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
      ——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到《資本論》

      2023-04-17 20:17:27廖興興
      理論界 2023年12期
      關鍵詞:資本論大綱資本主義

      廖興興

      本文研究的是馬克思機器思想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到《資本論》存在的轉變。研究這一變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以往對馬克思機器思想的研究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近些年隨著理論界的興趣轉向具體性研究,馬克思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機器思想引發(fā)國內外學界廣泛關注,一些西方激進左翼學者大力鼓吹《大綱》中的“機器論片段”,另一些研究者則將《資本論》中機器思想與人工智能問題相結合。但這些對馬克思機器思想的探究大多只是抓住馬克思文本的某一片段,并對其做同質化的理解。殊不知,馬克思的機器思想在《大綱》與《資本論》中存在異質。在黑格爾看來,探尋真理最主要的就是承認具有邏輯必然性的整體?!罢胬砭褪撬械膮⒓诱叨紴橹笞淼囊幌里嫛!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也強調其著作是一個藝術的整體。正因如此,立足整體性思維探究馬克思機器思想從《大綱》到《資本論》的轉變及其原因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馬克思機器思想的重要性

      如果說,在斯密所處的工場手工業(yè)時代,分工的作用大于機器的應用,那么到了馬克思所處的機器大工業(yè)時代,機器的作用則大于分工的作用。因此,當我們回顧馬克思的著作、文章、草稿與通信會發(fā)現(xiàn)機器是縈繞在他思想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譬如,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就曾多次使用機器一詞,他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到“工人在精神和肉體上被貶低為機器”;〔2〕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青年黑格爾派時提到工人是受外來意志(機器)的支配;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描述:“另一些人(無產者)被迫像機器一樣地工作”。〔3〕在逐漸地轉向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后,馬克思更是在其文本中用大量篇幅闡述其機器思想,例如在《哲學的貧困》中專門討論了分工和機器;在1848年的《關于自由貿易問題的演說》中提及機器使用、分工與資本集中三者間的關系。隨著深入地研究政治經濟學,馬克思逐漸擺脫抽象思辨的印記而愈來愈深入具體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他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使用大量篇幅闡發(fā)其機器思想。比如,他在《大綱》的“機器論片段”中論述了機器體系在生產中的作用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在《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中不僅詳細地分析了機器演變的過程及其對社會關系的影響,而且指出了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機器的發(fā)明必然引起工人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在《資本論》中基于相對剩余價值的闡釋框架分析機器大工業(yè)時代的生產及其對工人生產、家庭與農業(yè)等方面的影響。

      機器之所以構成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重要的研究對象,首先是因為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作為勞動手段的機器在生產資料中處于關鍵的地位,它不僅標志著人們改造自然與從自然獲取物質來源的實際能力,而且體現(xiàn)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其次,受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推動以及資本加入到生產過程,資本主義社會逐漸轉入機器大工業(yè)生產,這使作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必然趨勢的機器體系不僅保持著作為使用價值和物質形態(tài)的自然屬性,而且還獲得了作為資本關系載體的社會屬性。如此一來,社會生產方式和工人生活也隨之改變。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科學技術、資本、機器體系與勞動者等多重因素交織在一起,機器不僅是社會創(chuàng)新和變革的要素,而且還是資本追逐剩余價值的手段,同時還意味著人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自由與擺脫異化狀態(tài)。

      鑒于馬克思機器思想的重要性,國內外學界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當代西方激進左翼的代表奈格里、哈特與斯蒂格勒等學者大力鼓吹《大綱》中的“機器論片段”并對其進行了諸多的解讀,譬如,他們中的一些學者不僅認為“機器論片段”是馬克思成熟時期的觀點,而且試圖通過對“機器論片段”中的一般智力概念的當代闡釋尋求勞動者的解放。另一些國外學者則試圖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機器思想與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和人工智能發(fā)展的大趨勢相結合,圍繞機器趨向自動化對于勞動力的重塑,探究可能加劇的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矛盾。國內學界一方面展開了對“機器論片段”的解讀并對國外“機器論片段”的研究作出了批判性的回應,另一方面則在互聯(lián)網與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將《資本論》中的機器思想與人工智能、社會倫理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話題相聯(lián)系,關注人類的勞動方式與生存方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的變革。在此意義上,探究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不僅有助于我們厘清《大綱》與《資本論》的關系,而且有助于我們關注當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人們勞動方式的變化。

      二、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

      從《大綱》到《資本論》存在諸多的變化,本文著重關注的是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具體來看,這一轉變體現(xiàn)在:馬克思在《大綱》中批判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的同時展望了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即認為機器的使用將使人們增加自由時間、提升智力與個性得到全面發(fā)展;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不僅沒有對未來社會的美好設想,反而更猛烈地抨擊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

      一方面,從《大綱》到《資本論》,馬克思更加猛烈地批判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機器的使用既延長了工人的勞動時間又提升了勞動強度。馬克思在《大綱》中指出機器的運用并沒有減輕工人的勞動負荷,認為工人能和資本家共享勞動產品的觀點是“極其荒謬的資產階級濫調”?!?〕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進一步強調機器的應用并不意味著工人將獲取更多自由時間與勞動更輕松,而是意味著工人勞動強度的提升,尤其是當政府立法強制規(guī)定資本家不能延長工作日時,資本家就力圖通過一系列提升勞動強度的手段來補償。第二,機器的應用使過剩人口增多。馬克思在《大綱》中指出機器的應用使一個工人一天即可完成原來需兩個工人一天的工作量,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遭到排擠,被甩到生產體系之外,從而失去了他們的物質生活來源。但詹姆斯·穆勒等一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卻大言不慚地認為這部分被排擠的工人會得到補償。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這種庸俗的觀點,不僅以棉紡織業(yè)為例揭示出采用機器之后工人遭受排擠的命運,而且認為這種所謂的補償“是對工人的極端可怕的鞭笞”,因為這些游離出原有生產體系的工人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下要么使自己貶值,重新參與到勞動過程當中,委身于工資微薄的勞動部門,成為進一步被剝削壓迫的對象,要么淪為一無所有的流浪漢。馬克思進一步指出機器的應用使工人的勞動日趨簡單,使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婦女和兒童加入勞動的大軍,進而使整個社會的勞動力更加過剩、廉價與荒廢。第三,機器體系支配工人。馬克思在《大綱》中認為由工人創(chuàng)造的機器體系獲得了主體性質,它不僅具有自己的靈魂,而且支配著整個生產過程。在機器大工業(yè)的生產過程中,工人以“部件的存在”方式從屬于機械體系,工人不僅淪為機器的附庸,被貶低到終生只是從屬于一臺特定的機器,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價值逐漸趨于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考察了機器體系,指出生產過程中原本是作為工具性的存在的機器體系取得了主動的形式,而工人原先作為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卻被機器體系所規(guī)定,工人的主體性由此喪失,不能發(fā)揮任何精神力量,而只能服從資本家“專制的力量”,即使是被拋出生產體系,工人還是像勞動工具一樣只是資本的附屬物。

      另一方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揚棄了《大綱》中的說法,即認為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將使工人享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智力提升和個性得到自由發(fā)展。馬克思在《大綱》中盡管批判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產生的諸多負面影響,但仍然對機器的應用做了美好展望。隨著工人轉變?yōu)樯a過程的旁觀者,不在生產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工人的直接勞動不再作為財富的巨大源泉(但馬克思并未否認勞動價值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將縮至最低限度,“那時,與此相適應,由于給所有的人騰出了時間和創(chuàng)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面得到發(fā)展?!薄?〕與《大綱》的論述不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認為機器的應用將不會使全體的社會成員享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提升智力和個性得到全面發(fā)展。

      從機器使用帶來的自由時間看,馬克思在《大綱》中指出在機器大生產的時代,社會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升的同時縮短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盡管承認這部分自由時間總是會轉化為剩余勞動時間,但馬克思仍然認為工人將享有更多的閑暇?!肮?jié)約勞動時間等于增加自由時間,即增加使個人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時間,而個人的充分發(fā)展又作為最大的生產力反作用于勞動生產力?!薄?〕與之相對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認為在資本邏輯的驅使下工人的生活時間都變?yōu)榱藙趧訒r間,自由時間只是虛幻的妄想?!爸劣趥€人受教育的時間,發(fā)展智力的時間,履行社會職能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時間(即使是在信守安息日的國家里),——這全都是廢話。”〔7〕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雖然縮短了社會勞動時間,但由于資本邏輯的驅使,省出的時間總是會轉化為勞動時間。“由此產生了經濟學上的悖論,即縮短勞動時間的最有力的手段,竟變?yōu)榘压と思捌浼覍俚娜可顣r間轉化為受資本支配的增殖資本價值的勞動時間的最可靠的手段?!薄?〕

      從智力提升的角度看,馬克思在《大綱》中指出由于勞動資料轉變?yōu)闄C器體系,隨之節(jié)約的自由時間將使社會知識和技能的積累與發(fā)展智力成為可能。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則否認智力提升的說法。馬克思在絕對剩余價值的論述中指出工廠主們貪得無厭,雇用童工在對身體健康有害的制造業(yè)進行長時間辛苦的勞作,強調這種對童工的濫用將使兒童和少年道德墮落和智力衰退?!鞍盐闯赡耆俗兂蓡渭冎圃焓S鄡r值的機器,就人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廢?!薄?〕馬克思認為這是赤裸裸的對孩童肉體、道德與智力等多方面的奴役。機器大工業(yè)時代,工人只是作為機器的附屬物,只是在生產線上重復著低水平的勞作,他們的勞動技巧越來越沒有價值,只是在機器體系作用原材料方面發(fā)揮著微不足道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工人智力的衰退更是明顯。

      自由時間與社會智力提升導致工人喪失了個性自由發(fā)展的可能。在前資本主義時代,工人的勞動技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隨著分工的細化,工人的勞動愈來愈片面化,工人局限一個狹隘的范圍之內從事專門的、特殊的勞動生產,失去了全面地從事原有手工業(yè)的習慣和能力,淪為終生從事同一種簡單的操作。這種只具備操縱局部工具的技能不僅降低了工人勞動技能的價值,而且造成了工人智力上和身體上的畸形化,進而阻礙工人個性的自由發(fā)展。馬克思寫道:“工場手工業(yè)把工人變成畸形物,它壓抑工人的多種多樣的生產志趣和生產才能,人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這正像在拉普拉塔各國人們?yōu)榱说玫缴蟮拿せ蛴椭涝渍簧笠粯印!薄?0〕

      總的來說,馬克思在《大綱》中批判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的同時對未來社會進行了美好設想,而在《資本論》中則揚棄了美好設想,一點也看不到他在《大綱》中那般對未來社會充滿激情、積極性與美好憧憬。

      三、馬克思機器思想轉變之因

      馬克思機器思想從《大綱》到《資本論》的轉變,不僅受李嘉圖與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影響,而且還受資本主義競爭加劇、貧富分化加劇和機器向機器體系轉變等因素的推動,同時也和馬克思從生產邏輯轉向資本邏輯相關。

      首先,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思想對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具有重要影響。傅立葉抗議原本設計用來解放人們的機器反而奴役了人們;另一位代表人物歐文則相信,盡管人們發(fā)明了機器,人仍然應該是他自己的主人。歐文天才地認識到只有在一種全新的社會中機器才可能真正納入社會,因而他希望發(fā)現(xiàn)一種超越資本主義的生存方式,從而使人可以成為機器的主人??障肷鐣髁x者的機器思想使馬克思認識到,造成人的奴役與使人降低為手段的不是機器本身,而是資本主義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因為機器本身作為一種工具,它只具有作為使用價值的自然屬性,是中立性質的,即是說,應受批判的不是作為生產工具來使用的機器本身,而只是當機器(技術)與資本合謀并表現(xiàn)為剝削勞動者的手段時才成為我們批判研究的對象。因此,“工人要學會把機器和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區(qū)別開來,從而學會把自己的攻擊從物質資料生產本身轉向物質生產資料的社會使用形式”?!?1〕在此意義上,馬克思“既不是無批判地肯定作為人類進步條件的工業(yè)生產,也不是不切實際地拒絕技術進步本身”?!?2〕

      其次,李嘉圖的思想推動了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馬克思把李嘉圖當作優(yōu)秀的古典經濟學家,其地位就相當于是哲學中代表古典哲學完成的黑格爾。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論機械”章中表達了他對生產上采用機械的態(tài)度。李嘉圖認為采用機械生產不僅可以節(jié)省勞動力,而且能夠增加社會純收入,這對于增進包括最貧窮階級在內的所有階級的福利具有積極意義。但他同時也指出,用機器代替人會使得人口過剩的現(xiàn)象發(fā)生,勞動階級將陷入困難貧窮的境地。因此,李嘉圖相信以機械代替人類勞動的結果常常有害于勞動階級。〔13〕受李嘉圖的影響,馬克思深知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機器的使用對工人的弊大于利。

      然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促進了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資本主義社會的競爭加劇。19世紀下半葉興起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強勢崛起的美國、德國、日本日益挑戰(zhàn)英國的霸主地位,導致國際上殖民地的爭奪日益激烈,各國資本為了爭奪市場與追逐剩余價值,在生產力(固定資本)上的投入越來越大,機器的成本越來越高昂。但除非生產的連續(xù)性得到合理的保證,否則這樣一種投入的風險是難以承受的。事實是,生產資料的私人盤踞和社會化的生產之間始終存在張力,社會頻發(fā)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使生產的連續(xù)性難以保障。在頻發(fā)的經濟危機推動下,資本家的競爭及其國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角逐雙方陷入一場毫無監(jiān)督的競爭之中,而競爭的結果是資本集中并逐漸轉向壟斷資本主義。馬克思在此背景下展開思考,認為資本主義出現(xiàn)經濟危機與災難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制度性矛盾,而對于制度性的矛盾,只有通過斗爭與革命而不是通過改良或改革才能找到出路。由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更加激烈地批判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摒棄其在《大綱》中基于機器的應用對未來社會的美好設想。

      第二,機器向機器體系的變化。機器向機器體系的變化不僅與19世紀自然科學取得重大進展有關,而且也與資本加入到生產過程相關。正如馬克思所說,在手工業(yè)和工場手工業(yè)時代,工具只是工人作用于勞動對象的一種手段,而在力學發(fā)展與資本追逐利潤的雙重作用下,工具擺脫了傳統(tǒng)體形而發(fā)展成為機器體系。于是,原本由工人操控的工具轉化為一個具有獨立形式且完全擺脫人力的機械裝置(機器體系)——馬克思稱之為“龐大的機械怪物”?!霸跈C器體系當中,大工業(yè)具有完全客觀的生產有機體,這個有機體作為現(xiàn)成的物質生產條件出現(xiàn)在工人面前?!薄?4〕正如盧卡奇所認為的,對于自我規(guī)定的、合規(guī)律的與理性的商品生產過程,工人只能采取直觀的態(tài)度?!?5〕隨著勞動資料本身取得了主導的地位,勞動協(xié)作的性質也由此改變,原來通過工人與工人之間的協(xié)作與分工已然由機器體系功能所能主導,從前是人用工具作用于對象,現(xiàn)在隨著工具或器具成為自動機器體系,工人逐漸失去了原來的主體地位而淪為一個生產上的原子。從簡單協(xié)作,到工廠手工業(yè),再到機器大工業(yè),日益“呈現(xiàn)出工人逐步作為獨立人格的勞動主體的經營,而被編入到生產機構的部件的、齒輪的狀態(tài)”?!?6〕工人在機器體系中的遭遇使馬克思不再對機器的應用做美好的展望,他要重新運思自己的機器思想以回應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

      第三,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從《大綱》到1867年《資本論》第一版面世,在這大約十年的時間里資本主義發(fā)展進入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社會財富強勁增長,在大不列顛,資本從1860 年的34 億英鎊上升到1865年的60億英鎊?!?7〕然而,財富的巨大增長并沒有實際地改變工人的實際處境,工人一天仍然需要勞動16小時,需要跟上不斷加快的機器運轉速度。馬克思強調,“工人群眾的貧困在1848 年到1864 年間沒有減輕,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是這個時期就工業(yè)的發(fā)展和貿易的增長來說卻是史無前例的”;〔18〕馬克思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積累與無產階級貧困化之間存在的悖論:一方面是社會財富、工業(yè)發(fā)展與貿易的增長,另一方面是工人更加貧窮、對資本的依附性更強。顯然,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下,社會財富的增長與工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成正比,財富由貧窮產生,富足由不足造成。工人的悲慘處境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生活水平也沒有超出生存水平,仍需忍受無休止的辛苦勞動。物質繁榮與工人悲慘遭遇之間的巨大反差推動了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

      此外,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與他深入資本邏輯相關。馬克思在《大綱》中立足生產邏輯揭示勞動的二重性與分析商品、貨幣和資本之間的復雜關系,但他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指出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發(fā)展、科學進步與機器的大規(guī)模的應用,不僅勞動方式本身發(fā)生了變化,而且勞動與資本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即勞動越來越趨向于對資本的從屬。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重新運思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并轉向了資本邏輯分析。如果仔細對比馬克思論述的資本與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那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資本與“絕對精神”、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以及否定辯證法存在相似?!?9〕即是說,馬克思論述的資本與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的運動一樣,具有主體的自我能動性,能夠不停頓地進行自我循環(huán)運動與價值增殖,尤其是在擺脫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呈現(xiàn)的是不停頓的生產和再生產。正是由于深入了資本邏輯的維度,馬克思才能在《資本論》中深入地剖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存在方式、運動過程、特殊矛盾及其發(fā)展趨勢,〔20〕才能全面分析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正是基于資本的增殖邏輯的分析,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立足生產邏輯所不能看到的,即資本越是向機器尋求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同時也意味著在機器上投入的資本(固定資本)就越大,“相應地機器的耐用年數(shù)就延長,資本價值的周轉率也會降低。因而,為了提高變低的周轉率,就想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延長勞動時間,并使生產持續(xù)不斷?!薄?1〕在這種情況下,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不會給社會帶來美好的一面,而只會帶來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只會造成工人身體的摧殘和心理、精神上的壓抑,只會使人成為資本的附屬。

      四、馬克思機器思想轉變的評析

      馬克思在《大綱》中批判機器資本主義應用的同時承認其積極作用并對未來社會做了美好展望。然而,他在《資本論》中不僅沒有對未來社會展開美好設想,反倒是集中筆墨描述工人被資本力量所塑造,更激烈地批判機器與大工業(yè)的生產條件下違背與損害勞動工人身體的做法。馬克思機器思想的這一轉變并不意味著他固執(zhí)一端,走向了形而上學(只揭示資本主義社會悲慘的一面),更不意味著《大綱》和《資本論》的截然對立,而是意味著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本質的認識更加理性與切合實際。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不僅對我們研究馬克思的思想理論提供了一個深刻的啟示(注重從整體的視角研究把握其思想理論,對馬克思機器思想的研究不能置于孤立的文本中,而是要將其置于《資本論》及其手稿的總體關系中,并揭示其內在的有機聯(lián)系),而且對我們審慎而明智地反思當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一方面,中國仍需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從《大綱》到《資本論》,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并不意味著他否定機器技術在生產發(fā)展中的作用,而只是反對這種技術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不合理的運用。翻閱馬克思的文本,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多次肯定科學技術在提高勞動效率上的重要作用,因而我們絕不能將科學技術引起的系列危機簡單歸結于科學技術本身??茖W技術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逐漸成為影響生產力發(fā)展的主導性因素。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開始,資本主義現(xiàn)代工業(yè)借助科學技術完成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革命性變革,自然界從人的主人變成了人類支配的對象。而在當今時代的發(fā)展境遇之中,我們看到科學技術在戰(zhàn)勝疫情、公共衛(wèi)生與生態(tài)文明等領域中展現(xiàn)的強大力量。從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層面看,科學技術的自立自強已然成為一個國家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能力。因此,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加速發(fā)展之中,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確保國內大循環(huán)暢通、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huán)中新優(yōu)勢的關鍵”?!?2〕

      另一方面,中國在推動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同時需警惕其潛在的毀滅力量。經驗主義哲學家培根想通過技術改變世界、造福人類,但從馬克思那個年代使用機器的影響來看,人類還遠未使自己適用于機器技術的應用,對機器使用的反思依然必要。馬克思機器思想的轉變折射出科學技術和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開始走向自己的對立面,他清醒地看到資本進入生產過程后,使生產過程發(fā)生了質的改變——勞動者由原來的主體地位淪為機器技術的附庸,不可自制地跟著機器的節(jié)奏起舞。于是人不再是康德意義上的目的,而反倒淪為了工具。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興起與悄然展開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科技革命的力度將在未來持續(xù)增強,不僅使社會生產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個人的生存方式得到了極大的便利,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這主要是因為當今的科技創(chuàng)新在資本邏輯的推動下更多的是關注盈利,并未真正關注過減輕勞動負擔或是使人的生活更輕松,人性化的科技關系的前景也被排除在外。通過考察當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資本邏輯與科技合謀的條件下,整個人類社會面臨的不確定與風險日益增加,各種科學技術變得更加不可控制與不可預測,變得愈加恐怖,甚至威脅到人類文明自身的生存與發(fā)展。因此,在一個由資本邏輯和科學支配的社會現(xiàn)實中,對科學技術的反思依然重要,如何處理好人生與科學的關系依然是時代的重大問題。而馬克思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他指出,“如果不對資本加以限制,它就會不顧一切和毫不留情地把整個工人階級投入這種極端退化的境地”?!?3〕緣此,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中,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道路必須駕馭資本邏輯。唯有如此,中國人民才可能通過科學進步和技術發(fā)展為自身福祉奠定基礎?!?/p>

      猜你喜歡
      資本論大綱資本主義
      50個重要的知識點 一份“學習大綱”幫您梳理黨的二十大報告
      工會博覽(2022年33期)2023-01-12 08:53:34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我與《資本論》的故事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道德資本論的雙重誤讀
      緊貼實戰(zhàn)落實《大綱》要求推進航空體育訓練創(chuàng)新發(fā)展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fā)展趨勢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48
      “瘋狂老師”的新資本論
      人民軍隊第一部政治工作大綱
      軍事歷史(1992年3期)1992-01-18 05:21:26
      我軍最早的政治工作大綱——黨代表工作大綱
      軍事歷史(1988年1期)1988-08-22 12:22:50
      塘沽区| 西乌珠穆沁旗| 宜昌市| 富平县| 郓城县| 广东省| 莎车县| 息烽县| 香港 | 长乐市| 扬州市| 渭源县| 吴桥县| 台东县| 贵港市| 崇阳县| 青龙| 沧源| 陆川县| 尚志市| 绥阳县| 龙陵县| 财经| 洞头县| 民勤县| 安龙县| 莱阳市| 澄迈县| 资阳市| 石楼县| 贵德县| 五指山市| 崇信县| 东乌珠穆沁旗| 通山县| 兴文县| 彩票| 荆州市| 安丘市| 莲花县|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