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本刊特約撰稿人 施偉興
兒時埋在心里的種子,雖然不一定會茁壯成長,但是只要種子仍在,無論過去多久,一旦遇到合適的陽光雨露,必定會萌芽、開花。石博玲對此深有感觸。兒時,石博玲懷揣學變臉的夢想,孰料竟到耳順之年,才夢想成真在舞臺上演出。
石博玲幼小酷愛蹦蹦跳跳,上小學便初露唱歌天賦,尤其民歌唱得委婉動聽,被上海市少年宮歌唱班錄取。豈料,學唱不滿一年,因體弱多病,無奈棄學回家養(yǎng)病,一度情緒十分沮喪。一天,鄰居借給石博玲一本《變臉》連環(huán)畫,她覺得比唱歌好玩,于是便癡迷地模仿起來。雖然她“依樣畫葫蘆”,練得汗流浹背,也沒有學會丁點技藝皮毛,意外的收獲是,羸弱的身體漸漸痊愈康復。
在那個年代,石博玲想學變臉有情無緣,找不到師門。工作后,因“唱跳優(yōu)則仕”,她被選派進單位小分隊。她還是不斷地尋覓學變臉,往往無功而返,又偏偏命運多舛,單位不景氣,46歲那年她下崗了,可是學變臉的愿望一直沒有放棄。
石博玲家住上海市中山公園附近,她幾乎每天都要去公園練聲唱歌,她那高亢委婉的歌聲,總能讓游客近悅遠來。石博玲去公園練嗓飆歌,其實是為了探尋學習變臉的師門。一次,有個四川藝人悄悄告訴她,學變臉是傳男不傳女的,言下之意讓她打消學變臉的念頭,還是發(fā)揮己長,唱歌跳舞自得其樂。盡管石博玲很是失望,但學習變臉的念想還是沒有徹底泯滅。
石博玲變臉舞臺照
2019年,已是“東方一絕”老藝人的石博玲,終于找到了教授變臉的老師,正式恭敬地拜師學藝。63歲學吹打,難度可想而知。變臉需要眼、手、腦協(xié)調(diào)一致,且身手敏捷。石博玲初學變臉,不是忘這,就是忘那,不是拉斷繩子,就是扯壞臉套,洋腔百出。
她似乎有些氣餒了,想退卻,但想到要放棄一個甲子的夢想,她黯然流淚,心有不甘;想到“翻臉比翻書還要快”的戲言,心想若能站在舞臺上變臉,那就是最好的詮釋。于是,石博玲笨鳥先飛,天天練得滿身是汗,甚至手酸腰痛也不罷休,直到成功才肯歇息。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jīng)過一年多的勤學苦練,石博玲終于能站在舞臺上嫻熟自如地表演變臉,同時憑借歌舞的基本功,與川劇的走臺身行和念打做唱融合,獲得了滿堂喝彩。石博玲每次變臉表演,都給觀眾帶來了快樂,她也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