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琳
與近幾年的歷史劇對比起來,《天下長河》無疑是獨特的。既沒有宮闈秘史的夸張演繹,也沒有世俗情愛的糾葛纏綿。本刊記者參加了電視劇《天下長河》看片會,得以初品這部歷史傳奇劇的傳奇之處。
這是一部既溫情又悲壯的歷史傳奇劇。從這部電視劇中,你既能看到古代河工以渺小身軀力逮黃龍的悲壯之景,又能看到兩個亦父子、亦師徒、亦知己的清代治河名臣的惺惺相惜。看這部劇,你可能會為忠臣自嘲的情景而突然發(fā)笑,又會為兩位治河名臣過剛易折的悲慘命運而黯然淚下。
電視劇《天下長河》由張挺編劇、導演。其實,張挺早在10年前就寫好了這部劇的劇本,直到去年才等來了把《天下長河》劇本搬上熒屏的機會。張挺為何如此執(zhí)著于這部治河歷史劇?為拍攝這部劇他做了哪些努力?讓我們通過采訪來一窺電視劇《天下長河》背后的故事。
作為一個在山東德州黃河邊長大的人,張挺對黃河的印象就是龐大且泥濘,一直以來,他對黃河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拔乙娺^汛期警備,1998年尤甚,當時我有一種恐怖感,聲音大得人們對著喊話都聽不清,洪峰過境完全沒規(guī)律,防守的人只有等待。”了解治河之難的張挺,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河神廟里的兩尊石像,一個是靳輔,一個是陳潢,于是對這兩個人物的故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通過多方查找資料,發(fā)現(xiàn)他們二人為了治河而奉獻一生的故事,深受感動。而靳輔和陳潢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300余年,他們的故事已經鮮為人知,張挺認為“他們值得被我們記住,也值得被再現(xiàn)在屏幕上,因為他們是為中華民族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水利大師”。2012年,《天下長河》的劇本誕生了。然而,這個劇本與當時風靡影視市場的《北京愛情故事》《我是特種兵》《天涯明月刀》等電視劇的風格迥異,未能得到市場青睞。于是,《天下長河》的拍攝計劃暫且擱置。
張挺工作照
2017年,張挺執(zhí)導的《大明風華》開拍,拍攝過程中,張挺與《大明風華》的制片人、總出品人姚嘉談到了《天下長河》的劇本,在姚嘉的力挺下,這個劇本才得以被成功搬上熒屏。“沒有她的勇氣,這種表現(xiàn)古代水利的戲不容易做出來?!睆埻Ρ硎?。
歷史劇重在還原,為了還原古代人物的真實故事,張挺閱讀了大量的史料,詳細了解了兩位治河名臣的故事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因而,這部劇既呈現(xiàn)了靳輔、陳潢二人的治河傳奇人生,也講述了康熙帝力抓治河要務的時代背景。
治河劇需要呈現(xiàn)一定的專業(yè)水準。為了詳細了解河務情況,張挺帶著攝制組走了一遍黃河故道,從內蒙古鄂爾多斯、青海到山東東營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張挺表示:“這次拍攝不是見帝王將相,而是見到了古代工程,重現(xiàn)了那段歷程和苦痛?!睘榱耸箞鼍案咏F(xiàn)實,《天下長河》的創(chuàng)作團隊花了5個月時間置景,他們不僅恢復了一個黃河大堤的形體,還恢復了幾十項古代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比如鑿石、熬灰泥等等。為了再現(xiàn)黃河決口的場景,《天下長河》劇組每拍一次水漫河堤,都用兩噸水從河堤對面通過滑梯一瀉而下,演員們在大堤正中央直面激流,直線拉升了拍攝的危險系數(shù)。為了使劇本更具專業(yè)性,張挺他們還請來了水利部和黃委的專家為劇本和布景把關,力求呈現(xiàn)出最真實的古代治河場景。
除了精心的置景,電視劇《天下長河》還會聚了羅晉、尹昉、黃志忠、奚美娟、梁冠華、蘇可、陸思宇、公磊、趙麒等一眾實力派演員。
張挺參加《天下長河》研討會
在談到與演員們合作的感受時,張挺表示,每一位演員都有著強烈的魅力,像黃志忠、奚美娟、梁冠華等演員,在表演之前基本上都處在一個非常松弛的狀態(tài),但是一旦入戲,整個人的氣場都會發(fā)生變化。同時,張挺還分享了一段羅晉與奚美娟在片場極為入戲的故事。他透露,在拍一場祖孫倆臨終告別的戲時,羅晉和奚美娟兩個人是拿出心在那兒演了,那場戲的表演質量和現(xiàn)場氛圍,包括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上,是他拍戲以來見過最佳的一次。
張挺還透露,為了拍好水戲,尹昉、黃志忠等眾多演員為了呈現(xiàn)最真實的效果,每次都冒著被水流擊飛的風險完成拍攝,他們的敬業(yè)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在看片會上,各家媒體對劇集給予了高度評價,現(xiàn)場媒體表示:“《天下長河》拍出了電影的質感、史詩的恢宏,幾位實力派演員對人物刻畫方面也很見功底?!薄耙渣S河治理為題材的電視劇《天下長河》令人耳目一新。讓歷史通過文藝的表現(xiàn)形式關照現(xiàn)實,對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可謂意義重大?!薄皩嵙ρ輪T群像出彩,治水故事一波三折,無論是為民守堤的堅持與擔當,還是治水工程的艱難與挑戰(zhàn),都傳遞出真實歷史的厚重與深刻,扣人心弦?!?/p>
因其獨特的選題及眾多實力演員的加持,播出前3日,《天下長河》收視率位居6網(wǎng)省級衛(wèi)視第一;在“80后”“90后”社會中堅人群中份額高達11.43%,引發(fā)社會廣泛的討論;高學歷人群份額近9%,劇集文化價值與精神內涵受到用戶點贊與認可;在新媒體端斬獲全網(wǎng)熱搜77個,劇集立意與創(chuàng)作水準獲得了觀眾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