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
摘 ? 要:新加坡以“天才教育計劃”作為指導其天才教育的綱領(lǐng)性文件,并設(shè)立了天才教育處自上而下的領(lǐng)導和監(jiān)督天才教育的實施。新加坡的天才教育探索已經(jīng)有近40年的經(jīng)驗,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天才教育體系,在天才兒童的選拔機制、培養(yǎng)模式、融合安置、師資配備等方面的建設(shè)都比較完善。其天才教育政策鮮明,充分考慮了天才兒童的非智力因素發(fā)展,提高了新加坡的國家競爭力與國民素質(zhì),為新加坡培養(yǎng)了一批拔尖人才。
關(guān)鍵詞:新加坡;天才兒童;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天才教育計劃;精英教育
中圖分類號:G51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3.02.003
新加坡于1965年獨立,總?cè)丝诩s545萬[1]。1996年,新加坡躋身發(fā)達國家行列,成為繼日本之后率先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亞洲國家。新加坡所取得的矚目成績與其重視人才培養(yǎng)、實行精英教育政策關(guān)系密切。新加坡的天才教育是在“發(fā)揮全體兒童潛力”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基礎(chǔ)上,對天才兒童實施特殊教育,致力于讓每個天才兒童的潛力得到認可、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一、新加坡天才教育的發(fā)展
(一)新加坡對天才兒童的定義
新加坡依據(jù)智力與才能的多樣性來界定天才兒童。結(jié)合國家發(fā)展需求與心理學研究成果,將“天才兒童”定義為與具有相同年齡、經(jīng)驗和環(huán)境的其他個體相比,在某方面表現(xiàn)出超常能力或潛力的兒童。具體包括 :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ectual ability);特殊學術(shù)才能(specific academic aptitude);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creative or productive thinking);領(lǐng)導才能(leadership ability);視覺藝術(shù)和表演藝術(shù)方面的才能(ability in the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心理運動能力(psychomotor ability)[2]。
新加坡天才教育的目標是:開發(fā)智力的深度,發(fā)展更高水平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基于產(chǎn)品的創(chuàng)造力;樹立自主的終身學習態(tài)度;增強實現(xiàn)卓越的志向與抱負;培養(yǎng)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服務(wù)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觀,開發(fā)領(lǐng)導潛能[3]。
(二)新加坡天才教育制度的發(fā)展
新加坡的學校以公立為主[1,4]。建國初期的新加坡教育體制,要求學生在相同時間內(nèi)完成相同課程,參加同樣的升學考試,沒有留級制度。這種體制導致小學和中學的輟學率較高,造成國家教育投資的浪費[5]。
1979年,新加坡開始實施教育分流制度(mechanism of separation)。這是一種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即在基礎(chǔ)教育階段進行多次分流,以便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選拔國家急需的棟梁之才。以小學分流制度為例,依據(jù)小學四年級的統(tǒng)考成績,并綜合前三年的成績,學生被分入五年級的三種班型,通過國家考試(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PSLE)后進入中學或參加職業(yè)訓練。一是普通雙語班,通過考試后進入中學;二是延長雙語班,學制8年,通過考試后進入中學;三是單語課程班,只選修一門語文課,學制8年,成績合格者進入職業(yè)訓練班,未來將成為技術(shù)工人。
1981年,新加坡開始實行中學分流制度。普通雙語班和延長雙語班的學生通過PSLE考試升入中學后,根據(jù)成績分入三種班型:一是特選課程班,只有成績最優(yōu)異的約前10%的學生入選;二是快捷課程班,與特選課程班的必修課相同,但沒有大量課外補充學習材料;三是普通課程班,分為學術(shù)性和工藝性兩種。以上三種類型的學生,如在中學最后一年通過劍橋“O水平考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O”level Examinations),成績優(yōu)秀且學術(shù)能力強者可申請進人大學預(yù)科[6]。
分流制度為新加坡節(jié)約了教育資源,選拔了大批人才,做到了因材施教,但仍存在明顯的“智力資源浪費”問題,即少數(shù)天才兒童的潛力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掘與培養(yǎng)。
1981年,時任教育部長鄭永順率團到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家考察后,認為在新加坡開展天才教育迫在眉睫。在“提供天才教育指導,致力于培養(yǎng)天才兒童,使他們發(fā)揮最大潛力去實現(xiàn)自我、為社會做貢獻”的教育使命下,新加坡于1984年正式頒布了《天才教育計劃》(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7]。正式啟動《天才教育計劃》主要基于教育和政治兩個需要。從教育需要來講,新加坡認為智力超常兒童需要高水平的精神刺激和挑戰(zhàn),但在常規(guī)課堂環(huán)境中很難實現(xiàn);就政治需要而言,新加坡是一個自然資源匱乏的小國,國家的發(fā)展和成功必須依賴人力資源開發(fā)[8]。
二、新加坡天才教育的保障
(一)教育政策法規(guī)
1984年頒布的《天才教育計劃》是新加坡天才教育的綱領(lǐng)性文件。該計劃分別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實施,兩個階段的天才教育相互銜接、貫通[9]?!短觳沤逃媱潯窂男纬傻綄嵤┐笾陆?jīng)歷了四個階段。一是準備階段(1981—1983年),1981年赴國外考查,1983年草擬“天才教育計劃”。二是實施、拓展階段(1984—2001年),1984年,在兩所小學和兩所中學試行計劃;2001年天才教育小學增至9所,中學增至7所。三是調(diào)整階段(2004—2008年),2004年在中學開設(shè)綜合課程,2008年綜合課程全面取代中學天才班。四是融合階段(2008年至今),開始在9所天才小學實施天才兒童與非天才兒童互動計劃,并延續(xù)至今[7] 17-18。
(二)組織機構(gòu)保障
一是政府領(lǐng)導機構(gòu)。天才教育處(Gifted Education Branch,GEB)是新加坡天才教育的最高領(lǐng)導機構(gòu),負責自上而下實施《天才教育計劃》,設(shè)計充實課程,確定計劃入選名單,指導進入該計劃的基層學校的教學與管理,以及對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評估等。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NIE)是新加坡的國家教師教育機構(gòu),是國家教育服務(w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0]。教育部與國立教育學院共同領(lǐng)導新加坡的天才學校,從而推進新加坡的天才教育[8] 5-6。
二是辦學機構(gòu)。新加坡實施天才教育的小學有9所。其中萊佛士女子小學和樂賽學校最早開始天才教育的小規(guī)模實驗(1984年),后來陸續(xù)增加的學校分別是:英華學校(小學部)、公教中學(小學部)、恒力小學、南華小學、南洋小學、圣希爾達小學、道南學校[7] 13-14。新加坡實施天才教育的中學有7所。中學階段的天才班于2008年底被設(shè)有綜合課程(Integrated Programme,IP)的可實施校本天才教育(School-Based Gifted Education, SBGE)的“天才教育計劃”學校替代,學生可以通過選擇IP課程進入這些學校學習。這些學校擁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可自行設(shè)計課程、選拔與培訓教師。學生要在SBGE學校學習6年,不必參加新加坡劍橋“O水平測試”,便可進入兩年制的大專學校[11]。
(三)天才教育經(jīng)費保障
從2005年起,新加坡政府每年對教育的投資幾乎與國防投資持平[12]。新加坡教育部還有專項撥款用于推動天才教育發(fā)展。如就讀于政府支持的特殊教育學校(Government-supported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的學生,每年均可獲得教育儲蓄學生基金(Education Saving Pupils Fund)的支持;國家專門為私立學校所開展的綜合課程提供獎學金等[7] 19。
三、新加坡天才兒童的選拔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計劃》主要針對智力超常的天才兒童,對在其他方面(如藝術(shù)、音樂、繪畫、圍棋、體育等)有超常能力或潛能的天才兒童,也專設(shè)了鑒別與培養(yǎng)部門。
(一)面向小學三年級兒童的選拔
面向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選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篩選測試(Screening Test)。每年8月下旬,新加坡教育部面向公立學校和政府資助學校的三年級學生,組織全國性的英語、數(shù)學能力測驗,從中篩選出前10%進入第二階段的選拔測試(Selection Test)。第二階段的選拔測試于每年10下旬進行,主要考查英語、數(shù)學和綜合能力,最終約有1%的學生入選,進入“天才教育計劃”學校的4年級學習[13]。
(二)面向小學六年級兒童的選拔
小學六年級學生如果在PSLE測試中至少有3門成績優(yōu)異(A級),可以申請參加每年12月舉辦的六年級選拔測試。該測試主要考查語言、數(shù)學和綜合能力,由教育部的工作人員親自監(jiān)考,由計算機閱卷,用過的試卷會及時銷毀以免真題流出。通過考試的學生可進入開設(shè)綜合課程的“天才教育計劃”中學[14]。
(三)其他類型天才兒童的選拔
針對在藝術(shù)、音樂、繪畫、圍棋、體育等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天才兒童,新加坡也有專門的鑒別與培養(yǎng)渠道。通常家長需要申請?zhí)厥獍咐ㄟ^專業(yè)測試的孩子可以學習特選課程。
例如,藝術(shù)特選課程(Art Elective Programme,AEP)為期4年,專為有藝術(shù)天賦的學生設(shè)計,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藝術(shù)方面的從業(yè)者、學者、倡導者和領(lǐng)軍者。AEP為入選學生提供大量學習資源,包括擴充藝術(shù)課程、研討會、社會項目以及向行業(yè)內(nèi)專業(yè)人士學習的機會,還可以使用專業(yè)的設(shè)施設(shè)備[15]。又如,音樂特選課程(Music Elective Programme,MEP)也為期4年,專為有音樂天賦的學生設(shè)計。入選MEP的學生可以參加擴充音樂課程,訓練欣賞、創(chuàng)作、表演能力;還可以對古典、爵士、流行等多種音樂流派進行深入研究;可以使用專業(yè)設(shè)施設(shè)備等[16]。
四、新加坡天才兒童的培養(yǎng)
(一)天才教育以充實模式為主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主要采用充實模式(enrichment model)[17]。具體做法是以小學和初中現(xiàn)有課程為起點,在保留主體課程的基礎(chǔ)上,對一些教育內(nèi)容適度加寬、加深。教師由管理者變成指導者,學生成為教學中心,學生的個性化和獨立思考能力成為新的培養(yǎng)目標[14] 23。這一做法是為了保證天才兒童離開充實課程后能夠回歸正常課堂學習,且不會負擔過重。他們在日常充實課程之外,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參與充實活動、個性化學習計劃以及特殊計劃。
1.充實課程
《天才教育計劃》最大的優(yōu)點是為天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充實課程(enriched curriculum),做到因材施教。充實課程的特點是:內(nèi)容充實、過程充實、學習結(jié)果充實和學習環(huán)境充實[17]。其中的情感教育別具特色,其培養(yǎng)目標與天才教育培養(yǎng)兒童社會適應(yīng)能力和責任感的目標一致,且內(nèi)容豐富,不僅有道德教育、倫理教育,還包括社會服務(wù)等內(nèi)容。在教學形式方面,包括課堂講授、分組討論、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
2.充實活動
新加坡天才教育處組織各種課外充實活動(enrichment activities),幫助天才學生成長為能夠自主選擇、終身學習的獨立學習者。如為小學天才兒童設(shè)計英語、數(shù)學和科學方面的充實活動等,這些活動的實施受地方學校和天才教育處的支持[18]。
在英語領(lǐng)域,由天才教育處、新加坡辯論協(xié)會以及弗萊士學院共同舉辦“智慧與語言:校際辯論錦標賽”,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目的是培養(yǎng)天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另有“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針對經(jīng)過篩選的對英文寫作有興趣和天賦的小學五年級學生,通過為期2天的夏令營活動,促進天才學生與同輩群體、作家溝通交流,培養(yǎng)天才學生的英語創(chuàng)意寫作能力。
在數(shù)學和科學領(lǐng)域,由天才教育處分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舉辦“小學數(shù)學項目競賽”,針對所有小學四五年級學生,為學生提供機會將數(shù)學學習拓展到課堂以外或應(yīng)用于日常生活,鼓勵學生在數(shù)學領(lǐng)域進行創(chuàng)新。此外還制定了“E2K卓越數(shù)學計劃”(Excellence 2000 Mathematics Programme)和“E2K卓越科學計劃”(Excellence 2000 ?Science Programme),分別針對經(jīng)過篩選的對數(shù)學、科學有興趣和天賦的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培養(yǎng)學生通過探究方法發(fā)現(xiàn)和加深對數(shù)學或科學概念的理解。這兩項計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以培養(yǎng)數(shù)學家或科學家的習慣、態(tài)度和風格,使學生獲得批判性思維能力、高效溝通技能等21世紀能力。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處也為中學天才兒童設(shè)計了不同領(lǐng)域的充實活動[14] 125。如數(shù)學領(lǐng)域的“數(shù)學充實工作坊”,針對經(jīng)過篩選的中二校本天才教育計劃的學生,旨在幫助有數(shù)學天賦的學生進一步拓展數(shù)學興趣與知識,傳授大學階段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此外還有“數(shù)學研討會”,針對中三和中四校本天才教育計劃的學生,拓展他們大學層次的數(shù)學興趣和知識,為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向?qū)<覍W習。又如科學領(lǐng)域舉辦的“科學創(chuàng)造和探索應(yīng)用競賽”,目的是促進所有初中學生將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式解決問題的技能應(yīng)用到實際案例研究中,培養(yǎng)研究與獨立學習的技能,重視團隊合作。
在文學領(lǐng)域,舉辦“文學研討會”,目標群體是中三和中四校本天才教育計劃的學生。通過研討會的形式,使學生接觸課程和課堂之外的文學問題,激發(fā)對文學的興趣,豐富對文學學科的理解。該活動每年聚焦不同形式,包括論壇、講座和工作坊等,主講人包括作家、學者、評論家、文學及表演藝術(shù)從業(yè)者。
3.個性化學習計劃
個性化學習計劃(Individualized Study Options)是天才教育計劃課程體系的基石,是學生可以參與的各類計劃的總稱,其目的是培養(yǎng)天才學生對問題的研究能力并成為獨立的學習者。該計劃使學生有機會深入探索特定天賦及興趣領(lǐng)域,擁有大量個性化學習的選擇,每種選擇強調(diào)培養(yǎng)的具體技能不同,如研究技能、信息技術(shù)技能、創(chuàng)新思維技能和問題解決技能[14] 124。
個性化學習計劃的目標群體是小學四五年級的天才兒童。他們在四年級時將進行基本的研究技能學習,主要包括確定研究范圍、收集信息、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以及呈現(xiàn)結(jié)果的技能;到了五年級,則可以選擇個性化研究(Individualised Research Study,IRS)、創(chuàng)新計劃(Innovation Programme,IvP)、學校主辦的未來問題解決計劃(Future-Problem Solving,F(xiàn)PS)以及目的地設(shè)想計劃(Destination Imagination,DI)[19]。
4.特殊計劃
新加坡天才教育處開設(shè)大量特殊計劃(Special Programmes),對“天才教育計劃”充實課程進行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和信念。其作用是甄別特殊領(lǐng)域有高動機和高天賦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機會向該領(lǐng)域的專業(yè)人士學習,并進行特殊領(lǐng)域的興趣拓展。這些特殊計劃包括科學計劃、人文計劃、創(chuàng)新計劃、領(lǐng)導才能計劃等[14] 125-126。
(二)天才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發(fā)展
2008年,新加坡開始重視天才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在9所天才小學實施天才兒童與非天才兒童的互動計劃,以促進天才學生的個性全面發(fā)展。這種融合趨勢不斷加強,一直延續(xù)至今[7] 18。天才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遵循四條原則:一是“天才教育計劃”的核心充實課程,包括英語、數(shù)學和科學等,對天才學生單獨授課;二是綜合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大致相同;三是所有綜合班級的教師必須接受天才教育相關(guān)培訓;四是要注意共同授課的質(zhì)量,而不只是共同學習的時長[11] 16。天才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有兩種模式。
一是天才學生和普通學生組成綜合班級。如在9所天才小學中的南華小學和道南學校的四五年級,天才學生和普通學生組成混合班,由天才教育教師和受過天才教育訓練的普通教師授課。在這類班級中,除了天才教育計劃核心充實課程以外,所有其他科目都共同上課。天才學生要參加單獨的英語、數(shù)學和科學課學習。天才學生和普通學生大約有40~50%的時間在一起學習。在道南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還將參加三天兩夜的露營活動,共同參加至少8個小時的社區(qū)服務(wù)工作。
二是“天才教育計劃”(GEP)和非“天才教育計劃”(非GEP)學生分別組班。天才學生和普通學生混合上課的課程包括藝術(shù)和手工、公民道德教育、中文/高級中文、音樂和物理等,有的學校還會安排家庭實踐、輔助課程、田野郊游或露營等活動。該模式于2008年開始在另外7所“天才教育計劃”小學實施。兩類學生的混合能夠促進學生分享經(jīng)歷和體驗,建立更緊密的關(guān)系[11] 16-19。
(三)選拔和培養(yǎng)天才教育教師
新加坡對天才教育教師的要求非常嚴格。進入天才教育系統(tǒng)的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特質(zhì):一是教師必須認同天才兒童的需求有必要滿足;二是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學歷和良好的教師記錄;三是充滿求知欲、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和熱情,精力充沛,樂于接受新觀念,靈活性強,尊重學生的潛力;四是具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和專業(yè)態(tài)度。教師選拔的具體步驟包括個人申請或他人推薦、面試和試講。其中,面試著重考察教師對天才教育的態(tài)度以及該教師是否適合天才教育系統(tǒng)[7] 16。
新加坡非常注重對天才教育教師的培訓。對新入職教師,天才教育處會委派專家深入課堂,在教學策略和課程設(shè)計方面給予專業(yè)輔導。教師必須完成3門必修課:一是天才教育基礎(chǔ)課程(mandatory foundation course in gifted education),可使教師對核心概念具備清晰的認識;二是天才兒童的情感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 for the gifted),有助于教師關(guān)注并引導學生情緒、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發(fā)展;三是天才兒童的課程差異(curriculum differentiation for the gifted),幫助教師區(qū)分天才教育課程與主流課程的差異,以針對學生的具體需要設(shè)計符合其身心發(fā)展特征的課程,滿足天才兒童的需求[20]。
有經(jīng)驗的教師將接受更專業(yè)的培訓,包括課程培訓、專家指導、會議交流、出國考察等。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教育部在融合教育趨勢下,通過對普通教育教師進行天才教育方面的培訓來提升其教學水平,以支持學校實施天才培養(yǎng)的混合編班模式[7] 16-17。
(四)考核評估天才教育結(jié)果
從國家角度而言,為考察學校實施天才教育的情況,天才教育處制定了相關(guān)考核與評估措施。一是課程綜合考察。天才教育處會組織天才教育專家定期到執(zhí)行“天才教育計劃”的學校聽課,并與學校管理者和教師進行座談,以便在每學年末對課程進行修訂。二是整體評估。每隔幾年,天才教育處會采用正式的評估標準對“天才教育計劃”執(zhí)行學校進行審核。為了全面評價天才教育的執(zhí)行情況及開展長期研究,天才兒童的各項成績都要有詳細記錄。
從學校角度出發(fā),需要全面評價各學科教學情況,主要由教育部委派的專人負責,具體包括以下工作:一是詳細記錄天才兒童的全國統(tǒng)考成績、各科考試成績等;二是邀請?zhí)觳艑W生和家長參與評估,通常是與學生(包括已畢業(yè)或中途離開的學生)和家長面談[21]。
五、新加坡天才教育的成果
(一)國家競爭力與國民素質(zhì)提高
《天才教育計劃》的實施不僅為新加坡選拔和培養(yǎng)了國家急需但數(shù)量有限的高素質(zhì)人才,還極大地提高了新加坡全體國民的文化素質(zhì)和技術(shù)水平。一是提升了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世界經(jīng)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fā)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2011-2012)》指出,新加坡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主要原因在于對教育的極度重視[22]。在《全球競爭力報告(2016-2017)》中,新加坡的全球競爭力指數(shù)排名僅次于瑞士,位列第二,其中高等教育指標排名全球第一位[23]。在《全球競爭力報告(2018)》中,新加坡的全球競爭力指數(shù)排名僅次于美國,位列第二[24]。在《全球競爭力報告(2019)》中,新加坡的全球競爭力指數(shù)排名世界第一[25]。二是在國際能力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經(jīng)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發(fā)布的國際學生能力測試報告顯示,新加坡在PISA 2015測試中奪得桂冠[26];在PISA 2018中位居第二[27]。
(二)各行各業(yè)領(lǐng)軍人物突出
2017年,新加坡教育部從其收集的“天才教育計劃”畢業(yè)生縱向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這些畢業(yè)生不僅在學術(shù)領(lǐng)域,而且在非學術(shù)領(lǐng)域也表現(xiàn)出色。較早幾批畢業(yè)生現(xiàn)已四十多歲,在公共和私營部門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他們有的成為私營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管理合伙人或首席執(zhí)行官,其他人也是各自領(lǐng)域的領(lǐng)軍人物,如醫(yī)療領(lǐng)域的高級顧問、律師事務(wù)所的高級合伙人或公共部門的高級主任等[9]。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加坡國家概況[EB/OL].(2022-07)[2022-10-28].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076/1206x0_677078/.
[2]董俊峰.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計劃”[J].外國教育研究,2000,27(4):51-53.
[3]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Overview of th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EB/OL].(2021-10-18)[2022-10-10].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gifted-education/overview.
[4]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Types of schools[EB/OL].(2022-02-23)[2022-12-9].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schools/types-of-schools.
[5]李麗.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淺析[J].創(chuàng)新,2009,3(4):24-27.
[6]李曉明.新加坡的精英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4,(8):17-20.
[7]王寅枚,馮超,程黎.新加坡天才教育的現(xiàn)狀及特色[J].外國教育研究,2014,41(3):12-21.
[8]Milne A, Mhlolo M. Lessons for South Africa from Singapores gifted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21, 41(1): 1-8.
[9]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EB/OL].(2021-02-18)[2022-11-04].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gifted-education.
[10]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rporate Information[EB/OL].(2022)[2022-11-10].https://www.nie.edu.sg/about-us/corporate-information.
[11]馮艷艷.新加坡“天才教育計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20.
[12]劉笑言.新加坡文化軟實力的制度載體與價值內(nèi)核[J].社會科學,2015(2):23-30.
[13]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Identification of students for th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EB/OL].(2022-06-12)[2022-11-04].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gifted-education/ identification.
[14]唐科莉.新加坡天才教育體系及實踐經(jīng)驗[J].新課程評論,2021(1):120-128.
[15]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Overview of the Art Elective Programme(AEP) [EB/OL].(2022-02-24)[2022-11-04]. https://www.moe. gov . sg/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aep-sec/overview.
[16]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Overview of the Music Elective Programme (MEP) [EB/OL].(2022-05-31)[2022-11-04].https://www.moe. gov. sg/ 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mep-sec/overview.
[17]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 Enrichment Model[EB/OL].(2022-10-14)[2022-11-04].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gifted-education/enrichment-model.
[18]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Enrichment programmes and activities for high-ability learners[EB/OL].(2022-02-18)[2022-11-04].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high-ability-learners.
[19]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Individualised study options[EB/OL].(2021-10-18)[2022-11-04].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programmes/gifted-education/individualised-study-options.
[20]Shavinina L V.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giftedness[M]//Recent developments in gifted education in East Asia. Germany: Springer Verlag Press, 2009: 1427-1461.
[21]羅震雷.新加坡的天才教育[J].教育科學,1998(2):60-61.
[22]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1-2012[EB/OL].(2011-10-29)[2022-11-04].https://cn.weforum.org /reports/ 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1-2012.
[23]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6-2017[EB/OL].(2016-09-28)[2022-11-04].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6-2017-1.
[24]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8[EB/OL].(2018-10-16)[2022-11-04].https://cn.weforum.org/reports/the-global-competitveness-report-2018.
[25]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EB/OL].(2019-10-09)[2022-11-04].https://cn.weforum.org/reports/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9.
[26]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ingapore tops latest OECD PISA global education survey[EB/OL].(2016-12-06)[2022-11-04].https://www.oecd.org/education/singapore-tops-latest-oecd-pisa-global-education-survey.htm.
[27]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ISA 2018 results[EB/OL].(2018)[2022-11-04].https://www.oecd.org/pisa/publications/pisa-2018-results.htm.
Dedication on Gifted Education in Singapore to the Potential of All Children
LIU Ying1,3,4 ? LU Liuliu1,3,4 ? Guo Xiuli1,3,4 ? LV Jia1,3,4 ? SHAN Yiming1,3,4 ? BAI Xuejun1,3,4 ? ZHANG Xingli2,5 ?WANG Yongli6
(1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 CAS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3 Faculty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4 Tianjin Social Science Laboratory of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ianjin 300387;
5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6. Res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 China, Beijing 100816)
Abstract: Singapor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 as the programm document to guide its gifted education, and sets up the Gifted Education Department to lead and supervi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ifted education from top to bottom. Singapore has nearly 4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exploration of gifted education, with complete talent education system, and perfect selection mechanism, training mode, integrated plac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for gifted children. The distinct policy on gifted education fully considers the development of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in gifted children, enhances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national quality, also cultivates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Singapore.
Keywords: Singapore; Gifted children;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 Elite education
(責任編輯 郭向和 ? 校對 姚力寧)
作者簡介:劉穎、盧柳柳、郭秀麗、呂佳、單一鳴、白學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學生心理發(fā)展與學習天津市高校社會科學實驗室(天津,300387);張興利(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北京,100101),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學系(北京,100049);王永麗,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處(北京,100816)
基金項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與決策研究服務(wù)專項 2022年度委托課題“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早期培養(yǎng)比較研究及其數(shù)據(jù)庫建設(shè)”(編號:MOE-CIEM-20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