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在當代中國戲曲界,有一個響亮的名號——“昆大班”,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培養(yǎng)的第一代昆曲傳承者,全班六十人涌現(xiàn)出十多位出類拔萃的表演藝術家。流光婉轉(zhuǎn),時至今日,這群耄耋之年的國寶級藝術家們從藝已整整69年了?;蛟S很難再能找出這樣一批了不起的昆劇人,如此行當齊全,如此出類拔萃,也如此絢爛多姿。
在這群“個性的群體”中,梁谷音無疑是頗為光彩奪目的一位。她是《西廂記》里天真機靈的紅娘,也是《牡丹亭》里溫柔婉轉(zhuǎn)的杜麗娘,《琵琶記》中忍辱負重的趙五娘……從花旦、閨門旦到正旦,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氣質(zhì)的角色,在她的演繹下,總是千姿百態(tài),流光溢彩,令人難忘,難怪以人物畫聞名的國畫大師程十發(fā)曾贊嘆:“梁谷音舉手投足就是一幅幅生動精致的古典仕女圖?!?/p>
梁谷音《潘金蓮》劇照。
被贊譽為“通才演員”的梁谷音,從小師承張傳芳、朱傳茗、沈傳芷等“傳字輩”名家,打下堅實的唱念、表演基礎,又曾受到筱翠花、言慧珠、陽友鶴、李玉茹、傅全香等前輩藝術大家的精心指導,善于學習借鑒,觸類旁通。其嗓音極具特色,甜潤秀雅,行腔細膩婉轉(zhuǎn),曲調(diào)飄逸輕盈,表演注重細節(jié)與層次,細膩傳神。與此同時,善于思考、勤于寫作的她還受謝稚柳、陳佩秋、陳從周、程十發(fā)、戴敦邦等大家的影響,于詩文、書畫、影視等方面廣收博取,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舊中有新,新中有根”的獨特藝術風格,是當代昆劇舞臺上公認的“性格演員”。
在梁谷音的表演藝術中,有行當卻破行當,一切以塑造人物、表現(xiàn)性格為前提,因而分外多姿多彩,引人入勝。一出《爛柯山》,梁谷音糅合正旦、花旦、潑辣旦乃至彩旦的諸多技巧,絕不單一表現(xiàn)崔氏的市井、勢利、鼠目寸光,而是根據(jù)環(huán)境、遭遇的不同,宛如工筆畫一般,細膩地將人物情感、戲劇沖突一一展現(xiàn)。還有《蝴蝶夢》中的田氏,梁谷音旖旎曼妙的表演充分體現(xiàn)個中的糾結(jié)煎熬和強烈的心理斗爭,為傳統(tǒng)戲帶來了難能可貴的現(xiàn)代意識與時代精神……這些女性或許不夠堅貞,不夠善良,但她們是真實的,有渴望,有欲望,她們不是標簽化的“壞女人”,卻也不能歸結(jié)于外部壓力下的“無辜”。塑造她們時,梁谷音運用一切藝術手段,追求合情合理,給了復雜人物以真實的生命,讓人看后幾多憐憫幾多恨。
4月初春,81歲高齡的梁谷音再度登臺,攜沈昳麗、湯潑潑、朱韻霓等眾多弟子一起,在“海上梨園”為觀眾奉上一臺《蘭韻春色》的專場演出,四代昆劇人,眾多“梁門”弟子齊聚一堂,演出一系列梁谷音拿手好戲——《佳期》《思凡》《癡夢》《潑水》《尋夢》,梁谷音則將與京劇名家藍天一起,演出其代表作《潘金蓮》中的經(jīng)典一折——《戲叔別兄》。師生匯演,四代同堂,堪稱梨園盛況,在這背后,有熱愛,有堅守,有付出,更有著守正創(chuàng)新,生生不息的傳承精神,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從12歲學藝至今將近70年,梁谷音從戲中人身上體會人生,也用自己的人生閱歷在舞臺上展現(xiàn)化境,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我是個一生熱愛昆曲藝術的老人,學戲演戲教戲是我人生的全部,整整70年來,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最后我希望能夠留下最寶貴的——戲魂?!?/p>
近日“安德羅·維庫亞:噴泉中的海豚”在油罐藝術中心舉辦。安德羅·維庫亞1977年出生于格魯吉亞,他在黑海沿岸的蘇呼米度過了他的童年歲月,因為內(nèi)戰(zhàn)而離開了家鄉(xiāng),前往西歐生活。我們可以在其作品中捕捉到一些他在內(nèi)戰(zhàn)時期格魯吉亞生活經(jīng)歷的視覺圖像,它們是個體的、私人的、身份不明的,更重要的是它們拒絕指向、表現(xiàn)和闡釋。它們是碎片化的記憶,處于現(xiàn)實和虛構(gòu)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