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北京路校區(qū) 王紅霞
語文是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學習其他知識有直接影響,且語文有一定的工具性特征,在學生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與寫作存在一定關聯(lián),利用讀寫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樹立讀寫結合教學的意識,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但小學生與其他階段的學生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只有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诖耍疚膹囊饬x和策略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了教師如何利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優(yōu)化教學,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提供一定幫助。
閱讀與寫作密切相關,采用以讀促寫或以寫促讀的方式,能夠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理解相應知識,并完成知識的遷移,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后續(xù)知識。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學生只有具備豐富的語文知識,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這體現了以讀促寫的可行性。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豐富寫作內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積累字詞,掌握寫作手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其分析能力及內容整合能力,從而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學生可以回憶課文中學到的知識,在寫作時靈活運用,對相關知識加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教師要樹立讀寫結合教學的意識,根據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知識。但如果教師不能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就會出現找不到閱讀與寫作切入點的問題,導致寫作活動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的效率會受到直接影響。從目前情況看,大多數教師對所要閱讀的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但在后續(xù)寫作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讀寫教學計劃、寫作活動敷衍等。一些教師解讀能力差,需要借助教科書及第三方工具才能理解文章,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較大問題,導致學生不能對文章內容有深入的理解,讀寫結合教學的效率與初衷存在較大差異。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在教學活動中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只有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才能獲得理想的讀寫結合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表達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并在與他人的交流溝通中鞏固所學知識,從而積極主動地寫作。但反觀現在的讀寫結合教學,一些教師忽視了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不能感受到讀寫結合教學的魅力,不愿意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試問在這種情況下,讀寫結合教學怎么能發(fā)揮出最大效用呢?
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受學生寫作能力較弱的影響,多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會將重點放在寫上,忽視閱讀,導致學生不能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內容,在寫作時會出現不知道從何處下手的問題,導致讀寫結合教學的效率不高。
質疑閱讀是一種新型閱讀教學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通過巧妙引導讓學生對教材中的各項內容提出質疑,在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同時,使其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并借助其消除疑慮,對文章進行多角度解讀,從而為學生寫作提供保障。
在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嚴格按照閱讀生疑——討論釋疑——有感而發(fā)的順序開展教學活動,并適當給予學生引導,幫助其理清寫作思路。例如,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便可按照這樣的順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閱讀文章,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疑問,如: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作者選取了四季中哪些景物來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作者在文章中滲透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產生疑問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思考問題。由于每個個體存在差異,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得出的結論也存在差異,所以會進行激烈的思維碰撞,并形成新的體驗及感悟。在學生解決疑問并獲得一定的閱讀認知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寫作,寫作主題為“熟悉的場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知識,所以能在寫作時有感而發(fā),并靈活運用文章中的寫作手法,在增強作文可讀性的同時滲透相應的思想感情。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了深入探究,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理解及感悟,所以,閱讀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而在寫作時,充分運用相關內容,融入自己學到的一些寫作方法,作文的可讀性會更強。因此,利用質疑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涵,了解文章的行文脈絡,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寫作,實現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
文本之間有著一定的相同點及不同點。通過有效對比,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可以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感悟,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所以,在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對比閱讀法,通過讀寫結合法開展讀寫教學,并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引入《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引導學生通過橫向對比及縱向對比,了解這兩篇文章的差異,并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睹利惖男∨d安嶺》一文,對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景進行了描寫,采用了一些寫作手法,使人對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美景進行有深入的了解,并產生向往之情。《富饒的西沙群島》更注重某個細節(jié)的講述,而且作者采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表現了西沙群島的富饒、美麗,使人們對西沙群島的富饒與美麗有了具體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與學生能力相符的寫作任務,如:爸爸媽媽會帶我們去一些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旅游,相信這些地方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象,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該地的美景進行描寫。讓學生寫熟悉的風景,學生會充滿熱情,寫作成果也非常亮眼。比如,有的學生寫道:杜甫登泰山時留下一覽眾山小的感慨,因為我親自領略過,自然也有同感。站在天街上,放眼向南面山下眺望,只見山腳下是一簇簇的小山頭,如剛出鍋的饅頭,半山腰云霧繚繞,我仿佛已經升入天宮了,“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感油然而生。由此可見,對比閱讀的引入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多篇文章的閱讀了解同一題材的文本在寫作中的不同,進而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還能讓學生通過寫作鞏固閱讀成果,促進讀寫融合,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提供助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應勢而生。且在這一背景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已成為教師的共識。所以,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不妨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不斷豐富寫作內容,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便可采用小組合作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獲得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為了確保小組合作閱讀發(fā)揮效用,教師可以將小組展示、小組演繹、小組調查、小組競賽等形式利用起來。首先,可以圍繞文章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獲得個性化理解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其次,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提供寫作機會,引導學生寫作。就這篇文章而言,教師可以提出的問題有: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本文從哪幾方面寫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學生的想法不同,會從不同角度對課文進行分析。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走近學生,因為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能會出現走神、開小差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處于發(fā)展中,很可能遇到不能快速解決的問題。走近學生,教師既可以監(jiān)督學生,也可以給予學生一定指導,使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自己喜歡的一段話或某個段落。比如,有的學生就第四段進行了仿寫:天上的白云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可愛的小兔子,蹦蹦跳跳;有的像兇狠的狼,想吃掉可愛的小兔子。它們倆相互追趕著,有的像欣然怒放的紅玫瑰爭奇斗艷,炫耀著自己的美麗;還有的像龐大的河馬,懶洋洋地打著哈欠……天上的白云真是太會變戲法了,真像一位高明的魔術師??!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并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形成了個性化的認知,所以課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證,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也可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可見,在小學讀寫結合教學中采用討論閱讀法,可以使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溝通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寫作思維得到拓展,從而為其從不同角度寫作打下堅實基礎;可以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其更好地成長。
拓展閱讀可以使教材內容與課外內容緊密相連,實現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從而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鍛煉,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小學讀寫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拓展閱讀的方法,巧妙引導學生,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以引入《背影》,讓學生感受不同父母的愛的共同點,從而實現相關知識的遷移,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播放有關父愛及母愛的音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帶入相關場景。隨后,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文章內容有深入的了解,能明白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在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引入《背影》這篇文章,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在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提供寫作機會,讓學生將學到的寫作方法以及積累的寫作素材運用到作文中。通過這一方式,學生的知識面會變得更寬,視野會變得更廣,各項能力也可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拓展閱讀,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到閱讀與寫作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可以拉近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靈活運用語文知識并完成知識的遷移,嘗試利用知識解決自身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要求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