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霞 馬燕妮
板塊一 ? ?解題目,拓展詩詞認知
師:同學(xué)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古詩三首》。(出示三首詩)誰來讀三首詩的題目?
(生朗讀)
師:讀懂詩題,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的內(nèi)容。請同學(xué)們結(jié)合注釋,看看從這三首詩的題目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從“示兒”這個題目中我知道了這首詩是陸游臨終前寫給兒子的遺囑。
師:對?!笆尽本褪潜砻?,把事物拿出來或者指出來讓別人知道?!笆緝骸本褪恰敖o兒子看”。
生:從“題臨安邸”知道了作者寫詩的地點,是在臨安一家旅店里。
師:是的,臨安就是現(xiàn)在的浙江杭州,邸就是旅店。古代文人興趣來時喜歡即興賦詩,還常常把詩題寫在墻壁上。類似的題目還有“題西林壁”,蘇軾題寫在廬山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師:再來讀這首詩的題目。指導(dǎo)“題/臨安邸”的讀法。
生:我從“己亥雜詩”這個題目知道了作者寫詩的時間是1839年。
師:是的,1839年是重要的一個歷史分界線,從這一年開始,曾經(jīng)強盛的大清帝國即將沒落。這一年,詩人龔自珍寫了一組詩,統(tǒng)稱《己亥雜詩》,今天我們要學(xué)習(xí)的是其中一首。
師:同學(xué)們,三首不同的詩題,告訴了我們不同的信息,三位作者在詩中分別寫了什么?(出示完整的三首詩,“汴、喑、重”標紅并分別注音“biàn、yīn、chónɡ”,生齊讀。)
師:自己讀讀這三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準詩的節(jié)奏。(生自讀,指名讀,齊讀。)
板塊二 ? 借注釋,初解詩文大意
從《示兒》切入——
師:學(xué)習(xí)古詩詞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詩人在說什么。請大家結(jié)合注釋和預(yù)習(xí)時搜集到的資料,試著把詩的意思讀懂,開始吧!
(生練習(xí),師巡視指導(dǎo)。)
師:第一首誰來說?
生:《示兒》這首詩的意思是:人死去后本來就知道什么事都與我無關(guān)了,只是悲傷看不見祖國的統(tǒng)一。當(dāng)南宋朝廷的軍隊收復(fù)失地的那一天,家祭的時候不要忘了告訴你們的父親。
師:說得很流暢。古詩詞的語言和我們今天習(xí)慣的語言會有所差別,看“死去元知萬事空”中的“元知”是“原來就知道”,在說第一句的時候,如果能把“元知”說在句子的開頭,意思會更順暢。
生:原來就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事都和我沒有關(guān)系了。
師:很好,順暢多了。剛才你說“家祭的時候不要忘了告訴你們的父親”,“家祭”是什么意思?
生:“家祭”就是家庭祭祀的時候。
師:“但悲不見九州同”中的“但”,剛才這位同學(xué)說的意思是什么?
生:“但”的意思是“只,只是”。
師:原來學(xué)過的哪首詩中也有這個字,也是一樣的意思?
生:王維的《鹿柴》?!翱丈讲灰娙?,但聞人語響。”
師:所以,“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意思是——
生:只是讓我悲痛的是不能親眼看到祖國
的統(tǒng)一。
師:“祖國的統(tǒng)一”對應(yīng)的就是——
生:“九州同”。
師:“九州”這個詞在第三首中也出現(xiàn)了。
關(guān)聯(lián)《己亥雜詩》——
生: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
師:這句話的理解難度就大了。你有什么不懂的?
生:我不懂“祖國朝氣蓬勃的局面”為什么“依靠”風(fēng)雷?
師:這里的風(fēng)雷,不是自然界我們看到的狂風(fēng),聽到的驚雷,而是指像風(fēng)雷一樣強大的改革力量。這是一個比喻句。誰能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中華大地朝氣蓬勃的局面依靠風(fēng)雷一樣強大的改革力量。
師:作者為什么在第一句就發(fā)出這樣的希望呢?因為——
生:萬馬齊喑究可哀。
師:讓作者痛心的是怎樣的場景?
生:萬馬齊喑。所有的馬都不鳴叫。比喻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語。
師:猜測一下,對什么不好的現(xiàn)象沉默不語?
生:對腐敗現(xiàn)象沉默不語。
生:對欺壓老百姓的現(xiàn)象沉默不語。
生:對老百姓的艱苦生活沉默不語。
師:發(fā)現(xiàn)問題,本來要解決問題,但是,卻沒人去說,去做。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悲哀。
(齊讀第一、二句)
師:所以,龔自珍才發(fā)出了吶喊——
生: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師:抖擻,搭配一個詞語——
生:抖擻精神。
師:什么是不拘一格?
生:不要按照規(guī)定,可以破格選拔。
師:降,降下,也可以理解成選拔。這兩句什么意思呢?
生:奉勸上天抖擻精神,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師:如果真正做到這樣,那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景象——
生: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
師:那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生:萬馬齊喑究可哀。
師:很好,完整讀一遍這首詩。
走進《題臨安邸》——
師:《題臨安邸》理解難度相對比較小,自己先說一說。
生:我知道這首詩的意思是山外有山,樓外有樓,一眼望不到頭,西湖上的歌舞什么時候才能停止?暖洋洋的春風(fēng)讓人都陶醉了,他們直把杭州當(dāng)成了汴州。
師:基本意思就是如此。很好,同學(xué)們借助注釋、工具書或者課外資料,理解了三首詩的意思,學(xué)習(xí)力真強!表揚大家。
板塊三 ? ?補資料,深悟詩人情感
師:編者為什么把這三首詩放在一起?他們有什么聯(lián)系嗎?
生:我發(fā)現(xiàn)這三首詩都是愛國詩。
師:的確,這三首詩都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如果分別用一個字概括詩人的情感,讀一讀,三首詩你分別用哪個字來表達?可以是詩歌中的,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
生:我覺得《示兒》可以用“悲”字表達?!额}臨安邸》概括成“醉”字。《己亥雜詩》可以用“哀”來表達。
生:我覺得《題臨安邸》的感情還可以用“恨”來概括。
生:我覺得還可以用“擔(dān)憂”的“憂”。
生:我想用“勸”來概括《己亥雜詩》。
生:我不同意用“勸”,“勸”不是一種情感,我覺得可以用詩中的“哀”來表達。
《示兒》的悲——
師:真好,同學(xué)們能各抒己見,這是課堂該有的樣子。大家一致認為《示兒》中詩人的情感是“悲”,詩人為何而悲?
生:詩中說“但悲不見九州同”,使詩人悲的,是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師:當(dāng)時的南宋,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呢?(出示資料一,指名讀。)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州(今河南開封),中原國土被人侵占。連宋徽宗、宋欽宗都被俘虜了。金人在中原地區(q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師:這一單元的語文園地“日積月累”
中用四字成語來形容當(dāng)時的情境,一起讀。
(出示)
多事之秋 兵荒馬亂 流離失所 生靈涂炭
家破人亡 哀鴻遍野 民不聊生 內(nèi)憂外患
師:讀一讀,想一想:你能抓住一個詞來說說看到的畫面嗎?
生:我讀著“哀鴻遍野”,仿佛聽到了民眾百姓呻吟呼號的聲音,看到了一個個流離失所的災(zāi)民。
生:讀著“生靈涂炭”這個詞語,我仿佛看到百姓像掉在爛泥和炭火中一樣,生活困苦。
生:讀著“流離失所”,我仿佛看到人們背著衣物,帶著老人、孩子離開了自己的家,四處乞討,到處漂泊。
師:是呀,從此山河破碎,人們流離失所,無數(shù)的家庭妻離子散,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來,一起讀好這幾個詞語。
(生有感情地讀詞語)
師:陸游看著這種境況心痛!那么陸游是什么人呢?(出示資料二,生自讀。)
陸游的一生,都在為收復(fù)失地、恢復(fù)中原而努力。
青年時,他說: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中年時他說: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老年時,他說: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師:就是這樣一個擁有一腔報國之志的詩人,卻無用武之地,今日又英雄遲暮,垂垂老矣,所以,他焦急憤懣又無可奈何。所以,臨終前他說出了最大的愿望——
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師:一腔赤誠愛國心!同學(xué)們,陸游收復(fù)失地、統(tǒng)一中原的愿望能實現(xiàn)嗎?
生:不能!
師:他盼望的王師在哪兒呢?在干什么呀?
《題臨安邸》的憤——
生:我看到《題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也就是說這里的人都忙著
在西湖邊唱歌跳舞呢。在他們眼中,杭州就是汴州了,甚至比汴州還好,感覺到他們不想回
去了。
師:是的?。ǔ鍪举Y料三)
宋欽宗的弟弟趙構(gòu)攜一幫大臣逃到江南,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沉迷于杭州的江南秀水之中,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不思收復(fù)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殺害了著名抗金將領(lǐng)岳飛,對辛棄疾、陸游等抗金愛國人士多種打壓。
師:所以,你們知道陸游為什么而悲了嗎?
生:為人民流離失所而悲!
生:為南宋不思進取而悲!
生:為岳飛等大將被殺害而悲!
師:你們走進了詩人的內(nèi)心,請帶著這種感受再讀《示兒》。(指名讀)
師:悲的又何止是陸游啊,詩人林升和他一樣,所以揮筆寫下了《題臨安邸》,齊讀這首詩。
(生齊讀)
師:林升站在都城臨安,向北遙望,視線越過千山萬水,仿佛看到了兵荒馬亂的故國,淪陷的中原是這個樣子的——(生齊讀)
多事之秋 兵荒馬亂 流離失所 生靈涂炭
家破人亡 哀鴻遍野 民不聊生 內(nèi)憂外患
師:再看看南宋的都城,達官顯貴是這樣
的——(生讀)
青山綠水 ?歌舞升平 ?游船畫舫
悠然自得 ?神閑氣定 ?錦衣玉食
師:此時的林升心情如何呢?
生:我感覺很憤恨。
生:我覺得還有擔(dān)憂。
師:一個反問表達了詩人強烈的譴責(zé)和憤恨,帶著這種情感,來讀好這首詩。(指名讀,齊讀。)
《己亥雜詩》中的哀與盼——
師:這種局面,如果用第三首詩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可以用哪一句?
生:萬馬齊喑究可哀。
師:如果讓你給南宋的皇帝提個意見,你想選擇哪句詩來說?
生: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師:是呀,詩人是多么希望統(tǒng)治者能打破舊制度,用多種方式選拔優(yōu)秀人才,從而改變沉悶腐朽的社會局面,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世界啊。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師:《己亥雜詩》里有詩人龔自珍的哀,但更多的是詩人對風(fēng)清氣正的朝局和乾坤朗朗的強烈期盼。
(生齊讀這首詩)
板塊四 ? ?歸單元,助力情感升華
師: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三首古詩,了解了詩人共同的愛國情懷。無論是悲是恨是哀還是盼,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心愿,都渴望這樣的生活——(生齊讀)
太平盛世 ?國泰民安 ?豐衣足食 ?安居樂業(yè)
政通人和 ?人壽年豐 ?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
師:(出示單元導(dǎo)語頁)“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讀著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和這三首詩我們會發(fā)現(xiàn),愛國詩人們在國家危難、山河破碎的時候抒發(fā)的愛國之情,尤其顯得深沉和真切。
師:作為今天的少年,國家興亡之責(zé)就擔(dān)在我們肩上,我們要記住——(出示,生齊讀。)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師:這是下節(jié)課要學(xué)習(xí)的《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讓我們期盼明天的到來。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東林小學(xué)教育集團)
責(zé)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