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麑 李欣華
摘要:將傳統(tǒng)裝飾紋樣與現(xiàn)代設計相結合,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及設計價值,達到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文章分析了八吉祥紋樣的起源,并梳理其歷史演變、應用方式和象征意義,以此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通過對八吉祥的紋樣提取,融合其他相關的紋樣造型和文化寓意,結合幾何學構圖法則及當下時尚設計思維與色彩流行趨勢展開設計探索。將設計拓展至紡織品與服飾應用之中。通過現(xiàn)代的設計思維以及一些幾何知識的運用,對八吉祥紋樣進行融合式現(xiàn)代設計,這些設計更加符合現(xiàn)代人對于時尚的一種理解,為中國傳統(tǒng)紋樣在當前社會可以被更好地運用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八吉祥紋樣 創(chuàng)新融合 幾何運用 潮流趨勢 現(xiàn)代設計探索
中圖分類號:J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3)05-0030-04
Abstract:Combining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with modern design has high aesthetic research and design value,so a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 of the eight auspicious patterns,and combs out their historical evolution,application methods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so as to carry out innovative design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extraction of eight auspicious patterns,the integration of other relevant patterns and cultural meanings,and the combination of geometric composition rules,current fashion design thinking and color fashion trend to explore the design.Expand the desig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Through modern design think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geometric knowledge,the eight auspicious patterns are designed in an integrated modern way. These designs are more in line with moder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fashion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better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tterns in the current society.
Keywords:Eight auspicious patterns Innovation and Fusion Geometric application Fashion trends Exploration of modern design
八吉祥紋樣是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源于藏傳佛教,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了民族間文化的交融,八吉祥紋樣也由此向中原地區(qū)流傳[1],其獨特造型及思想價值被中原民族所接納。
在當今全球命運共同體與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民族紋樣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再是造型樣式的生搬硬套,而需注重在時代背景下的創(chuàng)新融合,結合民族文化特征,傳播其文化價值。當前針對八吉祥紋樣的研究大多側重于造型、歷史與寓意三個方面,缺乏現(xiàn)代創(chuàng)新設計方法的運用。當下的設計應貼合時代潮流,因此本文一方面從歷史發(fā)展、紋樣寓意、排列順序、應用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另一方面,結合現(xiàn)代藝術手法,運用相關的美學思想進行設計。在保留文化內涵的同時,運用抽象手法對紋樣原始的具象化造型進行改變,并將現(xiàn)代設計思維和幾何原理運用到設計當中,這種設計更符合當代審美,為中國傳統(tǒng)紋樣在當前社會可以被更好運用提供一些參考。
(一)八吉祥紋樣的定義。八吉祥紋樣就是我們熟知的“八寶紋”[2]如圖1(a)所示,其中包含八件寶物:法螺、寶瓶、寶傘、雙魚、盤長、法輪、荷花、白蓋。如圖1(b)所示各寶物造型優(yōu)美且具有特定的吉祥寓意,在下文中會進行解釋。它們不僅可以單獨成形,同時也可以組合成為完整圖案,藏語譯為“達杰朋蘇”。根據(jù)歷史記載,紋樣始于元代,在明、清時期被人所熟知且流行范圍廣泛。
(二)八吉祥紋樣的起源。我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大多數(shù)是以儒釋道思想為設計的出發(fā)點,八吉祥紋樣源于藏傳佛教,自從絲綢之路開通以來,漢藏間文化不斷交流,八吉祥紋樣開始向中原地區(qū)流傳,其獨特的造型及蘊含寓意被漢族人民所接納,體現(xiàn)出文化間的相互交融與滲透。在歷史資料佐證下產(chǎn)生的相關研究,都對八吉祥紋樣的設計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三)八吉祥紋樣的發(fā)展。八吉祥紋樣自從元代以來就被作為工藝美術品中的裝飾紋樣,直至明代風格才大致形成,既有宗教色彩又具有裝飾性。明代早期,紋樣注重細節(jié)塑造,不同元代那樣粗獷,莊重繁復又不失活潑,設計中多了創(chuàng)新點;明朝中期,紋樣在造型的描繪上更為簡潔;到了明朝后期,紋樣整體造型秀麗,用簡單的筆觸對外輪廓進行勾勒,描繪手法上顯得更加隨意。明代八吉祥紋樣在設計上取得了突破式進展。到了清代,八吉祥紋樣的運用更為廣泛,使用數(shù)量急劇增加,藝術風格變化明顯,呈現(xiàn)出多樣化特征。清代早期,紋樣純樸素雅,相較明代造型更為生動;清朝中期,裝飾手法多樣,且色彩豐富,構圖方式上注重各寶物間的聯(lián)動性;清代后期,紋樣繪制風格趨于寫實,細節(jié)處理較為隨意。清代八吉祥紋樣整體上凸顯出極高的藝術設計水平。
八吉祥紋樣是漢藏文化交流的成果,是古老宗教文化與中原本土文化的巧妙結合,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隨著時代發(fā)展,由僅具有美好寓意的象征性符號,逐漸變?yōu)榧婢呙篮迷⒁夂脱b飾性的紋樣[3]。
八吉祥紋樣以藝術的形式去表達美好的象征意蘊,因此被大眾所喜愛得以流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紋樣的關注不僅集中于寓意,并且開始注重其美學價值,對其造型展開進一步研究,衍生出多種多樣的裝飾紋樣。
(一)八吉祥紋樣的寓意。八吉祥紋樣的寓意源于佛教,是佛教的藝術表達。每一個圖案都具有美好的象征意義[4]與佛身體的八個部位相對應。首先,法輪象征佛的手掌,暗示著無堅不摧的力量;法螺用來表示佛三道,寓意說法的聲音廣傳世間;白蓋代表佛的無上正等正覺,寓意拯救處于逆境中的大眾,緩解世間疾苦;寶瓶是佛頸的抽象體現(xiàn),其中承有代表財富的露水,象征成功與名利;佛充滿無限智慧,用雙眼洞察世間的一切狀態(tài),以雙魚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寶傘是佛頂?shù)南笳?,可以遮擋不詳之事,遠離妖魔且保護眾生;蓮花代表佛的舌頭,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如同佛語絕對的純凈;盤長所代表的是佛心,心法的無窮無盡,祈愿眾生長命百歲。
(二)八吉祥紋樣的排列順序。八吉祥的排序隨著歷史發(fā)展而變化[5]。元朝時期順序沒有明確的標準較為隨意;直至明清時期順序得以確立并趨向于穩(wěn)定。自永樂時期,其基本排列順序為輪、螺、傘、蓋、花、魚、瓶、結如圖2(a)所示的排列順序;到萬歷年間,順序發(fā)生了細微變化,寶瓶與雙魚位置進行了交換如圖2(b)所示,這一順序一直延續(xù)到清朝中期。同治時期出現(xiàn)變化按照輪、傘、結、螺、花、瓶、魚、蓋的順序如圖2(c)所示。
(三)八吉祥紋樣的表現(xiàn)形式。八吉祥紋樣多是以裝飾紋樣的形式出現(xiàn),大致可以分為兩種表現(xiàn)形式。
1.八吉祥紋樣作為“主體紋樣”。八吉祥紋樣作為主體紋樣體現(xiàn)在整個裝飾紋樣由八件寶物組合而成。彼此可以獨立存在,如圖3(a)所示通過一定的排列方式,構成八吉祥紋樣;也可以如圖3(b)所示以一個完整組合紋樣呈現(xiàn)出來,這種一體式的紋樣在藏語中表達為“達杰朋蘇”,在佛教藝術中被稱為“八寶生輝”。
2.八吉祥紋樣作為“輔助紋樣”。當八吉祥紋樣以輔助紋樣形式出現(xiàn)時,八寶作為輔助紋樣圍繞在主體紋樣周圍。如圖4所示的佛教八寶紋環(huán)繞“壽”字[6]。
(四)八吉祥紋樣的應用。本文選擇藍色漳絨團八寶大襟馬褂與清代·嵌金八寶黑絨飄帶對八吉祥紋樣的應用進行舉例。選擇這兩件作品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是:首先,紋樣的應用相對完整,可以觀察其紋樣特征;其次,兩件作品在紋樣的應用方式上截然不同。如圖5所示的八寶團花紋,紋路清晰且具有浮雕感。以盤長作為紋樣的中心,其他七件寶物環(huán)繞于周圍,形成團八寶的樣式。圖6所示的飄帶則將單個紋樣等距排列,運用方式比較清新簡約,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給人帶來多樣化的視覺體驗,接下來文章將對八吉祥紋樣的現(xiàn)代創(chuàng)新融合式設計展開探索與嘗試,讓其與時代潮流相接軌。
將傳統(tǒng)的八吉祥紋樣應用到現(xiàn)代社會中,需要找尋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設計的平衡點,本文的設計基于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內涵,通過查閱文獻,對其基本造型、應用領域以及設計手法等方面進行解讀,再將現(xiàn)代美學思想和新興技法運用到設計當中,進行創(chuàng)新融合式設計,為今后的設計提供案例參考。文章中八吉祥紋樣的創(chuàng)新融合設計思路如下:首先,提取八吉祥紋樣要素;其次,延伸其文化內涵并在設計過程中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最后,從整體對八吉祥的形態(tài)與神韻進行把控。
(一)八吉祥紋樣的提取及創(chuàng)新式設計。八吉祥紋樣由八件寶物所組成,因此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根據(jù)其特征進行要素提取,為創(chuàng)新融合式設計延伸了設計空間。各紋樣的基本特征體現(xiàn)為:法螺的螺紋;法輪中“輪”的特征;盤長的幾何無限延伸;雙魚的對稱性和線條流動性;寶瓶的軸對稱及容量感;荷花點、線、面的平面構成;寶傘的傘狀;白蓋的幾何圓柱狀。
1.法螺。圖案分析:如圖7(a)所示法螺呈現(xiàn)出海螺狀,與如圖7(b)所示的斐波那契螺旋線極為相似,斐波那契螺旋線又稱“黃金螺旋”其黃金比例符合形式美法則。法螺紋提取與創(chuàng)新設計:法螺紋樣呈現(xiàn)出回旋狀線條,結合“黃金螺旋”線對法螺進行線條提取,繪制創(chuàng)意法螺紋。
2.法輪。圖案分析:如圖8(a)所示的法輪簡化后的基本構成圖形是圓形,畢達哥拉斯派曾指出圓形是最美的平面圖形。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它具有完美的舒展性、流暢度、靈活性及韻律感,其外觀在視覺上具有向心力[8]。法輪紋提取與創(chuàng)意設計:保留法輪圓形的特征及線條的流動之美,形成了渾圓飽滿的視覺形態(tài)。如圖8(b)所示將中國傳統(tǒng)的火焰紋融入設計使紋樣更加生動。
(四)八吉祥紋樣創(chuàng)新融合式設計的呈現(xiàn)效果。如圖17所示文章八吉祥紋樣的設計應用主要以平面組合紋樣的形式呈現(xiàn)[13]。采用了以下設計手法。
1.重復:主體紋樣以基本形式重復排列,排列的過程中改變方向和位置?;ㄟ呍O計采用二方連續(xù)的方式突出節(jié)奏性。二方連續(xù)有八種表達形式,這里選取其中兩種進行運用。如圖18(a)所示的散點式[14]以及圖18(b)所示的折線式,折線棱角分明、活力婉轉,增加紋樣的生動性。
2.漸變:在一定秩序中將基本單位有規(guī)律的遞增或是遞減,呈現(xiàn)出階段性變化的美。如圖19所示寶傘圖案采用了規(guī)律性[15]較強的漸變式設計,寶傘圖案通過大小漸變的方式,營造出有序延伸的動感效果。
3.密集構成:單元圖案由視覺集中逐漸發(fā)散消失。通過基本圖案之間反復疊加和透視大小的變化增加空間性[16]。如圖19所示寶傘遵循密集構成的表現(xiàn)形式,營造出由中心向周圍發(fā)散的視覺效果。
4.對角線:如圖20所示對角線構圖具有很強的方向指示性。在對角線上放置主體紋樣,可使整體構圖具有方向感和空間感,引領人們的視覺關注方向。
將幾何藝術運用于中國傳統(tǒng)裝飾紋樣當中,使其紋樣更具有時代氣息,這些設計手法構成了八吉祥紋樣創(chuàng)新融合式設計的最終呈現(xiàn)效果。
八吉祥紋樣在中國裝飾紋樣史上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所以文章嘗試對八吉祥紋樣進行創(chuàng)新融合式設計?;谒崛〉膫鹘y(tǒng)紋樣元素,將現(xiàn)代設計手法及當下流行趨勢融入到紋樣設計當中,做到在傳遞中國文化藝術風格的同時,又可以展現(xiàn)現(xiàn)代美學的審美特征,呈現(xiàn)出趣味性與時尚性。傳統(tǒng)文化藝術與現(xiàn)代設計間沒有沖突,二者間的結合使得彼此優(yōu)勢互補且相得益彰。人們對于設計的審視會隨著時代的變遷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只有迎合時代特征東西才可以滿足當代人的多元化需求。八吉祥紋樣的創(chuàng)新融合式設計,為今后的紋樣設計提供參考,并且可以運用在服飾與紡織品圖案設計當中。
基金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7FMZ007),
2.藏民族服飾文化基因解碼與傳承,服裝學院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1312931530701)。
參考文獻
[1]白化文. 七寶與八吉祥[J]. 佛教文化,1994(02):29-32.
[2]段建華. 中國吉祥裝飾設計[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246.
[3]常紅紅. 吉祥結圖案的來源與演變考釋[J]. 裝飾,2021(01):130-132.
[4]王文源. 中國吉祥圖說——民間吉祥百態(tài)圖說[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13.
[5]朱艷,王國和. 八寶紋樣的構成及寓意[J].四川絲綢,2007(02):46-48.
[6]劉秋霖. 中華吉祥紋樣圖典[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305.
[7]金百利·伊拉姆. 設計幾何學[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25-32.
[8]原研哉. 設計中的設計[M]. 上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20-21.
[9]青花八寶纏枝蓮墩式碗[J].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05):2.
[10]許譯心,欒海龍. 唐代女性服飾紋樣在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 設計,2020,5(2):4.
[11]倪建林. 中國佛教裝飾[M]. 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5-12.
[12]劉瑤. 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談中國畫色彩觀的建立[J]. 美術觀察,2019(7):65-66.
[13]阿爾貝.奧古斯特.拉西內. 世界裝飾紋樣圖典[M]. 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21:247-256.
[14]賈璽增,董行茜. 明清大型幾何紋宋錦骨格結構與構成元素研究[J]. 服裝設計師,2019,213(09):122-127.
[15]樊應霞. 論勝井三雄的設計理念[J]. 西部皮革,2019(18):7-9.
[16]黃紫娟,蔣秀翔. 從平面構成角度解析宋錦幾何紋樣[J]. 現(xiàn)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9(0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