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語用學(xué)角度探析《涑水記聞》中的人物語言

      2023-02-22 08:42:33
      大眾文藝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張詠宋太祖言語

      侯 妙

      (四川大學(xué),四川成都 610000)

      《涑水記聞》是北宋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光撰寫的一部優(yōu)秀史料筆記,共16卷,主要記錄的是自宋太祖開始至宋神宗朝圍繞皇帝、官員所發(fā)生的事件,內(nèi)容廣博—涉及北宋朝廷政治、軍事、外交(與遼、西夏等)、社會經(jīng)濟、逸聞趣事等等,語言簡潔靈動,其中有頗多篇幅記錄他們之間的言語。作者通過深厚的筆力,令許多人物躍然紙上。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聰明、節(jié)儉、有時卻暴躁霸道的宋太祖,果敢、有魄力的文彥博,機智、辦案慎重的錢若水和向敏中,雷厲風(fēng)行的張詠,好學(xué)、淳謹、有時“掉書袋”的陸參,正直、體恤民情的姚坦,寬厚清廉的王旦等等。此書對于研究相關(guān)的歷史、文學(xué)、語言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涑水記聞》大約到南宋初年宋高宗時期才得到整理,據(jù)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傳要錄》記載“有得光《記聞》者,上命趙鼎諭沖令編類進入……于是沖裒為十冊上之”[1]1693,其后流傳的版本較多又幾經(jīng)散落,有兩卷本、十六卷本、八卷本等等,本文研究所選文本為權(quán)威的中華書局點校版(2017)。

      圍繞《涑水記聞》所進行的研究,主要有史學(xué)、文學(xué)、語言學(xué)等角度。

      語用學(xué)是一門新興的、有著蓬勃生命力的學(xué)科,“牛津哲學(xué)家奧斯?。↗ohn Langshaw Austin)1955年正式提出第一個語用學(xué)理論”[2]1,其后,隨著“會話含義”等理論提出,這一學(xué)科迅速發(fā)展。顧名思義,“語用學(xué)”研究的主要是語言的運用,言語行為、合作原則、修辭、語用身份磋商等都屬于它的研究范疇。

      一、言語行為

      “言”與“行”常常是緊密聯(lián)系的,言語行為理論關(guān)注的就是“言”和“行”,它于1962年由英國哲學(xué)家奧斯汀提出,該理論的基本觀點,可簡要概括為“說話就是做事”[3]28。言語不只是簡單代表語言層面的信息,它背后常連帶著行為信息。在《涑水記聞》中,有許多言語行為案例,透過這些細節(jié),我們可以看到,人物的想法、他們之間的博弈、事件的推進以及會話策略等豐富的信息。

      樞密直學(xué)士張詠在益州為官的時候,有剽悍的群盜劫掠、滋擾百姓,而鈐轄卻并不作為,于是,某天,張詠召來了鈐轄,主要通過精彩的言語行為,一步步督促鈐轄踏上了前去討賊的征程。第一步,他將州牌印交給鈐轄,這樣的舉動令鈐轄不明所以,于是問他原因,他答:“今盜勢如此,而鈐轄晏然安坐,無討賊心,是必欲令詠自行也。鈐轄宜攝州事,詠將出討之?!盵4]137張詠是一州長官,是鈐轄的上司,討賊是鈐轄自己的職責,他怎么敢讓長官直接去做,而自己坐在長官的位置上?長官的這一番話是對他不作為、不履行自身職責的嚴厲譴責,鈐轄聽了這番話,還哪里敢再不有所行動,于是驚訝說道:“某今行矣”[4]137,把出發(fā)的時間定到“今天”,而張詠并沒有結(jié)束對話,他繼續(xù)追問:“何時?”[4]137問鈐轄今天什么時候出發(fā),其實他的用意是不讓鈐轄拖延。鈐轄的回答為“即今?!盵4]137聽到了滿意的答復(fù),張詠便吩咐左右準備酒具在城西門上為鈐轄送行,說:“鈐轄將出,吾今餞之。”[4]137這里的話與行動是一體的。這樣一環(huán)環(huán)的言語行為、步步推進的策略,有效督促了鈐轄盡快前去討賊,不給他拖延、反悔的機會。臨走之前,張詠答應(yīng)了對鈐轄充足的兵糧供給,順便還震懾了鈐轄,若鈐轄無功而返,便要砍他的頭,不給他留后路。張詠的一番話產(chǎn)生了效力,那位鈐轄不僅出戰(zhàn),而且最終平定作亂的盜賊。

      在是否任命狄青為樞密使這件事情上,皇帝因為左右臣子不同的諫言,有所反復(fù)、搖擺,后來,皇帝確定了要任命狄青為樞密使的想法,在忽然宣布了相關(guān)事宜之后,從前以為自己勸諫成功、對此事持反對意見的宰相龐籍是處于錯愕狀態(tài)的,反應(yīng)過來之后,他對皇帝說:“容臣等退至中書商議,明日再奏?!盵4]101這是迂回策略,他想想辦法阻撓,而皇帝說:“勿往中書,只于殿門內(nèi)議之,朕坐于此以俟之也?!盵4]101皇帝的言語還表達了行動,指揮臣子不要轉(zhuǎn)移地點,就在殿門內(nèi)討論這件事,他就坐在這里等著?;实鄣脑?,直接阻斷了臣子想要迂回、拖延的做法,皇帝就坐在殿里等,言下之意是你們不要太慢,這也表達了皇帝要求快速得到答復(fù)、解決這件事的決心。不久后,果然,這件事情辦成功了。這也意味著皇帝的言語行為為目的達成起到重要積極作用。

      相對于皇帝的言語行為,臣子的言語行為更為含蓄,常常會采用間接言語行為。所謂間接言語行為,即“人們在言語交際中經(jīng)常使用間接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意圖”[3]33。

      皇帝因為周懷政事件發(fā)怒,要追究太子的責任,這是十分嚴重的事情,周圍的官員都不敢說話,而當時任參知政事的李迪等皇帝怒意稍稍平息之后,便從容上奏,說:“陛下有幾子,乃欲為此計?”[4]159

      他并沒有直接否決皇帝的想法,而是巧用疑問語氣,讓子息單薄的皇帝理性地意識到其中的不妥當,言下之意是東宮的地位不可動搖。他這樣的間接言語行為可以緩沖皇帝的怒氣,為自己的勸諫成功起到良好作用。

      二、合作原則

      著名的合作原則理論于1967年由美國語言哲學(xué)家格賴斯提出,為了更好地開展會話,需要雙方進行合作,他提出了四個準則:數(shù)量準則,即“信息適量,不多也不少”[5]78;質(zhì)量準則,關(guān)注的是所說內(nèi)容的真實性,即所說要為真;關(guān)系準則,關(guān)注的是關(guān)聯(lián)性,即問答要有關(guān)聯(lián);方式準則,關(guān)注會話方式,要求語言清晰明了。[6]82

      前面提到的張詠與那位鈐轄的一問一答,比如“鈐轄驚曰:‘某今行矣?!佋唬骸螘r?’曰:‘即今?!盵4]137二人的語言,也體現(xiàn)了對四個準則的遵守。張詠詢問鈐轄的出發(fā)時間,鈐轄給出了簡潔明確的回答,符合數(shù)量準則。鈐轄最終按他承諾的時間出發(fā)了,他的話,也符合了質(zhì)量準則。二人問答緊密相關(guān),符合關(guān)系準則。二人語言言簡意賅,不拖泥帶水,也符合方式準則。

      而在《涑水記聞》中,還有一些人物語言,表面上看違反了上面提到的準則,這值得我們關(guān)注和探討。

      (一)對數(shù)量準則的違反

      傅永吉在平定由王倫帶領(lǐng)的反叛宋朝的部隊的過程中,立下大功,皇帝很高興,為他升官,見到皇帝之后,面對皇帝對他的夸贊,他并未居功,而是向皇帝夸贊陳執(zhí)中,說自己也是因為奉行他才有幸獲得成效。由此,皇帝認為陳執(zhí)中也是位賢才,心中有了打算,接著,皇帝問:“執(zhí)中在青州凡幾時?”[4]72這是問陳執(zhí)中在青州總共做了多久的官,而傅永吉的回答是“數(shù)歲矣”[4]72,從合作原則的角度看,他的回答一定程度上違反了量的準則,對陳執(zhí)中在青州的為官時長進行了刻意模糊,并未給出較為具體、精確的回答。沒過多久,皇帝就對宰相說:“陳執(zhí)中在青州久,可召之?!盵4]72皇帝由“數(shù)歲”得出了“久”的結(jié)論,要將其召回,詢問陳執(zhí)中在青州為官的時間,是想為將他召回多一份有力理由。

      (二)對質(zhì)量準則的違反

      某天,當宋太祖在后園彈雀的時候,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有一位臣子稱有急事想要見宋太祖(“急事”具體為何,此時并未明說),于是宋太祖急忙見了他,經(jīng)過會面之后,宋太祖認為他上奏的是常事,因此發(fā)怒,問他這么做的原因,那位官員回答說:“臣以為尚急于彈雀”[4]8,認為這件事尚且比彈雀急。聽了這話太祖更生氣了。這位官員被宋太祖拿著斧柄打掉了兩顆牙齒。分析這位官員與宋太祖的對話,我們可以得知,在宋太祖的角度來看,這位官員違反了合作原則中,質(zhì)的準則,他所稟報的事情并不是“急事”而是“常事”。而在那位官員看來,他所上奏的事情要急于宋太祖的玩樂。二人的標準不同,宋太祖是將其與國家重大急事對比,官員是將其與彈雀這樣的玩樂事件對比。那位臣子稱有急事,這樣的言語達到了令皇帝迅速見他的目的,后來說認為上奏的事情比彈雀急,也表達了他認為國事比“彈雀”這樣的玩樂活動更重要(以國事為重)的堅定立場。這件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太祖性格中暴躁霸道的一面。

      北宋名臣向敏中在西京的時候,以沒有查獲出贓物為疑點,而懷疑一則案件另有隱情,在他的追問下,自誣為兇手的僧人說出了自己不是兇手的實話。在進一步探查這則案件中真正的兇手的過程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向敏中秘密派的官吏在一家村店里吃飯,店里的老婦人聽聞他是從府中來,不知他的真實身份是那里的官吏,與他展開了對話。老婦人向他詢問那僧人的情況,他回答說:“昨日已笞死于市矣?!盵4]152

      老婦人因此嘆息,提出了一則疑問“今若獲賊,則何如?”[4]152這是一則試探,其中也隱含著信息:老婦人知道真正的賊人不是那位僧人。為了打消老婦人的顧慮,官吏回答說:“府已誤決此獄矣,雖獲賊,亦不敢問也?!盵4]152大致意思是:這案件官府已經(jīng)誤判了,所以即使抓獲了真正的賊人,也不敢再問了。這里官吏話語中的“誤”,也表明官吏明白老婦人前一句話的含義并且也透露出“認為僧人是賊人”是誤判的觀點,說此事不會再追查是為了讓老婦人放下顧慮。老婦人聽了他的話,放下心來,說出村里的少年某甲是真兇。最后,官吏抓住了真兇,并查獲了贓物,那人服罪。在官吏與老婦人的對話中,官吏說了假話,在書中,作者還特別用了“紿之”[4]152來提示,官吏說的關(guān)于僧人已被處決等話都是與事實不符的,從表面上看,這違反了合作原則中,質(zhì)的準則,然而正是因此,才一步步打消老婦人的顧慮,進而從老婦人口中得知真正兇手的下落,他們對話在一步步為探尋真相提供線索,二人一問一答,環(huán)環(huán)相扣,是在合作著的。

      西夏李元昊為了攻占金明寨,也曾使用了說假話、呈現(xiàn)假象的計謀,假裝自己的士兵是因為被北宋將領(lǐng)李士彬威名所震而不敢作戰(zhàn),這樣做是為了麻痹李士彬,助長了李士彬的驕傲自大,從而為自己攻占金明寨埋下了重要的一步棋。

      宋太祖見到謀反的潞州節(jié)度使李筠的長子,迎頭一句“太子,汝何故來?”[4]9李筠長子聽了,用頭擊地,說:“此何言,必有讒人構(gòu)臣父耳!”[4]9宋太祖稱呼李筠的長子為“太子”,是故意譏諷、試探他。從李筠長子的回答來看,他也聽出了宋太祖的言下之意,“此何言”先否定了宋太祖給他的稱呼,表示并不敢當,接著為自己的父親開脫,他的話違反了質(zhì)的準則。他稱呼自己的父親為“臣父”,由此,也可看出,那時候他是認可宋太祖皇帝權(quán)威的,并不敢僭越。

      (三)對關(guān)系準則的違反

      有位錄事曾向一位富民借貸而不成功,在審理富民家小女奴失蹤案時,伺機報復(fù),“乃劾富民父子數(shù)人共殺女奴”[4]28,富民屈打成招。案子呈上,州官審查,都以為是事實了,而只有當時的推官錢若水對此表示懷疑,數(shù)日對此案不判決,他不愿草率為人定罪。那位錄事便坐不住了,“詣若水廳事,詬之曰:‘若受富民錢,欲出其死罪邪?’若水笑謝曰:‘今數(shù)人當死,豈可不少留熟觀其獄詞邪?’”[4]28那位錄事用心險惡,他的問句中,透露出已經(jīng)認定富民為兇手,認為應(yīng)判其死罪的信息,而且還想要挾若水,問若水“是因為收了富民錢財,所以才想為富民開脫死罪嗎?”這樣的話,是想用辦案徇私、收受賄賂等帽子逼若水“繳械投降”,而若水很聰明,并未掉入他的言語圈套及要挾,他并未直接對錄事問句的信息給出是或不是的回答,違反了關(guān)系準則,轉(zhuǎn)移了話題,先穩(wěn)住了錄事,如果他鋒芒畢露,直白地說出自己的懷疑,他的查案之路可能會受到很大的阻撓,且還可能令案件中的人身處險境。后來經(jīng)過努力探查,錢若水找到了失蹤的女奴,案件得以偵破,富民父子等人的冤屈也得以洗刷。

      在外交中,雙方在對話時,為達到己方的目的,有人有時也會運用一些語言技巧,《涑水記聞》中就有這樣的案例:宋朝與夏國在邊境問題談判時,夏國的臣子薛老峰說:“茍得綏州,請獻安遠、塞門寨基?!盵4]230意思是,夏國打算以安遠、塞門寨基來與宋朝交換綏州。宋朝派去談判的官員韓縝詢問:“其土田如何?”[4]230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希望其四周的土田也歸宋朝。薛老峰回答說:“安有遺人衣而留領(lǐng)袖者乎?”[4]230大致意思是怎么有給人衣服而把領(lǐng)袖留下來的呢?他并未正面回答宋朝使臣的話,而是用了這樣一個反問句,從最表面上來看,會話之間關(guān)聯(lián)并不十分緊密,但其實通過推理,薛老峰是將土地比作了衣服、領(lǐng)、袖,這句話背后,常規(guī)的意思就是夏國會將寨基旁邊的土地也給宋朝。韓縝相信了他的話,以為夏國會將寨基旁邊的土地也給宋朝,他向宋朝廷上奏了,密院下達了“令追綏德戍人……不盡者焚之”[4]230的命令(與韓縝不同,經(jīng)略使郭逵早就擔心對方欺詐,有所防范,并未施行當時以為談判成功后密院下達的命令)。結(jié)果等到交地的時候,夏國一方說,所獻的只有寨基,不包括它四旁的土田。這時候夏國才明確暴露出真實的想法以及行動,薛老峰之前的話是誤導(dǎo)。在會話中,一方刻意不直接回應(yīng)對方的信息,以及運用反問語氣,令對方誤以為談判成功。

      薛老峰對韓縝的回答,還體現(xiàn)了“語用模糊”,“所謂語用模糊是指在言語的交際過程中引起話語理解不確定性的、模糊性的語言現(xiàn)象?!盵7]217。雖然順應(yīng)一般的思路,他的話隱含的意思即為夏國會將寨基旁邊的土地也給宋朝,但他并未明說,也并未直接承諾,他的反問句可以有多種解釋,比如可以被解釋為只包含字面意思、與韓縝的問句無關(guān)(這樣此句就違反了關(guān)系準則)等等,他的回答是模糊的,令對方誤解??桃膺x用這樣模糊的表達,實際上也為今后己方的行動提供了一定可辯解的空間。

      (四)對方式準則的違反

      陸參在當縣令的時候,曾判一訴狀,在上面寫道“汝不見虞、芮之事乎?”[4]63這令訴訟的人和縣衙其他部門的人不解,后來,沒辦法只得再去問他,原來,他話中說的是來自《詩·大雅·綿》[8]192—194中的典故,意在呼吁訟者禮讓。這樣的語言用在狀子上,對于訴訟者和一些相關(guān)部門來說,是晦澀難懂的,不利于立刻執(zhí)行、理解,在那樣的場合下,文件的語言應(yīng)該選擇準確、易理解的。

      (五)小結(jié)

      人們之間的溝通是靈活的,在會話中,人們會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對自己的言語行為進行適時地調(diào)整,這是一種圓通的處理方式。有時,對合作原則的違反,可以隱藏自身的真實目的、避免直接沖突等等,更有利于會話的展開以及目的達到。

      三、巧用預(yù)設(shè)

      “預(yù)設(shè)也叫前提,是指言語交際雙方都已經(jīng)知道的常識,或者聽到話語之后根據(jù)語境可以推理出來的信息?!盵5]116

      宋太祖剛剛?cè)ナ溃P(guān)于下一任皇帝繼位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牽動著朝臣們的神經(jīng),那時候的晉王在繼隆等人的協(xié)助、催促下,及時進入了皇宮。在寢殿,宋后聽到繼隆到了,首先問的是“德芳來邪?”[4]20即,“德芳(宋太祖第四子[9]6272)來了嗎”,可見宋后關(guān)心的是宋太祖第四子是否到達,而繼隆的回答卻是,晉王到了。宋后見到晉王的反應(yīng)先是“愕然”[4]20,然后“遽呼‘官家’”[4]20,這里的細節(jié)十分精到。之后她說了這樣一句話:“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盵4]20希望晉王可以保她們母子之命。那句“官家”是對皇帝的尊稱,那時候晉王還未正式繼位,宋后已經(jīng)做出了他為皇帝的預(yù)設(shè),從宋后的話可以看出,她已經(jīng)認可了晉王,即宋太宗繼位的權(quán)威性和合法性。這也是她在那樣緊張的形勢下選擇自保的一種方式。從這里也可以感受到,當時幾方勢力在博弈下驚險的“刀光劍影”。

      四、諷喻

      兗王耗費巨資造了假山之后邀請官吏們欣賞,眾人皆贊美,只有姚坦與他人不同,低頭不看,而益王強迫他看,隨后,二人展開了對話,“坦曰:‘但見血山耳,安得假山?’王驚問其故,坦曰:‘坦在田舍時,見州縣督稅,上下相驅(qū)峻急,里胥臨門,捕人父子兄弟,送縣鞭笞,血流滿身,愁苦不聊生。此假山皆民租賦所為,非血山而何?’”[4]35

      在對話中,姚坦首先說出“血山”和反問句,這吸引了對方注意,令對方重視、驚訝、好奇,引發(fā)對方詢問緣由,他再進而說出百姓在壓榨下的慘狀,目的是進行規(guī)勸,他的這一套策略是循序漸進的,王的“驚”和“問”就已經(jīng)表明在會話中,姚坦策略的第一步已經(jīng)成功。在接下來說明緣由時,語言很有力度,描述了他見到官府收稅時百姓的血淋淋慘狀,為“血山”這一論點提供充分論據(jù),令對方無從反駁,姚坦的話語表現(xiàn)出他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對權(quán)貴奢侈享樂行為的不滿,“血山”諷喻出當時一些權(quán)貴的奢侈生活是建立在對普通百姓血淋淋壓榨的基礎(chǔ)上的。書中還提到,那時候宋太宗也造了假山,急忙命人毀了它。這也反映出姚坦那番話語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力。

      五、語用身份磋商

      目前,學(xué)界對語用身份磋商的研究較少。“語用身份是特定的社會身份在語言交際語境中的實際體現(xiàn)、運用甚至虛構(gòu)?!盵10]語用身份磋商在交際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為了高效地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交際中的一方有時會主動發(fā)出信號。

      前面提到的材料中,樞密直學(xué)士張詠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宋太祖對李筠長子進行了一定震懾,他們的會話都體現(xiàn)了語用身份磋商。

      樞密直學(xué)士張詠在對話一開始,以官職“鈐轄”稱呼對方,而自稱為“詠”;宋太祖見到李筠長子,稱呼其為“太子”。在現(xiàn)實中,他們相較對話的另一方,都是處于優(yōu)勢地位,甚至絕對優(yōu)勢地位(宋太祖),可在會話開始,他們卻對對方的語用身份有一定的抬高,張詠更是在表面上將自己的語用身份放至低于對方的位置。

      在這樣的話語中,實際社會地位與語用身份的不對等、對對方語用身份的抬高,透露出了他們對對方的不滿以及震懾(雖稱呼李筠長子為“太子”,但宋太祖話語中的“汝”,也隱含了對其的不認可、不滿),有趣的是,會話中的另一方都看出了這一點,他們對此做出了反應(yīng),那位鈐轄表示,他今天就出發(fā)去平定盜賊,背后隱含的是他不敢認同張詠的語用身份,也認識到自己應(yīng)該履行自己的職責以及對張詠心理期望的順應(yīng);李筠長子不敢接上位者在話語中給予他的語用身份(太子),對此進行了拒絕,選擇了與自己實際身份對等的語用身份(臣子)。

      在這里,我們不禁思考,材料中的會話一方為什么要主動發(fā)出信號,進而令會話展開語用身份磋商?這樣的表達較為含蓄,但以退為進,力度也較強。張詠雖然表面將自己的語用身份放低,甚至在話語中表示要與另一方在現(xiàn)實中互換工作,但是從當時的社會常識、環(huán)境等方面來看,這對于另一方來說是一種較大的震懾。宋太祖一聲“太子”,令對方惶恐到用頭擊地,不怒自威。

      緊接著宋后的“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4]20之語后,《涑水記聞》還記載了對方的反應(yīng):“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4]20—21這里也生動地體現(xiàn)了語用身份磋商。在緊張的形勢之下,宋后選擇了認可晉王稱帝,稱其為“官家”,而將自己放在了順服地位,“吾母子”的說法,將自己放在了一個普通母親的身份,凸顯了自己的弱勢地位,希望能保自己和孩子的命。晉王的回復(fù),隱含的意思就是已經(jīng)接受了宋后提出的這一“身份”,也約等于給了對方一個“保其富貴”的承諾。在這一場語用磋商中,宋后機智地給出信息,引導(dǎo)展開語用磋商,晉王自然、含蓄地接過了宋后給予他的語用身份,三言兩語間,二人達成了一致。

      在語用身份磋商中,雙方你來我往,背后隱含了多方面的信息,對話雙方出于自身目的或利益等,會對其語用身份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根據(jù)當時的語境、現(xiàn)實的情況等,作出合理判斷,選擇合適的語用身份,有助于事半功倍。

      結(jié)語

      《涑水記聞》中許多人物語言都十分精妙,文章主要從語用學(xué)角度分析了五個方面:一、言語行為;二、人物對四個合作準則的遵守與違反;三、巧用預(yù)設(shè);四、諷喻;五、語用身份磋商。分析研究了其語用策略、人物立場以及當時的政治、社會等情況,以期對古漢語、歷史研究等貢獻一份力量。同時這也是一個較為新穎的探索研究古漢語的思路和方法,這一方法有時甚至?xí)鸬绞掳牍Ρ兜男Ч?/p>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1]40,巧妙的語言藝術(shù)在當時政治、經(jīng)濟社會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它對于當代依然“時新”。如果我們深入研究、應(yīng)用語言藝術(shù),對于當今人類文明和諧發(fā)展,依然會起到較大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
      張詠宋太祖言語
      照葫蘆畫瓢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zhì)在后
      呂魁:難以用言語表述的特定感受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1:46
      宋太祖“開門辦公”
      宋太祖的開門哲學(xué)
      決策探索(2019年1期)2019-03-19 11:59:02
      宋太祖與羊肉泡饃
      體諒失禮下人
      張詠婉言勸寇準
      婉言勸寇準
      關(guān)于冬天
      中國詩歌(2013年3期)2013-08-15 00:54:22
      行唐县| 望奎县| 临沧市| 新巴尔虎左旗| 徐州市| 桐城市| 泰州市| 开化县| 慈利县| 晴隆县| 竹溪县| 金堂县| 西充县| 常州市| 玛沁县| 东台市| 黄龙县| 渝中区| 定南县| 聊城市| 天祝| 长汀县| 云梦县| 新兴县| 三明市| 樟树市| 木里| 剑阁县| 溧阳市| 大荔县| 临泉县| 通化市| 贺兰县| 海阳市| 介休市| 扎囊县| 齐河县| 广西| 鹰潭市| 兴海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