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凝
2022年11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納入“非遺名錄”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指: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我國,茶絕非僅僅是一種飲料。它是文人雅士所作,能流傳千古的詩句主題;是平民百姓用來提神、解暑、消食的飲品;是茶農得以糊口的衣食來源。茶葉苦澀,卻給人以醇厚、幽香這樣的味覺體驗。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種茶。想必人們對自己家鄉(xiāng)出產(chǎn)的香茶有很深厚的感情,才有了下面這些美麗的傳說故事。茶在故事中或是能去除時疫的“良藥”,或是讓貧者得以脫困的“金碗飯”。您不妨品一杯香茗,來看看這些美麗的名茶傳說。
“嚇煞人香”
——碧螺春
碧螺春屬于綠茶類,產(chǎn)于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西洞庭山一帶,故又稱洞庭碧螺春。碧螺春條索緊結、卷曲如螺、濃郁甘醇、葉芽幼嫩。沖泡后,茶葉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
清代王應奎所著《柳南隨筆》中記載:洞庭山的碧螺峰上生有幾株野茶。有一年,茶葉喜獲豐收。采茶人因茶筐已滿,就把茶葉摘下放進懷中。沒想到,茶葉因體溫熱氣的影響,香氣撲鼻,遂被人喚作“嚇煞人香”茶。后康熙皇帝南巡至太湖,巡撫進獻“嚇煞人香”茶??滴躏嫼笊跏窍矏?,只是覺得茶名不雅,于是觀其形色,賜名“碧螺春”。
最著名的中國綠茶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塢、云棲、靈隱一帶的群山之中。西湖龍井茶葉扁平、光滑挺直,葉底細嫩呈朵,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茶葉沖泡后芽葉色綠,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稱著。西湖龍井茶是未經(jīng)發(fā)酵而制成的茶,性寒,具有清熱、利尿等作用,還可提神、生津、止渴。
傳說,獅峰山下的龍井村住著一位孤苦無依的老婆婆,唯一的生活來源是祖上種下的十八棵茶樹。但茶葉質量不好,賣不出去,眼看家中就揭不開鍋了。一天,一位老者敲開院門,說要以五兩銀子買下老婆婆放在院墻角的破石臼,自己稍后派人來抬。老者走后,婆婆將落在石臼上的塵土、腐葉等清掃掉,埋在了老茶樹下。沒想到,幾天后茶樹竟生出了新枝嫩芽,長出的茶葉細嫩清香,沏出的茶水沁人心脾,老婆婆從此再不用為生活犯愁。之后,很多人慕名來買茶籽。漸漸地,龍井茶香飄滿西子湖畔。今天,您還能在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看到十八棵茶樹。如果您去旅游,不妨拍照留念。
畫眉銜來的“寶樹”
——信陽毛尖
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把信陽毛尖(時稱“光州茶”)列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則評價“淮南茶信陽第一”。民國初年,“信陽毛尖”正式得名。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等特點,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功效。
傳說,很久以前信陽沒有茶,百姓生活貧苦,常有瘟病流行。一位叫春姑的女子不忍鄉(xiāng)親受苦,決定外出尋醫(yī)求藥。春姑爬山越河,直到筋疲力竭倒在一條小溪邊。這時,水中漂來一片葉子,春姑將其含在嘴里,立時覺得心清目爽、精神振奮。她順著水流一路尋找,終于找到“寶茶樹”。這棵茶樹由神農氏看管,他將春姑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畫眉鳥,讓其口中銜著茶籽飛回家鄉(xiāng)。嫩綠的茶樹苗破土而出很快長大,患病的鄉(xiāng)親吃下茶葉后不藥而愈?!皩毑铇洹睆拇寺涓抨?,才有了后來享譽天下的信陽毛尖。
清高如蓮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chǎn)于安徽黃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里山高林密,日照時間短,茶樹盡得云霧滋潤。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入杯沖泡湯色清碧微黃,滋味醇甘、香氣如蘭。
傳說,明朝天啟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游黃山時迷了路,借宿于寺院。老方丈泡茶敬客,知縣見茶葉色澤微黃,身披白毫,狀似雀舌。開水沖下時,熱氣在碗邊懸繞一圈,隨即轉到茶碗中心,升騰而起,在空中再盤桓一圈,然后化成一朵美麗的白蓮花。白蓮花慢慢升騰成一團云霧,繼而幻化成縷縷熱氣悠悠溢散,滿屋飄香,此茶即為黃山毛峰。
茶禪相通的佳作
——廬山云霧
廬山云霧奇景美不勝收,產(chǎn)自廬山的茶葉也以“云霧”冠名。廬山云霧擁有“六絕”: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由于云重霧厚、陽光直射時間短,廬山云霧富含單寧、芳香油類和多種維生素,不僅茶湯濃郁清香,還有怡神解瀉、幫助消化等功能。
東晉時,高僧慧遠率領徒弟將野生茶改造為家生茶。唐朝時,廬山茶已名揚四海。詩人白居易就曾在廬山香爐峰下結廬而居,還寫下了“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chǎn)業(yè),野麋林鸛是交游”的詩句。
有助健康的“靈丹妙藥”——鐵觀音
鐵觀音產(chǎn)于福建安溪,屬于烏龍茶,是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的半發(fā)酵茶。最有名的安溪鐵觀音條索肥壯、卷曲緊結,湯色金黃明亮、香氣馥郁、清香悠長,品之滋味濃郁、醇厚甘鮮,入口留余香,回味甘甜帶蜜味,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譽。近年來,醫(yī)學研究證明,烏龍茶有減肥、防衰、美容等作用。
傳說唐末宋初時,有位高僧住在安溪駟馬山東邊圣泉巖的安常院。他不僅自己制茶,還將制茶工藝傳授給院外百姓,百姓們稱茶樹為“圣樹”。后來安溪大旱,僧人以泉水泡茶為百姓治病療疾。再后來,圣樹所產(chǎn)茶葉成了貢茶,乾隆皇帝賜名“鐵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