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傅家鎮(zhèn)中心小學 國先罡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要求,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需要結合當代社會發(fā)展的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改進和完善。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小學語文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通過互聯(lián)網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學生能隨時聽到優(yōu)質的課程,學到豐富的知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多種信息技術手段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讓學生能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達到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聯(lián)網,可以整合網絡上各種優(yōu)秀的線上語文教學資源,再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分享,通過線上的學習后,使得師生面對面學習交流時會更加有效率,能促進課程內容的有序推進。同時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將網絡教學資源同課本知識有效結合,讓學生既能通過線下語文課堂學習循序漸進地增強語文綜合水平,還能通過線上教學將豐富多樣的相關語文知識進行拓展,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樂趣。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師生互動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線上和線下的優(yōu)點和短處進行了互補,在單純的線上教學中,教師通過屏幕向學生進行授課,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的局限性就導致學生上課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線下教學能集中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線下教學是常態(tài),長此以往會讓學生感到一定的枯燥,而線上教學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感到新奇,從而調動自己的好奇心。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靈活多變,既能滿足在特殊時期的“停課不停學”,讓教師和學生不斷交流,又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的關注和引導,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變化等問題,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部分家長認為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負責方,教師管理學生在學校的一切事物,家長對學生在校期間發(fā)生的事情一問不知。而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讓家庭和學校的關系更加緊密,家長同教師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在線上教學中,教師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是否走神,遠距離授課也讓教師的影響力下降,再加上小學生注意力難集中的特性,很容易出現(xiàn)一節(jié)課上完而學生一頁書都沒有翻的狀況。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協(xié)助,督促學生學習,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與教師溝通。線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將學生學習情況向家長分享,讓家長及時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從而給出他們正確的引導,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語文學習的預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小學生來說可以通過預習提前了解課本內容,以不斷加強學生自主力和理解力。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線上平臺幫助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了解即將學習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可以使學生在正式課程中更有把握,從被動輸入變成主動吸收,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觀潮》一文教學中,教師從課本內容出發(fā),通過線上文檔設計預習任務并進行分享,讓學生根據(jù)預習任務一步步地對這一課進行提前了解,預習任務可以包括讀課文、寫生字、思考課本中給出的問題等方面。這樣的任務設計包括了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在進行預習時,可以充分激發(fā)思考能力和學習自主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讓家長主動督促學生預習,若發(fā)現(xiàn)問題也可以發(fā)到微信群,教師對其進行整理,以方便線下課程的準備。
傳統(tǒng)線下課程中,教師和學生是面對面交流的狀態(tài),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快速地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但是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和學生失去了緊密聯(lián)系,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不利于學生學習的連貫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線上開啟直播教學,從而拓寬教學范圍,加強課后服務的效果,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可以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例如,在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走月亮》的教學中,教師在線下課程完結之后,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根據(jù)課文第六自然段,仿寫月亮下的情景?!痹诘竭_規(guī)定時間時開啟線上直播,鼓勵學生大膽分享,并對分享的學生給予肯定,從而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對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語文包含的內容是博大精深的,課本上的只是一部分,為了讓學生能更加充分地接觸豐富多樣的語文知識,教師在進行線下教學時可以充分引入網絡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從而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促使學生對課本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語文感知能力和增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比如,在學習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時,可以根據(jù)課本內容收集關于中國神話的其他相關故事,在學習完課本內容后進行補充分享,激發(fā)學生對中國神話的好奇心,讓他們感受到這些神話故事的傳奇之處。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總結出中國神話的特性,從而加深學生對中國神話的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為了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境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教師引導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線下課程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一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符合學習內容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沉入其中,從而開始有效教學。例如,在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海上日出》課文的學習中,教師上課時可利用多媒體播放不同地方日出的視頻,配上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被日出覆蓋的課堂,用鏡頭語言讓學生直觀感受日出時天空的變化,體會壯觀和美麗。在這個濃厚的日出氛圍中,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朗讀課文,從巴金先生優(yōu)美的句子中再次體驗海上日出的美麗,并深刻體會文中句子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力,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這種方式使線上和線下教學有效融合,加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數(shù)據(jù)平臺指的是儲存教學資源、記錄學生學習情況和展開教學評價的線上平臺。通過這一線上平臺,教師可以準確地分析學生上課時的表現(xiàn),并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從課堂教學活動的不同階段設置不同板塊,如預習內容、教學內容視頻、在線溝通等,讓學生根據(jù)需要進行點擊,從而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教學服務。比如,在課后階段,教師可以將當日上課的內容上傳至線上平臺,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就可以點擊教學內容視頻進行重復觀看,補充漏掉的知識點,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即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不斷提升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實效。
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不足,如果只是單純的線上教學,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對線上線下教學合理分配,既滿足學生線上教學需求,也能提高線下教學質量。部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設置有閱讀和寫作活動,教師可以先通過線下課程為學生講解具體的寫作和閱讀內容,促進學生理解,課后進行準備,接著通過線上教學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寫作。同時由于這兩方面對知識積累要求更高,通過線上可以很方便地獲取教學資源拓展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教師通過這一模式豐富了教學方式,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增進了家校聯(lián)系,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信息化的交流手段,對語文課堂的教學進行了創(chuàng)新,進一步開拓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