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經(jīng)五路小學四年級(2)班 李翊鳴
今年暑假期間,我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干花”復活。
“干花”其實不是花,而是我在公園里撿的一顆像花一樣的種子。它如我拇指般大小,狀如喇叭,五片棕黑色種皮像花瓣一樣張開,將形似花蕊的淺棕色種子捧在中間。我看見“干花”上沾了些泥土,便想用水將它沖洗干凈,結果發(fā)生了神奇的一幕!
只見短短幾分鐘內(nèi),種皮就合攏了,原本盛開的“喇叭花”轉眼間變成羞澀的“花骨朵”。驚嘆之余,我心想:如果把它晾干,會不會再次“綻放”呢?于是,我趕緊把它拿到陽臺上晾曬。漸漸地,隨著水分蒸發(fā),種皮像蘇醒似的舒展開來。40 分鐘后,它徹底干透,五片“花瓣”盛開如初。我驚喜不已,又心想:如果將其多浸濕幾次,種皮會不會反復開合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做了好幾次實驗,結果與我設想的一樣:當它的種子浸濕時,種皮就會合攏;當種子晾干后,種皮又會張開。這一開一合,像極了花開花謝。太神奇了,這朵“干花”居然復活了!
這是為什么呢?我決定返回原地,尋找蛛絲馬跡,弄明白它是什么植物的種子。由于公園內(nèi)有很多種植物,要找到這種植物簡直如大海撈針。經(jīng)過我再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它的枝條很堅硬,因此,它可能是一種木本植物,那就先將“目標”鎖定在一些高大的樹木上吧。我逐一觀察,仔細察看樹上掛的介紹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被我找到了!原來,這顆種子的“主人”竟是最常見的香椿樹。
接著,我趁熱打鐵,上網(wǎng)查詢香椿種子遇水合攏的原因??蛇^程并不順利,查了大半天,我仍然毫無頭緒。媽媽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鼓勵我:“還記得《游褒禪山記》中所講的道理嗎?‘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如果你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有結果了?!蔽冶г沟溃骸爱斎挥浀茫山酉聛砦以撛趺醋瞿??”媽媽建議我可以多換幾個關鍵詞進行搜索。最后,我們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香椿種子的外皮屬于木纖維結構,松軟而多孔。將它浸入水中時,在虹吸的作用下,水分由外皮上的小孔進入內(nèi)層,使其膨脹,外皮因此合攏,可以防止里面的種子受潮、腐爛。難怪香椿種子的五片種皮就像衛(wèi)士一樣“手拉著手”將種子包裹在中間,原來是為了保護種子啊!
這時,我忽然想起自己曾撿過一顆潮濕、狀如橄欖球的松果,當它曬干后,外皮全部張開,變成一個松塔?,F(xiàn)在的“干花”復活和之前的松果“變裝”有異曲同工之妙啊!唉,要是我當時能多研究一番,就不會錯過其中蘊含的知識了。
牛頓看到從樹上墜落的蘋果之后,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弗萊明發(fā)現(xiàn)了培養(yǎng)基里的青霉菌,最終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屠呦呦從古籍《肘后備急方》中得到啟發(fā),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而我,發(fā)現(xiàn)“干花”復活之后,解開了心中的許多謎團。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遇見,有時竟是通向真知的大門。這次經(jīng)歷告訴我一個道理:從發(fā)現(xiàn)到收獲真知,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為這兩者之間隔著“千山萬水”。那些了不起的科學家也不例外,誰又能不勞而獲呢?
讓我們從發(fā)現(xiàn)開始,鍥而不舍向前走,遇見更廣闊、更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