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蕭散煙霧晚
      ——何遜詩歌煙、霧意象翦論

      2023-04-19 11:31:03
      關鍵詞:意象詩人詩歌

      許 淼

      (安徽大學文學院,合肥 230000)

      明代文學家陸時雍在《詩鏡》中指出:“樹之可觀者在花,人之可觀者在面,詩之可觀者,意象之間而已?!盵1]可知意象之于分析詩歌所承載的意義。煙本義為物質(zhì)不完全燃燒時所產(chǎn)生的氣體,在文學作品中,暮靄、霧靄等一些縹緲朦朧的物體也常被看作煙的種類而進行反復描寫吟誦。霧本義為氣溫下降時穩(wěn)定在大氣層中的水汽凝結(jié)。二者在本義上都具有朦朧、飄浮之狀,因而當它們作為意象進入文學作品中也常用來表達相似的情感。究其源流,煙最早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是在西晉陸機的《連珠》“火壯則煙微”[2],霧意象最早出自屈原的《九章·悲同風》“憑昆侖以瞰霧露兮,隱眠山以清江”[3]和《遠游》“叛陸離其上下兮,游驚霧之流波”[3]二句。在這里,煙、霧只是針對特定的現(xiàn)象所作出的一般語義描繪,并未成為特定的文學意象。此后,煙、霧在眾多作家筆下不斷孕育、生發(fā)、積淀,漸漸成為一種特定的文化意象來傳達詩人特定的情感。它們不僅傳達詩人的喜憂,還承載了文學心理的深層內(nèi)蘊以及基于情感、文化意蘊而產(chǎn)生的美學價值。

      南朝梁代詩人何遜出身于儒雅傳家的官僚世家:曾祖父何承天,曾歷官至御書中丞;其祖父何翼,曾為員外郎;其父何詢,官至齊太蔚中兵參軍。在這樣的家族中成長,他年少展露才華,尤善詩歌。何遜在中國詩歌史上雖然不能稱之為大家,但是他的詩歌在當時已經(jīng)受到了許多文人的青睞,《梁書·何遜傳》:“初,遜文章與劉孝綽并見重于世,世謂之‘何劉’?!盵4]此后歷代文人對何遜皆有推崇之語。除卻唐代杜甫的耳熟能詳?shù)摹邦H學陰何苦用心”之外,明代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仲言意境清微,幽芳獨賞,敘懷述愫是其所優(yōu)。當梁之時,去艷修真,會歸本素,亦可稱大雅君子矣?!盵1]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言何遜詩:“清機自引,天懷獨流,狀景必幽,吐情能盡?!盵5]此番評價,于何遜描寫煙、霧諸首詩中盡顯無遺。

      一、煙、霧意象與其他意象的組合

      意象有自身的獨立性,但這種獨立并非完全獨立,意象總是在與其他事物黏合之下而使其形式更加完整、表意更加豐富。古典詩歌意象組合有著直接組合、無須中間媒介的規(guī)律。何遜詩歌中的煙、霧多與其他事物相伴而生,組合方式豐富多彩,表達效果亦是精彩紛呈。

      (一)煙、霧與名詞性事物的組合

      1.煙、霧與氣象學名詞組合

      煙、霧多與氣象學名詞組合,煙、霧與其他氣象學名詞同時出現(xiàn)時,將煙、霧置于一個可觀可感的情景中,煙、霧就變得具體起來,給讀者以鮮明的畫面感,見例1至例6。

      例1 山中氣色滿,墟上生煙露。(《野夕答孫郎擢》)

      例2 濛濛夕煙起,奄奄殘暉滅。(《范廣州宅聯(lián)句》)

      例3 歸飛天際沒,云霧江邊起。(《入東經(jīng)諸暨縣下浙江作》)

      例4 閔閔風煙動,蕭蕭江雨聲。(《至大雷聯(lián)句》)

      例5 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慈姥磯》)

      例6 千里朔波潮,一朝披云霧。(《答丘長史》)

      2.煙、霧與其他名詞組合

      煙、霧分別與方位名詞、地點名詞等普通名詞相組合,提到煙、霧意象的同時提及方位及地點,這就使本來朦朧迷離的煙、霧有了方向和固定點,從而使詩人的喜憂情緒有跡可循、真實可感,見例7至例12。

      例7 北窗北湊道,重樓霧中出。(《登禪岡寺望和虞記室》)

      例8 日隱龍城霧,塵起玉關風。(《學古三首》)

      例9 山煙涵樹色,江水映霞暉。(《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

      例10 城霞旦晃朗,槐霧曉氤氳。(《九日侍宴樂游苑》)

      例11 宿霧開弛道,初日照相風。(《早朝車中聽望》)

      例12 夜花枝上發(fā),新月霧中生。(《詠娼婦》)

      (二)煙、霧與形容詞的組合

      煙、霧與形容詞的組合,一方面寫出煙、霧給詩人的客觀感受,更深一方面也在抒寫煙、霧給詩人的主觀感受,見例13至例16。

      例13 輕煙淡柳色,重霞映日馀。(《落日前墟望贈范廣州云》)

      例14 早霞麗初日,清風消薄霧。(《曉發(fā)》)

      例15 繁霜白曉岸,苦霧黑晨流。(《下方山》)

      例16 野岸平沙合,連山遠霧浮。(《慈姥磯》)

      二、煙、霧意象的多角度刻畫

      (一)氣象學中的煙、霧意象

      煙的本義不歸屬于氣象學范疇,因為在詩中常被看作暮靄,而暮靄歸屬于氣象學,所以在此也將詩中的“煙”劃入氣象學這一角度中。氣象學中霧分為輻射霧、平流霧、鋒面霧、上坡霧、蒸發(fā)霧五類,而詩歌中的霧分類則沒有那么細致,就拿何遜詩歌來說,大致可分為晨霧與夜霧。詩人將煙、霧入詩,在自然氣象條件下,再現(xiàn)煙、霧本來的面貌。

      在例13 的詩作中,開頭二句言春日綠草緣溝生長,百花沿籬盛開。隨后“輕煙淡柳色,重霞映日馀”二句,寫日落將至、氣溫下降、大氣中飄浮著一層淡淡的煙霧。柳色在暮靄中淡去,落日余暉使得晚霞更加絢爛,遂成一幅“云煙晚景圖”。《看伏郎新婚》首聯(lián)“霧夕蓮出水”寫晚間水面周圍環(huán)境溫度低于水蒸氣溫度,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層層濕霧,朵朵蓮花在霧中更加嬌艷,這一幅霧景圖躍然于紙上?!兜嵌U岡寺望和虞記室》將自己所見之景再現(xiàn)于詩中,日落后晚霧籠罩、迷迷茫茫、交錯不齊,高低相映的閣樓從霧中星星點點般浮現(xiàn)。[6]

      這里煙、霧是被當作自然天氣景象而進行客觀描寫的,以煙、霧為中心,結(jié)合同一空間層面里的其他事物,再現(xiàn)詩人眼中所看到的煙、霧,似有詠煙、霧之意。仔細推敲之下,都是何遜在氣象學角度下對不同場景里煙、霧不同狀態(tài)的真實展示,寄予了情感、襯托了心情。

      (二)修辭學中的煙、霧意象

      在修辭學中,象征是較常見的修辭格,中國古典詩歌講究含蓄蘊藉,象征的修辭手法也常見于詩歌寫作中。象征指用某種具體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情感或深刻寓意。袁行霈先生在《中國詩歌藝術(shù)研究》一書中說:“象征義有兩個特點;一是用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象征抽象的事物;二是用客觀的事物象征主觀心理和情緒?!盵7]何遜詩歌中煙、霧意象的象征義就具備這兩個特點。

      例13 所提范廣州就是范云,他與何遜是莫逆之交,此詩歌作于范云遷為廣州刺史之后。詩歌中所繪陽春三月“輕煙淡柳色”,草長鶯飛,暮色將至,一層輕艷將翠柳的顏色淡去。此處輕煙看似只作寫景之用,但聯(lián)系何遜當時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整首詩來看,此處的輕煙則象征著梁代的門第之規(guī),何遜仿佛就是那在輕煙中被淡去顏色的柳樹。何家雖然世代居官,但是卻不屬于世家大族,因而在講究門第的南朝,何遜仍屬于寒素文人。此時已至不惑之年的他,仍未能謀得一官半職。他心懷碩德,想去探望好友,又恐友人高門游侶眾多,無人肯引薦像自己這樣的鄉(xiāng)野村夫,內(nèi)心的憂慮、牢騷、迷茫都源于當時嚴苛的門第觀念。因而詩人看到原本色彩翠綠的柳樹,在煙里卻被沖淡了顏色,遂覺此煙猶如門第觀念,將事物籠罩其中,欲出不能。

      例6 中的“霧”也被詩人賦予了深層的意義。此詩作于何遜丁憂期間,所憶與丘仲孚交游。當時地位懸殊,然而能有幸與之相識,若能披云霧,當?shù)靡娗嗵?。這里的云霧則象征著自己在仕途中所遇的種種迷惘,在經(jīng)過丘長史的疏解教誨,得以“一朝披云霧”,內(nèi)心朗朗無繁雜,此詩中的霧意象為詩人表意增添了一抹色彩。

      (三)文化學中的煙、霧意象

      南朝的思想領域一直不曾冷寂,文人們對于諸家學說也表現(xiàn)出持久的熱情。在南朝,儒道兩家相對沉寂,佛學文化在南朝呈現(xiàn)日益興盛之勢,以至于終于取儒道而代之,成為具有支配力量的文化思潮。閻采平在《齊梁詩歌研究》中言:“齊梁是宗教氣氛相當濃郁的時代,這一時期文人人格的形成,受到佛學影響,是不可能避免的?!盵8]齊梁士族文人受到佛學的特殊熏陶,涅槃學說對他們的影響是相當深刻的。何遜雖不算士族,但多年任職于幕府之間,與士族有密切的交流,思想中所受到的佛學文化熏陶必不可少,其詩歌寫作中頻繁出現(xiàn)的煙、霧意象,亦閃爍著佛學文化投映在意識領域的光輝。

      佛家講究銳利專一的凝視,即觀照。萬物在詩人的觀照之下逐漸變得明朗,隨之而來是詩人內(nèi)心的豁然。例7 中“北窗北湊道,重樓霧中出”描寫詩人登上佛寺,從城門到至高聳入云的樹木,再至霧中的重樓,一景一物都與此時的閑散怡然心態(tài)相適。即使霧將眼中景物籠罩起來,但通過詩人專注的觀照,都顯得清晰有層次。而詩中的霧,正是詩人佛家忘懷觀照的前提。整首詩以霧為中心,由面至點,營造的氛圍既有佛家的專注忘懷,又有道家的閑適怡然。

      涅槃學說的宗旨在于佛性說,所謂佛性即性凈之心,要求眾生排欲去感。何遜一生并不順意,甚至頗多坎坷,心中有欲望、有悲喜,這一切的排解都得到佛性之說的引導,并通過意象表達出來。例14 中“清風消薄霧”是其代表。為官本是他一生的追求,但真正踏上這條路,卻和想象之中大不相同。此詩中的霧是現(xiàn)實的霧,也是充斥著內(nèi)心的迷惘。在佛家文化中,“去霧”有開朗、得智慧之意。而詩句中的“消霧”與“去霧”意義相同,亦說明詩人此時的所有欲望與憂緒都得以排遣。這與例6 中的“千里朔波潮,一朝披云霧”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竺道生的理論宣傳頓悟成佛說。頓悟說強調(diào)天生的悟性,注重真理的自然顯發(fā),不重漸進的過程。何遜起家奉朝請,起點并不算低,但十年仍處原職,艱辛與迷惘伴隨多年。例11 先寫早朝紛亂的場景,隨后引出“宿霧開弛道,初日照相風”。宿霧有象征積攢已久的情緒之義,二句意味著宿霧散去,最后又表達出自己以市為隱、永葆本性的高潔之志。詩人是如何在現(xiàn)實人生的基礎上頓悟真理的,并沒有提及,仿佛就只是隨著那場宿霧的散去,便顯發(fā)了志向。佛學文化中講求佛性在我、見性成佛,在頓悟真理之后,何遜儼然已經(jīng)成為一個合格的佛教信徒。

      三、煙、霧意象的情感意義

      耿建華在《詩歌的意象藝術(shù)與批評》中說道:“有力度的情感需要有力度的意象來表達?!盵9]他提出意象力度的概念,力度較小的情感則需要輕柔的意象來表達。情感力度和意象力度是統(tǒng)一的。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過,“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表達”[10]。詩歌還可以是強烈表達自然情感的產(chǎn)物。何遜雖然說仕途不甚如意,但是終究沒有經(jīng)歷大起大落,情緒上沒有大喜大悲,但失意落寞總是有的,伴隨失意而來的種種嘆惋皆為人生的自然情感。何遜有著強烈抒發(fā)這些自然情感的文學意圖,因而常借助煙、霧這兩個力度適中的意象來宣泄情緒。煙、霧意象與憂愁情緒的相互襯托,詩歌中便也摻雜了諸多苦辛之氣,顏之推曰:“揚都論者,恨其每病苦辛,饒貧寒氣,不及劉孝綽雍容也?!盵11]這正說明何遜在作詩方面,能夠?qū)⑽锱c情融合得恰到好處,通過煙、霧刻畫出詩人的懷友之情、思鄉(xiāng)之緒、憂仕之意,凸顯心物交融的詩歌美學價值。

      (一)懷友之情

      何遜一生交友頗多,但在詩歌中他卻很少描繪與友人相處歡樂的景象,著筆更多的是描寫與友人離別或久不相見的思念。袁行霈先生說:“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盵7]而煙、霧恰好就是這物象。

      例1 為何遜早年間的作品,孫郎擢,即孫擢,作有《贈何詩》。首聯(lián)“山中氣色滿,墟上生煙露”從宏觀角度出發(fā),寫暮色蒼蒼,山煙四起,在山煙的籠罩下,詩人置身于出蒼茫、空曠之景。其中的煙熏染了場景,也襯托了心情。詩尾“思君”二字點明情感,這是一首思念友人的詩。煙霧蒼茫,淡淡愁思,情似煙霧,無形卻可感。

      例2 也用同樣的手法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沉思念。兩人居一東一西,卻常年未見面,分別時大雪紛飛,如今卻是春花燦爛,無一字提思念,又字字是思念。直到“濛濛夕煙起”,思念之情隨著這夕煙一同升起,又被暮風揉碎散落于煙里,從開始的無跡可尋到此時的無處不在,詩人借煙的朦朧、迷離、無形又可自由定型的特征,將這情感烘托得恰到好處。

      (二)思鄉(xiāng)之緒

      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12]人有千端愁,在何遜詩歌里,鄉(xiāng)愁應屬第一端。這鄉(xiāng)愁多是因為仕途奔波,心靈疲憊,故而對親情和家園有更加強烈的向往。再加上煙、霧這般飄浮不定意象的烘托,思鄉(xiāng)之情便難藏于心了。

      例9 的每一句都充滿了思鄉(xiāng)之情,古典詩論中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說法[13]。詩人所選取的煙這一意象本身便蘊含著詩人的主觀情感。“山煙涵樹色”謂山中暮靄四起,是哪戶人家生火而產(chǎn)生的炊煙?還是因氣溫下降而形成的?這些都讓詩人聯(lián)想到自身的奔波辛苦,繼而透露出對家鄉(xiāng)的深沉思念,希望自己也能如那煙中戲水的雙鳧,早早歸巢。

      另一種思鄉(xiāng)便是近鄉(xiāng)情怯,這種細微的情感在例15 中也很好地通過意象展現(xiàn)出來。方山位于秦淮河東岸,詩人由建康歸家,途經(jīng)此處而作此詩?!胺彼讜园?,苦霧黑晨流”一句,“苦霧”二字,意為寒霧,寒霧殺物,故曰苦也。而霧本身無味無感,只不過是詩人此時內(nèi)心的焦慮、困苦投射在沉沉黑霧上,這才有“苦霧”之說。陳祚明云:“白、黑二字作虛字用,有作意。歸途漸近,未到之頃,情更脈脈,能寫之。”[13]詩人回家的心情太過急切,本就逆流而上,遇霧則更加急迫了,故借霧而抒之。

      例4 首聯(lián)“羈情”便點明情感基調(diào),故而與好友高談共飲,解鄉(xiāng)思之愁。江上風起,煙霧波動,酒入愁腸,鄉(xiāng)思或許能隨煙飄回家鄉(xiāng)。

      (三)憂仕之意

      何遜除大量描寫思鄉(xiāng)詩歌之外,也給我們留下來許多有關其仕途的詩作,從這部分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入仕為官的大致情狀。何遜自身并無對仕途的狂熱,他的性格剛正率直,既入仕又思隱的精神矛盾,造成了他一生人在仕途心存失意與落寞。閆采平先生曾說:“在齊梁文人中,寫了那么多倦游之感和仕途之嘆的,何遜之外,不見他人?!盵8]他自己亦在《臨行公車》中云:“平生多意緒。”[6]

      例3 作于天監(jiān)六年(公元507 年),何遜因公赴浙,途經(jīng)諸暨所作,借行旅抒發(fā)官途失意之感慨。日夕美景環(huán)繞,江邊云霧繚繞,而這一切好景,何遜卻覺只是“空信美”罷了。升起的霧讓何遜看不清前方的路,也無法返向來時的路,阻礙他的是霧,亦是他內(nèi)心的迷茫。

      《還渡五洲》寫于何遜任職廬陵王府期間,從《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一詩中可知何遜對蕭續(xù)“聚馬仗”“沉酒色”頗為不滿,并多次諫諍不為采納,與其頗為不和。“蕭散煙霧晚,凄清江漢秋”二句寫日暮煙霧散滿江水之上,江邊凄寒清寂,引發(fā)詩人不得志的情感。煙霧此時雖然籠罩四野,但是終有散時。然而自己這抑郁不得志的愁緒又何時可消呢?這煙霧不免也沾染上詩人這份憂仕之意。

      四、結(jié)語

      在何遜的詩歌中,煙、霧成為固定文學意象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美學意義。他通過煙、霧與其他物象組合豐富了煙、霧的內(nèi)涵,并從氣象學、修辭學、文化學三個不同的角度將煙、霧的內(nèi)涵擴大,賦予煙、霧豐富的情感意蘊。煙、霧獨有的形狀特質(zhì)及情感特質(zhì)與詩人身世遭遇有了深切的契合。何遜取自然煙霧入詩,改變了文人墨客刻意物色、物情相分的現(xiàn)狀,讓詩歌有了濃郁的生命情韻,展現(xiàn)了心物交融的美學風貌。此類詩歌通過煙、霧意象的巧妙化用,抒發(fā)了更為真實的完整的人的感受,這使得何遜詩歌比同時代人更能接近唐代詩歌所到達的美學境界,具備了一定承上啟下的美學價值和意義。

      猜你喜歡
      意象詩人詩歌
      詩歌不除外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玉人”意象蠡測
      昂仁县| 沙坪坝区| 武夷山市| 监利县| 汶川县| 桑日县| 平远县| 夏津县| 常熟市| 攀枝花市| 富源县| 徐州市| 合川市| 当雄县| 吴江市| 贵州省| 乌拉特前旗| 安吉县| 靖西县| 保亭| 雷波县| 阳曲县| 溧阳市| 岢岚县| 永嘉县| 宝丰县| 房产| 女性| 耿马| 探索| 石嘴山市| 深水埗区| 亚东县| 明溪县| 顺昌县| 泗洪县| 东辽县| 山西省| 遂溪县| 于田县|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