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孫 驥,余曉玲,于子豐,李 雙*
(1.寧波中盛產(chǎn)品檢測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40;2.寧波海關(guān)技術(shù)中心,浙江 寧波 315040)
氯丙醇酯(Monochloropropane-diol fatty acid esters,MCPDE)是近年發(fā)現(xiàn)的存在于食用油中的一類新型污染物[1-4]。較典型的是3-MCPD雙酯和2-MCPD雙酯,且以3-MCPD雙酯的毒性最強,含量最高[5]。氯丙醇雙酯是一種重要的非極性化合物,由2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氯丙醇骨架結(jié)構(gòu)構(gòu)成。脂肪酸鏈的種類眾多且取代基位點的不同,導(dǎo)致形成MCPD雙酯的種類較多。另外,根據(jù)氯原子取代基數(shù)量及取代位點的不同,氯丙醇酯進一步衍生出更多種類,其全面、準確的分子結(jié)構(gòu)信息是評價該類化合物毒理學數(shù)據(jù)的重要標準。
食用油等含油脂類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氯丙醇酯類化合物[6-11],當前研究主要集中于3-MCPD雙酯的含量分析,但對該類化合物及其他氯丙醇酯類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信息缺乏判斷[12-17]。本文通過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zhì)譜(Q-Orbitrap-HRMS),采集得到氯丙醇雙酯的高精度碎裂離子質(zhì)量數(shù)(分辨率 >70 000,m/z200),通過篩查軟件Exact Finder?進行元素模擬得到碎片離子的元素組成,并根據(jù)形成的離子片段豐度比探究氯丙醇酯的裂解規(guī)律,為此類化合物的快速鑒定提供依據(jù)。同時,將上述裂解規(guī)律應(yīng)用到實際樣品中,以驗證該技術(shù)的可行性,完善氯丙醇酯裂解規(guī)律的相關(guān)研究,從而為進一步完善食用油中氯丙醇酯種類構(gòu)成提供技術(shù)保障。
Q-Exactive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zhì)譜儀(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配置H-ESI Ⅱ源;注射泵直接進樣;Milli-Q高純水發(fā)生器(美國Millipore公司);冷凍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漩渦振動器(德國Heldolph公司);濾膜(DIKMA,PTFE 0.22 μm);C18固相萃取柱(150 mg∕6 mL,美國Waters公司)。
氯丙醇雙酯標準品(見圖1):包括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3-氯丙醇-1-棕櫚酸-2-硬脂酸二酯,及對應(yīng)同位素內(nèi)標D5-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購自加拿大Toronto Research Chemicals公司和日本Tsukishima Foods Industry公司,純度 ≥ 95%;乙酸鈉(色譜純,美國Sigma-Aldrich公司);甲醇、二氯甲烷、乙腈(色譜純,德國Merck公司);實驗用水為Milli-Q超純水(18.2 MΩ·cm)。
圖1 氯丙醇雙酯的結(jié)構(gòu)式Fig.1 Structural formulas of chloropropanol diesters
分別稱取上述適量標準品,用二氯甲烷溶解,甲醇(含0.02 mmol∕L乙酸鈉)定容,配制成1.0 mg∕mL的標準儲備溶液,-20 ℃避光保存。
根據(jù)油脂的高脂肪屬性,以及提取溶劑的pKa值及氯丙醇雙酯的極性范圍,前處理步驟如下:①稱取1.0 g樣品,將D5-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作為內(nèi)標加入樣品中,確保內(nèi)標終濃度為0.1 mg∕L;②加入二氯甲烷-甲醇溶液(20∶80,體積比)渦旋、超聲提取20 min,高速離心;③取上層有機相,氮吹濃縮近干,加入2.0 mL甲醇定容,加入0.5 g中性氧化鋁粉,渦旋并高速離心,過0.22 μm濾膜,待分析。所有實驗均平行處理3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 ± SD表示。
液相色譜條件:色譜柱為Syncronis C18(2.1 mm × 150 mm,1.7 μm),流動相A:甲醇-水(9∶1,體積比,含0.02 mmol∕L乙酸鈉),流動相B:異丙醇-甲醇(1∶1,體積比,含0.02 mmol∕L乙酸鈉)溶液,洗脫梯度如下:0 ~ 5 min,100% ~ 50% A;5 ~ 12 min,50%~0% A;12 ~ 15 min,0% A;15 ~15.1 min,0% ~ 100% A;15.1 ~ 20 min,100% A。流速:0.3 mL∕min,進樣量:5.0 μL。
質(zhì)譜條件:質(zhì)譜在正離子模式下進行全掃描測定,質(zhì)量范圍為:m/z100 ~ 1 000(周期時長256 ms),分辨率70 000(m/z200),自動增益控制(AGC)目標值5 × 105;正離子模式3 500 V,離子傳輸管溫度為320 ℃,鞘氣(N2)35 L∕h,輔助氣(N2)15 L∕h,氣化室溫度380 ℃;MS采集時間為0.0 ~20.0 min,源內(nèi)裂解電壓(In-source CID)為40 eV,最大注入時長為250 ms,在樣品運行前對儀器分別進行正、負離子校正。二級采用自動觸發(fā)模式(dd-MS2),分辨率35 000 FWHM(m/z200),自動增益控制(AGC)目標值5.0 × 105,相對碰撞能量范圍為10% ~ 40%,保留時間窗口根據(jù)目標物保留時間 ± 1.0 min。
定性分析:利用高通量篩查軟件Exactfinder?對氯丙醇雙酯進行定性分析,精確質(zhì)量誤差低于5 ×10-6,同時比對保留時間、同位素分布、主要二級碎片及二級質(zhì)譜圖相識度進行綜合判斷,以得到準確定性結(jié)果,避免假陽性結(jié)果出現(xiàn)。
定量分析:由于組成氯丙醇雙酯的脂肪酸鏈種類繁多,無法全部購買得到,因此選擇D5-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作為內(nèi)標進行相對半定量分析,對樣品中檢出的氯丙醇雙酯進行提取,通過與上述內(nèi)標峰面積的比值,獲得相對半定量結(jié)果。
通過質(zhì)譜直接進樣的方式,比較正、負離子模式下標準品的響應(yīng)強度,確定每種物質(zhì)分子離子峰的存在形式。由于氯丙醇酯分子結(jié)構(gòu)中氯離子、羰基等電負性基團的存在,導(dǎo)致該類化合物在ESI+中易形成穩(wěn)定的[M + H]+、[M + NH4]+或[M + Na]+離子??紤]到[M + Na]+峰形成的碎裂片段最豐富,最終選取乙酸鈉作為助離子化試劑,正離子模式為質(zhì)譜分析模式(見表1)。
表1 3種氯丙醇雙酯的最佳電離方式、分子離子峰的存在形式和m/z值Table 1 The best ionization modes,molecular ion peaks and the m/z values of 3 chloropropanol diesters
2.2.1 同型脂肪酸氯丙醇雙酯的高分辨質(zhì)譜裂解規(guī)律解析由于組成氯丙醇雙酯的脂肪?;湻N類的多樣性,目前,尚未實現(xiàn)氯丙醇雙酯的全面結(jié)構(gòu)闡明和碎裂途徑分析,尤其是對氯丙醇雙酯脂肪酸鏈取代位點鑒定的研究。本文通過直接進樣方式,對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和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兩種不同取代位點的同型脂肪酸氯丙醇雙酯的準分子離子峰在不同歸一化碰撞能(15%、20%、25%、30%、35%、40%)下產(chǎn)生的離子碎片進行分析,這些片段離子可用于確定酰基種類,信號強度可用于確定?;恢谩?/p>
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的[M + Na]+離子(*a,m/z609.452 3)的二級質(zhì)譜圖如圖2A所示。結(jié)果表明:母離子*a極易丟失氯離子(36 u)形成碎片離子[M + Na—Cl]+(*b,m/z573.476 3),以及進一步丟失鈉離子形成加氫峰的碎片離子[M + H—Cl]+(*c,m/z551.494 4)。此外,在碎片離子*b的基礎(chǔ)上,氯丙醇雙酯還存在以脂肪酸RCH2COOH(256 u)或酮酸RCH= = CO(238 u)形式的中性丟失,依次產(chǎn)生[*b-RCH2COOH]+離子(*e,m/z313.268 6)和[*b-RCH= = CO]+離子(*d,m/z331.234 6),同時中性丟失部分帶上電荷形成碎裂片段[RCH2COOH + H]+(*f,m/z257.243 8)和[RCH= = CO + H]+(*g,m/z239.233 4),以及進一步脫水后形成的碎裂片段*h(m/z221.223 0),這些產(chǎn)物離子可確定?;湹姆肿恿繛?56 u(棕櫚酸),且兩條?;湆傩砸恢?。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的母離子[M + Na]+(*a,m/z665.524 1)也存在同樣形式的中性丟失(圖2B),即脂肪酸鏈RCH2COOH(284 u)或酮基RCH= = CO(266 u)中性丟失后,可依次形成碎片離子*d(m/z359.266 6)和*e(m/z341.299 5),碎片離子*f(m/z285.274 3)和*g(m/z267.264 1)則是中性丟失的脂肪酸和酮酸帶上電荷后形成,*g離子進一步脫水后形成碎裂片段*h(m/z249.254 1),這些產(chǎn)物離子可用于確定酰基鏈的分子量為284 u(硬脂酸),且兩條?;湆傩砸恢?。碎片離子*b (m/z629.554 6)和*c (m/z607.572 6)則是母離子丟失氯離子(36 u)和鈉離子后形成。
此外,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和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的二級質(zhì)譜均發(fā)現(xiàn)一系列關(guān)于脂肪酸鏈骨架結(jié)構(gòu)的碎片離子(圖2),酰基鏈結(jié)構(gòu)中存在高度不飽和的共軛多烯基團,在高碰撞能下,會形成一系列Δ = 14 u的碎裂片段,質(zhì)荷比分布為100 ~ 200 u,包括:m/z109.099 9、m/z123.115 2、m/z137.130 4、m/z151.145 9、m/z165.161 4等。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圖3A)和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圖3B)的二級質(zhì)譜裂解途徑如圖3所示。
圖2 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A)和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B)的二級質(zhì)譜圖Fig.2 MS∕MS spectra of 1,2-bis-palmitate-3-chloropropanediol(A) and 1,3-bis-stearate-2-chloropropanediol(B)
圖3 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A)及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B)的質(zhì)譜裂解途徑Fig.3 MS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1,2-bis-palmitate-3-chloropropanediol(A) and 1,3-bis-stearate-2-chloropropanediol(B)
氯丙醇雙酯的骨架是由氯丙醇構(gòu)成,其中sn-1∕3或sn-2位兩個羥基通過酯鍵分別連接兩個脂肪酸鏈,另一端連接一個氯離子。通過上述關(guān)于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和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產(chǎn)生的離子碎片可確定?;湻N類組成,但并不能實現(xiàn)?;溛恢玫拇_定。A和B代表了氯丙醇雙酯包含兩條脂肪酸鏈,其存在形式可以分為A-B-Cl(3-氯丙醇雙酯)以及A-Cl-B(2-氯丙醇雙酯)(對外部位置sn-1和sn-3不進行區(qū)分),當兩者分子式完全一致時,針對此類同分異構(gòu)體無法通過提取離子流圖(EIC,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phy)的質(zhì)荷比(m/z)進行區(qū)分?;诖耍疚耐ㄟ^對已知?;恢玫纳鲜鰞煞N同型脂肪酸氯丙醇雙酯標準品,在不同歸一化碰撞能(15%、20%、25%、30%、35%、40%)下產(chǎn)生的特定離子碎片進行豐度分析,進而實現(xiàn)?;溛恢玫臏蚀_確定。
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的[M + Na]+離子(*a,m/z609.452 3)和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的母離子[M + Na]+(*a,m/z665.524 1)在不同歸一化碰撞能(10%、15%、20%、25%、30%、35%、40%)下的二級質(zhì)譜圖如圖4、圖5所示。結(jié)果表明:該類化合物在10% ~ 25%歸一化碰撞能下,觀察到的子離子主要形式包括:母離子*a,以及丟失氯離子(36 u)后形成的碎裂片段 *b,以及進一步丟失鈉離子形成加氫峰的碎裂片段*c(見圖4)。此外,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在歸一化碰撞能為20%時,對應(yīng)于sn-1∕3位脂肪?;鶊F作為酮酸的中性丟失而產(chǎn)生的離子*g[RCH= = CO + H]+開始出現(xiàn),而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在該碰撞能下并未發(fā)現(xiàn)sn-1∕2位脂肪?;鶊F作為酮酸的中性丟失而產(chǎn)生的離子*g,該碎裂片段只在歸一化碰撞能增加到25%時才開始出現(xiàn),而針對化合物2-氯丙醇-1,3-硬脂酸二酯的歸一化碰撞能為25%時,除了鑒定得到碎裂片段*g以外,還鑒定得到*g進一步脫水后形成的碎裂片段*h。綜上所述,在20% ~ 25%歸一化碰撞能范圍內(nèi),處在sn-1∕3位脂肪酰基基團作為羧酸和酮酸的中性丟失而產(chǎn)生的離子*g和*h的豐度,總大于處在sn-1∕2位的脂肪酰基基團形成的對應(yīng)離子碎片(見圖4),可見在本實驗中,sn-1∕3外部脂肪酸鏈位相較于sn-2位更容易斷裂,形成的碎裂片段豐度值更高。隨著碰撞能量的提高,母離子逐漸消失,形成的子離子等碎裂片段也更為豐富,在30% ~ 40%歸一化碰撞能下(圖5),觀察到子離子除了上述?;溨行詠G失而產(chǎn)生的碎裂片段*g和*h外,還包括了氯丙醇雙酯通過脂肪酸RCH2COOH或酮酸RCH= = CO形式的中性丟失,而對應(yīng)產(chǎn)生的碎片離子包括*e、*d,以及中性丟失部分帶上電荷形成碎裂片段*f等。而在高碰撞能下(35%和40%),酰基鏈進一步碎裂形成一系列的Δ = 14 u的碎裂片段(圖5)。隨著碰撞能量提高,sn-1∕3位與sn-2位的脂肪?;鶊F形成的對應(yīng)離子碎片豐度值逐漸接近,無法通過離子的相對豐度值定性同型氯丙醇雙酯的?;溛恢?。
圖4 不同歸一化碰撞能(10%、15%、20%、25%)下二級碎片離子的相對豐度值Fig.4 Relative abundance values of secondary fragment ions at different normalized collision energies(10%,15%,20%,25%)A:1,2-bis-palmitate-3-chloropropanediol;B:1,3-bis-stearate-2-chloropropanediol
圖5 不同歸一化碰撞能(30%、35%、40%)下二級碎片離子的相對豐度值Fig.5 Relative abundance values of secondary fragment ions at different normalized collision energies(30%,35%,40%)A:1,2-bis-palmitate-3-chloropropanediol;B:1,3-bis-stearate-2-chloropropanediol
綜上所述,在20% ~ 25%歸一化碰撞能范圍內(nèi),同型氯丙醇雙酯均可根據(jù)sn-1∕3位脂肪?;鶊F作為羧酸和酮酸的中性丟失而產(chǎn)生的離子*g和*h的相對離子強度大小確定?;溛恢?,即sn-1∕3位的離子強度總是高于sn-1∕2位的強度,而在30% ~ 40%歸一化碰撞能范圍內(nèi),兩者的離子豐度比值則逐漸接近。這種脂肪酸鏈的位置排布規(guī)律并非僅在氯丙醇酯的裂解過程中存在,已有研究報道顯示,磷脂、糖酯以及甘油三酯等分子甘油骨架上?;湹奈恢猛瑯訉λ榱哑蔚呢S度值有較大影響,在一定的碰撞能量范圍內(nèi),sn-1∕3位?;溞纬傻乃榱哑慰偸谴笥趕n-2位對應(yīng)離子碎片,但sn-1∕3位與sn-2位的離子豐度比值也受?;湹拈L短及不飽和鍵數(shù)目的影響[18-20],且隨著碰撞能量值的不斷提高,無法采用碎片離子的豐度值定性?;湹呐帕形恢谩?/p>
2.2.2 異型氯丙醇雙酯的高分辨質(zhì)譜裂解規(guī)律解析3-氯丙醇-1-棕櫚酸-2-硬脂酸二酯是由兩條不同脂肪酸鏈構(gòu)成的異型氯丙醇雙酯,母離子[M + Na]+(*a,m/z637.493 1)的二級質(zhì)譜圖如圖6所示。結(jié)果表明:母離子*a丟失氯離子后形成碎片離子[M + Na—Cl]+(*b,m/z601.516 6),以及進一步丟失鈉離子形成加氫峰的碎片離子[M + H—Cl]+(*c,m/z579.534 7)。此外,在碎片離子*b的基礎(chǔ)上,氯丙醇雙酯同樣存在酮酸RCH= = CO(sn-1,238 u)或(sn-2,266 u)形式的中性丟失,依次產(chǎn)生[*b-RCH= = CO]+離子*d(m/z359.266 6)和*d'(m/z331.234 6),以及對應(yīng)脂肪酸(sn-1,256 u)或(sn-2,284 u)形式的中性丟失,依次產(chǎn)生[*b-RCH2COOH]+離子*e(m/z341.299 5)和*e'(m/z313.268 6),同時中性丟失部分帶上電荷形成碎裂片段[RCH2COOH + H]+:*f(sn-2,m/z285.274 3)和*f'(sn-1,m/z257.243 8),和[RCH= = CO + H]+:*g(sn-2,m/z267.264 1)和*g'(sn-1,m/z239.233 4),以及進一步脫水后形成的碎裂片段*h(sn-2,m/z249.254 1)和*h'(sn-1,m/z221.223 0),這些產(chǎn)物離子可用于確定組成該氯丙醇酯的兩條?;湻N類不同,分子量分別為256 u(棕櫚酸)和284 u(硬脂酸)。此外,在高碰撞能下,3-氯丙醇-1-棕櫚酸-2-硬脂酸二酯的二級質(zhì)譜圖中也存在一系列關(guān)于脂肪酸鏈骨架結(jié)構(gòu)的碎片離子(圖6),?;溄Y(jié)構(gòu)中的高度不飽和共軛多烯基團會形成一系列Δ = 14 u的碎裂片段,質(zhì)荷比分布在100 ~ 200 u之 間,包 括:m/z109.099 9、m/z123.115 2、m/z137.130 4、m/z151.145 9、m/z165.161 4、m/z172.977 2、m/z186.992 6等。該化合物的二級質(zhì)譜裂解途徑如圖7所示。
圖7 3-氯丙醇-1-棕櫚酸-2-硬脂酸二酯的質(zhì)譜裂解途徑Fig.7 MS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1-palmitate-2-stearate-3-chloropropanediol
進一步對該化合物在同一歸一化碰撞能下(20%、25%、30%、35%、40%)產(chǎn)生的特定離子碎片進行豐度值分析,進而實現(xiàn)?;溛恢玫臏蚀_確定。結(jié)果表明,在碰撞能范圍為20% ~ 40%時,處在sn-1位棕櫚酸?;鶊F作為羧酸和酮酸的中性丟失而產(chǎn)生的碎片離子*g'和*h'的豐度,總大于sn-2位的硬脂酸酰基基團形成的對應(yīng)離子*g和*h(考慮到圖譜相似性,以碰撞能為25%時質(zhì)譜圖6為例),進一步驗證了上述關(guān)于同型氯丙醇雙酯?;溛恢玫难芯拷Y(jié)論。
圖6 3-氯丙醇-1-棕櫚酸-2-硬脂酸二酯的二級質(zhì)譜圖Fig.6 MS∕MS spectrum of 1-palmitate-2-stearate-3-chloropropanediol
2.3.1 色譜條件的優(yōu)化相較于文獻中添加的強洗脫溶劑二氯甲烷,異丙醇與質(zhì)譜的兼容性強,且50%異丙醇即可實現(xiàn)低極性氯丙醇雙酯的有效洗脫。因此,利用Syncronis C18(2.1 mm × 150 mm,1.7 μm)色譜柱,通過優(yōu)化流動相A:甲醇-水(9∶1,含0.02 mmol∕L乙酸鈉),流動相B:甲醇-異丙醇(1∶1,含0.02 mmol∕L乙酸鈉)洗脫梯度,可使氯丙醇雙酯獲得有效分離。結(jié)果表明:0 ~ 5 min,B相從0%升至50%,可保證大多數(shù)極性化合物完成洗脫;5 ~12 min,B相從50%升至100%,并進一步保持3.0 min,可確保低極性的氯丙醇雙酯完成洗脫(圖8)。將上述3種氯丙醇雙酯類化合物標準溶液混合,按照上述色譜條件進行HPLC-MS∕MS分析測定。從圖8可知,整個檢測過程20 min 內(nèi)完成,B相強洗脫溶劑異丙醇占比最高50%,即可實現(xiàn)低極性氯丙醇雙酯的有效洗脫。
圖8 正離子模式下植物油中氯丙醇雙酯的總離子色譜圖Fig.8 Total ion chromatograms(TIC) of chloropropanol diesters of vegetable oil in positive ion mode
針對正離子模式下檢測的氯丙醇雙酯,流動相中加入乙酸鈉作為助離子化試劑可促進[M + Na]+的形成。實驗考察了添加不同濃度(0.01、0.02、0.05 mmol∕L)乙酸鈉溶液對目標化合物響應(yīng)強度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選擇0.02 mmol∕L和0.05 mmol∕L乙酸鈉作為流動相時可獲得最優(yōu)的色譜峰形、分離效果和質(zhì)譜信號響應(yīng),從降低儀器污染角度,最終確定流動相添加劑乙酸鈉的濃度為0.02 mmol∕L。
2.3.2 植物油中氯丙醇雙酯類化合物的鑒定化 合 物1保 留 時 間 為9.16 min,母 離 子*a(m/z635.477 3),碎片離子*b(m/z599.500 7)和碎片離子*c(m/z577.519 0)分別為[M + Na]+、[M + Na—Cl]+和[M + H—Cl]+。比對圖8中窗口的保留時間、高精度質(zhì)量值和氯元素的同位素分布。此外,在高碰撞能下(圖9),該化合物同樣存在一系列Δ =14 u,質(zhì)荷比分布在100 ~ 200 u之間的碎裂片段,初步確定該化合物為氯丙醇雙酯。
圖9 植物油中未知氯丙醇雙酯的二級質(zhì)譜圖Fig.9 MS∕MS spectra of the unknown chloropropanol diesters from the vegetable oil
從[M + Na]+的MS∕MS質(zhì)譜圖中得知(圖9),分別 存 在2組 差 值 為18 u的 碎 裂 離 子 組*d∕*e(m/z359.266 6和341.299 5),*d'∕*e'(m/z357.240 0和339.229 2),分別由酮基形式的中性丟失RCH= = CO和脂肪酸形式的中性丟失RCH2COOH產(chǎn)生,由此可知組成氯丙醇雙酯的兩條脂肪酸鏈種類不同,兩者差值為2 u。脂肪酸鏈中性丟失產(chǎn)生的碎片離子*g∕*h和*g'∕*h'分別為267.264 1 u(脫水后249.254 1 u)和265.252 4 u(脫水后247.257 1 u),推測由結(jié)構(gòu)中的脂肪酸鏈丟失羥基后形成:FA 18∶0-OH和FA 18∶1—OH,相應(yīng)的元素組成分別為C18H35O(C18H33)和C18H33O(C18H31)。這些產(chǎn)物離子可用于確定組成該氯丙醇酯的兩條?;湻N類不同,質(zhì)量值分別為282 u(油酸)和284 u(硬脂酸)。在25%歸一化碰撞能下,對該化合物產(chǎn)生的特定離子碎片(*g∕*g'和*h∕*h')進行豐度值分析,進而實現(xiàn)?;溛恢玫臏蚀_確定(圖9)。結(jié)果表明,硬脂酸?;鶎?yīng)碎片離子*g和*h的豐度值,總大于油酸對應(yīng)離子*g'和*h',根據(jù)上述得出結(jié)論,即異型氯丙醇雙酯在20% ~ 40%歸一化碰撞能范圍內(nèi),sn-1∕3位的離子強度總高于sn-2位,并得知硬脂酸位于該氯丙醇雙酯的sn-1,油酸位于該氯丙醇雙酯的sn-2位。綜上所述,結(jié)合脂肪鏈信息可推測該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為3-氯丙醇-1-硬脂酸-2-油酸二酯。
2.3.3 植物油中氯丙醇雙酯類化合物的含量分析根據(jù)上述氯丙醇雙酯的高分辨質(zhì)譜裂解規(guī)律解析,從6種植物油中共鑒定出9種3-氯丙醇雙酯。以D5-3-氯丙醇-1,2-棕櫚酸二酯作為內(nèi)標,采用植物油中檢出的氯丙醇雙酯的峰面積積分值分別與上述內(nèi)標標準品的峰面積積分值的比值進行半定量分析??偤扛哌_(7.12 ± 0.54) ~ (24.24 ± 2.01) mg∕kg。組成酯化氯丙醇酯的脂肪酸鏈包括棕櫚酸、硬脂酸、油酸和亞油酸(表2)。
表2 6種植物油中3-氯丙醇雙酯的定性、定量結(jié)果(n = 6)Table 2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3-chloropropanol diester in 6 vegetable oils(n = 6)
(續(xù)表2)
通過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zhì)譜,對植物油中常見的氯丙醇雙酯的質(zhì)譜裂解規(guī)律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此類化合物均存在以脂肪酸或酮基形式的中性丟失,形成一系列的碎裂片段:[RCH2COOH + H]+、[RCH= = CO + H]+和[*g-H2O]+等,這些碎片離子可用于脂肪酸鏈組成的鑒定。此外,氯丙醇雙酯在一定的碰撞能量內(nèi),sn-1∕3位?;溞纬傻乃榱哑慰偞笥趕n-2位對應(yīng)的離子碎片,通過比較豐度可實現(xiàn)對氯丙醇雙酯?;恢玫臏蚀_鑒定。根據(jù)建立的裂解規(guī)律可推斷該類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組成,充分發(fā)揮了高分辨質(zhì)譜快速分析的優(yōu)勢,從而為植物油中氯丙醇雙酯的快速鑒定提供了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