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潮
1
兒時住的小院,就坐落在南迎古瓷北朝五魁的山陜會館南門小巷內(nèi),這座早于乾隆年間就立于社旗的雄偉建筑,有品有格,赫然矗立,給小巷增添了神秘色彩!
而我總認為,小巷路口的銅像是依照狗留叔為原型修建。銅像就站在小巷路口拐彎處,腳下是個家具箱,一副正要準備開工的姿勢。頭上包著一塊毛巾眼睛稍微瞇著,充滿了笑意,兩條眉很短但也彎成了一個弧度,顴骨略高,腮上沒有多余的肉,鼻梁略微扁平。最典型的是嘴,長得格外大,正應了嘴大吃四方的俗語。為此,我還特意問了社旗博物館人員:這個銅像究竟是不是狗留叔,卻沒有找到一個是或者不是的肯定答案。
狗留叔是個補鍋匠,孩子們都這樣叫他,他的真實姓名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所以也就不存在忘記之說。狗留叔除了長相中透出善良,做生意也很厚道,絲毫沒有“狗留叔”這三個字里所表現(xiàn)出來的猥瑣,我心里常按此猜測為何要喊他狗留叔。后來我想他是不是姓劉?或者姓茍?奈何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
在70年代和80年代之間,狗留叔是我們小巷里的???。啥時候你聽見一聲渾厚悠長的吆喝:錮漏鍋——釘鍋嘍!就知道是狗留叔來了。狗留叔的吆喝很有特色,“漏”字一帶而過,不注意聽甚至都聽不出來。“鍋”字卻拉得很長很長,大有要繞梁三日之感。“嘍”字則是出口即收,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意思。
每當聽見狗留叔的吆喝,女人們便會搬了破損的鍋,或者摔破的盆碗,去十字街口的大牌坊下圍坐著嘮嗑,等待狗留叔修復,甚至修復好了還不愿離去,東家長李家短地嘮個沒完。
狗留叔的到來,是我們?nèi)∠锏墓?jié)日。大伙兒見面都興奮地問:“狗留叔來了,你家有啥要修補的?”我們一幫小孩子更是奔走相告,呼啦啦往十字街跑去,仿佛是去搶什么稀罕寶貝,去晚了就搶不到了似的。
很快狗留叔就在北街出現(xiàn)了。至今我還記得狗留叔出現(xiàn)的那個情景,一抹黑色的身影,挑著擔子慢悠悠地從遠處走來。背景是山陜會館那琉璃照壁、懸鑒樓、石牌坊、大拜殿、鐘樓、鼓樓,另有馬廄、藥王殿、道坊院、轅門、長廊和霄漢鐵旗桿等護駕,使得白毛巾在陽光下越發(fā)的耀眼,如一幅清淡而又和諧的水墨畫。
為何每次頭上包著白毛巾的狗留叔都是從北面來?我們幾個小家伙探討過,都覺得狗留叔的家一定是在北邊,他挑著一副擔子,一頭是一個小巧的風箱,放在一個籮筐里,籮筐里放著一些黑亮的煤塊兒。另一頭是一個鑄鐵的大嘴爐子,一個小水桶,幾塊生鐵片子裝在小水桶里。另外,還有一個磨得發(fā)亮的小馬扎。
2
狗留叔隔著老遠就對大牌坊下等待他的人們微笑,淳樸的鄉(xiāng)親們也面帶笑容紛紛和狗留叔打招呼。他放下?lián)?,抹一把額頭的汗水,抖抖汗?jié)竦墓幼?,抬頭望一眼高大蔥蘢的大牌坊,愜意地感受著夏季難得的絲絲涼意。來不及休息,他趕緊手腳麻利做準備工作,憨厚的笑容始終停駐在臉上。安置好風箱和大嘴爐子,用白鐵皮卷的風筒把風箱和大嘴爐子連接好。粗糙的大手隨便在袋子里一劃拉,就抓了一把木棍出來,放在大嘴爐子上就生火。
狗留叔抓了一把小煤塊放在木棍上,輕輕拉著風箱,待到爐子上冒出了藍色的火苗,就再加上一些大煤塊,然后把一個小碗口那么大的小罐子放在爐火上。用鏟子把小罐子壓低,只露出一寸多的邊沿,再放進幾塊砸碎的生鐵片子。他不停地拉著風箱,直到小罐子里的生鐵化成通紅的鐵水。
這時候,狗留叔停下拉風箱的手,接過排在第一位的破鍋,仔細清理鐵銹,擴大裂縫,然后,最精彩的時刻就到了。只見狗留叔摸出一塊手帕大小黑乎乎的厚布,對折再對折,用右手指握住厚布的中間部位,讓厚布上面形成一個凹陷,再放上一點谷糠。眼見著狗留叔左手拿一個不知道什么材質(zhì)的小勺在小罐子里舀了一勺通紅的鐵水,放在厚布的谷糠上。他的右手輕輕搖晃著那個通紅的鐵水,迅速把鐵水按到鐵鍋背面的裂縫處,左手拿著一塊同樣有谷糠的厚布,快速在鐵鍋里面抹平從裂縫冒過來的鐵水。谷糠燃燒冒起陣陣青煙,彌漫著谷物燃燒的味道。通紅的鐵水瞬間變成黑鐵色,與鐵鍋融為一體。
每到這時候,大人孩子都鴉雀無聲,伸長脖子看著專心補鍋的狗留叔,連大牌坊上的鳥雀都停止了聒噪。因為爐火的烘烤,他黝黑的臉上有汗水淌下來,如一滴滴晶瑩的露珠掛在濃密的眉毛上。他不得不經(jīng)常抬一下袖子把汗水沾下來。
夏日的陽光擠過大牌坊濃密的枝葉,好奇地看著忙忙碌碌有條不紊的狗留叔。風也探頭探腦,不甘寂寞地在我們身邊打著轉(zhuǎn)兒。可所有這一切都不能打擾狗留叔的工作,他是那么的專心致志,仿佛在修復一件什么傳世珍品。狗留叔補鍋的動作紋絲不亂,如此反復多次,鐵鍋的裂縫便修補好了。一次次修補的印痕,如電焊焊出來的圓形花紋,一個壓一個,像一排小小的波浪,整齊結(jié)實而又漂亮。鐵鍋便如新鍋一樣,不知又要用上多少年。而所支付的費用,不過三兩毛錢而已。買一口新鍋卻是要花三五塊錢,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那可是一筆巨款。
直到所有的破鍋都修補完,狗留叔才把爐火息掉,趁熱把小罐子里的鐵水倒在地上凝固,以備下次使用。
3
這時,狗留叔會稍作休息,把頭上的白毛巾摘下來,仔細地擦臉和脖子上的汗。然后從身上摸出煙荷包,小巧的黃銅煙袋鍋在煙荷包里挖呀挖,挖滿了再用大拇指摁實,隨手捏起一塊兒尚未熄滅的煤渣放在煙絲上,嘬兩口便會瞇著眼睛吐出淡藍色的煙霧,那樣子悠閑愜意,讓人看著眼饞極了。這時候總會有鄰近的人家指派孩子端來熱水。他道過謝,一邊慢慢地喝水一邊和人們聊些家常閑話或是異地見聞。大人孩子都會安靜地聽他說話,因為我們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他的見聞很多,不是讓我們驚掉下巴,就是讓我們捧腹大笑,這應該也是他特別受歡迎的一個原因。
我們喜歡狗留叔,這事兒毋庸置疑??偸菄诠妨羰迳磉吷扉L了脖子看著,即使屢次被大人們驅(qū)趕也毫不動搖。要知道那時候的農(nóng)村小巷是沒有任何娛樂的。我們這些半大孩子,除了拾柴火打草就是打架淘氣。每次狗留叔的到來,都像是給我們乏味的生活注入了一劑興奮劑,讓我們樂不可支興趣盎然。如果能代表家里人送來一兩件需要修補的物件那就更好了,手里緊緊攥著被汗水濡濕的錢,安靜又緊張地等待著。那感覺像是在完成一件重大使命,神圣得不得了。在那個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小孩子手里有錢的機會是極少的,就算是過春節(jié)的壓歲錢也只有兩毛。
我這人從小就好奇心強,總覺得那通紅的鐵水球應該是很柔軟的樣子,像雞蛋黃一樣,總是想摸上一摸,或者像狗留叔那樣親手操作一次才好。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每次這個要求提出,都會遭到大人們恥笑和責罵,甚至被拎著耳朵驅(qū)趕??蔁o論怎樣,狗留叔補鍋的過程,對于我們來說是那樣神秘,吸引著我們每次都要呼朋喚友趕去觀看,直到他在暮色中挑著擔子離去。
狗留叔脾氣好,臉上永遠帶著憨厚的微笑,那么多年從不曾聽說他跟誰紅過臉。每次來都是上午早早就到了,中午飯都是大伙湊的,你家一個饃,我家一塊兒咸菜,狗留叔從不嫌棄,在我們的注視下香甜地吃著。吃了人家的東西,他就不會再收修補的費用,這是他的規(guī)矩。而淳樸的鄉(xiāng)親們卻總是說一口吃的算不得什么,堅持要給修補的費用。
現(xiàn)在想來那口吃的必是鄉(xiāng)親們口里省下的。而那微薄的修補費也是狗留叔賴以養(yǎng)家糊口的??伤麄儏s都很大方,心里只考慮對方的不易,全然忘卻了自己?,F(xiàn)在想起來我這心里還是熱乎乎的,那是我們的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善良與傳承,代代相傳,與貧富無關(guān)。
4
剩下的時間狗留叔會用來給大伙兒修補瓷器瓦盆之類。他有個巴掌大小的鉆,一橫一豎兩根發(fā)亮的木桿,用細細的皮條連接。豎的下端安著小小的鉆頭,輕輕拉動,便會在瓦盆上鉆出一個小小的眼兒。小小的眼兒們沿著裂縫一側(cè)整齊排列,然后狗留叔打開一個里面有小格子的木盒,從其中一個小格子里拿出小巧精致的鋦子(一種兩頭帶鉤修補裂縫的金屬制品),把鋦子的一頭插進鉆好的眼兒里,又拿起鉆緊挨著鋦子的另一頭鉆眼兒,每鉆一個,就用一個特別小的錘子,把鋦子的另一頭輕輕砸進剛鉆好的眼兒里。很快,一排整齊的鋦子就緊緊扒在裂縫上,像一條多腳的蜈蚣。
狗留叔那小盒子里的鋦子型號不一,最小的只有指甲蓋長短,根據(jù)瓷器的大小重量靈活選擇鋦子的大小。比如修水缸的鋦子就有三寸長,而修茶壺的鋦子只有兩個麥粒的長度,還是漂亮的紅銅做的,甭提多精致了。鑲嵌在茶壺上,竟是與上面的圖案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可見修補者是用了心的。
修補陶盆一類雖然沒有這么精致,可能繼續(xù)使用便達到了目的。這類修補的活兒比補鍋多得多。如果今天沒有做完,狗留叔會隨意在哪個單身漢家里將就一宿,明天接著做,直到全部做完才放心地離去。
記得我們好幾次想偷走狗留叔那個小巧的鉆,因為鉆放在他隨身攜帶的挎包,都被他發(fā)現(xiàn)了??伤⒉回煿治覀儯粫壹依锎笕烁鏍?。只是和顏悅色地說:“你們好好念書,以后可不能做這沒出息的行當?!?/p>
年少的我們自是聽不懂狗留叔這話。那時候,他在我們眼里是神秘的,甚至是萬能的。因為只有他才會做那些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事。
5
有一年的夏天,一個孩子在離十字街不遠處的大水坑扎了腳。一大塊玻璃扎進了腳心,鮮血汩汩而出,赤腳醫(yī)生束手無策,孩子的爹娘急得大哭。
正在補鍋的狗留叔,把自己的白毛巾解下來,緊緊勒在孩子的小腿上。然后,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錢,也不數(shù),直接捧給孩子的爹,說:“帶孩子去醫(yī)院吧,傷得有些重。這錢不用還我,算我給孩子的。”
孩子的爹感激得不知說什么好,居然跪下要給狗留叔磕頭。狗留叔忙攙住他說:“救孩子要緊,快去吧。”
直到找到拉車拉著孩子一家走了,狗留叔才重新坐下繼續(xù)補鍋。再沒有提起剛才的事,仿佛什么都不曾發(fā)生一樣。
晚上吃飯的時候,娘唏噓著:“狗留叔真是好人呀,要不是他在這兒,小巷里誰拿得出錢來呀?況且,人家還不讓還。”
爹說:“拿什么還?誰家那幾塊錢不是勒緊褲腰帶換來的?”
我默默地吃著飯。那一刻,我覺得狗留叔很偉大。而那一捧散碎的錢幣,就算穿越了漫長的歲月依舊清晰可見。后來長大一些,看了兩本武俠小說,我便覺得狗留叔身上有一股子俠氣。他不同于梁山好漢,也不同于三俠五義,那些傳說離我們太遙遠了。狗留叔他就生活在我們身邊,竭盡全力浸潤著我們貧瘠的生活。比如那維修費,他從來沒有開口要過,一般都是給多少算多少。偶爾也有人問需要給多少錢,他總是頭也不抬地說:“隨意吧,沒有就下次再給?!蹦菚r候人們的日子艱難,賒賬的大有人在,可卻從沒看見狗留叔跟誰討過賬。這便是最大的善意了。沒錢的人家,說出來對方給不了便傷了面子。不想給的人家,說出來便結(jié)下了仇恨,錢卻依舊給不了。大概這也是爹說狗留叔是個聰明人的原因吧。
6
因為狗留叔手藝好,也因為他的實誠厚道,小巷里人總是把破損的東西攢著,等待狗留叔的到來。別的補鍋匠也許來過,只是小巷里人不信任罷了。既然沒有活做,人家自然是不會再來。
日子一年年流水一樣淌過,也一天天好起來,再沒有誰肯去修補破損的鍋碗。不知不覺中,狗留叔也從我們的生活里消失了,就像他在某一年不知不覺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里一樣。
如今,好多事情已經(jīng)淹沒在時間的長河里。唯有狗留叔那聲悠長的吆喝從不曾忘記。
現(xiàn)在想來,那時候的狗留叔應該是六十歲左右的樣子。在那個年代,他應該是比較出色且能吃苦的男人。他家的生活應該比我們普通家庭好很多,記憶里狗留叔從沒穿過補丁衣服就是最好的證據(jù)。要知道,那時候無論男女老少,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幾個補丁的。
狗留叔,這個我不曾知道名字的普通農(nóng)民,用他的巧手,經(jīng)年累月修補著我們殘破的生活。因為他的存在,讓我們的生活減少了諸多麻煩并得以繼續(xù)下去。于少年的我們來說,狗留叔則是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童年。
責任編輯 胡文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