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受難者的精神啟悟

      2023-05-31 22:25:00謝有順
      南方文壇 2023年3期
      關鍵詞:內(nèi)心經(jīng)驗

      艾偉是一個對寫作有自己獨特思考的作家。一方面,他以小說的方式書寫人類內(nèi)心的復雜經(jīng)驗;另一方面,又不斷地通過創(chuàng)作談的形式來辨明何為自己所追求的寫作。艾偉的很多小說,都有觀念先行的痕跡,但他的寫作,又不是簡單地圖解自己的觀念,而是在找尋一條日常經(jīng)驗和思想經(jīng)驗相融合的路子,以此探索一種有重量的寫作。好的寫作,往往是有思想光彩的,也不懼主題先行,重要的是,作家找到自己切入世界的角度,并以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形象來有效詮釋“主題”。只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小說多半是對日常生活的關注和張揚,作家們主要遵循的是經(jīng)驗主義和感覺主義的寫作路徑,背后不乏經(jīng)驗崇拜和感覺崇拜的影子,這種敘事中的日常性和細節(jié)流,對于救治一種大詞化、空洞化的寫作是有力的,它在語言中所建立起來的實感,也是塑造個體真實性的重要基礎。但是,僅僅由感覺和經(jīng)驗所構成的寫作實感,很快就面臨著一個根本的困境,那就是構成寫作的那些經(jīng)驗有高度同質化的趨向。

      直接經(jīng)驗是有限的,它常常是貧乏的代名詞,因為以事實為準繩的自然思維,只能創(chuàng)造一個經(jīng)驗的自我,很難創(chuàng)造出那個精神的自我;寫作除了自然思維,有時還需有哲學思維,才能在實事、經(jīng)驗之中完成對經(jīng)驗實感的內(nèi)在超越。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艾偉這種帶有哲學思維的寫作,在當下中國尤顯珍貴。他非常清楚,寫作不能只沉迷于經(jīng)驗之中,而是要在駁雜、豐富的經(jīng)驗叢林里提純出心靈的形狀,進而為人類的精神塑形?!爸袊说慕?jīng)驗世界無疑是龐雜而豐沛的,如何去處理這個無比豐盛的經(jīng)驗世界,并從中找尋出屬于中國人的內(nèi)心語言,是一樁極其艱難的甚至是開拓性的工作,……我們都有責任去探尋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身為今天的中國人我們生命的支柱究竟是什么,中國人的心靈世界究竟有著怎樣的密碼,我們?nèi)绾斡行У鼐哂行欧Φ卮蜷_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并找到中國人的‘靈魂,我覺得這一切還是值得作家們?nèi)ヌ诫U的?!雹僭诮?jīng)驗與靈魂之間往返,寫作既不能無視經(jīng)驗的塑形意義,也不能擱置靈魂問題,而是要盡可能地在經(jīng)驗之中建立起一種象征方式,讓更多讀者意識到生活下面還有一個隱秘的精神地帶,那就是文學所要追索的廣闊的心靈世界。艾偉很早就聲稱自己“是有志于‘心靈問題的”,“我希望在小說里展示世態(tài)的多極性,不能老是盯著那所謂的惡,要寫出世界的豐富和價值的多極來”②。這種價值省思,使得艾偉的小說從一開始就具有負重的面貌,比如,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越野賽跑》,在敘事藝術是先鋒的、探索的,他想突破藝術的常規(guī),但過重的隱喻色彩,又使得他筆下的人物多少有點概念化,人物應有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遠遠不夠。

      艾偉把自己這種隱喻指向過于清晰的寫作稱之為“寓言化寫作”,并很快對這種寫作作出了調整和反思。轉折性的作品是《愛人同志》。《愛人同志》更重視人物內(nèi)心的展開,它執(zhí)著地挖掘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甚至不斷深入人物的潛意識世界,這部內(nèi)心化程度很高的小說,因為人物立住了,作者在這部小說中所賦予的“寓言性”也獲得了支撐?!稅廴擞凶铩窂娀诉@種寫作方式。艾偉把罪與罰、自責與受虐這樣的精神性母題,具體安置在魯建這個人物身上,人物內(nèi)心的深度就成了他要探討的人性主題的深度。一直到《敦煌》,艾偉所探究的仍是中國人的罪感和恥感、欲望和道德的微妙關系,那些靈肉合一的故事,隱藏著人物對欲望的深度思考和對自我的艱難辨認。人性斑駁、復雜、多變,受難者的隱秘快感,施虐者的痛苦淪落,愛與恨在極點的交纏轉換,人類賴以獲得秩序感的安穩(wěn)日常與賴以證明存在感的官能刺激的劇烈矛盾,給讀者帶來的是極致而精微、荒誕又逼真、失重且深沉的閱讀體驗。人的內(nèi)心深處的許多暗疾,好像都被艾偉打開了。“小說最重要之處是對人的想象。如何有效地打開人物內(nèi)部,并建立可信的平衡感(其中蘊含有各種價值的混響),或許是構建小說和人物復雜性的方式之一?!雹鄱獙崿F(xiàn)對人的重新想象,最關鍵的是要越過生活那些平庸的表面,要善于在那些不經(jīng)意的細微轉折處發(fā)現(xiàn)人性的黑洞,從普通的日常性出發(fā),但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透過生活的表層,看見那個隱秘的核心,發(fā)現(xiàn)生活的不可思議,也驚嘆人性的神秘莫測。

      艾偉在寫作中一直扮演的是質疑者和追問者的角色。他懷疑一切貌似合理的事物,尤其在那些生活慣性下作出的抉擇,很容易獲得人群的認同,但小說家所要反抗的正是思想的陳規(guī),他要清理那些支配著我們生活的僵化看法,從而開辟出一條人性的小徑,發(fā)現(xiàn)慣常生活下令人驚訝的一面。多數(shù)人面對自身的迷茫和生活的繁雜,都渴望找尋到一種已成定論、普遍有效的精神秩序或思想答案來安頓自己,世界正是這樣被固化和機械化的。文學寫作就是要反抗一切思想的定論,并對任何試圖把生活秩序化、機械化的力量保持警覺。“小說是各種各樣觀念的對立面,是我們這個日益堅固的世界的對立面,是整齊劃一的對立面。小說用自己的方法刺破我們習焉不察的、日漸麻木的慣常生活,照見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和生活的某些荒謬一面。當文字在某種程度上刺穿龐大而堅固的觀念堡壘時,小說就可以將無限活力和可能性歸還給生活,從而將自由歸還給人類?!雹軟]有質疑和追問的寫作是膚淺的,只相信一種價值就意味著交出人物的靈魂;靈魂的陰影、人性的幽深,都是在懷疑、分析、勘探、拷問下才一點點顯形的。

      《鏡中》就是一部在懷疑和追問中不斷向人性深處掘進的長篇小說。

      故事發(fā)端于一個日常的悲劇事件。莊潤生的妻子易蓉開車時發(fā)生車禍,車撞向了錢塘江大橋,一對兒女(一銘和一貝)在車禍中喪生,易蓉自己重傷住院并完全毀容。車禍的突然發(fā)生,徹底打亂了小說四個核心人物——潤生、易蓉、世平、子珊——的生活,原先貌似平靜的人生,開始呈現(xiàn)出各種不為人知的部分,生命自身的敏感和脆弱,愛與罪的深度纏繞,恨的滋生與釋然,一直貫穿在《鏡中》的敘事里。這部長篇的人物關系并不復雜,但艾偉的寫作旨趣仍然是在人物的內(nèi)心,他想探測一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試圖寫出寬恕的力量,并探尋一條從受難走向救贖的道路。

      最痛苦的是易蓉。她是一個母親,這個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失去了兩個可愛孩子的母親,內(nèi)心的負罪感是可想而知的。孩子沒了,自己所珍愛的美(容貌)也毀滅了,易蓉生無可戀,她無法再面對這個世界,也無法再面對自己:“一銘和一貝的離去已把她打入地獄,如同她對潤生說的,是她親手害死了他們,她是個劊子手。她并沒有對潤生說出‘劊子手三個字,但在心里她這樣對潤生承認了無數(shù)遍。也許她只配擁有骷髏一般的鬼臉,像鬼一樣在人間生活,不配再成為一個人?!雹葸@種深重的愧疚和自責,讓出院后的易蓉留下一封信后選擇了自殺。她自殺前,回到了養(yǎng)母的老宅,那些過往的時光又回來了,紛繁的人世,混雜著污穢和美好,再一次蜂擁而來,她好像又經(jīng)歷了一次閃回的人生,但她在這個世界所得到的終究不過是空無。

      負罪感接踵而來的是莊潤生。易蓉和孩子們出車禍的時候,他正在酒店和情人子珊幽會,手機關機了。易蓉出事后打不通他的電話,這是潤生第一重的負罪感;很快,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查看監(jiān)控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那天和子珊幽會的情形,易蓉和孩子們原來都看到了,他的負罪感更重了。在醫(yī)院的時候,易蓉直愣愣地看著他,這目光仿佛是在解剖他,里面不僅有哀傷,也有對他的審判?!爸链?,潤生明白他是所有不幸的源頭。他意識到自己罪孽深重,不可饒恕?!雹拗埃驗榱私饬耸且兹匦锞茖е铝塑嚨?,有那么一刻,對易蓉的仇恨緩解了他的愧疚感,似乎恨可以轉移負罪,但潤生發(fā)現(xiàn)易蓉的酗酒是在懷疑他和子珊出軌之后,罪惡感又重新淹沒了他。他也想到了死,并以打火機燒炙手心的自虐方式,來體會疼痛的感受,“他聽到手心的皮膚發(fā)出滋滋(嗞嗞)聲,好像豬油落在不粘鍋里發(fā)出的聲音。他幾乎沒有感到疼痛。有一道光進入了他的腦子,好像他的頭腦此刻正在燃燒”⑦。他與子珊很快就斷開了關系,并送子珊出國,然后在遠方的鄉(xiāng)村建了兩所希望小學(分別用自己死去的孩子來命名這兩所小學)。整個過程,潤生任由傷痛從他的體內(nèi)蘇醒,無助、悲傷、憤怒、孤寂以及仇恨交織在一起,如影隨形,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內(nèi)心的磨難真正開始了。后來潤生在中緬邊境被關押在監(jiān)獄,歷盡劫難,以及接受山口洋子的設計任務,苦思超脫之道,其實都是艾偉為潤生預設的走向救贖之路。生病,酗酒,精神分裂,在死亡的邊緣掙扎,潤生正是通過這種自我懲罰來緩解內(nèi)心的罪感的,而真正讓他獲得釋然和拯救的,主要還是做志愿者、做慈善,通過愛的付出來補償內(nèi)心的思念和負疚,以及在工作中不斷體悟建筑美學所蘊含的某種神秘的宇宙意志對內(nèi)心的撫慰。即便后來他讀到易蓉自殺前留下的信,知道妻子與好友甘世平有私情,兩個孩子也是他倆所生,幾次都動了報復甘世平的念頭,最終因為看到了一束光而放棄;在寬恕別人的同時,潤生也寬恕了自己。

      子珊的負罪感是她覺得自己介入了潤生和易蓉的婚姻,潤生兒女的死,令他們之間無法再續(xù)舊情,障礙如此清晰、確定,如同一座大山橫亙在他們之間,他們再也回不到從前那種單純的關系了?!皬那爸虚g只有易蓉,他們可以假裝忘記,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了,潤生兒女的死亡令他們的關系沉重到難以承受?!雹嘧由汉髞磉h赴重洋,在美國有了新的戀人,但內(nèi)心卻從未安寧過;她知道潤生遇險的消息后,費盡周折前往緬北監(jiān)獄救出潤生,并幫他完成具有象征意味的動畫稿制作,也可視為是她的自我救贖的方式之一。

      甘世平的悔悟似乎是最遲到來的。這其實是敘事制造的錯覺,甘世平早就和易蓉有了私情,易蓉主動迎向他,他也很快就愛上了她。因為中間有一個潤生在,他倆在歡悅的同時,內(nèi)心也充滿矛盾,尤其是甘世平,既迷戀易蓉的身體,又害怕傷害好兄弟潤生,心里一直是沖突的、掙扎的。“世平自己都感到不可理解,他對易蓉抱有如此強烈的執(zhí)念和熱情,有時候他覺得自己像一只尋找某種幻覺的赴火的飛蛾。這世上有些事沒有道理可講,道理是一回事,但身體比道理更頑固。他和易蓉的約會成了世平情感生活的全部,那些曾經(jīng)折磨著他的對潤生的內(nèi)疚感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日漸淡漠?!雹岵畈欢嗑驮谶@個時候,車禍的慘劇發(fā)生了,甘世平一邊照顧情緒低落的潤生,一邊忍受著愧疚感的暗中折磨。待他看到易蓉的郵件,再面對潤生,他知道自己接受命運審判的時候到了。他沒有逃離,而是以一種死的決絕來面對過去,他比任何人都更想救贖自己。而知道真相后的莊潤生,有兩次都想殺死甘世平,一次是在青島潛水,腳抽筋的潤生纏緊世平的脖子,想在海底掐死他;另一次是在日本打獵的時候,潤生拿著獵槍對準了世平的腦袋,但世平不僅沒有回頭,還體會到了一種輕松感,“閉著眼睛等待潤生給他致命的一擊。他覺得這是他應得的,他松了一口氣,也許從此后可以得到徹底的解脫”⑩。最終,潤生選擇了原諒,盡管他的內(nèi)心并沒有完全放下仇恨,但他把那道光看作是神對他的啟悟,他隱約覺得,該和這個世界和解了,這也是自我救贖的唯一通途。可是,甘世平的自我救贖還沒有完成,為此,《鏡中》專門設計了一次地震,潤生的房間因蠟燭晃倒發(fā)生火災,而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潤生一直在昏睡之中,是甘世平冒死沖進大火中救出了潤生,而他自己卻因傷勢過重,并在住院時自行拔管而死。世平在肉身上救了潤生的命,也在精神上救贖了自己。

      死者已逝,但生者仍在精神的磨難之中。子珊在美國懷孕之后,陷入了更深的焦慮;去云南支教的馮臻臻被強奸而致懷孕,被迫落戶當?shù)?,她當初懷著理想而來,收獲的卻是家暴和悲傷;潤生看似在與神秘力量的會意中,獲得了某種撫慰,內(nèi)心其實并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療愈和解脫。盡管艾偉在《鏡中》讓潤生設計禪院,并與釋慧澤方丈談論佛學;讓潤生遇見光,并在建筑美學中體悟一種宇宙意志,這個科學主義者,也開始相信命運和最高存在者;讓潤生把《給世界的遺書》改成《給世界的情書》,表明他不再是一個望斷一切的絕望的靈魂,而是又一次開始對世界用情。一種絕望從哪里開始,一種希望也從哪里準備出來,但潤生的這種希望,是個體對宇宙意志的體悟,更是對人世的一種重新想象。

      這并不是解脫,很可能是新一輪受難的開始。

      《鏡中》最可貴之處正在于此,它沒有輕易消解苦難,而是充分肯定了受難的意義。沒有經(jīng)歷內(nèi)心的磨難,易蓉、子珊、世平、潤生等人,都只是一個在情欲中沉浮的輕淺的個體;是苦難的逼視、內(nèi)心的負罪,讓他們開始意識到有一個內(nèi)在的我,這個“我”,從靜默無聲到日益不安,從自我審判到尋求解脫,最后到了以死來救贖自己的境地——個體的完整性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小說家總是要質疑這種看似正確的觀念,要反思這種概念下的人,進入到個人的地帶,當我們進入個人地帶時,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人之為人的一切?!?1在黑暗中發(fā)現(xiàn)光亮,在深淵里看見希望,既直面?zhèn)€體的破敗,也積攢人性的暖意,正如潤生歷經(jīng)九死一生之后,傷痕猶在,不同的是,多了苦難所饋贈的悲憫和智慧。現(xiàn)實和精神就這樣互為鏡像,在現(xiàn)實中失去的,在精神里了悟,這是個體的心靈歷程,也是一種生命的循環(huán),是命運,也是一種帶著絕望的希望。

      所以,《鏡中》反復提及“鏡子”這個意象。“山口洋子的家庭悲劇像是潤生的一面鏡子”,“司機就是一面鏡子”,“潤生像一面鏡子一樣矗立在子珊面前”,鏡子照見各種事物,但更多的是照見自己;人與人、人與世界、人與自我其實都是一種鏡像關系,所謂的他者,都可以成為自我的鏡像,既真實,又虛無。通過養(yǎng)母,易蓉看見了自己;通過易蓉,世平看見了自己;通過世平,潤生看見了自己;通過潤生,子珊看見了自己。易蓉的死,讓潤生埋葬了過去的自己;世平的死,卻讓潤生獲得了新生。鏡子的特點是一而多的,從自己身上看見他者,從他者身上又看見不同的自己,生與死,光與暗,美與寂滅,墮落與救贖,不斷互為鏡像,又不斷逆轉,精神正是在這種螺旋式的結構中上升,但它最終會去往哪里,艾偉卻拒絕給出答案。盡管小說里的省思,指向了佛禪的寧靜,但又不是簡單的對佛禪的皈依,而更像是對這樣一種精神旅程的自我確證。在潤生關于長崎項目的設計圖中,就可看出他對自己所走過的人生的回望:“在青年的野心部分,潤生保留了巢穴主義時期令人騷動不安的、混亂的、和宗教秩序相悖的光線;到了那個至暗時刻,光線變得幽暗,暗示這個人(未來的參拜者)懷著未能解脫的苦和恨,懷著生命的無解,懷著對至高的懷疑,以及自我的無助感;然后這個人來到佛前,光線變得明亮而平和,佛在光線下,沉靜慈祥,無悲無喜,而這個人得到了大歡喜?!边@是為日本的山口洋子所設計建造的道場,潤生希望更多人由此能“領悟到建筑其實和個人生命體驗息息相關”12。作為著名建筑師的潤生,是想通過建筑來探尋精神的解脫之道,而建筑所暗合的宇宙意志對他的啟悟,讓潤生有了重生的感覺,這種自我救贖的完成,意味著他開始接受和理解來自人世的一切污穢與高尚、黑暗與光明,就像他設想在長崎道場里擺放的那尊四面佛像,當人們穿過海水底下或黑暗或色彩斑駁的隧道后,“突然站在光之下,看到這樣一尊既有天真相,又有溫柔相,又有恐怖相,又有自在相,一尊既人間又圣潔,既復雜又單純的佛像”13——佛像的多面,喻示人世的紛繁與復雜,只有重生的人,才能平靜地打量這一切,并寬恕一切,超越一切。

      《鏡中》所寫的大量關于建筑的構思、想象與喻指,也是這種精神省悟的引申。光影,潮汐,風向,所有的細節(jié)都在影響建筑的設計風格,而那些偉大的建筑,不僅在模仿世界的美,更是在呈現(xiàn)令人震驚的宇宙意志。潤生的內(nèi)心,從波瀾起伏到平靜如水,與其說受了佛的啟悟,還不如說是被這種宇宙意志所征服。從這個意義上說,《鏡中》既是對人與宇宙意志相遇合的深情期盼,也是對受難與救贖這一人類精神母題的中國式探尋。

      【注釋】

      ①艾偉:《中國經(jīng)驗及其精神性》,《揚子江文學評論》2020年第4期。

      ②艾偉、何言宏:《重新回到文學的根本——艾偉訪談錄》,《小說評論》2014年第1期。

      ③艾偉:《光亮與陰影以及平衡感》,《文藝報》2021年3月31日。

      ④11艾偉:《文學的內(nèi)在邏輯》,《花城》2021年第4期。

      ⑤⑥⑦⑧⑨⑩1213艾偉:《鏡中》,浙江文藝出版社,2022,第39、87、25、29、330、368、290、396頁。

      (謝有順,中山大學中文系)

      猜你喜歡
      內(nèi)心經(jīng)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jīng)驗”評選
      黨課參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內(nèi)心有光,便無懼黑暗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29:40
      做一個內(nèi)心有光的人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6
      原來占據(jù)你內(nèi)心的不是我
      青年歌聲(2020年2期)2020-02-27 05:28:54
      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
      經(jīng)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jīng)驗”評選
      黨課參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小經(jīng)驗試試看
      當你遇見了“零經(jīng)驗”的他
      都市麗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2
      一塊生銹的鐵
      揚子江(2009年5期)2009-12-30 06:51:04
      乾安县| 土默特左旗| 桃园县| 汤阴县| 淅川县| 宁晋县| 裕民县| 宁乡县| 德令哈市| 石泉县| 新野县| 甘南县| 闻喜县| 呼伦贝尔市| 万州区| 富顺县| 涪陵区| 滕州市| 璧山县| 林甸县| 玛纳斯县| 综艺| 木兰县| 钦州市| 贡觉县| 营口市| 汉寿县| 平武县| 伊通| 高雄县| 集贤县| 闸北区| 崇阳县| 东方市| 泗洪县| 大城县| 育儿| 宁化县| 洛南县| 武邑县|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