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斌
摘 要 “思辨”即理性思考辨析的能力,結合一次月考作文實例,分析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探求師生共寫背后的思辨表達。
關鍵詞 月考作文 “忙”“閑”思辨 師生共寫
思辨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品質。語文課程標準給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思辨表達是議論文的靈魂。
[原題呈現(xiàn)] ①“人類的最高理想應該是于必須的工作之余還能有閑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 梁實秋 ②“人莫樂于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游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薄?張潮 ③不說閑話,不干閑事,不做閑人?!?某中學某班班訓讀了以上三則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三則材料為基礎確定立意,寫一篇班級讀書交流稿,在班級讀書會上分享。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審題] 1.讀懂材料的內涵。這是一則圍繞“忙與閑”展開討論的思辨作文,①②側重于“閑”可以帶來的益處;③強調高三學子須“不閑”,即“忙”。2.理清隱含的思辨關系。寫作要求“以三則材料為基礎確定立意”,考生必須立足三則材料、理清材料的關系:梁實秋強調“工作之余”的閑靜、張潮強調“人莫樂于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的閑雅,都沒有一味強調“閑”而否定“忙”。考生立意時切不可只偏重“閑”與“忙”的任意一方,在寫作中呈現(xiàn)這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方能將文章引向深刻。3.注意寫作的情境限制。題中情境是班級讀書交流,分享對象是班級同學,應注意交流稿開頭和結尾的格式。
[最佳立意] 忙閑相宜,人生至佳;忙閑得法,張弛有道;忙于外而閑于心;于快節(jié)奏中享受慢生活。
學生考試作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審題游離,辭不達意,完全置“忙”與“閑”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于不顧。如“于為人做事中仰望星空”,立足于“為人做事”與主題無關;談“時間管理”;談“忙”的意義和價值,只字不顧“閑”等。這些都是偏題立意。
[佳作展示]
忙于外而閑于心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的讀書交流,我分享的題目是《忙于外而閑于心》。
在工作之余別忘了給自己心靈放個假,讓自己有閑暇去做人,有時間去享受生活。心靈放松了,也就具備了龍應臺先生所追求的“累積、沉淀、觀照”境界,所以停下來,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生活,追求真善美,做到:忙于外而閑于心。
“不說閑話,不干閑事,不做閑人”就是我們應該堅守的,但是“忙于外而閑于心”并非“閑事”,只是換一種方式去體驗生活。用心感受,不是放空一切、把所有事都閑置下來,而是讓心靈去反思沉淀。
將行動停下。
放眼望,天下熙熙攘攘,路人步履匆匆。生活的瑣事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一天一月一年,有些人都在重復著一種疲憊的生活方式。在你身體感到超負荷時,不妨停一停腳步,因為生命不止是勞碌奔忙,未知的生活角落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叭祟惖淖罡呃硐霊撌怯诒仨毜墓ぷ髦噙€能有閑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所以,慢下節(jié)奏,將行動停下,去另一個世界暢游一番。
從心靈出發(fā)。
行動停下了,心靈才能開始出發(fā)。心靈是感受世間萬物的根源,用心觀照?!八枷胄枰涷灥睦鄯e,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膘o下心來,隔絕塵世的紛擾與喧鬧,探求一片心靈的凈土。一個人的價值不一定用腳步丈量,可以用思想深度去衡量,越是愿意去探索發(fā)現(xiàn),你的生命就越是厚重。用心出發(fā)的過程,就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你外在的忙碌雖然停下了,但是你的心靈卻一直在路上。用心享受生活,去體悟生命中的美好與確幸。
暫時擱下身上的重物,懷揣著一顆澄澈的心靈去尋悟月光美景,忙于外而閑于心。
我的分享結束,謝謝大家。
點評:文章側重于談“閑暇”的價值和意義,圍繞“將行動停下”和“從心靈出發(fā)”兩方面闡述,強調“用心靈感受”的重要意義,析理透徹,語言表達通順。但是文章存在亮點不足:第一,思辨性不強。標題雖有思辨性但正文部分沒有把“忙”與“閑”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闡述透徹。第二,通篇除引用論證、比喻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外,基本沒有事例論證。故而,得分不高。
[教師下水文]
張弛有度,忙閑相宜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的讀書交流,我分享的題目是《張弛有度,忙閑相宜》。
琴瑟有弦,須張弛有度,緊一分則琴弦易折,松一分則樂調難成,調弦適度方能悅耳動聽。弦之張弛亦如人生,人生太忙雖得充實,但容易錯失風光;人生過閑雖自得,卻容易跌入空虛。因此,人生一世,當張弛有度,忙閑相宜。
忙,讓人生獲得元氣,走向充實。
某中學某班班訓:“不說閑話,不干閑事,不做閑人?!痹忈屃烁呷龑W生的奮斗狀態(tài),高三學子唯有不閑,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試問,哪一項發(fā)明不是無數(shù)次忙碌實驗的結果?人類的哪一次進步不是忙碌奮斗的結晶?
羅馬哲學家小塞涅卡說:“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惫磐駚頍o數(shù)先哲圣賢孜孜以求、大膽創(chuàng)新,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文明才得以共享。身處新時代,我輩青年當以銳意進取之決心,行奮斗向前之實踐,在忙中收獲知識,于忙中實現(xiàn)理想。
但是,忙碌奮斗不是只顧埋頭苦干,忘記抬頭看路,人生亦需閑暇時的觀照。
閑,讓生命處于靜思,獲得沉淀。
梁實秋先生說:“人類的最高理想應該是于必須的工作之余還能有閑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比绻松皇O旅β?,那么人恐怕只會淪為異化的機器,重復機械的勞動。人需有閑暇調劑,就如一杯咖啡,加塊方糖、調以牛奶,味道絕佳。懂得忙碌奮斗的人應該懂得生活,懂得讓生命獲得安閑。
忙碌會讓我們只顧趕路前進,而錯失明月清風和沿途風景,生命若無靜思何以產生厚度?若無觀照何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印第安人有句諺語:“別走得太快,等一等靈魂?!膘`魂趨于忙碌,生命便只剩行尸走肉。忙閑相宜,才是人生佳境。
張弛有度,忙閑相宜,生命既得充實,亦有觀照。
東晉名將謝安臨危受命,率領八萬將士抵抗前秦“百萬雄師”,敵強我弱,情勢危急,好友謝玄慌張問計,謝安神情泰然,毫無懼色,宴請親朋好友,與謝玄對弈賭別墅,運籌帷幄,棋局操勝,大戰(zhàn)亦捷,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績,也將岌岌可危的東晉王朝挽狂瀾于既倒。無他,實為忙閑相宜之果,謝安達到了忙于外而閑于心的境界。
忙,讓人生活得充實;閑,讓生命獲得觀照,真正做到張潮所說的“閑則能讀書,閑則能游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忙中有閑,閑不忘忙,兩兩相宜。
這樣我們的人生不只有眼前的“忙碌”,還有詩意和遠方的田野。
我的分享結束,謝謝大家。
點評:本文脈絡清晰,采用先分后總的結構,開頭段以比喻論證開場,用“調弦適度”引出“忙閑適度”的觀點,照應標題。分論點一基于“不說閑話,不干閑事,不做閑人”的班訓,闡述“忙,讓人生獲得元氣,走向充實”,主要采用引用論證。分論點二基于梁實秋的名言,闡述“閑,讓生命處于靜思,獲得沉淀”,主要采用正方對比論證。分論點三闡述“張弛有度,忙閑相宜,生命既得充實,亦有觀照”主要采用舉例論證。結尾總結全文,再引張潮的話突出“忙閑相宜”的主旨。
高考作文核心素養(yǎng)要求:凸顯時代特色,彰顯家國情懷,推崇思辨能力。思辨性表達恰恰能夠給我們一雙銳利的眼睛和一副睿智的頭腦。每一位語文同仁如能在這類作文中大膽實踐、智慧引導,相信我們的學生在議論說理中定能涌現(xiàn)出更多充滿客觀而理性表達的作品。
[作者通聯(lián):云南臨滄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