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娜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更是凝固的歷史。歲月流轉(zhuǎn)中,歷經(jīng)歲月磨礪卻魅力依舊的老建筑,如同一本本打開的書,鏤刻著一座城市的“時光印記”,也重疊出一座城市變遷的縮影。
濟南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600多年的建城史,擁有數(shù)量眾多、類型豐富的歷史建筑,是濟南發(fā)展史的重要見證。在濟南古城(明府城片區(qū)),160多處各類文保建筑讓古城的“古”名副其實,其中不乏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賦予了濟南更醇厚的歷史底蘊。
中國北方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木結(jié)構(gòu)清代戲樓——題壁堂,位于濟南老城區(qū)壽康樓街2號,是金代所建呂祖廟,清康熙(1679)后改名升陽觀的一部分。
相傳,升陽觀建成后,住持道士劉道讓明明看見一道人進入廟內(nèi),但遍尋無蹤,卻在正殿左墻壁上發(fā)現(xiàn)了新題寫的一首詩:“曾否當(dāng)年舊酒樓,松亭水色靜悠悠;熏風(fēng)日躋蓬萊島,筇杖常經(jīng)此地游。世法須從身上想,機關(guān)宜向個中求;離離青草會心處,何事浮生空白頭?!痹娔┦鹈澳臼廊恕保疟娬J為是呂仙人化身留書。
100多年后的嘉慶八年(1803),墻壁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后人為便于傳存,于是抄錄刻于石碑。同年,在呂祖廟東側(cè)建堂館,取名“題壁堂”。
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變遷,題壁堂規(guī)模形式基本結(jié)構(gòu)尚保存完好,也是濟南老城區(qū)一組保存比較完整的大型古建群落,2013年,壽康樓被列為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等級最高、山東現(xiàn)存最大的城隍廟——督城隍廟,位于濟南市東華街,東臨按察司街,西為泮宮街,北依學(xué)前街,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后來又經(jīng)多次修建,規(guī)模漸成。
門牌號為東華街5號的西大門是督城隍廟的山門,該門樓開有一高兩低二個拱形門洞,頂覆綠色琉璃瓦,四角探出精雕龍頭,氣勢威嚴,屋脊為瑞獸、葵花、牡丹等磚融砌成。最具特色的是,這座高大的門樓全部為磚石砌成,未用一根木梁,這種明代大型無梁殿目前濟南僅此一處。
同樣都是城隍廟,濟南為何稱“督城隍廟”?
說起城隍廟,其實最早是指城和隍,城指挖土所筑的高墻,而隍指的是沒有水的護城壕,城和隍保護著居住在城里人的安全,所以慢慢滋生了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水(隍)神和庸(城)神,之后慢慢演變成了守護城池的本地神——城隍,因此,過去各個城鎮(zhèn)都建有相應(yīng)的城隍廟。
自打明朝起,濟南就是巡撫、府、縣三級治所所在,城隍廟作為古時城市的標配,相對應(yīng)也就有了三處,即縣城隍廟、府城隍廟、督城隍廟。
濟南最早的天主教堂——將軍廟天主教堂,因教堂奉無染原罪圣母為主保,所以全名為圣母無染原罪堂,百姓以地名稱為將軍廟天主教堂。
將軍廟天主教堂的建設(shè)可追溯到16世紀,幾經(jīng)變遷才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清順治七年(1650),西班牙教士嘉伯樂在將軍廟街主持建造了一座從結(jié)構(gòu)布局到外觀造型均為西方教堂模式的天主教堂,為濟南近代建筑活動最早的記錄,后在教會與民眾沖突中被焚毀。咸豐十一年(1861),法國主教江類思在此重建天主教堂,并被羅馬教廷定為濟南牧區(qū)總堂。這次,教堂采用中國傳統(tǒng)建筑形式建造,并結(jié)合了濟南民居的特點,石墻到頂,卷棚屋面,小青瓦覆蓋,形式樸素,僅在門窗等部位保留一些西洋建筑特征,并特地在正門對面修建了一處照壁,成為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如今,將軍廟天主教堂是整條街上保存最好的建筑,歷經(jīng)滄桑,仍風(fēng)采猶存。
“活”在城市更新之中,是對歷史建筑最好的保護。
漫步在濟南古城(明府城片區(qū)),與一座座承載著昔日繁華的老建筑不期而遇,它們獨特而迷人的氣質(zhì)帶我們觸摸到歷史的氣息,歲月沒有稀釋掉它們的過往,反而賦予了它們更迷人的文化內(nèi)涵。如何才能讓這些鐫刻歷史印記的老建筑更好地?zé)òl(fā)“新活力”?在保護中更新、在更新中更好保護,應(yīng)當(dāng)是活化利用歷史建筑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
近年來,濟南加強了對歷史建筑的保護與管理,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以“留、改、拆”為主要路徑,對題壁堂、狀元府、壽康樓、督城隍廟4處省級文保建筑和百花洲及雙忠祠街、芙蓉街、起鳳橋街等10余條街巷進行修繕,并通過打造特色宅院、民宿及群眾劇院等方式,促進歷史建筑得到有效的活化利用,僅百花洲片區(qū)年游客接待量就達4000萬人次。內(nèi)外兼“修”讓古建筑從歷史中“醒”過來,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重獲新生,與現(xiàn)代時尚的新建筑共同構(gòu)筑起獨一無二的泉城韻味。
As a gilded signboard of the cultural lineage of the city of springs, the Mingfucheng area is of importance for Jinans characterist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with more than 160 buildings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of various kinds. There are 20 provincial-level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s, including the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Shoukang Building and Number One Scholars Mansion of Chen Mian, and 25 municipal-level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s, including the Suns Family Mansion and the Wus Family Mansion. The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in Jinan is one of Chinas four major literary temples, the Inscription hall is the largest surviving ancient theatre in north China buil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Jinan Governor Town Gods Temple is the most intact Town God‘s Templ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General Temple Catholic Church is the earliest of its kind in Jinan, and the West City Wall is the only surviving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