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娣
過年的吃食里,最讓我難忘的是炸素丸子。小時候,我最盼望過年,因為過年時,可以吃到香香脆脆的素丸子。
快要過年的時候,奶奶總會在我家門前院子的空地上支起一口大鍋炸素丸子。那時候,奶奶操持著我們一家大小的吃喝,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是每年都會省下糧食來給孩子們炸點(diǎn)素丸子吃。一張小小的桌子圍著滿滿的家人,在那個年代,奶奶說,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奶奶是炸素丸子的高手。她拿出預(yù)先搗好的糯米粉,倒入適量的沸水和白糖,揉搓成糯米粉團(tuán),再撒下事先炒香并搗碎的花生碎,再把糯米粉團(tuán)搓成一個個小圓球。起火,待鍋熱后倒下小半鍋花生油。奶奶把一只竹筷子放進(jìn)油里,待筷子周圍布滿了小氣泡,就說明油熱了。然后把小圓球放進(jìn)油鍋里,一個個小圓球就像一只只胖鴨子撲通撲通地跳下河,樣子很是可愛。油鍋里發(fā)出吱吱的聲音,素丸子的香味飄得滿屋滿院都是,我蹲在一旁,饞饞地看著,暗地里悄悄地咽著口水。奶奶嫻熟地用筷子翻動著素丸子,待素丸子呈金黃色便撈出,放進(jìn)竹簸箕里。饞嘴的我早已急不可耐,抓起一個素丸子就往嘴里塞,燙得我眼淚直流。
奶奶炸的素丸子外焦內(nèi)嫩,香脆甜糯,是我小時候過年縈繞在舌尖最難忘的年味之一。奶奶把素丸子放進(jìn)竹吊籃里,掛在堂屋的屋梁上,防止我們這些饞貓偷吃。可這難不倒我!我常常趁家里沒人的時候,搬來一張凳子,站上去,偷拿吊籃里的素丸子,然后像一陣風(fēng)似的“呼”地跑出家門,躲在村東邊的一棵大榕樹下吃,吃得滿嘴滿手都是油。
當(dāng)奶奶年過古稀后,過年前炸素丸子的任務(wù)便落在了母親的肩上。母親炸素丸子的手藝是奶奶手把手教的。母親在院子中間的空地上,支一口大鍋炸素丸子,炸的是美味的蘿卜粉絲丸子。母親系上藍(lán)布圍裙,帶上白布袖套,手腳利索地忙開了。她先將胡蘿卜切成絲、泡發(fā)的粉絲切成段、香菜切成碎末、姜切末,放少許鹽、花椒粉、面粉,攪拌均勻,混合成有黏性的面糊,用手?jǐn)D成丸子,起油鍋,待油熱,放進(jìn)丸子,開中小火炸成金黃色撈出。我像只小饞貓一樣守在旁邊,將母親炸好的丸子,隔一會兒就拿一個吃,母親時不時用手拍打一下我偷拿的小手,那個時候我正吃得有滋有味。那甜甜的胡蘿卜配上綠色的香菜,炸成的丸子既好看又好吃,外面焦脆的素丸子,里面是柔軟的,熱乎乎香噴噴,一口一口,是記憶中最溫暖的年味。
現(xiàn)在,母親已年老,過年前炸素丸子的交接棒自然交到了我的手上。每到臘月,我便動手張羅炸素丸子的事宜。我炸的都是健康的素丸子。我既炸奶奶的糯米花生丸子和母親的蘿卜粉絲丸子,又推陳出新,做創(chuàng)新的素丸子。我把蒸熟的紫薯壓碎,加入面粉和白糖,做素紫薯丸子。我把泡發(fā)的蘑菇干切成碎末,加入搗碎的豆腐泥、鹽、生抽、蠔油、香油調(diào)味,下油鍋炸熟,做成鮮香的蘑菇豆腐丸子。我把小香芋蒸熟,搗成香芋泥,加入白糖,攪拌均勻,搓成小丸子,放油鍋炸金黃,做炸香芋丸子……一盤金黃、紅艷、深紫各色混雜的素丸子,為我家餐桌增添了滋味和色彩。
每到過年,那酥香美味的素丸子,讓我覺得充滿了幸福。一個個圓圓的素丸子,寄寓著一家人團(tuán)圓幸福的美好愿望,傳承著美好的親情與過年的歡樂。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