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曾任專業(yè)電影記者,新聞生涯二十余載??催^的影碟比人兒高,見過的明星比花兒多,夢想執(zhí)筆天下,吃遍美食,長歌當(dāng)嘯,煮酒論英雄。
家門口有一條幾年前新建的步行?街,許多商鋪都空置,兩年前突然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小角落新開了一家?小小的咖啡店,雖然只有?10?平方米?左右,卻總是擠滿了人,成為這條荒?涼?小?街?上?很?特?別的風(fēng)?景。路?過時?總?見衣著考究的男女分散坐在各處,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和店老板笑談。出于?好奇,我挑了一個工作日探頭進(jìn)去,?店的角落里鄭重地擺了一臺“富士皇?家”的烘豆機(jī),我因看過一部有關(guān)烘?豆師的電影而對這一品牌略有了解,?便和店主就這個緣由攀談起來。店主?是一位十分年輕的小伙子,不想已經(jīng)?是往屆咖啡大賽的冠軍,并擔(dān)任過比?賽評委。我很好奇為何他這樣的履歷?卻選擇在這么不起眼的地方開一間小?店,他笑著指指店對面的住宅說:“我?愛?人?就?是?當(dāng)?shù)?人,她?和?孩?子?就?住?在?那?!?/p>
一來二去熟識了,這家店的咖啡?被我作為心中第一推薦給無數(shù)朋友,因為店主有著家的歸屬感而經(jīng)營這家?店鋪,我這樣的熟客也不自覺地在這?里找到家的感覺。陽光時常透過樹影?在店門口搖曳,我捧著一杯咖啡坐在?那里昏昏欲睡,身側(cè)寬廣入江的大河?偶有浪聲,帶著幾艘木船碰撞得“篤?篤”作響。
我在看那部烘焙師電影時也有?過這種感覺,電影叫《寧靜咖啡館之?歌》,講述的是咖啡烘焙師阿岬的故?事。阿?岬?的?父?親?出?海?捕?魚?失?蹤?8?年?后,她開車從城市回到父親居住的鄉(xiāng)?村小船屋,沿途風(fēng)景如畫。船屋建在?海邊,浪聲不止,云高天藍(lán)。阿岬沉?穩(wěn)、安靜,穿著一身牛仔,仿佛融入海天一色的畫中。
她把小船屋改成一間咖啡工作?室,取?名“夜鷹”,意為“無?處?可去?的孤獨(dú)者”,固執(zhí)地守在這等父親回?來。船屋對面是一間民宿,主人是戒?備心極強(qiáng)的單親媽媽繪里子,但她沒?能阻止好奇的女兒和兒子親近阿岬。?繪里子為養(yǎng)活孩子時常早出晚歸,即便如此,仍交不起學(xué)校的伙食費(fèi)。在?感受到阿岬的善意后,大女兒有沙鼓?起勇氣向她借錢,不料卻被拒絕。阿?岬說:“如果你需要錢,就來我這里?工作吧!”
阿岬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開了一?家咖啡店,卻并不缺客源。同我家門?口的那位店主一樣,他們都靠賣自烘?的精品豆為生,因而保留了店內(nèi)的清?幽和愜意,阿岬也因此得以在繪里子?不在時用心照看和教導(dǎo)兩個孩子。
有沙在店里學(xué)會了分辨不同豆子?的產(chǎn)地和風(fēng)味,還學(xué)會如何細(xì)致工作?和用心服務(wù)客戶,即便是每天像跟屁?蟲一樣湊熱鬧的弟弟翔太,也在耳濡?目染中學(xué)習(xí)良多。兩個孩子逐漸把阿?岬當(dāng)作十分信任的人對待,后來,繪?里子也敬佩于阿岬的冷靜和智慧,兩?個女人冰釋前嫌,繪里子褪去鉛華,?成了咖啡店的雇員。在朝夕相處中,?繪里子逐漸學(xué)會如何像阿岬那樣獨(dú)?立、自信地生活,在阿岬的幫助下,?她學(xué)會了如何經(jīng)營民宿。她們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孩子們在海灘上奔跑,?海浪聲此起彼伏,偶爾有烘炒豆子的?白噪音,熱鬧而靜謐。
烘焙咖啡是一項需要十分細(xì)致且?耐得住寂寞的活,生豆是灰色的,帶?著原產(chǎn)地的水氣被倒進(jìn)容器中翻炒、?變軟、變色、爆裂,不同的處理發(fā)酵?手法、不同的豆種以及不同的飲用需?求決定了烘豆時層出不窮的烘焙節(jié)?奏,比如水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花?果香氣,所以烘焙豆子十分考驗操作?者的經(jīng)驗和耐心,以及對火候如臂使?指的純熟。處理豆子其實(shí)不是一個安?靜的活,如果沒有平靜的心態(tài),勢必?炒不出好喝的豆子。
家并不是安靜的,反而因經(jīng)常吵?鬧而生動,但身處其中的人卻幸福而?平和。
大海不是寧靜的,但站在海灘上?的人卻能感受到悠遠(yuǎn);咖啡也并不是?清甜的,卻有無數(shù)人喝出了撫慰和安?寧。
這部電影雖為劇情片,卻并不鋪排?敘事,許多前因和內(nèi)心戲都一筆帶過,?著重突出的是“寧靜”二字。“咖啡冠?軍”選擇偏安一隅經(jīng)營一家溫暖的咖啡?店,烘豆師阿岬選擇在父親的船屋開一?間烘焙室,一如他們在鬧市時仍保有的?那份安靜的心情,安住于眼前光景,只?專注眼下的事,就好。
在鬧市時?仍保有的?那份安靜的心情?安住于眼前光景?只專注?眼下的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