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僅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便于幼兒能獲取相應的知識技能,同時也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為幼兒構建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讓幼兒可以保持童真,獲得快樂的童年。課程游戲化的建設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以往的幼兒園教育存在的不足,讓幼兒借助游戲的方式學習知識、認識世界,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極大幫助。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游戲的方式,完成課程教育活動,讓幼兒能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相關知識,并充分調動幼兒本身的思維,激活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思維,促進幼兒的成長。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中,幼兒起著重要的作用,整個游戲過程都需要幼兒參與下來,然后順利地完成游戲。如果幼兒在整個課程游戲化中都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那么游戲效果是很難保證的。幼兒是十分單純的,他們的行為就可以直接表現出其觀點、想法,因此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建設中,要保持彈性,從而契合不同性格幼兒的游戲需求。
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構建及實施中,還要保持良好的開放性。與過去的幼兒園封閉式課程教育相比較,在課程游戲化設計上要充分關注游戲過程,不能將注意力只放在游戲結果上。課程游戲化建設中涉及的不確定因素有很多,而這些因素都會成為幼兒成長的重要助力,推進著幼兒的想象力、發(fā)散思維發(fā)展,幼兒可以結合自身的特性、認知來完成游戲活動。設計開放性的課程游戲,更容易與幼兒的天性結合,能顯著促進幼兒的能力提升。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設置,能讓幼兒的情感、人格品質得到健康發(fā)展,借助游戲,幼兒能更好地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而幼兒教師也可以結合游戲來協(xié)調幼兒遇到的各種沖突,減少幼兒不良情緒的出現。實踐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情感承受與幼兒階段的經歷有很大關聯(lián),并且還會隨著幼兒的成長而放大,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引領幼兒保持健康的情感是很重要的。課程游戲化的設置與構建在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幼兒的需求,教師通過趣味、多元的游戲開展,能充分激活幼兒的內在快樂感,對幼兒的成長有很多幫助。
同時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還能推動幼兒的社會屬性發(fā)展。人本身具有極強的社會屬性特征,很多行為都應該符合社會特性,在幼兒園教育中,如果能幫助幼兒快速地增強社會屬性,對幼兒的成長會起到良好的助力。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構建實施中,游戲活動需要幼兒獨立完成,或者是借助團隊力量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就會逐步掌握相應的知識,并且也會掌握相應的與人合作能力,這對幼兒的社會屬性發(fā)展十分有利。并且在課程游戲化中,幼兒需要按照相應的規(guī)則來完成游戲,促進了幼兒本身的規(guī)則意識發(fā)展,對幼兒今后法治觀念形成有良好益處。
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教育中,在功利思想影響下,會出現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情況,教師給幼兒所講的知識都是幼兒難以理解的,這也造成了幼兒不愿意學習的情況。在幼兒園教育中,如果教師采取的教育方式與小學的授課方式一樣,就會造成幼兒十分排斥學習,而幼兒與教師之間也缺乏良好的互動交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的關注力度逐步提升,這對學前教育改革也起到了良好助力。
從幼兒的身心特點看,其不管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不太成熟,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也是幼兒獲取知識、技能的關鍵途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構建,可以指引幼兒更好地融入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課程游戲,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強化幼兒的身體素質,讓幼兒的身心處于愉悅的狀態(tài),改變了過去枯燥式的教育,幼兒能在游戲中更加主動地獲取知識。此外在課程游戲化中,幼兒還會積極地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甚至有的游戲還需要幼兒做到與他人合作,整個過程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都有良好幫助??梢娮龊糜變簣@課程游戲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幼兒園教育的整體情況看,課程游戲化設置狀況將會對幼兒本身的全面發(fā)展帶來很大影響,還會對幼兒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觀念形成造成影響。對此在實踐中,幼兒教師應根據結合幼兒本身的特點,從幼兒的認知入手,合理地將游戲融入課程中,實現課程教學與游戲的良好融合,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讓幼兒可以通過完成游戲,對課程中的內容、知識有所認知,促進幼兒認知能力及智力發(fā)展。
如幼兒教師指引幼兒學習自然課程的一些基礎知識時,有的學生在動物種類探究中會扮演各種動物,對此教師就可以結合幼兒的特點,組織幼兒開展“我是×××小動物”的游戲,教師簡單地將動物分成鳥類、魚類、走獸類、家禽類等,然后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小動物,將動物的特征畫在小卡片上,并將其貼在自己身上。隨后幼兒根據自己身上的標簽,嘗試對各種小動物進行分類,教師在幼兒自主分類的基礎上,適當地做出調整,讓幼兒能對動物分類有初步認知。隨后教師還可以在教室布置特定的場景,如山丘、草原、沙漠、海洋、森林等,讓每個“小動物”選擇適合自身生存的區(qū)域。通過這樣的游戲設置,可以讓幼兒在掌握動物分類的基礎上,充分培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構建更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能明顯提高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十分有利。
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游戲設置活動中,游戲內容相對簡單,很多幼兒會在玩的過程中感覺很無聊,逐步削弱了自身的游戲熱情。同時在游戲活動中,還會出現幼兒與幼兒生活沒有關聯(lián)的狀況,游戲內容不利于幼兒的智力、心理及品質發(fā)展。對此在今后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時,教師需要對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度分析,結合幼兒的生活,挖掘素材,構建生活化的游戲內容,引領幼兒在游戲中強化自身的生活能力。如對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疊衣服、洗襪子、整理玩具及物品等活動;為了讓幼兒能學會感恩父母,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由扮演“父母”的幼兒照顧其他幼兒,幫助他們穿衣,給他們喂飯等;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接力、趣味運動等,在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培育幼兒的團隊觀念。此外幼兒教師需要特別注重課程游戲的多樣化、趣味化,帶給幼兒新鮮感,讓幼兒能更加自覺地參與到游戲中。
在幼兒園教育實現課程游戲化時,還需要結合游戲需求,構建良好的情境,使得幼兒能在輕松、愉悅、溫馨的環(huán)境下完成游戲探索。幼兒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征,理解幼兒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思維活躍的特點,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良好指引,在整個游戲實施期間,教師要做好與幼兒的交流工作,便于幼兒順利地完成游戲。如幼兒教師引領學生開展美術活動時,可以先開展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了解幼兒比較喜歡的物體,然后用多媒體將幼兒喜歡的物體圖片展現出來,帶給幼兒強烈的視覺沖擊,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將幼兒分成多個小組,讓幼兒通過合作來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這樣幼兒的積極性會得到明顯提升。
幼兒教師在課程教育中,要盡可能少講解知識,教師長時間地講知識很容易引起幼兒的抗拒心理。幼兒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規(guī)劃,給幼兒留出充足的時間游戲。在課程教育中,教師需要結合課程內容設計趣味性的游戲,通過合理趣味的游戲,使得幼兒能產生好的游戲體驗,增強教學趣味性。在平常幼兒教師要從多個層次對游戲進行規(guī)劃,便于幼兒能更加順利地開展游戲活動。如有的幼兒比較活潑好動,在就餐之前不愿意安靜地坐下來,也有的幼兒不會正確地使用餐具,吃飯前洗完手還會再把手弄臟,對此教師就可以引領幼兒進行手指游戲,幼兒根據教師的節(jié)奏,做出相應的手指動作,在吃飯前,教師還能利用吃飯的兒歌,帶領幼兒快速進入吃飯狀態(tài)。幼兒吃完飯后,教師可以一起與幼兒進行散步,并在散步中與幼兒進行猜謎語游戲,或者是引導幼兒搭建小火車,開展火車運貨的游戲,以此更好地指引幼兒參與到游戲中,讓幼兒能體會到游戲的樂趣。
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中,教師要注重對課程游戲方案進行優(yōu)化調整,要更加關注游戲本身的效果。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適當縮短集體講解知識的時間,發(fā)揮出幼兒的主體作用,引領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讓幼兒能在自主游戲、合作游戲中實現各項能力提升。小組游戲是學前教育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之一,幼兒教師可以從幼兒本身的特點入手,合理地對幼兒分組,然后結合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對游戲的方式、內容進行調整,讓更多幼兒能參與到課程游戲中。幼兒教師在課程游戲中還要注重優(yōu)化以往的區(qū)域活動,關注幼兒主體特征與區(qū)域活動之間的結合,便于幼兒能在區(qū)域活動中更好地展現自我,促進幼兒的成長。同時幼兒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還可以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設置多樣化游戲主題活動,提高課程游戲的娛樂性、趣味性特性,便于幼兒能在課程游戲中實現提升。
幼兒是整個幼兒園教育的關鍵,幼兒在游戲中的感受、在游戲中的表現,都會對課程游戲化開展產生很大影響。同時幼兒教師在推進課程游戲化活動時,也需要對幼兒本身的游戲活動、游戲行為做出相對應的干預指引,記錄幼兒的游戲狀態(tài),把控好幼兒的游戲情緒,并結合幼兒的游戲需求來調整游戲內容,引領幼兒在游戲中得到良好成長。課程游戲化實施中,教師屬于游戲活動的參與設計者,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多元的游戲內容,便于幼兒能更好地參與到課程活動中。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超市購物的游戲時,教師就可以為幼兒提前準備各種超市物品,如玩具、蔬菜、零食等,然后幼兒選擇購買的物品,并由幼兒的喜好,扮演收銀員、導購、消費者等不同的角色。在游戲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教師扮演消費者的角色,向小“導購員”詢問物品的位置、價格等,或者是讓“導購員”給自己推薦物品;在結賬的時候,還可以詢問“收銀員”超市能不能送貨到家。面對各種問題,幼兒可能會出現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情況,教師通過逐步的交流,對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盡可能回答出各種問題,而其他幼兒也能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的活動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思維能力發(fā)展,對幼兒的成長有良好幫助。
環(huán)境會對幼兒園課程游戲的開展狀況帶來一定影響,幼兒在開展各種游戲時,教師不僅需要為幼兒提供相對應的游戲材料,同時也要依據幼兒的游戲需求,為幼兒提供一個和諧的游戲環(huán)境。首先幼兒園要做好外部游戲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活動,盡可能為幼兒提供豐富、全面的室外游戲空間,如自主游戲活動區(qū)域、器械游戲區(qū)域、攀巖區(qū)域等。在每個區(qū)域都設置不同的物品,如在自由游戲活動區(qū)域安排秋千、沙灘、滑梯等,在攀巖區(qū)設置攀爬架。其次幼兒教師還應該對內部教室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實現幼兒游戲區(qū)、生活區(qū)、學習區(qū)等之間的良好融合,打造獨特的室內游戲環(huán)境,便于幼兒游戲活動的有序進行。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打造一些特色的區(qū)域,如剪紙區(qū)域、實驗區(qū)域,讓幼兒能開展綜合性的活動,促進幼兒的良好成長。
對幼兒來說,游戲的趣味性對他們有很強的吸引力,教師在實踐中應該結合幼兒的游戲需求,為幼兒創(chuàng)設特定的游戲氛圍,引領幼兒在健康游戲環(huán)境下更加高效地開展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教師在平常要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將游戲全面融入課程教學中,帶領幼兒開展豐富的游戲活動,強化幼兒的游戲體驗,促進幼兒的心智、想象能力發(fā)展。如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關于各種小動物的游戲時,可以先給出幼兒一些關于動物的謎語,讓幼兒根據謎語猜動物,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的喜好,播放一些與動物相關的圖片視頻,通過多元的感官刺激,調動幼兒積極性。隨后教師為幼兒提供各種游戲道具,如小貓頭飾、小老鼠的卡片等,讓幼兒開展小貓抓老鼠的游戲,每個“小貓”從老鼠卡片中抓老鼠,看看誰抓到的老鼠最多。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能更好地對小動物有所了解,也會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今后參加游戲活動的積極性會進一步提升。在實踐教育中,幼兒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環(huán)境,讓幼兒能在游戲中充分想象,與人交流、合作,實現對幼兒綜合能力的培育。
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中,課程游戲化的構建與實施,能全面提高幼兒本身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并且能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學習活動,滿足了幼兒的綜合成長需求。對此在今后的幼兒園教育中,教師要對課程游戲化有充分、全面的認知,結合幼兒的實際合理地設置游戲內容、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能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推動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