,隨后就錯誤的答案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講解,若學生還是無法理解,教師便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將錯誤答案轉化為動畫視頻,并運用相關物理知識對動畫視頻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以此增進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5.組織物理講座,拓展學生物理視野
物理講座是教材內容的延伸,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物理講座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效,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還可以促使教師主動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中物理知識較為繁雜,物理講座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開展物理講座之前,教師要詳細了解學生的物理學情,并重點關注物理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學生的物理學習需求。在物理講座結束后,教師要第一時間詢問學生的學習體驗,對于學生不理解或理解得不好的物理知識,教師要耐心地為他們講解,以增強他們的物理學習信心。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組織學生交流會,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分享自己在講座中的學習心得和學習體驗,以此發(fā)揮物理講座的積極作用。例如,在教學“萬有引力定律”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在下課前5分鐘隨機抽取幾名學生了解他們對本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并詢問他們對萬有引力定律的興趣點,以及想要進一步了解的物理知識,以此為后續(xù)開展物理講座奠定基礎。其次,課下,教師可與同年級的其他物理教師進行交流和分享,以了解其他班級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學習情況,然后將各個班級學生對萬有引力定律的興趣點進行整合,并適當增加一些教材未提到的物理知識,如亞當斯和勒維耶分別獨立推算一顆新行星的運行軌跡等,以此保證物理講座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被學生充分理解。再次,待物理講座時間確定后,教師要組織本班學生參加講座,并將物理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安排在自己旁邊的位置,以便他們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自己可以予以解答,以幫助他們跟上主講教師的思路,有效增強物理學習信心。最后,在講座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級內分享自己從講座中學習到的物理知識,若學生仍然對萬有引力定律存在疑問,教師則可以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解答,或安排一名學生統計大家的疑問,并另外安排時間進行詳細解答,以此進一步鞏固物理講座效果,有效達成講座目標。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國家對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階段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在堅持循序漸進、時代性、生活化、過渡性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問題形式、融合生活案例、開展小組實驗、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物理講座等方式組織物理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積極性,促使其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物理思維,不斷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意識,開拓其物理視野,加強其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強化其課堂學習效果,從而實現發(fā)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俞又天.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03).
[2]楊曉輝,董鴻飛,李曉偉,尹輯文,于毅夫,郭天煒.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04).
[3]何曉,孫葳清,吳建琴.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索[J].教育導刊,2021(01).
[4]張漢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實驗的教學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1.
[5]季聰.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物理新授課與信息技術融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1.
[6]楊艷.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下的習題教學———以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習題課教學片段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03).
[7]周筑文.物理學對稱美與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9(12).
[8]張曉順,尹雄杰.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科技前沿知識的融入為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 2019(01).
[9]廉志超,吉日嘎拉.談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物理DISlab實驗[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08).
[10]宋小羽.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案例分析[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9(01).
Relying on Physics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Develop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Song Guoliang
(Baicheng City No. 1 Middle School, Jilin Province, Baicheng 137000,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s for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physics.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must strictly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asonably use the new teaching model,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physics knowledge from the source, and try to apply it to real lif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of high school physic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high school physics front-line teacher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n physics teach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physics;corecompetence;teachingprinciples; teaching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