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銅官感舊圖》及題詠現(xiàn)象

      2023-05-31 22:25:29尹羚又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題詠

      【摘要】 曾國藩兵敗投水,章壽麟援溺救主,22年后返回故地,揮筆作《銅官感舊圖》,寄托情志,后廣征題詠以求同時代文人之間精神聯(lián)系和觀念認同。感舊圖聲勢浩大的題詠現(xiàn)象反映了時代問題及對當時社會的思考,是縱深歷史的切片也是瞬時社會思潮的鏡像,其本質(zhì)恰是動蕩社會中士人情感認同、精神認同的達成與對歷史相通的信心。

      【關(guān)鍵詞】《銅官感舊圖》;題詠;章壽麟

      【中圖分類號】K25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4-008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4.025

      基金項目:吉首大學2022年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銅官感舊圖》題詠研究”(項目編號:JGY2022060)。

      晚清文人章壽麟(字價人)返回老家長沙,途經(jīng)靖港,于舟中望見銅官山,憶起當年靖港之役,思緒萬千,于是畫《銅官感舊圖》記之。此后,章氏陸續(xù)請眾人為感舊圖題辭,征詠時間長達40年,收集詩文200篇左右。晚清是社會大變革時期,復雜環(huán)境之中,每一首題詠都標示著作者的面貌,展示作者獨特的個性,表達自己的道德訴求。從該圖產(chǎn)生的背景到題詠以致產(chǎn)生影響的全過程,涉及眾多當時的政要大臣、文壇名將,作為一個文學歷史相互交融的藝術(shù)事件應該得到重視。從聲勢浩大的題詠現(xiàn)象可以得知晚清文人的精神趨向,價值追求。

      一、圖可以觀:繪圖背景及意旨

      清咸豐四年(1954),曾國藩統(tǒng)帥湘軍救援湖北,兵敗岳陽,退守長沙,太平軍尾追直逼靖港,據(jù)長沙僅六十里。時另有太平軍已赴湘潭,欲上下合圍,長沙孤立無援。集議中,曾國藩幕僚一派主張進攻靖港,一派主張救援湘潭。曾國藩最后兵分兩路,派塔齊布救援湘潭,又自率新軍出戰(zhàn)長沙城外靖港鎮(zhèn)銅官山,兵敗潰散,情急之下,曾國藩跳水自殉,被幕僚章壽麟奮身救起。十多年后,湘軍攻克太平軍,徹底擊敗太平天國,清朝迎來所謂“中興”,曾國藩位極人臣,名震天下。章壽麟銅官一戰(zhàn)后,卻僅謀得泰州知府職位。

      光緒二年(1876)秋,章壽麟乘船回長沙老家,途徑銅官,憶起往事,感慨頗多。于是畫了一副《銅官感舊圖》,又寫了一篇《自記》。此后十余年,章壽麟陸續(xù)請眾多顯宦和文壇名士為感舊圖題詞,如李元度、陳世杰、左宗棠、王闿運等見證人亦有題詩。章氏去世后,他的兩個兒子繼續(xù)為《銅官感舊圖》索題征詠,此后二十余年,不曾間斷。原感舊圖遺亡后,章氏的兩個兒子請張之洞之兄張之萬補作了一幅,后亦失。又復請姜筠和林紓再次補作,后補作的兩幅感舊圖雖畫法、構(gòu)圖、筆墨存在偏差,又融入各自的見解與靈感,姜筠的感舊圖更為蒼茫廣闊,林紓的畫作構(gòu)圖更加緊密,鏡頭也更加逼近。

      《銅官感舊圖》開始于秋天,完成于秋天,與秋季有難以忽視的聯(lián)系。古人悲秋,自古而然,這樣的悲秋傳統(tǒng)在章壽麟身上也有所體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戰(zhàn)國時期鄒衍創(chuàng)陰陽五行說,將秋季歸于“金行”,金即金屬,和兵器、戰(zhàn)爭連在一起,主肅殺。于是在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就自然加深了秋的悲涼,自然季節(jié)與人處于對應關(guān)系中,在中國文人的感傷情調(diào)形成一種固定情結(jié)之后,一觸秋景,頓生悲情,秋天的蕭瑟與凄清正好成全了詩人的一種悲情。這樣蕭瑟悲涼的氛圍,讓歸鄉(xiāng)的章壽麟觸景生情,由外在的氣候聯(lián)系到自身的不幸,感慨萬分。

      中國文化培養(yǎng)了中國人對自然的親和力,對鄉(xiāng)土的無限眷戀,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中國士人文人的感傷情調(diào)和脆弱精神,他們在壓抑中很少沖動,沒有抗爭,只有呻吟與嘆息,心中有郁氣也不過是舞弄筆墨,借此抒懷。就像秋天的寒蟬,總是重復憂郁凄涼的哀歌。從《銅官感舊圖》中,能窺見當時章氏的一些意識、思緒與感慨。章氏自記中提到,“舟中望銅官山,山川無恙,而公已功成事赍,返馬帝鄉(xiāng)。惟時秋風乍鳴,水波林壑尚隱隱作戰(zhàn)斗聲,仿佛公之靈爽呼叱其際。因不禁俯仰疇昔,愴然動泰山梁木之感,故為茲圖而記之。” ①

      層巒的山峰,寬廣的江河,江面點綴幾條帆船,岸邊柳條映照,屋舍儼然,畫面給人以蒼茫悠然之感。圖畫古樸清麗,秀美動人,風格系傳統(tǒng)工細派的畫法,構(gòu)圖布局,講究疏朗;其用筆既有濕筆披麻皴,又有長短干筆的皴擦,在坡峰之間還用了近似米點的筆法,柳樹、房屋等運用工筆白描,江面、山巒并以淡墨渲染,著色淡雅自成一體。

      縱觀整幅畫,不難看出畫家是登高遠眺,這樣的視覺意識,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作畫人感應世界、自然的方式,即面面俱到,通過遠距離獲得“大”的境界,包括悠遠、蒼茫的視覺感受、空間體悟。在此基礎上,形成特殊的時空意識與歷史意識,將時間意識與空間意識聯(lián)系起來。在空間意識中領悟時間意識,換言之,在蒼茫悠遠的空間之中追憶歷史,達到對生命的體悟,實現(xiàn)時空意識的真正融合。畢竟“人總是從無窮的宇宙不斷返回到自身的有限性,返回到一種切身的歷史情態(tài),返回到個體的身世與處境。”②只有如此,生命格局才得以打開,生命意識得以呈現(xiàn)。

      所謂的文人山水畫,也不過是文人寄托情志的載體而已,山水這一“他者”符號的背后,是我這個人的存在,就描繪的對象而言,對客體山水的白描已經(jīng)凸顯了主體人物。章壽麟通過《銅官感舊圖》來寄托一生潦草不得志的惆悵,雖只描繪水波林壑等自然景物,但一草一木,一山一江之中都突顯他本人的萬千思緒。這也是中國文化中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借用自然景物寄托情志,體現(xiàn)在畫作中是畫家以靜態(tài)的方式對自然對象加以把握,這與“人生天地間”的觀念密不可分,人只有在天地間才能感悟理解天地,因此這種山水風景畫除了體現(xiàn)了時間意識空間意識的交錯,更是體現(xiàn)了古人在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方式。

      章壽麟重返故地,追憶起當年的往事,又回到現(xiàn)實聯(lián)想到自己如今的不得志的處境。山河無恙,援救之人高官顯赫,當年戰(zhàn)役之后的官員也都高升,唯有自己在官場里沉浮二十年仍是小小知州,難免惆悵不已。這里面有對時間歷流逝的感慨,有郁郁不得志的悵然,五味雜陳。姜筠在補作這幅畫的時候本身也將自己與章壽麟聯(lián)系起來,他是作為后來者,感受章氏曾有的情懷,以新的方式還原、延續(xù)他的情感。

      從章氏的自記和李元度的文中,皆可證明,曾國藩出兵之前,曾經(jīng)作為章壽麟同僚的李元度、陳士杰二人合謀,讓章壽麟悄悄藏在船艙,以備不時之需。這兩人算得上是章氏救人事件的當事人和見證人。而在題圖時很明顯也是站在章氏的立場為其鳴不平,尤其是李元度的文超高評價救人事件,稱章壽麟“援一人以援天下,公在大局不淺”③,又隱隱質(zhì)問曾國藩,“江寧既拔,湘軍自將領以至于廝養(yǎng),卒并置身通顯,價人獨浮沉牧令間垂二十年。儻所謂不言祿,祿亦弗及邪!” ④陳士杰對章氏的行為也是贊賞的。《銅官感舊圖》雖說是抒發(fā)懷舊之感,但想到當年和曾國藩過命的交情,又想到此后二人身份地位的差距,從作畫到向當事人及曾國藩朋僚索題,心里到底有幾分意難平,也算是人之常情。

      二、詩可以觀:題詠內(nèi)容及文學特征

      《銅官感舊圖》題詩題詞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具備文史兼美的品質(zhì);從其體裁來看,皆具有較高的詠史詩文的品格。從題詩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述史類詠史詩,詠懷類詠史詩和論史類詠史詩,這三類詩各有特色又相互融涵。

      陳嘉言、許葉芬、羅正鈞、易順鼎等題詠詩屬于述史詠史詩,以尊重基本歷史事實為基礎,加以華麗的辭藻,奇妙的想象,增強詩歌的故事意味。以易順鼎的題詩為例。

      詩歌開篇客觀描述當年已經(jīng)發(fā)生的歷史事實,從曾國藩戰(zhàn)敗到跳水被章壽麟救起,詩人用寥寥數(shù)筆概括事件的發(fā)生與結(jié)果。但詩中一句“世事從來翻覆雨,霸才寂寞終無主”恰能反映詩人內(nèi)心并不是毫無波瀾的。易順鼎政途并不坦蕩,鄉(xiāng)試之后五上京師卻慘遭落第,加之這首題詩寫于宣統(tǒng)初年,當時清朝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社會動蕩不安,正值建功立業(yè)豪情的年代,詩人內(nèi)心壯志難酬、彷徨苦悶的思緒與現(xiàn)實處境相照應。正是這份愁緒讓他看見感舊圖時,對章壽麟多了一份感同身受,有了情感的認同。兩家本是世交,有一定的交情,兩位又都具有壯志未酬,士不遇的苦悶與悲愁。即使跨越了數(shù)十年的光陰,作為后來人的易順鼎依然能感受到前人苦悶的心情,與之達到共鳴。詩中后又化用了“莊生夢蝶”的典故,喻示人生的無常,即使有一腔熱忱,愛國真心卻報國無門。

      詠懷詠史詩比起上述的述史類詠史詩多了幾分感懷憑吊,少了些許故事的鋪鋪墊,語言清麗典雅,古色古香,主要是將靖港之役置于廣袤的歷史時空之下,使詩詞具有幽怨的懷古意蘊。如何維樸的詩:

      江上奔濤咽鼓鼙,當年曾此掃鯨鯢。多情剩有青山色,故向扁舟行處低。⑤

      詩人本就是湖南人,這首詩包孕了對故鄉(xiāng)情結(jié),所以詩歌具備一定的懷舊色彩。昔日英雄遠去,如今山河無恙,詩人透過歷史觀覽現(xiàn)實,將在歷史與現(xiàn)實中感悟到的哲思注入作品當中。將思緒注入悠遠的時空之中,使詩歌獨具懷舊之感。在亂世中,這份懷念也隱藏著對英雄豪杰的贊許,國家安定的期望。

      又如伯揚的詞《一斛珠》:

      江花瑤瑟。六朝山色無窮碧。蘆根水嚙沉沙戟。遠雁晴帆,一棹瀟湘客。

      東去江流難轉(zhuǎn)石。雞蟲芻狗空陳跡。斜陽西下長空夕。千古興亡,付與漁家笛。⑥

      詞人用清新典雅的語言抒發(fā)對歷史的詠懷之感,夕陽之下感嘆時間流逝之快,千古興亡的更迭與悠揚的笛聲交織在一起,使得這首詠懷詞更加古色古香。在這縹緲悠遠的韻味之中,理解了歷史的厚重感,也滿含對現(xiàn)實世界的憧憬,展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當下,憧憬未來。

      史論類詠史詩大多對歷史事實進行議論,闡述自己的觀點。《銅官感舊圖》中這一類的題詠詩,一般集中于議論贊揚曾國藩的豐功偉績、章壽麟的義舉,或為章氏鳴不平、對曾氏不予以回報的質(zhì)疑。但在表述自己觀點上,王闿運的詩別具一格:

      周甲重逢又甲寅,當時柳堤尚如新。早知援手終無益,始信靈均是了人。⑦

      王闿運認為,當年湘軍的勝利只不過是暫時維護了清朝的統(tǒng)治,曾國藩投水被救,于大清江山而言,終究無益處,所謂“中興”也不過是大清朝的回光返照。對比之下,屈原自沉才是明智之舉。但落款寫的卻是“宣統(tǒng)甲寅四月”,宣統(tǒng)之世并無甲寅,這不會是筆誤,更可能是“春秋筆法”“以志憤懣”。

      三、畫可以群:《銅官感舊圖》題詠現(xiàn)象的本質(zhì)

      《銅官感舊圖》作為士人文人交流的媒介和歌詠的主題,不僅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更蘊含了章壽麟本人的價值意識。后續(xù)的每一首題詠是諸位詩人靈魂的象征,士人生活的經(jīng)歷的不同、心境的變化形成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的題畫詩。感舊圖題詠現(xiàn)象是縱深歷史的切片也是瞬時社會思潮的鏡像,其本質(zhì)恰是動蕩社會士人情感認同、精神認同的達成與對歷史相通的信心。

      情感認同、精神認同的達成。《銅官感舊圖》之中蘊含了歷史,價值以及觀念,士人在觀賞圖畫時,起初是通過畫嘗試與畫家進行溝通,決定進行題詠則是滿足自己的情感訴求。通過了解章壽麟的生平、繪圖內(nèi)容與意旨,題詠者對其一生中遭遇的甘苦悲喜、順逆境會感同身受。在這過程中是士人同畫家情感認同與精神認同的達成。換言之,旁章壽麟通過征詠期盼尋求知音,題詠者只有在畫中找到契合自己的價值、觀念或心態(tài)才能完成題詩。這份契合之中不僅包含了詩人對章壽麟“士不遇” 的理解與同情,更是通過這份情感來反射自己現(xiàn)下的處境。每首題詠詩雖把《銅官感舊圖》作為原始的歷史想象,但不同的立場、身份與處境又使得題詠詩獨具特色。

      對歷史相通的信心?!霸谥袊诺湮膶W里,到處都可以看到同往事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笾暯?,亦猶今之視昔’,既然我能記得前人,就有理由希望后人會記住我,這種同過去以及將來居間的聯(lián)系,為作家提供了信心,從根本上是起了規(guī)范的作用?!雹嗍构湃俗罱K相信我與過去或?qū)淼年P(guān)系總是相對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情境總是在歷史上不斷上演,新舊、古今、前后的關(guān)系總是可以置換的。中國士人這種歷史觀促使了對感舊圖的大規(guī)模長時間的題詠,而這種歷史觀又與文人們的共情能力相聯(lián)系?;诖耍躲~官感舊圖》的題詠者總能在章壽麟的畫中找到和自己共情的部分,可能是壯志未酬,可能對時間流逝的傷感,又可能是對歷史的感懷等。身為后人總能在前人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要寄托的情思,也就有了詩無達詁的延續(xù)。不僅詩無達詁,畫亦可以。晚晴朝廷腐朽不堪,社會動蕩,許多有志者報國無門,內(nèi)心苦悶,這樣的心情與曾經(jīng)的章壽麟的心境是相似的。每個感舊圖的題詠者從畫里返回自身,與之共鳴,產(chǎn)生強烈的自我意識、個體意識,促使對自身的處境、自我與歷史的關(guān)系有所省思。文人們對歷史相通的信心,使得那種天地情懷,縹緲的身世之感,家國之嘆,古今之思,能依托前人之作品得以呈現(xiàn)。

      章壽麟雖是一個小人物,官職最大不過是知州,但一副《銅官山感舊圖》揭示了動蕩社會文人士大夫的命運與內(nèi)心的困境,這種困境通過題詠具體落實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之中。因此不論是畫還是題詠詩都有探索的價值,從這些作品里,即便跨越千年,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能與古人思緒相通?!躲~官山感舊圖》的題詠事件看似是偶然的,但其中包含的文學與歷史的因素,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特征。折射當時時代反映的問題及對當時社會的思考,更揭示了同時代文人之間精神聯(lián)系和觀念認同。

      注釋:

      ①③④⑤⑥⑦(清)章壽麟等撰,袁慧光校點:《銅官感舊圖題詠冊》,岳麓書社2012年版,第512頁,第515頁,第515頁,第475頁,第735頁,第675頁。

      ②劉泰然:《中國古代視覺意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3頁。

      ⑧(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xiàn)》,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1頁。

      參考文獻:

      [1](清)章壽麟等撰,袁慧光校點.銅官感舊圖題詠冊[M].長沙:岳麓書社,2012.

      [2](美)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xiàn)[M].鄭學勤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

      [3]劉泰然.中國古代視覺意識[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4]豐子愷.繪畫與文學[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5]曹虹,蔣寅,張宏生主編.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五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陳松青.唐代詠史詩論三題[J].松遼學刊,1999,(5):

      1-7.

      [7]陳松青.《銅官感舊圖題詠冊》的文學價值——兼及其成書、刊行與校[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20,37(2).

      [8]王澧華.《銅官感舊圖》上的 “援溺”公案[J].湘學研究,2019,(2).

      作者簡介:

      尹羚又,女,漢族,湖南邵陽人,吉首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猜你喜歡
      題詠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24期)2011-09-19 06:40:22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22期)2011-09-19 06:39:38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20期)2011-09-19 06:24:42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18期)2011-09-19 06:23:44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14期)2011-09-18 02:49:32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12期)2011-09-18 02:43:48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10期)2011-09-18 02:35:06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8期)2011-09-18 02:32:26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6期)2011-09-18 02:28:50
      題詠
      對聯(lián)(2011年16期)2011-09-18 02:26:22
      常山县| 宣化县| 苗栗市| 孝昌县| 霸州市| 华蓥市| 元朗区| 虞城县| 东乡| 即墨市| 金塔县| 于田县| 泉州市| 亚东县| 保德县| 枣阳市| 西吉县| 大同市| 海阳市| 云龙县| 台中市| 孙吴县| 厦门市| 麻城市| 锦州市| 石首市| 葫芦岛市| 嘉黎县| 包头市| 泾阳县| 榆树市| 海盐县| 化州市| 吴旗县| 陇南市| 张家川| 易门县| 巴马| 保亭| 额敏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