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運動處方的相對有效性:不同方式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干預效果的網(wǎng)狀Meta分析

      2023-05-30 21:53:27吳瓊孟林盛苗苗喬恩東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運動處方手機依賴大學生

      吳瓊 孟林盛 苗苗 喬恩東

      摘 要:目的:評價運動處方、普通心理、認知行為和團體輔導這四種不同干預措施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效果。方法: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知網(wǎng)等數(shù)據(jù)庫,收集四種干預措施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文獻,運用Revman5.3和Stata14.2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共納入39篇文獻,Meta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四種干預措施都能夠有效減輕大學生手機依賴,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SUCRA值的排序結(jié)果:運動處方>認知行為>團體輔導>普通心理>無任何干預的對照組。結(jié)論:運動處方干預、普通心理干預、認知行為干預和團體輔導干預都能夠有效減輕大學生的手機依賴,而相比于其他三種措施,運動處方成為最優(yōu)措施的可能性最高,其他依次是認知行為干預、團體輔導干預和普通心理干預。

      關鍵詞:手機依賴;運動處方;大學生;網(wǎng)狀Meta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23)03-0077-10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namely exercise prescription, general psychology, cognitive behavior and group counseling, 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PubMed, Web of Science, Embase, Cnki and other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to collect the literature on the four interventions 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Revman5.3 and Stata14.2 softwa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A total of 39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Meta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four intervention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ll of them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ranking results of SUCRA values: exercise prescription > cognitive behavior > group counseling > general psychology >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Exercise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gener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and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measures, exercise prescription is the most likely to be the optimal measure, followed by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and gener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Key words:Mobile phone dependence; Exercise prescription;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eta-analysis

      手機依賴(Mobile Phone Dependence)是一種過度使用手機并產(chǎn)生嚴重生活和社會功能損害的問題行為,也稱之為問題性手機使用或手機成癮等[4],長期使用手機會導致多種身體病痛,如頸椎病、眼睛酸痛等,還會造成頭暈目眩、睡眠障礙等嚴重的身體問題,30min的手機輻射會使右半球前額葉腦區(qū)的機能代謝受到抑制[5]。除此之外,手機依賴會給大學生造成諸多消極后果,因此采取適當?shù)姆椒p輕大學生手機依賴很有必要[6]。

      目前,采取一種科學、有效的措施來減輕大學生手機依賴已成為多學科關注的焦點,從本文搜集到的文獻看,現(xiàn)有的手機依賴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團體輔導干預、普通心理干預、認知行為干預和運動處方干預。各措施的干預效果目前也有較多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去驗證[7],也有學者通過傳統(tǒng)的 Meta分析進行了研究,但卻缺乏4種不同措施干預效果之間的直接比較。特別是運動處方干預,作為體醫(yī)融合的典型產(chǎn)物,近年來在慢性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8],因此,本研究將對不同方式干預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效果進行直接比較,探討運動處方的相對有效性,尋找出最佳的干預方式。

      網(wǎng)狀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與傳統(tǒng)Meta分析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將針對同類問題的不同干預措施匯總進行定量化比較得出直接證據(jù)[9]。所獲結(jié)果可對各干預措施效果間優(yōu)劣的可能概率進行排序。因此,本文采用網(wǎng)狀Meta分析的方法,探索運動處方在干預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實際效果上——對比其余幾種措施的相對有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檢索

      本文以“手機依賴”“手機成癮”“手機沉迷”“手機過度使用”“大學生”“隨機對照試驗”“干預措施”“實驗”等為主題詞從中國知網(wǎng)、萬方、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組合式檢索;英文檢索詞以“mobile phone dependence”“mobile addiction”“smartphone dependence”“smartphone addiction”“university”“undergraduate”“interventions”“Intervention effe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treatment”等為主題詞從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組合式檢索,檢索時間為各數(shù)據(jù)庫建庫到2022年6月。共檢出文獻2 308篇,閱讀標題和摘要初篩以及閱讀全文復篩,最終納入39篇文獻。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1.2 文獻的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所選文獻都是針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干預效果;(2)文獻類型:均為隨機對照試驗;(3)所納入研究的實驗對象都是大學生,且確認是手機依賴患者;(4)實驗組的干預措施為運動處方干預、團體輔導、普通心理干預、認知行為中的一種,對照組未采用任何的干預措施;(5)結(jié)局指標為大學生手機依賴患者接受干預后的手機依賴評分。

      1.2.2 排除標準 (1)非隨機對照試驗,包括綜述類文章、會議等;(2)無全文文獻;(3)結(jié)局指標不符合要求;(4)文獻數(shù)據(jù)不完整,實驗設計不合理;(5)實驗對象包含大學生以外的人群。

      1.3 資料提取

      對納入的文獻進行數(shù)據(jù)提取工作以及文獻偏倚風險記錄,內(nèi)容主要包括:(1)納入文獻的基本信息(標題、第一作者、發(fā)表年份);(2)實驗對象特征(樣本量、性別、年齡);(3)干預措施(措施的類型、持續(xù)時間、頻次、干預時長);(4)文獻質(zhì)量評價相關信息;(5)結(jié)局指標的測量方式及實驗結(jié)果。

      1.4 質(zhì)量評價

      運用根據(jù)Cochrane風險偏倚評估工具,對納入的研究進行質(zhì)量評估,主要從隨機序列產(chǎn)生、分配隱藏、參與者盲法、結(jié)局變量評價盲法、丟失結(jié)局數(shù)據(jù)、選擇性報告、其他偏倚7個方面進行。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 RevMan5.3進行傳統(tǒng)Meta分析,采用Stata 14.2軟件進行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jié)局指標為連續(xù)性變量。由于各文獻里結(jié)局指標采用的量表不一,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標準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和 95% 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作為效應量指標。統(tǒng)計學異質(zhì)性分析使用卡方檢驗,當I2≤50%時,表示納入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當I2>50%時,表明存在異質(zhì)性,若存在異質(zhì)性時,將采用敏感性分析和Meta回歸探討異質(zhì)性的來源。

      在Stata軟件中進行網(wǎng)狀Meta 分析,各效應量均以95%置信區(qū)間表示,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節(jié)點分析進行不一致性檢驗,若 P>0.05,則直接與間接比較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者結(jié)果一致,采用一致性模型進行分析; 反之,則采用不一致性模型。通過比較累計概率圖中的累計排序概率圖下面積(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SUCRA)得到各個干預措施之間的排序,其中 0≤SUCRA≤100,數(shù)值越大干預效果越好。

      2 研究結(jié)果

      2.1 納入文獻質(zhì)量評價

      結(jié)果顯示,納入的39篇文獻在隨機分組方面,只有3篇文獻對于隨機方法交代不明確,其余文獻均為隨機分組;在盲法方面,僅有1篇文獻提及雙盲,其余均為單盲,有12篇文獻對受試者實施了盲法,僅有4篇文獻對結(jié)果評價者實施盲法,其余都交代不明確,由于研究結(jié)果評價者是整個干預計劃的實施者,所以很難對其做到盲法,納入的39篇文獻全部數(shù)據(jù)完整,失訪和退出者的評價指標里也無高風險的文獻。Jadad 質(zhì)量評分結(jié)果,絕大部分文獻都為中等質(zhì)量以上,因此本研究納入文獻的總體質(zhì)量較高,研究結(jié)論具可信度(見圖2)。

      2.2 納入文獻的研究特征

      本研究共納入39篇RCT文獻,所納入的文獻基本特征見表1,被試者均為手機依賴大學生,樣本量總計2 327人(實驗組1 142人,對照組1 185人)。其中13篇文獻采用運動處方干預,7篇文獻采用普通心理干預,10篇文獻采用認知行為干預,9篇文獻采用團體輔導干預,所有納入文獻的對照組均是常規(guī)的學習和生活。

      2.3 傳統(tǒng)Meta分析結(jié)果

      本研究共納入39篇文獻以直接比較的方式探討了不同措施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綜合干預效果。共涉及4種不同干預措施,總計2 327例樣本量。其中運動干預措施共989例樣本量(實驗組497例,對照組492例);普通心理干預共564例樣本量(實驗組279例,對照組285例);認知行為干預共414例樣本量(實驗組202例,對照組212例);團體輔導干預共360例樣本量(實驗組164例,對照組196例)。傳統(tǒng)Meta分析顯示的結(jié)果如表2所示:隨機效應模型下運動處方干預、普通心理干預、認知行為干預、團體輔導干預4種干預措施與對照組相比,對大學生手機成癮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SMD=-2.88,95%CI:(-3.78~-1.97),P<0.0001][SMD=-1.23,95%CI:(-1.77~-0.69),P<0.0001][SMD=-1.59,95%CI:(-2.21~-0.98),P<0.0001][SMD=-1.31,95%CI:(-1.98~-0.63),P=0.0001]。

      對于異質(zhì)性檢驗,運動干預措施(I2=96%>50%)、普通心理干預(I2=86%>50%)、認知行為干預(I2=84%>50%)、團體輔導干預(I2=85%>50%)。提示這4種干預措施所納入的研究中存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異質(zhì)性。

      為了探究異質(zhì)性的來源,4種干預措施的研究中均使用敏感性分析逐個剔除納入的研究,評估每一個研究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運動處方干預、普通心理干預、認知行為干預剔除某一篇文章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不大,Meta分析的結(jié)果較為穩(wěn)定。而在團體輔導干預措施分析中,剔除(周正紅,2021)這篇文獻時,異質(zhì)性I2降低到37%,因此我們推斷這是導致團體輔導干預措施異質(zhì)性偏大的主要原因。

      為了進一步探討異質(zhì)性來源,對于運動處方干預、普通心理干預、認知行為干預3種干預措施,從干預周期、訓練頻率、發(fā)表年限、結(jié)局指標測量工具、被試人數(shù)、單次訓練時間六個方面進行Meta回歸分析。結(jié)果如表3所示,對于3種干預措施,結(jié)局指標測量工具是較為明顯的異質(zhì)性來源,對于運動處方干預措施的分析來說,干預周期也是其中一個的異質(zhì)性來源。

      2.4 網(wǎng)狀Meta分析結(jié)果

      2.4.1 網(wǎng)狀關系與模型一致性檢驗 4種不同干預措施和對照組的網(wǎng)狀關系見圖3,網(wǎng)狀關系圖中“1”代表對照組,“2”代表運動處方干預,“3”代表普通心理干預,“4”代表認知行為干預,“5”代表團體輔導干預。其中圓的面積代表所對應干預措施研究樣本量的大小,連線的粗細代表兩種干預措施間研究數(shù)量的多少。4種措施干預大學生手機依賴的綜合效果,均通過與對照組的間接比較來實現(xiàn),由于各干預措施間的網(wǎng)狀關系中不存在閉合環(huán),因此不需要進行不一致性檢驗,網(wǎng)狀Meta分析直接采用一致性模型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4.2 一致性分析結(jié)果 采用一致性模型對4種不同干預措施與對照組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4種不同干預措施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結(jié)果與傳統(tǒng)Meta分析中直接比較的結(jié)果一致。其中運動處方干預的效應量 [SMD=-2.89,95%CI(-3.89~-1.89),P=0.0001];普通心理干預[SMD=-1.48,95%CI (-2.85~-1.18),0.033];認知行為干預[SMD=-1.79,95%CI (-2.97~-0.61),0.003];團體輔導干預[SMD=-1.51,95%CI (-2.72~-0.29),0.015]。森林圖見圖4。

      2.4.3 各干預措施有效性結(jié)果排序 結(jié)合干預有效性的最優(yōu)概率大小和SUCRA值,對4種措施干預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有效性進行排序,可以發(fā)現(xiàn),排序第一可能性最大的措施為運動處方干預,最優(yōu)概率為85.3%,SUCRA值為95.5;排在第二的措施為認知行為干預,最優(yōu)概率為7.1%,第二概率為41.3%,SUCRA 值為58.8;排在第三的措施為團體輔導干預,最優(yōu)概率為3.3%,第三概率為34.3%,SUCRA值為47.6;排在第四的措施為普通心理干預,最優(yōu)概率為4.2%,第四概率為38.6%,SUCRA值為47.4。未采用任何干預措施的對照組,最差概率為97.3%,SUCRA值為0.7(見表4)。各干預措施的SUCRA值概率圖見圖5,SUCRA曲線形成的面積越大則表明SUCRA越高。

      2.4.4 發(fā)表偏倚檢驗 研究采用校正比較漏斗圖法對所有文獻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比較結(jié)果的發(fā)表偏倚進行了分析,檢驗結(jié)果見圖6。由圖可知,多個研究的比較效應值均分布在漏斗圖中線兩側(cè),整體呈對稱分布,但也有個別研究比較效應值沒有形成很好的對稱,說明存在小樣本的影響,但整體的研究文獻的發(fā)表偏倚存在可能性低。

      3 討 論

      3.1 不同方式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干預效果的網(wǎng)狀Meta分析? 本研究我們最終納入39篇隨機對照試驗,干預措施包括4種不同干預措施。傳統(tǒng)的Meta結(jié)果顯示,4種方式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干預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結(jié)果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網(wǎng)狀meta分析中,本研究以效應量大小的排序概率以及SUCRA值判斷4種不同措施的有效性,結(jié)果表明,運動處方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干預效果最佳,最優(yōu)的概率最大,其他依次為認知行為干預、團體輔導干預和普通心理干預。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和本研究具有相一致的結(jié)果,韓國學者Kwon在2020年發(fā)表的關于手機依賴干預措施的Meta分析,結(jié)果表明,多種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減輕手機依賴,運動鍛煉能夠有效改善青少年的手機成癮[49],同時對于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也有相似的研究,規(guī)律適度的運動能夠減輕青少年的網(wǎng)絡成癮[50]。

      本研究所分析的是大學生群體,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容易產(chǎn)生抑郁、焦慮等情緒,因此常采用智能手機的某些功能產(chǎn)生快感來應對煩躁,如長時間看視頻、玩游戲等,因為學生群體認知水平較低,自我管理時間較多,這可能極易導致大學生產(chǎn)生對手機的依賴,同時手機依賴也會反作用于抑制控制力,抑制控制能力會進一步減弱[51]。大量研究表明手機依賴會導致煩躁、易怒、絕望等多種負面情緒,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手機依賴會對大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導致抑郁、焦慮、孤獨、人際交往障礙等多種心理問題,最后可能會損害社會關系[52]。有研究表明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能夠消除這種不良影響,因為它可以取代在手機上的使用時間,同時體育運動也能夠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53]。

      早在 2013 年 Kim 就提出了運動能夠有效降低手機的依賴性,研究表明對電子設備上癮會影響大腦中與獎賞和沖動控制相關的區(qū)域,長期參與運動可能會通過其本身對獎勵刺激的影響來幫助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54]。從神經(jīng)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長期參與體育運動能夠增加大腦結(jié)構(gòu)中與獎勵相關神經(jīng)的可塑性,從而逐漸改善由成癮行為引起的大腦結(jié)構(gòu)的變化,能夠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的整體執(zhí)行功能和抑制控制力,最終成癮行為也會隨之減弱,這也是運動降低手機依賴性的重要機理[55]。運動鍛煉除了可以降低成癮性,還能夠改善由電子設備成癮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如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56]??偟膩碚f,運動能夠降低成癮行為,改善由成癮引起的系列癥狀。

      從本研究的結(jié)果來看,運動處方干預、認知行為干預、團體輔導干預和普通心理干預都能夠減輕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相對于其他3種干預措施,運動處方干預的效果最佳,排在最優(yōu)措施的概率最大,但是對于這一結(jié)論,仍然應予以審慎的驗證,未來要利用網(wǎng)狀Meta的優(yōu)勢,納入更多、質(zhì)量更高的文獻去證實。同時,目前已有少量研究探討運動鍛煉與其他干預措施相結(jié)合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影響效果,結(jié)果表明 “運動+團體輔導” “運動+思政教育”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干預效果都優(yōu)于單一干預措施[57],這也是未來研究大學生手機依賴干預措施方面應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

      3.2 納入研究中統(tǒng)計學異質(zhì)性的探討

      在本次傳統(tǒng)Meta分析的過程中,4種干預措施的分析結(jié)果均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異質(zhì)性,本研究采用了敏感性分析和Meta回歸分析探討異質(zhì)性偏大的原因。敏感性分析主要通過逐一剔除法觀察異質(zhì)性I2的變化,結(jié)果表明只有在團體輔導干預分析結(jié)果中,在剔除(周正紅2021)此篇文獻時,異質(zhì)性I2發(fā)生了變化,I2=37%,對此文獻進行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此文獻實驗組人數(shù)為8,對照組人數(shù)為41,我們推斷這是導致異質(zhì)性偏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樣本量要盡量接近以保證研究結(jié)果的科學性。對其他3種干預措施采用Meta回歸分析明確異質(zhì)性的來源,結(jié)果表明,在運動處方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結(jié)果中,運動干預周期是異質(zhì)性偏大的重要來源,分析文獻得知干預周期≤8周的文獻有4篇,而其他文獻干預周期均大于8周,因此推斷運動干預周期越長可能更有助于減輕大學生手機依賴程度,這也與之前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從普通心理、運動處方、認知行為3種干預措施的分析結(jié)果來看,異質(zhì)性來源都有結(jié)局指標的測量工具。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手機依賴有多種不同的測量量表,本研究納入的文獻采用了8種不同的測量工具,而量表結(jié)構(gòu)、題項、評分標準以及適用人群上的差異,是造成異質(zhì)性偏大的主要因素。

      4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本研究所納入的文獻中存在小樣概率的發(fā)表偏倚,部分文獻對于分配隱藏和盲法部分的模糊,將有可能降低證據(jù)質(zhì)量的強度。(2)本研究所納入的文獻結(jié)局指標的測量都是以量表來進行判定,量表極易受主觀因素影響,可能會影響研究結(jié)果。(3)所選取的文章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程度提及較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相關研究來探討,對于不同成癮程度的大學生運動處方干預的相對有效性,進一步擴充研究結(jié)果。(4)運動干預雖然總體上效果顯著,但也存在著邊界條件,期待在未來有更多的相關研究可以探討不同運動方式、不同強度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

      5 結(jié) 論

      本Meta分析結(jié)果表明,運動處方干預、普通心理干預、認知行為干預和團體輔導干預都能夠有效減輕大學生的手機依賴,而運動處方干預相比于其他3種措施,成為最優(yōu)措施的可能性最高,減輕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效果最強,其他依次是認知行為干預、 團體輔導干預和普通心理干預。此結(jié)論也需要未來有更加科學、高質(zhì)量的研究去證實。參考文獻:

      [1] CNNIC發(fā)布第49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J].新聞潮,2022(2):3.

      [2] 劉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手機綜合癥”的調(diào)研報告[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9(19):418.

      [3] Ahmed I, Qazi T F,Perji K A. Mobile phone to youngsters: necessity or addiction[J].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1,5(32): 12512-12519.

      [4] Bianchi, A., Phillips, J.G.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5,8(1): 39-51.

      [5] 師建國. 手機依賴綜合征[J].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9,19(2): 138-139.

      [6] 郭英,何相材.大學生社會支持與手機依賴的關系——基于中國樣本的元分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4(6):91-101.

      [7] 王小運,伍安春.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成因及其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1):40-43,63.

      [8] 王正珍.運動處方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體育學研究,2021,35(3):40-49.

      [9] 張?zhí)灬?,董圣杰,周支瑞.高級Meta分析方法——基于Stata實現(xiàn)[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356-360.

      [10] 朱淦芳.體育鍛煉對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的干預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7,39(5):90-97.

      [11] 卜彥麗.體育鍛煉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患者的影響[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7):1242-1244,1248.

      [12] 鄭曉妮,易淑明,陳燁,等.以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及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7):125-127.

      [13] 王凱.運動干預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程度的影響[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31(3):109-112.

      [14] 范影影,滿明輝,陳開梅.對高職院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運動干預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4):59-62.

      [15] 廖子彥,麥鄭子豐,陳正杰.籃球和有氧運動干預對改善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癥狀和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6):160-162,171.

      [16] 賈樹波,馬增妍,錢龍超.羽毛球運動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實證干預研究——以廣東理工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1):249-253.

      [17] 葛仁鍇,鐘小妹,陳榮.運動干預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影響的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5,42(21):3919-3921.

      [18] 劉詩潔,劉亞女,王林.運動干預和團體認知療法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實證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2,43(6):825-829.

      [19] 張勁松,胡榮康,徐銀鈺.戶外拓展運動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干預研究[J].科技視界,2016(9):321-324.

      [20] 周麗蓉.有氧運動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干預實驗研究[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5(7):47-51.

      [21] 解飛. 護生手機成癮現(xiàn)狀及八段錦健康教育干預研究[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19.

      [22] Lu C, Zou L, Becker B,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mind-body exercise versu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2020.

      [23] 李麗. 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的沖動性和其他相關因素及成癮干預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24] 隋照瑩.大學生手機依賴干預研究——基于焦點解決短程治療模式[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4):133-137.

      [25] 祖靜. 手機依賴大學生抑制控制和情緒加工特點及其干預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

      [26] 王芳.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干預效果研究——基于心理需求滿足的視角[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3):11-14.

      [27] 張穎穎,史玉霞,孟貝,等.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及心理健康的干預效果[J].中國校醫(yī),2022,36(3):156,241,239-240.

      [28] 丁相玲,祖靜,張向葵.抑制控制訓練對手機依賴大學生的干預效果[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8,16(3):342-348.

      [29] 沈曉冉. 整合性沙盤游戲治療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問題的干預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7.

      [30] Yu H G, Son C N. Effects of ACT on smartphone addiction level, self-control, and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smartphone addiction[J]. Journal of Digital Convergence, 2016, 14(2):415-426.

      [31] Kim M S, . The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 oriented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smartphone addiction[J]. Korea Journal of Counseling, 2016, 17(3):169-185.

      [32] 姜永志,白曉麗,七十三.正念認知訓練對大學生問題性移動社交網(wǎng)絡使用的干預及效果[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20,37(3):219-223,226.

      [33] 戴媛. 正念訓練降低手機依賴者手機依賴水平的隨機對照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8.

      [34] 張曉旭,朱海雪.正念認知療法對手機依賴大學生的干預效果[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12(3):391-394.

      [35] 王睿,張瑞星,康佳迅.積極心理干預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影響效果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8,45(9):1653-1656,1666.

      [36] 楊銀芳. 大學生手機心理渴求感對手機成癮的影響及成癮干預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21.

      [37] 康蕓溪. 大學生手機成癮對學業(yè)的影響及正念干預研究[D].西安:西安工業(yè)大學,2020.

      [38] 韓雪. 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的影響因素和內(nèi)觀認知療法的干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39] Yukun, Lan, Jiao-Er, et al. A pilot study of a group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smartphone addic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2018.

      [40] 狄嬌.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輔導對大學生手機成癮干預效果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22):54-56.

      [41] 安佳,曹思哲,張金燕,等.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問題的有效干預研究——以山西省某高校為例[J].心理月刊,2020,15(1):9,11.

      [42] 卿再花,吳彩虹,曹建平.認知行為團體輔導對大學生手機成癮干預效果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26-131.

      [43] 馮清. 認知行為團體輔助對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的干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4] 任潔,汪建.敘事取向團體輔導對手機成癮大學生負性情緒的干預研究[J].校園心理,2022,20(3):185-189.

      [45] 周正紅,張濤,張東.以內(nèi)觀認知療法為基礎的團體心理干預對高職生手機成癮和自我控制的影響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1,39(21):152-154.

      [46] 趙玉霞,郝艷紅,靜香芝.運動結(jié)合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1,42(4):556-559,564.

      [47] 周倩. 大學生手機成癮、心理資本與學業(yè)倦怠的關系及干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1.

      [48] 鄧征星,王丹,鄧磊.大學生手機依賴認知行為團體干預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11):145-147.

      [49] 謝曉曼, 董亞琦, 陳立松. 基于文獻統(tǒng)計的運動參與對手機依賴的Meta分析[J]. 蚌埠學院學報, 2021, 10(5):5.

      [50] 吳瑾, 湛慧, 杜振中,等. 運動處方干預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效果的Meta分析[J]. 體育與科學, 2018, 39(3):9.

      [51] Sally A, Ellis D A, Heather S, et al. Beyond self-report: tools to compare estimated and real-world smartphone use[J]. Plos One, 2015, 10(10):e0139004.

      [52] 喬瑞紅,苗秋香.高校大學生手機成癮變化趨勢與不良心理問題的關聯(lián)[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1,42(10):1516-1519.

      [53] Biddle S J H, Asare M.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review of reviews[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1, 45(11):886-895.

      [54] Kim, H.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for smartphone addiction[J]. Journal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2013, 9(6): 500-505.

      [55] 王瑩瑩,周成林.急性有氧運動的強度與抑制能力的劑量關系——來自ERP的證據(jù)[J].體育科學,2014,34(11):42-49,66.

      [56] 李曉鵬,陳婉儀,李忠偉,等.體育鍛煉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影響:心理困擾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2,1-10.

      [57] 李昊益. “思政教育+太極拳”綜合干預對手機成癮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21.

      猜你喜歡
      運動處方手機依賴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手機依賴影響下的高職學院學風建設新途徑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41:46
      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
      時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7:52:22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45:56
      運動處方的研究與應用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48:15
      在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推廣運動處方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09:26
      緩解青年人單純舒張壓增高性高血壓的運動處方探討
      基于園林施工淺談現(xiàn)場管理要點
      蕪湖市大學生手機使用與依賴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5:26:34
      萍乡市| 城固县| 抚顺市| 洪洞县| 文山县| 新泰市| 清苑县| 登封市| 宜良县| 安岳县| 中牟县| 湖北省| 甘孜县| 成安县| 明溪县| 井研县| 陇川县| 平山县| 扎兰屯市| 莱西市| 胶州市| 礼泉县| 长治市| 依安县| 安阳市| 龙里县| 会东县| 凤山市| 桃源县| 江口县| 开原市| 上栗县| 盘山县| 浮山县| 南乐县| 漠河县| 锦州市| 剑阁县| 岳阳市| 漠河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