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子琦
如果將人比喻為一株植物,那么許多人終其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收獲果實。這樣的目標未免缺少魅力,使人生變得直接而功利。倘若只為收獲果實,我們又與植物何異?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開一次花。
從生物學上看,開花是結果前必不可少的過程,植物通過開花引來蜂蝶傳粉。而我們選擇開花,也是展現自己的勇氣和對美好的追求。柏拉圖說:“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辈徽摻Y果,這樣的開花需要的是立于臺前的勇氣以及追求上進的決心。倘若莫奈不綻放自己獨特的審美之花,我們又何從感受印象畫派的魅力?
開花,是在邁向成熟路上的一次停留。它會讓我們靜靜整理自己,重新出發(fā)。不少人認為,我們?yōu)槭裁匆_花?開花遠不如結果有意義。殊不知,開花本身就是一重意義。我們走得太急太躁,容易忘記為何出發(fā),走向何處。開花,讓我們停一停。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焙芏鄷r候,我們并不是不懂得出發(fā),而是不懂得在一段時間后需要好好整理自己,再次開始。開花,是一種抽身而出的從容,也是一種適可而止的智慧。在走向成熟的路上,我們要知行,也要知止。
植物開花,為的不只是結出更多的果實,而是成為最美的自己,奉獻自然。我們也同樣如此。拒絕開花的人生,是功利主義的具象化體現,而追求開花的人生是扎根生活的勇敢嘗試。
鐵凝說:“生活自有其矜持之處,只有奮力擠進生活的根部,你才能窺見其中豐饒的景象?!本拖袼拇佬g學院的保安大叔,繁忙生活之余不忘素描寫生,讓他的畫筆在生活的石縫中開出了藝術之花。
我們不能把效率作為借口拒絕開花。選擇澆水、施肥、收獲果實的人生來去匆匆,在生活的表面游走,很容易陷入快生活的漩渦中抽不出身。我們更應該把開花作為生存之外與生活的促膝長談,選擇與生活交心。
誠然,選擇開花,選擇停一停的我們或許會承擔更大的風險以及更多的未知。但也正是因為有了“花”,我們才有了重新審視自己和觀照生活的機會,我們的生命也將變得更加與眾不同。
去開出一朵屬于自己的花,相信你會收獲更美的果實。
評點
如果把“結果”當作是一種物質上的收獲,那么“開花”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綻放。許多人都會贊美自然界的花朵,可在面對人生時卻更看重“結果”。其實,人非草木,我們在追求物質豐裕的同時,亦應當追求精神的豐盈,追求為自己開一次花的浪漫。
文章正是通過人與植物的對比,闡述了每個人“開花”的意義——個性的張揚、成長路上的稍息、精神生活的富足……主題富有深度和新意。闡述觀點時,作者善于旁征博引,看似信手拈來,卻用得恰到好處,增添了文章內容的厚度,更顯說服力。
不足之處是文章條理上還可以再捋一捋,將“開花”的意義表述得更加充分又層次清晰。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