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
頸肩包括頸椎和肩關節(jié)兩部分。頸椎指位于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頸椎骨,共7塊。肩關節(jié)則是上肢與軀干連接的部分,由肩胛骨關節(jié)盂和肱骨頭構成。頸肩不僅支撐頭的重量,還是機體完成各種上肢運動,如提物、寫字、打字、打球等的基礎。由于長時間玩手機、久坐、工作過勞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許多人年紀輕輕頸肩卻早已發(fā)生勞損,出現(xiàn)令人難以忽視的頸肩疼痛等癥狀。
伏案是病因
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辦公、學習時,會不自覺地湊近電腦,其體態(tài)看上去為弓背、聳肩、伸長脖子、半張著嘴、目不轉睛。在這種姿態(tài)下,頸肩相關肌肉得不到活動和放松,一直被迫保持緊張狀態(tài),肌束擠壓筋膜及周圍軟組織,會導致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血流運轉不暢。長期如此,可令頸椎間盤、肩鎖關節(jié)、盂肱關節(jié)加速發(fā)生退行性病變,引起頸肩疼痛等不適癥狀。
緩解頸肩痛
運動來幫忙
如果您長時間被頸肩疼痛困擾,應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經(jīng)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和外傷等情況后,患者應加強運動,增強頸部、肩部的肌肉力量,保持頸椎、肩胛骨穩(wěn)定,減緩骨骼發(fā)生退變。同時,患者應適當做相關肌肉的拉伸訓練,降低其緊張度,提升其柔韌性。具體運動建議如下:
1.拉伸運動
(1)抓椅扭頭
坐在椅子上,雙手放在兩側,使勁拉住椅子,頸部、頭部盡量向上抬。頭部后仰達到最大值并停留3秒鐘,恢復中立位;低頭至最大角度,停留約3秒鐘,恢復中立位;向左側扭頭至最大角度,保持3秒鐘,并返回中立位;再向右扭頭至最大角度,保持3秒鐘,恢復中立位。這組動作重復10次。注意動作要緩慢,拉伸的過程中配合呼吸,主要作用是伸展頸部,加強頸椎周圍肌肉的靈活性。
(2)旋轉肩膀
兩肩同時向前旋轉10~15次,之后向后旋轉10~15次,重復3次。
(3)展肩
雙手交叉用手掌從后方夾緊脖子,微抬頭,盡量將胳膊肘在體前合攏。然后打開雙臂、挺起胸部、抬起背部,雙臂后展至最大角度,目視前方。
2.抗阻運動
(1)米字操
坐姿,上身直立,肩部打開,頭部按照“米”字軌跡緩慢運動。注意背部要挺直,避免過度低頭。頭部運動的過程中,軀干始終保持中正。每次寫米字15~20個。
(2)小魚飛
俯臥在瑜伽墊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將頭最大限度地抬起,使胸腔得到延展,然后雙腳往上抬,用雙手拉住雙腳尖,脖子保持往前、往上拉伸,保持5個呼吸循環(huán),回到俯臥姿態(tài)。放松后重復練習10次。值得注意的是,頸部鍛煉應柔和,不要過度用力地“掰”頸部,以避免因運動不當加重頸部損傷。
(3)彈力帶擴胸
坐姿站姿均可,兩手緊握彈力帶,手部與肘部保持水平,上臂夾住軀干,兩手打開至180°,雙手回至體前,反復進行30次。
此外,引體向上、硬拉或劃船等運動可有效鍛煉肩背部的肌肉,能夠輔助提升頸肩部穩(wěn)定性,避免引發(fā)疼痛。
改變生活習慣
預防頸肩疼痛
1.保持良好的體態(tài)
要想緩解頸肩疼痛,平時要保持良好的體態(tài)。人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坐姿要確保端正,不要駝背、長時間低頭。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機,以免頸肩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局部肌肉痙攣緊張,身體不自然彎曲,頸部越來越向前傾,加重胸鎖乳突肌、岡上肌、岡下肌、大圓肌、小圓肌的緊張,造成慢性勞損,誘發(fā)頸椎病。坐地鐵或走路時不要低頭看手機,可有意識的轉動頭部,觀察路況或周圍的事物。
2.適度自我按摩
如您發(fā)現(xiàn)頸肩有明顯疼痛感,可適當進行頸椎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局部肌肉緊張和痙攣狀態(tài)。
(1)肩井穴
肩井穴推拿手法靈活多樣,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拇指置于肩井穴處,其余四指置于肩部后側,五指同時發(fā)力,往上進行提捏,每提捏1次之后稍作休息再提捏,反復進行10次。還可對肩井穴周圍進行拍打搓揉,注意動作應柔和舒緩,反復10余次可疏通局部氣血,減輕肩背部肌肉的酸痛感。此外,也可用一只手揉捏對側的頸肩部,具體做法為:將雙手搓熱,用除大拇指之外的四指,沿耳后輕柔揉捻至肩部。
(2)胸鎖乳突肌
胸鎖乳突肌位于頸部兩側,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鎖骨的胸骨端,二頭會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顳骨的乳突。坐正,頭最大限度偏向左側,用左手順著頸部右側,下行至肩胛骨找到胸鎖乳突肌進行揉捻,按摩約15秒,然后再做另一側。
3.工作學習應勞逸結合
要注意勞逸結合,工作1小時后可休息片刻,通過旋轉頭部、伸懶腰、打哈欠、眺望遠方等動作放松鍛煉,緩解頸肩部酸痛感。午休應刻意離開辦公或學習環(huán)境,可從事室外散步等活動,以緩解頸肩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