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幼小銜接中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和實踐策略

      2023-05-30 13:11:09冉曉燕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10期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小銜接調(diào)查研究

      冉曉燕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提升,家長和社會對學前幼兒的重視度普遍提升。在多年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幼兒大班期間,家長對幼兒“學到什么”關注度非常高。幼兒園教育理念的教學范圍和小學知識性教育有本質的區(qū)別,基于幼升小、“教育起跑線”等教育觀點的出現(xiàn),家長對幼兒園知識性內(nèi)容的學習有一定的要求。然而“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也在本質上規(guī)定了幼兒園教育內(nèi)容的大框架。很多家長將片面的教育觀點和對幼兒的期待放到了幼兒園升小學教育中,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在家庭中沒有很好地與教師建立共同體,協(xié)助幼兒園教師,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關鍵詞:幼小銜接;家園共育;調(diào)查研究;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0-0024-04

      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改變,對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有重大影響??茖W的幼小銜接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形成自我意識,不僅很大程度上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有利于幼兒在人生道路上的角色轉化。幼小銜接的科學實施,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還能幫助學校在這個領域積累經(jīng)驗,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參考。幼小銜接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較大的轉折點,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能夠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教師、家長和幼兒的共同成長,同時能夠為幼兒今后步入的全新學習階段奠定良好的基礎。學前幼兒和小學生最大的差異是學習內(nèi)容、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法的轉變,雖然幼小銜接的主體是幼兒,但家長與教師能夠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以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活動內(nèi)容為基準,從理念和方式等多種維度,引導家長正確面對幼小銜接,減少焦慮,提供切實可行的教育建議,促進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家園的緊密合作,更好地促進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生角度的轉變。

      1.幼小銜接中家園共育的意義

      (1)理論意義

      世界各國的家庭都普遍面臨著幼小銜接的問題。目前,幼小銜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類似于理論和價值等宏觀層面。具體學科課程的設置和概念的實施是基于在其他學者的肩膀上,從實踐出發(fā)重點分析了在現(xiàn)階段我園幼小銜接教育和家庭進行緊密無間的合作基礎上的幼小銜接問題,并在相關調(diào)查國內(nèi)外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拓展研究問題的主體視角,制定實施策略。近年來隨著家長素質及社會關注度的提高,家園共育成為有效銜接階段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好的家庭教育能夠提升幼兒個人素養(yǎng),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降低家長的升學焦慮,將目光放到幼兒自身成長的過程中。

      (2)現(xiàn)實意義

      第一,有利于幼兒園幼兒健康發(fā)展。

      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改變,對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有重大影響??茖W的幼小銜接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形成自我意識,不僅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幼兒在人生道路上的角色轉化。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將幼小銜接和家園共育互相結合,一方面能讓家長正面了解幼小銜接的重要意義,將重點放在幼兒專注力、獨立意識等;另一方面科學引導家長配合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第二,有利于促進幼兒園自身的長遠發(fā)展。

      幼小銜接的科學實施,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還能幫助學校在這個領域有所經(jīng)驗積累,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參考。形成系統(tǒng)的幼小銜接班本課程和家園共育的案例參考,有助于提升幼兒園在幼小銜接領域的重視度和參與度,能夠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更好地助力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從心理和行為完成角色的互換。良好的家園共育能夠奠定幼兒園的社會口碑,同時形成一套較為成熟和科學的家園共育體系,對教師和幼兒園的成長都有長遠的發(fā)展影響。

      第三,有利于促進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以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活動內(nèi)容為基準,從理念和方式等多種維度,引導家長正確面對幼小銜接,減少焦慮,提供切實可行的教育建議,促進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家園的緊密合作,能夠綜合提升幼兒的全面素質。家長和教師通力合作能夠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資源,促進教育合力最大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對幼兒發(fā)展成長和后續(xù)的發(fā)展都有著推動作用。隨著家長素養(yǎng)及家長教育理念的提升,較多的教育理論充斥于家庭教育中,缺乏良性的引導和科學的指導,因此加強幼小銜接家園共育,能夠在幼兒成長的關鍵節(jié)點,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2.幼小銜接中家園共育的現(xiàn)狀

      (1)內(nèi)容不系統(tǒng),家長不了解

      幼兒園幼小銜接內(nèi)容不系統(tǒng),沒有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注重知識層面的學習,忽略了幼兒思維能力的啟發(fā)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對教師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對于幼小銜接的教育內(nèi)容依然存在“小學化”的傾向。結合家長走訪到的內(nèi)容,在幼兒園中普遍情況都在注重知識類的學習,幼兒園教育觀點受到社會和家長的影響,在課程構建的過程中融入了小學知識化的內(nèi)容,沒有用合理的、正確的觀點引導家長。課程構建不合理,不符合學前教育的相關規(guī)定。同時,在實施過程中注重了幼兒的知識性學習內(nèi)容,忽略了幼兒成長中的趣味引導。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的教育主導內(nèi)容應是培養(yǎng)幼兒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為主,通過各個領域活動內(nèi)容的啟發(fā)幼兒思維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家長來說,對幼兒的期待以及對現(xiàn)階段幼小銜接教育活動和小學教育的不熟悉,導致家長多數(shù)“人云亦云”,潛在地規(guī)劃了學前幼兒“應該學多少知識”,比如認多少漢字,背多少古詩等,量化幼兒的學習內(nèi)容,過渡專注成效,忽略了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

      (2)溝通不到位,策略不系統(tǒng)

      缺乏系統(tǒng)性的家園合作實施策略。多數(shù)家長在時代教育背景下的焦慮心理嚴重,把希望寄托在幼兒園,沒有看到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的顯著成長。同時,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很多家庭中接送撫養(yǎng)的主要監(jiān)護人為爺爺奶奶,教育觀點及教育方法落后。在家訪過程中看到很多家長給孩子做練習題等內(nèi)容,而忽略了幼兒園一直堅持的親子閱讀內(nèi)容。家長對于幼小銜接的片面了解,導致在家庭教育中過早地融入知識性學習,長期下去將會影響到幼兒心智的發(fā)育,同時打擊了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在小班幼兒剛入園,家長還能夠以欣賞、贊美、游戲的角度來和幼兒相處;進入中班之后,幼兒的能力有所提升,家長能夠從幼兒的家庭表現(xiàn)看出幼兒的成長,從而對幼兒抱有肯定和激勵的態(tài)度;在大班的幼兒,受到“升學”的影響,家長的要求“量化”,與幼兒的相處過程中帶有引導性和焦慮性。

      (3)體系不健全,理論不科學

      家園共育缺乏理論支撐,現(xiàn)有幼兒園和家庭溝通過程中簡要地說明了幼兒園活動內(nèi)容、實施過程、幼兒的表現(xiàn)以及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為家庭教育提供有利的理論支撐和可行性的實施策略。很多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只是指出了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而沒有提供方法,家長受教育程度以及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對幼兒過于寵愛,沒有進行合理的引導,導致問題積累得不到有效改善。一方面跟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科學構建有直接的關系,教師培訓及幼兒園日常活動中滲透不到位。另一方面教師的個人素質和教育觀點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師對自身的規(guī)劃缺失,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了固定思維,主動接受新鮮理念、了解家庭教育的意識淡薄。

      3.幼小銜接中家園合力的綜合思考

      (1)幼兒園方面

      科學規(guī)劃幼小銜接教育內(nèi)容,注重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做好幼小銜接教育的準備措施。提升教師整體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及培訓活動,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同時,幼兒園應引進科學、系統(tǒng)的教育教材內(nèi)容,合理開展學前教育活動,為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助力。此外,要讓家長看到和領悟幼小銜接的科學性,從本質上改變家長的教育觀點,可以借助名師講座、家庭訪談、問卷調(diào)查等不同的形式從整體到個體逐漸滲透,讓家長在重視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育兒觀。

      (2)家園活動

      幼兒園開展以幼小銜接為主題的家園合作教育活動,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幼小銜接,緩解焦慮情緒,積極配合幼兒園開展的各樣活動,從家庭教育注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家庭教育是學前教育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習慣直接影響到幼兒。因此,提升家庭教育理念,給予家長正確的方式,引導家長從家庭教育入手,在家庭中進行針對性的習慣培養(yǎng),能夠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使幼兒從心理和習慣上平穩(wěn)地過渡。在遇到共性問題和針對性問題,能幫助家長從幼兒和小學生兩個方向進行分析,明確不同階段的成長要素,教師專業(yè)、家長配合,讓幼兒順利渡過關鍵成長期。

      (3)共育方式

      幼兒園教研組結合家長問卷調(diào)查,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fā),參考文獻資料,找出各個年齡段幼兒幼小銜接中家園最佳合作的方式,并靈活使用,記錄在冊做好總結和反思。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到實踐成果,開展跟蹤回訪活動,將實施過程形成文字性的記錄,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形成優(yōu)秀的家園共育活動案例,為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參考資料。有效記錄、生成較為全面的分析,輔助教師教育理念,為其提供行為支撐。比如在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一個階段的觀察,分析幼兒獨立能力較弱的原因,通過和家長溝通、實際走訪都內(nèi)容,綜合分析問題成因,從而為家長提供可行的方法。在教師的輔助下,觀察幼兒的成長,讓家長看到幼兒的變化,認可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4)溝通制度

      幼兒園結合幼兒園及當?shù)亟虒W學情生成一系列制度,保障幼小銜接中家園合作的評價。評價的主體是幼兒,更多的也是家長。幼兒園教育更多的是服務過程,服務對象為幼兒和家長。幼兒園和教師應正確規(guī)范教育教學活動內(nèi)容,提升整體素質,塑造良好的師德風范,更好地幫助幼兒得到更規(guī)范的教育,同時也能保證幼兒更好的發(fā)展。傾聽家長的心聲,讓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有制度的約束和指引,有效改善幼兒教師溝通不到位的情況。

      4.開展幼小銜接家園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案例分享

      (1)構建系統(tǒng)科學的班本課程

      現(xiàn)階段,很多幼兒園在幼小銜接課程活動中注重知識層面的學習而忽略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學前教育而言,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學齡前幼兒更加重要。3-6歲幼兒正處于習慣培養(yǎng)最好的階段,幼兒模仿能力極強,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幫助幼兒養(yǎng)成自控力,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也能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第一,從行為習慣出發(fā)。

      教師從學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基本學情出發(fā),融入生活元素,構建班本課程將教學理念和教學活動高度融合,在生活中發(fā)掘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和有教育價值的元素,并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觀察,持續(xù)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相關經(jīng)驗。比如,學前幼兒的閱讀活動被廣泛認可,然而在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好的閱讀習慣,讓幼兒通過集體閱讀、繪本閱讀、親子閱讀等多種活動形式,感受閱讀的魅力,激發(fā)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從而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幼兒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引進小學名師對幼兒教師進行專業(yè)的指點,打破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少聯(lián)系,不了解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比如在“雙減”后小學的教育形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革,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兩個方面來豐富幼兒教師的知識層面,結合幼兒教育,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習慣。

      第二,從幼兒興趣出發(fā)。

      小學教育注重知識類的學習,而學前教育應激發(fā)幼兒興趣作為出發(fā)點。以幼兒興趣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從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比如,以節(jié)日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中,通常以幼兒自主感覺為主,以幼兒對節(jié)日的印象調(diào)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教師高水平提問的引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從而讓幼兒在節(jié)日活動中自主探索。在自主開放的活動,遵循了幼兒興趣,讓幼兒在平等、開放、獨立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個性和能力,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第三,從綜合評價出發(fā)。

      從教學活動中出發(fā),教師豐富評價的內(nèi)容,構建系統(tǒng)評價體制。引導幼兒在評價中獲得自信,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引導幼兒進行自主評價和互相評價,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在集體活動中,幼兒的興趣是基于教師的科學引導,教師將評價融入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幼兒的參與感,給予幼兒空間和時間進行自主探索。區(qū)域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在不同的探索過程中得到激發(fā)。教師從活動開始,將評價貫徹始終,引導幼兒將自己所探索的內(nèi)容用話語進行表達完成自主評價,整合探索的結論,形成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

      第四,從家庭教育出發(fā)。

      家長對幼小銜接的焦慮主要還是來源于知識類的學習。簡單地說就是認識多少字,會寫多少字,會算多少題,量化的知識性內(nèi)容的評價,是家長對學前教育錯誤的理解和社會教育壓力所導致的。將幼小銜接內(nèi)容充分融入實踐活動,引導家長參與到教育的過程中,讓家長聽到教育,看到教育中幼兒的成長,能夠好地開展家庭教育。比如,以自然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中——發(fā)現(xiàn)春天的秘密,讓家長帶領幼兒融入自然環(huán)境中,探索自然的奧秘,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成長?!拔铱吹搅耸裁搭伾幕?,幾只蜜蜂,他們在干什么”從童稚的語言中讓家長感到幼兒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

      (2)提升家園共育效果的實踐策略

      第一,制定的共同的目標。

      通過家園聯(lián)系欄、家長會、主題活動日等溝通機會,引導家長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的形式不同,但是目標一致。幼兒的每一個階段教育的內(nèi)容不同,教師通過構建科學的班本課程,將內(nèi)容展示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的科學性和導向性。尋求家長在教育活動中的理解力和配合力。在小班階段,教師注重幼兒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然而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及長輩對幼兒的溺愛,經(jīng)常導致活動不能順利開展。幼兒教育一定是幼兒園、家庭二者合一的教育。家長在家庭中的一手包辦讓幼兒產(chǎn)生依賴心理。將這種情況和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家庭配合共同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從個體出發(fā),跟家長一起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實施策略,引導家長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第二,提供有效的配合方法。

      在幼小銜接活動主題開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在知道幼兒有哪些問題的情況下,表現(xiàn)得不知所措。通過多次交流和家庭走訪發(fā)現(xiàn),家長有教育的意識但是缺乏教育的方法。因此,教師引導家長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知識,將知識內(nèi)容變成合理的引導方法。中班時期班級中有一個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總是表現(xiàn)為悶悶不樂,不樂于參加活動。但是在區(qū)域活動或者戶外游戲幼兒有非常大的興趣。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喜歡不斷地鼓勵和表揚,在小組活動中教師的語言引導可以說是一對一的,幼兒得到回應后積極性很高。但是在集體活動中,教師面對的是所有孩子,這個幼兒感覺自己不被重視,所以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就表現(xiàn)得積極性不高。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和家長溝通,在平時語言教學和家庭教育中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榮譽感,逐漸融入集體活動環(huán)境中。

      第三,實施全程觀察和指導。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個活動、一次談話能夠那完成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父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也較大,因此在家庭教育陪伴階段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現(xiàn)狀,缺乏堅持性。教師借助幼兒園制定的溝通制度及家園共育的各項活動,從溝通、走訪中觀察幼兒的成長變化,給予家長鼓勵和引導。家庭教育的合理開展,直接影響到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的落實,讓教育得到家庭的支持,互相推動,合力發(fā)展。

      5.結語

      合家園之力,謀教育長遠發(fā)展。在學前教育中需要樹立長遠的科學規(guī)劃,幼小銜接不只是存在大班的教育活動中,更應該從小班入園開始就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符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智力特點,細化成長目標,科學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能夠幫助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形成知識經(jīng)驗。幼兒在成長的過程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家庭和幼兒園應該緊密聯(lián)合在一起,共同為幼兒成長護航。即讓幼兒有快樂的童年,又幫助幼兒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習慣完成幼小銜接。

      參考文獻

      [1]馮璇坤,劉春雷.幼小銜接階段教育的節(jié)奏與目的——復歸“童年期幸?!盵J].教育學術月刊,2019(02).

      [2]李曉雯.基于兒童天性的小幼銜接期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4.

      [3]喬紅,趙慧霞.立足童蒙養(yǎng)正 助力幼小銜接[J].中國教育學刊,2018(S2).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幼小銜接調(diào)查研究
      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論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fā)的研究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20:25
      重視“幼小銜接”幼兒教育更出彩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56:34
      初談幼小銜接之家園配合
      教師·下(2016年10期)2016-12-03 10:08:40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之方法
      企業(yè)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西安體院學院體育專業(yè)學生人生規(guī)劃研究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0:27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1:35
      西华县| 容城县| 浮梁县| 新沂市| 武宣县| 建德市| 巴青县| 古丈县| 荃湾区| 汽车| 克拉玛依市| 浪卡子县| 苍山县| 云阳县| 沂南县| 井冈山市| 凭祥市| 遵义市| 武邑县| 博白县| 辽中县| 延吉市| 哈尔滨市| 广德县| 积石山| 娄烦县| 延津县| 清镇市| 内丘县| 禹城市| 当涂县| 昌都县| 重庆市| 五指山市| 秀山| 永胜县| 武山县| 鲁甸县| 鹤岗市| 湟源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