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蘊
在小學中,卻有不少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小學生學困生心理健康存在問題之表現(xiàn):
1、厭煩學習。
學困生由于學科基礎差,補差補習又不及時,對所學知識內容不能及時理解掌握,進而失去興趣,上課不能專心聽課,思想溜號,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有的抄襲他人的,有的干脆不寫,對老師的批評抱無所謂態(tài)度。這些學生消極、自悲、缺乏斗志,性格較內向,對學習失去信心,對學校班級集體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不愿接受老師的教育,通常非常任性,學困生的這種厭學情緒甚至有時是受別人影響,有時又在影響著別人。
2、不良品行。
一些小學生玩游戲成癮,上網(wǎng)吧。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紀律散漫,學生責任心較差。有的為了買qq幣、買游戲中的武器裝備,進而小偷小摸。常常隱瞞撒謊欺騙老師和家長,與班級同學不團結,單獨行動不合群,極易生氣發(fā)怒,好打斗而且兇狠,對老師的教誨感到反感,對同學們的幫助有抵觸情緒,對家長的教育無理反駁惱怒頂撞。
3、抑郁。
小學生在情緒上通常表現(xiàn)為悲傷、孤獨、消極頹廢,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的同學,對學習缺乏信心,小小年齡就對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極態(tài)度,這類學生不調皮,不影響課內外秩序,往往不為老師、家長所注意,但隨著心理障礙、不良情緒的發(fā)展,他們內心緊張程度的加重,日益消沉下去,嚴重的可能發(fā)展成為抑郁病患者,有的甚至還會出現(xiàn)自傷、輕生等行為
4、逆反激怒 。
由于家庭不和、父母離異、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響,而使少數(shù)學生心理畸形發(fā)展,什么都要對著干。有的雖暫無明顯表現(xiàn),但由于平時性格內向,不為他人所關注,其怒氣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某種方式釋放、渲泄出來,如無視學校班級紀律,與教師、家長頂撞對抗,公然離家出走,違法甚至犯罪等行為也偶有發(fā)生。據(jù)有關部門進行的心理調查表明,學生的厭學障礙和人際關系問題相當突出。用學生自己的話說,終日過著“單調而緊張”、“煩躁抑郁”的生活。多達近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來,中小學生由于病態(tài)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甚至犯罪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1、體驗成功法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學生好好學的欲望,缺少這種力量,教學上任何巧妙的情緒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學習成功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而且事實上,往往是學習的某些成功或某次成功導致學生最初的學習興趣的萌發(fā),并在興趣的推動下,取得更進一步的學習成功,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形成了“成功——興趣——更大的成功——更濃的興趣”的良性循環(huán)。反之學習上的不斷失敗,會抑制學生最初的興趣,并進一步影響學習成功,導致學習興趣的更缺乏,從而形成“失敗——缺乏興趣——更大失敗——更缺乏興趣”的惡性循環(huán)。對待后進生我努力做到“錯中找對”和“單項表揚”,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充分肯定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點滴進步和成績,化批評、指責為鼓勵、
表揚,使他們能重新建立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和興趣。如可以幫助后進生制定各自的近期目標,凡是達到要求和目標的都應及時給予表揚,使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感到只要努力,都有成功的希望并得到收獲,體驗成功。當然,對后進學生來說失敗是常有的事,雖要找“閃光點”給予肯定,但更要實事求是,有時真的不行,這就既要向他指出存在問題,又要提出如何克服困難,迎頭趕上的希望和要求,使他感到數(shù)學雖然難,但老師和同學們都在關心、期望著,使他看到班集體的整體進步也要他貢獻出一份力量,從而增強他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2、及時反饋法
在教學中,我曾經(jīng)對平行班的學生做過一次測試,兩班原來的起點差不多。在批改作業(yè)時對三①班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很及時,往往當天甚至當節(jié)課就改好了,在批改時不僅打分,而且加了點評語;對三②班學生的作業(yè)批改有延時現(xiàn)象,僅僅批改,既不打分,也不加評語,
只記個日期。一段時間后,三①班學生的成績明顯優(yōu)于三②班學生??梢?,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是很重要的。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都很重視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課堂上的答題、作業(yè)、試卷等及時做出評價(既打分又寫上評語)當然,評價不一定是表揚,也可能是批評,但表揚的效果總優(yōu)于批評,而批評又比沒有評價的好,同時,這些評價要客觀、公正、全面、合理,既讓他們知道對錯在哪里,又要讓他們知道自己與同伴整體的進退情況,并向他們提出努力的方向。同時,隨時注意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淺,教學節(jié)奏的快慢,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語言的輕重緩慢,都應由課堂上學生對數(shù)學教學信息反饋來確定,以保持教學課堂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系統(tǒng)脫敏法
后進生常有一種習慣性識記方式和受挫生畏的心理情結。像某些人對某種物質有過敏反應一樣,一接觸此種物質身體就不適,繼而心理上就害怕。心理學上有一種“系統(tǒng)脫敏法”是依次接觸恐懼程度逐漸增加的情境,增強適應,緩解或消除恐懼心理。因此,我就仿照此方法,對恐懼數(shù)學的后進生進行下述教育:
①讓情感與學生相融。
多與后進生進行交流,可以不談學習,談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談談教師自己小時候的生活,也可以讓后進生說說他的生活及家庭,讓學生覺得數(shù)學雖然可怕,但數(shù)學老師可親。由親近數(shù)學老師,漸漸地親近數(shù)學。
②指導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消除對數(shù)學的神秘感。例如①班有四個學生最怕數(shù)學,基礎也最差。上數(shù)學課時,我就時常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做習題的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