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阿達木單抗治療壞疽性膿皮病一例并文獻復習

      2023-01-21 05:01:06李洪達劉永霞盧憲梅王偉偉吳衛(wèi)志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23年1期
      關鍵詞:阿達木壞疽拮抗劑

      臧 簫 李洪達 劉永霞 盧憲梅 楊 青 王偉偉 吳衛(wèi)志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yī)院(山東省皮膚病醫(yī)院),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東濟南,250022

      壞疽性膿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種少見的非感染性炎癥性皮膚病,以皮膚出現(xiàn)疼痛性壞死性潰瘍?yōu)樘卣?,皮損較頑固,易反復發(fā)作,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本病有四種主要的臨床類型,潰瘍型最為常見,治療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TNF-α拮抗劑等?,F(xiàn)有文獻顯示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單抗等TNF-α拮抗劑治療PG有良好療效,但是應用阿達木單抗治療PG的病例較少。本文報道阿達木單抗治療壞疽性膿皮病一例并文獻復習。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53歲。因“左股內側紅斑、丘疹6個月,潰瘍3個月”就診于我院?;颊?個月前左股內側出現(xiàn)散在分布的紅斑、丘疹,無明顯瘙癢、疼痛等自覺癥狀,外用多種藥物(具體不詳)治療效果欠佳。3個月前皮損增大,局部出現(xiàn)潰瘍,伴輕微疼痛。有高血壓病史10余年,最高130~140/100~109 mmHg,現(xiàn)口服“厄貝沙坦”;糖尿病史1年,空腹血糖約8 mmol/L,現(xiàn)口服“二甲雙胍”,自述血糖控制尚可;雙側股骨頭壞死6年;9個月前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植入冠脈支架1枚。既往史、個人史無特殊,家族中無類似病史。體格檢查:神志清楚,表情正常,心肺聽診無異常。皮膚科查體:左側股內側見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數(shù)處圓形、橢圓形潰瘍,周圍繞以紅暈,邊界較清楚,表面少量膿性分泌物,上覆厚層黑褐色結痂(圖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血沉、肝腎功、電解質、免疫球蛋白+補體、CRP、ANA+dsDNA、腫瘤標志物、淋巴亞群、免疫細胞因子均無明顯異常。葡萄糖6.6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甲肝、乙肝、丙肝、HIV、梅毒螺旋體等抗體、TB-IGRA均為陰性。胸部X線無明顯異常。細菌培養(yǎng)示:摩根摩根菌陽性。組織病理示:(左側股內側)切片一側潰瘍形成深達脂肪層,潰瘍下方血管周圍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浸潤。Masson染色:未見膠原纖維穿通現(xiàn)象。PAS染色:未見真菌菌絲、孢子。符合壞疽性膿皮病(圖2)。根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及病理檢查結果診斷為壞疽性膿皮病。入院第一天開始給予雷公藤多苷片20 mg日2次、沙利度胺片50 mg日2次,3天后仍有散在新發(fā)紅斑、丘疹,入院第3天、第10天分別加用皮下注射阿達木單抗80 mg、40 mg,潰瘍深度逐漸變淺,基底部出現(xiàn)較多新生肉芽組織,第17天皮損好轉出院(圖3)。出院7天停用雷公藤多苷片、沙利度胺片,每2周皮下注射阿達木單抗40 mg。第4次注射阿達木單抗時(出院后21天)潰瘍愈合,皮損完全消退(圖4),繼續(xù)每14~28天皮下注射阿達木單抗40 mg維持治療。半年后隨訪,皮損未復發(fā)。

      圖1 左側股內側見數(shù)處圓形、橢圓形潰瘍,周圍繞以紅暈,邊界較清楚,表面少量膿性分泌物,上覆厚層黑褐色結痂 圖2 切片一側潰瘍形成深達脂肪層,潰瘍下方血管周圍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浸潤(HE,×40) 圖3 左側股內側潰瘍深度變淺,基底部見較多新生肉芽組織,表面清潔,無膿液 圖4 左側股內側潰瘍基本愈合,表面可見結痂,部分愈合后留有色素沉著斑片

      2 討論

      壞疽性膿皮病最早由法國皮膚科醫(yī)生Louis-Anne-Jean Brocq 描述,然而,其現(xiàn)代名稱是由Louis A. Brunsting、William H. Goeckerman和Paul A. O’Leary在1930年的一項臨床研究中創(chuàng)造的[1]。PG可發(fā)生于不同年齡,以40~60歲多見,少見于兒童。其患病率報道不一,美國一項研究從包含超過3100萬成年患者的數(shù)據(jù)庫中確定了1971例PG個體,報道PG的患病率為每百萬成年人58例[2]。英國一項研究報道PG的發(fā)病率為每百萬人年6例[3]。

      PG常與一些系統(tǒng)性疾病相關,包括慢性炎癥性腸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血清陰性關節(jié)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還和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和遺傳、中性粒細胞功能障礙、免疫功能失調等因素有關。PG被認為是一種嗜中性皮膚病,患者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吞噬作用、遷移作用及殺菌能力存在缺陷[4]。近年來也有研究認為淋巴細胞及炎癥介質與PG的發(fā)生相關。PG潰瘍潛行性邊緣處擴增的寡克隆T細胞可以與同一患者血清擴增的寡克隆T細胞相匹配,表明T淋巴細胞有潛在的致病作用[5]。與正常皮膚相比,PG創(chuàng)面的IL-8、IL-17、TNF-α、趨化因子-1、2、3和16、基質金屬蛋白酶(MMP)2和9、IL-1β及其受體均高表達,提示PG的發(fā)生也與炎癥因子相關[6]。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藥物如抗甲狀腺藥物(丙硫氧嘧啶)、異維A酸、生物制劑、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集落刺激因子等也可誘發(fā)PG,這類PG被稱為藥物相關性PG[7]。

      PG治療的目的在于減輕炎癥反應,促進潰瘍愈合,減少皮損復發(fā)。目前文獻中PG的治療方案多種多樣,但尚無明確的治療指南或共識。一般治療包括控制潛在疾病、避免外傷、減輕疼痛、潰瘍面護理、預防感染等。常見的局部治療包括外用糖皮質激素、他克莫司軟膏,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此外,也有報道外用色甘酸鈉、尼古丁、氨苯砜和5-氨基水楊酸取得良好療效[8]。系統(tǒng)應用糖皮質激素被認為是進行性、損容性嚴重PG的一線治療藥物,起效通常較迅速,但應避免長期應用,且需定期監(jiān)測相關副作用。環(huán)孢素(2.5~5 mg/kg·d)經(jīng)常用于二線治療且也有良好療效,但其使用也受到副作用的限制。其他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柳氮磺吡啶和硫唑嘌呤等也被報道用于PG且取得一定療效[6]。此外,也有報道應用沙利度胺、氨苯砜、秋水仙堿、苯丁酸氮芥等藥物治療PG[6]。

      雖然上述PG的治療多樣,但仍有部分患者無法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制劑可用于治療難治性PG且具有良好安全性及耐受性,目前可用的有抗TNF-α拮抗劑、IL-1、IL-17、IL-12/23或IL-23拮抗劑等[9],為PG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思路,但這些治療方案多為個案報道或小樣本研究,只有英夫利西單抗進行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但僅納入30例患者[10],仍缺乏大規(guī)模的臨床對照試驗驗證其療效與安全性。

      本文患者應用阿達木單抗后取得十分良好的療效。目前國內尚無應用阿達木單抗治療PG的報道,國外文獻多為病例報道。Campanati等[11]報道了一例51歲的女性PG患者,同時合并Crohn病,系統(tǒng)應用糖皮質激素和硫唑嘌呤有效,但減藥后皮損迅速復發(fā),后給予阿達木單抗皮下注射(第0周、第1周分別160 mg、80 mg,此后每2周40 mg),第2次注射時PG及胃腸道癥狀均快速改善,12周時PG皮損完全愈合。Hinterberger等[12]報道一例42歲的頑固PG患者,既往應用糖皮質激素、硫唑嘌呤、環(huán)磷酰胺及嗎替麥考酚酯等治療效果均欠佳,后停用上述所有藥物,應用阿達木單抗皮下注射治療(第0周、第1周分別80 mg、40 mg,此后每2周40 mg),64周內皮損逐漸愈合,后仍維持治療,但治療間隔已拉長至4周。日本一項為期26周的3期臨床試驗評估了阿達木單抗治療PG的療效及安全性[13],共納入22例患者,第0周皮下注射阿達木單抗160 mg,第2周80 mg,第4周開始每周40 mg。至第26周時,有54.5%(12例)的PG患者皮損完全消退。18例患者報告了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見的是感染(n=11),還有1例患者PG出現(xiàn)惡化。但是,此研究樣本數(shù)小,缺乏雙盲對照,且部分患者同時接受了糖皮質激素治療,可能使試驗結果發(fā)生偏倚。Ben等[14]回顧了1998-2018年TNF-α拮抗劑治療PG的病例,其中,應用英夫利西單抗、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治療的分別有275例、43例、36例,緩解率和完全緩解率均為:阿達木單抗>英夫利昔單抗>依那西普,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由于病情嚴重程度、病人數(shù)量及給藥方案等組間差異,無法指導TNF-α拮抗劑的選擇。

      本例患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雙側股骨頭壞死等多種疾病,無法耐受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治療,給予阿達木單抗治療后獲得良好療效。然而,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阿達木單抗治療化膿性汗腺炎[15]、血清陽性類風濕關節(jié)炎[16]的過程中可能誘導PG的發(fā)生,這一發(fā)現(xiàn)與上述結論相反,又被稱為“自相矛盾反應”。因此,阿達木單抗治療可作為治療PG的新思路,但其應用仍需要更多雙盲對照臨床試驗來驗證其療效及安全性。

      猜你喜歡
      阿達木壞疽拮抗劑
      阿達木單抗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的療效及安全性評估研究進展
      阿達木單抗治療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分析
      阿達木單抗長療程治療中重度銀屑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阿達木單抗治療兒童嚴重克羅恩病研究進展
      延續(xù)性護理在糖尿病足潰瘍及壞疽合并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壞疽性膿皮病誤診為帶狀皰疹1例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應用
      合理選擇降壓藥物對改善透析患者預后的意義
      壞疽性膿皮病一例
      IVF-ET拮抗劑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扳機后的黃體支持
      玛沁县| 青龙| 昌平区| 淄博市| 郧西县| 林芝县| 大安市| 抚远县| 民权县| 永丰县| 蒲城县| 宜兰市| 渑池县| 且末县| 伊金霍洛旗| 芦山县| 图木舒克市| 江西省| 天祝| 阿勒泰市| 高要市| 梨树县| 石城县| 桓台县| 宁海县| 襄垣县| 芒康县| 安多县| 虎林市| 宜兴市| 衡南县| 赣州市| 八宿县| 阳城县| 华容县| 昆山市| 砀山县| 如东县| 忻州市| 万山特区| 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