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瓊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受到廣大學校教師的重視。就初中體育學科而言,教師需要在準確預估學情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努力調動初中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加強運動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從而培育初中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學
引言
當前,在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也已經全面步入核心素養(yǎng)時代。將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在體育學科學習過程中所形成且必須掌握的有助于學生終身健康發(fā)展的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等,它是初中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和綱領。其中,運動能力與習慣是學生進行各種活動的基礎,健康知識與行為是學生改善自身健康狀況并逐步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關鍵,體育品德是對學生在體育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方面的要求,包括自尊自強、積極進取、挑戰(zhàn)自我、遵守規(guī)則、尊重他人等等。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1.學生體育意識較差
在許多初中教育當中,他們對于體育處于一種不重視的狀態(tài)。學生認為他們的主要功課就是那些文化課,而對于體育課就是一個放松的一節(jié)課,他們常常出去就是在體育課當中玩耍,而不是去借此機會鍛煉自己的身體。這種現(xiàn)象在許多初中學校當中都是存在的。學生對于體育課就不重視,對于體育老師所教的一些課程也是不會認真學習的。從這些現(xiàn)象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體育課的思想以及學習態(tài)度就是不正確的。因此,現(xiàn)在的許多初中體育教學就存在著這樣一個瓶頸狀態(tài)。
2.教學方法比較陳舊
在許多初中體育教師當中,他們對于體育的教學方法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知道整個時代是在不斷發(fā)展的,對于教育行業(yè)來說,在最近幾年教學方法也是在不斷地改革,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新的理念和概念來改革教學方法。但是,許多教認為這種方法是無效的,也不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用這種方法,這樣從教師的思想上就對于體育課程有著一定的理解偏差。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就更難以對體育課程有一定的重視程度。
3.學校重形式輕實質
最后,學校對于一些文件的執(zhí)行力度并不是很強。大多數(shù)學校在一些新的措施改革之下,他們大都是直接進行傳達,而不是去真正地實踐。這樣也就是說,一些真正的措施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踐,而是以一種形式的狀態(tài)存在著。例如,在核心素養(yǎng)下體育教學的方法需要學校和老師共同配合來進行課程的有效開展。但是,許多學校只是提倡而沒有真正地應用到課堂當中。
二、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任務
一般來說,初中體育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具體情境,而且要根據(jù)教材進行單元內容的整合,精心設計任務,逐步遞進。例如,如在執(zhí)教《健美操》時,我首先在網站搜集相關資源,然后對它們進行整理,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且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資源制作成PPT或者其他形式的教學資源。在課堂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教師先播放健美操的相關音樂,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感受健美操的旋律,同時讓學生仔細聆聽。然后,再為學生演示健美操的動作分解,讓他們掌握基本的訓練步驟,同時讓他們進行自主練習。接著再次播放健美操音樂,要求學生嘗試跳健美操。
再比如,筆者在教學《跑》時,首先問:同學們在觀看奧運會時,你覺得什么項目最精彩?大部分學生說:100米接力比賽!接著再問學生:那你們想學嗎?學生的回答是:想!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迎面接力跑和障礙跑。緊接著,提問學生,那么你們能說出迎面接力跑和障礙跑的區(qū)別嗎?然后讓學生參與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合理指導,得出迎面接力跑和障礙跑的區(qū)別:接力跑強調合作、默契、速度、不掉棒等等。最后,讓學生掌握迎面接力跑和障礙跑規(guī)則與方法,通過體驗跑、極限跑、挑戰(zhàn)跑等練習提高快速跑的能力,通過觀察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團隊精神。
2.根據(jù)學生情況,合理設置游戲
初中生與初中生相比,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改變,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有必要以從初中生的身份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考慮,特別是在開展運動量較大的活動之前,必須對班級學生進行詳細的詢問,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防止因為運動過量而導致的意外事件的發(fā)生。雖然,初中生不同于初中生,在心理成熟度方面要高于初中生,但是作為天生喜歡游戲的青少年,肯定不會排斥體育教學中的游戲。因此,我們也可以采取相關措施盡可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學“追逐跑”的教學時,不妨和學生共同玩“捕魚”游戲。首先,學生戴上提前特制的小帽子,然后在帽子的前面綁上“魚竿”,“魚竿”上面掛著小“紙魚”,讓學生分小組玩游戲。這些富有競爭力的游戲,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3.組織體育比賽,發(fā)展學生的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的培養(yǎng)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體育運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運動者只有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和內在修養(yǎng)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因此,體育教師在展開教育教學活動時,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例如,在4×100米的接力賽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適當創(chuàng)設具體的比賽情境,有效對學生的體育品德進行培養(yǎng)。在比賽之前,教師應該詳細介紹比賽的規(guī)則,要求他們樹立規(guī)則意識。然后才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比賽。當然,在比賽之前,教師還應該為學生講解“頑強拼搏”“團結互助”的比賽精神以及體育品德,先要求小組之內和之間的同學相互握手,讓他們明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比賽原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競賽觀。當比賽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做出具體客觀的評價,可以舉行班級內部的頒獎儀式,對在比賽中獲得理想成績的小組頒發(fā)獎品,要求他們發(fā)表獲獎感言,以激發(fā)他們內心的榮譽感。
4.領悟體育知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我們知道,學生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會接觸越來越多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而且有些知識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體育動作的分析,如物理學里的力學知識。因此,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適當引入生活素材,從易到難,自然過渡到主教材的學習中,使學生在發(fā)現(xiàn)過程中提高學習的興趣,掌握和運用新知識。另外,教師的引領示范是學生學習知識技能形成素養(yǎng)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學生展示正確規(guī)范的運動表象過程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術概念。初中生在自我調控、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在學習自主性上更加需要教師培養(yǎng)。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和計劃,明確學習的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教師,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與水平,才可能從學生角度多考慮,精心設計出適合學生的課堂環(huán)節(jié),最終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新.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實踐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4):96.
【2】張同輝.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No.758(09):236-237.
【3】林朱云.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路徑探討[J].亞太教育,2022(2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