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安慶
摘要:語文片段教學是指圍繞教材中文本的某個部分,或聚焦某一語文知識而展開的教學,具有時間短、內容聚焦、便于實操和考查等特點。理想的語文片段教學,應注意:容量要小、邏輯要清、“課眼”要明、脈絡要顯、結構要精、氣場要旺、理念要新、教法要簡、“串詞”要順、對話要活、評價要專、板書要美。
關鍵詞:語文片段教學;段落;邏輯;主題;“課眼”
*本文系江蘇省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致用·致美·致在: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研究”(編號:jbgh2022078)、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指向創(chuàng)新精神培育的中學語文文本解讀研究”(編號:FJJKBK2206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當下,中小學語文教師招考或進行教學技能比賽,多采用片段教學的形式。語文片段教學,是指圍繞語文教材中文本的某個部分,或聚焦某一語文知識而展開的教學,具有時間短(一般為5—10分鐘,最長不超過15分鐘)、內容聚焦、便于實操和考查等特點。如何精心設計并精準高效地開展片段教學?今冒昧獻芹,以條目形式申述之,就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條:容量要小
語文片段教學可分為段落式片段教學、主題式片段教學和環(huán)節(jié)式片段教學等。段落式片段教學,指著眼于文本中意義比較集中的某一自然段或自然段群的教學(律詩通常選某一聯(lián)進行片段教學),如教學《老王》一文中老王臨終送雞蛋、香油的段落(第8—22自然段),賞析《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的頷聯(lián)“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主題式片段教學,是指圍繞某一主題,尋找一個切入點,進行知識整合或內容賞析的教學,如分析《燭之武退秦師》的行文結構,或賞析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環(huán)節(jié)式片段教學,通常指從整篇文本的教學設計中抽出某一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展示??傊谓虒W重在“片段”,內容有相對的獨立性,容量較小。
第二條:邏輯要清
這里所說的“邏輯”,主要指語文片段教學內容建構的邏輯層次以及外顯的教學活動安排。片段教學的內容雖屬片段,但因為有相對的獨立性、系統(tǒng)性,其邏輯仍需嚴密和清晰。短時生魅的外在要求,使其教學設計難度增加??傮w上,語文片段教學的邏輯要體現“一分為三”的智慧,即從同質化的一元層面、兩極對立的二元層面中跳脫出來,走向思維的多角度、立體化。如以“狗的悲劇”“人的悲劇”“社會的悲劇”三部分,來建構“《小狗包弟》的悲劇內涵”這一主題式片段教學的邏輯;按照“平淡化→熾烈化→神圣化”的思路,來建構“《春望》一詩的情感分析”這一主題式片段教學的邏輯。
第三條:“課眼”要明
“課眼”是教學的切入點,具有統(tǒng)攝力,對教學知識的結構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語文片段教學來說,“課眼”是教學的靈魂。“課眼”可以從文中尋找,直接將文眼當作“課眼”,如抓住“送”字,分析《老王》的抒情藝術;抓住“笑”字,分析《孔乙己》的環(huán)境營構藝術。也可以從文中化出,如將“凌遲”作為《孔乙己》一文“結構藝術”片段教學的“課眼”——將文中孔乙己兩次出場的顯在畫面,與年輕時意氣風發(fā)的孔乙己形象以及最終凄慘離開世界的孔乙己形象這兩個隱在畫面聯(lián)系起來,發(fā)現一個鮮活的生命是如何被“凌遲”的。
第四條:脈絡要顯
整合、提煉文本所形成的脈絡,對語文片段教學的結構起著支撐作用。相對于全篇教學,片段教學的脈絡更像由全篇教學中某個點所衍生出來的支脈,更為微觀,只關涉當下的主題,點到即止,絕不會延伸到全篇所有語文知識的建構。如“《飲酒·其五》中的情感”的片段教學,可以依托“超然—悠然—陶然”這條文脈,分析其抒情藝術;也可以對文脈進行重構,按照“心樂—心遠—心堅”的脈絡來分析該詩的豐富情感。
第五條:結構要精
如果說“課眼”是教學之魂,脈絡是教學之骨,那么結構就是教學之血肉——需要師生圍繞“課眼”、脈絡,結合文本展開多元主體間的對話,使各種問題的思考與探究,變得更為具象、豐滿。因為容量小,語文片段教學的結構往往更為微觀,因而更需匠心獨運,精心設計。比如,“分析《天凈沙·秋思》的意象抒情”的片段教學,需要圍繞意象,觸及一系列重要問題:“詩人用了哪些意象來抒情?誰是靈魂意象?意象體現的色彩有何特點?冷暖交織的色彩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意象構成的空間有何特點?”
第六條:氣場要旺
氣場指教學的氛圍以及融入其間的情感、人格、語言等方面的綜合感染力?!巴睔鈭龅淖龇ㄓ泻芏啵缫浴罢n眼”、脈絡統(tǒng)攝教學內容,保持思維的流動、立體,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過渡語的承上啟下,并不斷渲染,如有感情地誦讀等。
第七條:理念要新
教學理念是教學的價值取向。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理念也需要與時俱進,將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等融入課堂教學中。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語文片段教學要以實現會通為目標,追求主體的共情或共理。會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詩思會通,既有比較深刻的理性思索,又有新鮮生動的感性體驗,讓教學有柳暗花明之美感;二是中西會通,在不同的文化視野下審視問題,獲得新的發(fā)現;三是古今會通,實現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四是學科會通,在語文為體、他科為用的前提下,進行學科融合;五是物我會通,能亮出自己的獨特之見,實現共感與獨感、共識和獨識的融通。由于片段教學時間短,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但結合文本實際和學情預判,自覺追求會通的意識要有。
第八條:教法要簡
片段教學時間有限,要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教法宜簡潔。一般多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還原比較法”,如用去掉限定詞、約數詞的方式,感受《大自然的語言》語言之精確;“質疑辯論法”,拋出某一觀點,引發(fā)學生討論,如“燭之武生命如蟬,七十年的等待,最終等到了生命價值的絢麗綻放,你們同意這種觀點嗎?”;“模仿遷移法”,注重內化所學,走向言語表現與創(chuàng)造,如“能否模仿《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的讓步句式‘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fā)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fā)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寫上一段話?”總之,語文片段教學教法的設計要科學、簡潔,以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為準繩。
第九條:“串詞”要順
好的“串詞”有啟發(fā)思考、活躍氣氛、推進教學之功效。片段教學中,尤其需要以“串詞”貫通各環(huán)節(jié)。一是導語以激發(fā)興趣為主,忌喧賓奪主,粗暴剝奪學生自主體驗和思考的熱情。二是過渡語承上啟下,切中肯綮。三是結語收束全文,留有余韻?!讹嬀啤て湮濉贰熬栈ǖ南笳饕饬x”片段教學后,就可這樣總結:談到菊花,人們便會想到陶淵明。在清貧而艱辛的生活中,他活出了菊花的傲骨,活出了菊花的清芬,因而也活出了生命的詩意。
第十條:對話要活
要在短時間內抓住學生或者聽課教師的注意力,對話是有效方式。片段教學中,可以適當靈活采用一兩次對話,然后迅速轉為轉述形式,這樣可以更為自然、快捷、高效地呈現出教學思路和思維創(chuàng)新之處。對話中,要始終注意問題意識、博弈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彰顯。
第十一條:評價要專
片段教學中的評價忌泛濫,也忌吝嗇。能于自認為“極要緊、極精彩處”評上一兩句,觸發(fā)思維或感人心魄。評價雖然簡短,也要注意知、情、意素養(yǎng)的立體評價,忌只顧聚焦學生回答的對不對,而忽略了審視好不好、新不新。其實,關于后兩者的評價,更能使學生調動強勁的學習內驅力。
第十二條:板書要美
板書能夠將教學內容系統(tǒng)化、條理化、形象化地呈現出來。因片段教學時間有限,為了降低聽課的難度,設計符合規(guī)范、直觀形象的板書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語文片段教學應依文本之勢,建構簡約、精致、新穎、圖文并茂的板書。比如,教學《一棵小桃樹》,板書可以設計小樹形;教學《阿長與〈小海經〉》,可根據文中的兩個“神力”設計成波峰波谷形;教學《過零丁洋》,如果片段教學的主題為“抒情結構”,則可設計成鳳凰涅槃式的火炬形,從而實現感性與理性、內容與形式的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