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落粒性的重慶蕎麥“一種兩收”技術模式初探

      2023-06-07 00:04:07吳國超張敏樊燕田曉慶鐘光馳沈云樹雷興華
      南方農業(yè)·上旬 2023年2期
      關鍵詞:重慶地區(qū)蕎麥

      吳國超 張敏 樊燕 田曉慶 鐘光馳 沈云樹 雷興華

      摘 要 蕎麥易落粒,生產(chǎn)上有10%~20%籽粒在收獲前自然脫落。為提高蕎麥單位面積產(chǎn)量和收益,保障糧食安全,利用蕎麥易落粒特性,變劣勢為優(yōu)勢,在重慶市城口縣通過試驗示范,總結出一套蕎麥“一種兩收”種植技術體系,每667 m2苦蕎麥比單季生產(chǎn)增產(chǎn)73%,甜蕎麥比單季生產(chǎn)增產(chǎn)65%。

      關鍵詞 蕎麥;落粒性;一種兩收;重慶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S51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3.021

      蕎麥是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AO)公認的優(yōu)秀糧藥兼用作物,因突出的保健價值和非凡的食療功效,被譽為“五谷之王”[1]。蕎麥耐干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適應性強,主要分布在海拔600~4 000 m的生態(tài)區(qū)域,是土壤貧瘠區(qū)、干旱少雨區(qū)、冷涼高寒地區(qū)及經(jīng)濟相對落后地區(qū)的重要糧食作物[2]。蕎麥屬于無限花序,同株籽粒成熟期極不一致,10%~20%籽粒在收獲前自然脫落,給蕎麥生產(chǎn)造成巨大損失。因此,探索建立蕎麥“一種兩收”種植技術體系,充分利用蕎麥易落粒特性,變劣勢為優(yōu)勢,實現(xiàn)一次播種、兩次收獲,對提高蕎麥單位面積產(chǎn)量和增加農民收益具有重要意義。

      1 ?背景意義

      在城市化進程中,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吸引了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急劇減少,農村人口老齡化、土地荒蕪化嚴重。在農村探索實現(xiàn)蕎麥“一種兩收”,不僅可以增加單位面積產(chǎn)量和收益、節(jié)約用工成本和生產(chǎn)成本,而且可以將一些撂荒地、陡坡地等現(xiàn)有耕地充分利用,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為農民擴大致富增收渠道。

      2 ?實施途徑

      不同作物“一種兩收”的實施途徑是不一樣的。比如,水稻“一種兩收”是利用頭季稻收割后稻樁上的腋芽萌發(fā)成苗,經(jīng)過科學的管理,使其抽穗結實再收獲1季的稻作方法,又稱“再生稻”[3];高粱“一種兩收”是利用高粱莖節(jié)上休眠芽萌發(fā)力強的特點,頭季成熟收獲后,利用莖節(jié)基部發(fā)蘗、抽穗進行第2次收獲,又稱“再生高粱”[4];油菜“一種兩收”是在不影響油菜籽產(chǎn)量的前提下,利用油菜分枝力強、生長期長的特點,先摘薹鮮銷、后再收獲油菜籽,實現(xiàn)“一種兩收”[5]。

      不同于其他作物,蕎麥“一種兩收”是利用蕎麥易落粒、生育期短、耐干旱、抗性強的特點,在第1次成熟收獲后,靠自然脫落的蕎麥種子,在7月發(fā)芽、生長,成熟后進行第2次收獲。在重慶城口地區(qū),探索建立了蕎麥“一種兩收”技術示范展示基地3.5 hm2,每667 m2兩季可生產(chǎn)苦蕎麥300 kg以上,比單季生產(chǎn)增產(chǎn)70%以上;每667 m2兩季可生產(chǎn)甜蕎麥180 kg以上,比單季生產(chǎn)增產(chǎn)60%以上。

      3 ?種植技術要點

      3.1 ?品種選擇

      蕎麥產(chǎn)量受蕎麥品種的影響較大,在種植前應結合當?shù)氐淖匀粴夂?、土壤養(yǎng)分含量等情況,科學選擇蕎麥種子。原則是選擇適應當?shù)貧夂虻目鼓嫘詮?、高產(chǎn)優(yōu)質、商品性好的蕎麥良種,要求籽粒飽滿、色澤一致,質量符合GB—4404.3規(guī)定[6]。在重慶地區(qū),苦蕎麥宜選擇“酉蕎1號”“酉蕎5號”等品種,甜蕎麥宜選擇生育期適中、粒大整齊、抗性好的“酉紅甜蕎”“酉蕎2號”等品種。

      3.2 ?種子處理

      將選種后的蕎麥種子晾曬1~2 d,達到除菌效果,確保蕎麥健康生長。在播前,進行二次選擇處理,剔除空粒、秕粒、破粒、草籽和雜質,有助于蕎麥產(chǎn)量的進一步提高。然后,將種子放在35~40 ℃溫水中浸泡20 min,隨后使用0.01%~0.05%硼酸進行浸種,以殺死種子中藏匿的病蟲,降低蕎麥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浸種時,也可采用鉬酸銨(0.005%)、高錳酸鉀(0.1%)、硼砂(0.03%)、硫酸鎂(0.05%)、溴化鉀(3%)等微量元素溶液浸種[7]。一般情況下,保存良好的種子直接晾曬除菌即可,不必利用溫湯浸種消毒。

      3.3 ?選地與整地

      蕎麥種植對地形要求不高,土壤肥力中等即可。由于“一種兩收”耕作時間較長,因此一般選擇不適宜其他作物生產(chǎn)的撂荒地、陡坡地等地塊。整地時,先清除田間清除秸稈、雜草、石塊等,以保障旋耕機作業(yè)。耕深一般以15~20 cm為宜,如果土地是多年未種植的荒地,可翻耕至25 cm左右,以改善土壤肥力,為蕎麥的出苗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因蕎麥頂土力弱,為確保全苗壯苗,耕地后應及時進行耙耱保墑,精細整地。

      3.4 ?播種

      3.4.1 ?劃廂

      劃廂播種有利于排水,以免積水引起倒伏或影響蕎麥生長發(fā)育。根據(jù)坡度大小,一般廂面2~3 m,廂距40 cm,廂面起壟,比地面高約30 cm。

      3.4.2 ?撒施底肥

      蕎麥生育期短,生長較快,應施足基肥。相關研究表明,每生產(chǎn)100 kg蕎麥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N 4.01~4.06 kg、P 1.66~2.22 kg、K 5.21~8.18 kg[8]。為減少勞動投入,每667 m2施用45%復合肥[m(N)∶m(P2O5)∶m(K2O)=15∶15∶15] 15~30 kg作底肥,按廂一次性均勻撒施。有條件的地方,也可每667 m2撒施有機肥1 000 kg以上,以改善土壤耕作環(huán)境。

      3.4.3 ?播種時間

      蕎麥是喜溫作物,種子萌發(fā)溫度要求在8 ℃以上,但超過30 ℃不利于蕎麥萌發(fā),幼苗生長溫度需保持在10 ℃以上,以15~20 ℃為宜[9]。因此,在重慶“兩群”地區(qū)宜選擇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

      3.4.4 ?播種方法

      為方便管理,一般選擇開廂條播或犁溝點播。若為了方便操作、節(jié)省人工,也可按廂均勻撒播。

      3.4.5 ?播種量

      生產(chǎn)上應做到合理密植。甜蕎麥適宜播種量(千粒重28 g左右)為4~5 kg/667 m2,苦蕎麥適宜播種量(千粒重22 g左右)為3~4 kg/667 m2。若種子未進行殺菌處理,應適當增加播種量。

      3.4.6 ?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要根據(jù)土壤墑情、土壤質地而定,一般以4~6 cm為宜,下種太深不易出苗,下種太淺容易風干。砂質土和旱地可適當深些,黏質土和墑情好時宜淺些。

      3.4.7 ?播種密度

      一般甜蕎麥條播行距30~33 cm,株距3.5~4 cm,以每667 m2留苗9萬~12萬株為宜;苦蕎麥條播行距30~33 cm,株距4.0~4.5 cm,以每667 m2留苗6萬~9萬株為宜。

      3.4.8 ?覆土

      因蕎麥植株根部發(fā)育較細弱,且子葉大,頂土力較弱,覆土不能過厚,以2~3 cm為宜。

      3.5 ?田間管理

      3.5.1 ?間苗補苗

      蕎麥播撒均勻一般不需要間苗與補苗。在人工允許的情況下,也可視苗情安排補苗與間苗。

      3.5.2 ?水分管理

      蕎麥喜濕怕澇,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需水量存在差異。一般幼苗期需水相對較少,開花期適中,結實灌漿期需水量較大。因此,在開花結實期間,遇到持續(xù)高溫干旱時要適時澆水,以利于開花結實,保證產(chǎn)量和品質。多雨時節(jié)和低洼田塊應注意適時排澇減漬,防止爛根爛苗,影響蕎麥生長發(fā)育。

      3.5.3 ?營養(yǎng)管理

      蕎麥耐瘠薄,生長過程中一般不需要進行追肥。但由于撂荒地肥力不足、陡坡地營養(yǎng)易流失,想獲得豐產(chǎn)仍需補充養(yǎng)分??稍诔趸ㄆ诿?67 m2用100~150 g磷酸二氫鉀兌水50 kg莖葉噴霧,這樣見效快、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但在生長后期需控制氮肥施用量,可增施磷鉀肥防止倒伏,宜用硫酸鉀、磷酸二氫鉀,忌施氯化鉀,以免引發(fā)病害。

      3.5.4 ?中耕除草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除草劑,在播種后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或在苗期封行前防控雜草。其余時間的除草次數(shù),則根據(jù)地區(qū)、土壤、墑情及雜草多少而定。一般地,當苗高6~8 cm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并剔除細弱苗;開花前,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以達到疏松土壤,增強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墑、提高地溫、促進植株生長等目的。

      3.5.5 ?輔助授粉

      苦蕎麥是一種自花授粉作物,一般不需要輔助授粉,但人工輔助授粉可以進一步提高結實率和產(chǎn)量;甜蕎麥是異花受粉作物,自然條件下通過蜜蜂或昆蟲授粉。為提高苦蕎麥、甜蕎麥的結實率,可以采用2種方式對其進行輔助授粉。1)在盛花期,上午9—11時,用一根軟繩或布條,由二人各執(zhí)一端,沿蕎麥頂端輕輕拉過,并搖動植株使其彼此相互碰撞、相互授粉,輔助授粉2~3次,每次間隔2~3 d。2)在田間或地邊養(yǎng)蜂或放蜂輔助授粉,一般每667 m2放置1箱蜜蜂為宜,在提高蕎麥產(chǎn)量的同時增收1季蜂蜜。

      3.5.6 ?病蟲害防治

      蕎麥抗病蟲能力強,一般不進行病蟲害防治。但蕎麥規(guī)?;B片生產(chǎn)的時候,病蟲害有可能大量發(fā)生。應當深入了解蕎麥蟲害、病害的相關知識,有針對性地制訂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在蕎麥害蟲中,為害性最大的是黏蟲、草地螟、鉤刺蛾、蚜蟲、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在蕎麥病害中,為害最大的蕎麥病害有蕎麥立枯病、蕎麥輪紋病、蕎麥病毒病、蕎麥菌核病、蕎麥霜霉病、蕎麥斑枯病等[10]。

      蕎麥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降低病源、培養(yǎng)壯苗增強抗病性、鏟除雜草減少病蟲藏匿等農業(yè)防治措施為主,以燈光誘殺、黃板誘殺等物理防治措施為輔。當病蟲害有大發(fā)生趨勢時,則采用化學防治。蕎麥立枯病、蕎麥輪紋病等病害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20%三唑酮1 000倍液噴霧防治2~3次,每次間隔7~10 d,噴霧要均勻周到。蕎麥黏蟲、鉤翅蛾等蟲害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 mL兌水60 kg或20%殺滅菊酯乳油10 mL兌水50 kg防治2~3次,每次間隔期7~10 d。

      3.6 ?適時收獲

      蕎麥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qū)種植,其生育期會有一定差異,一般甜蕎麥生育期70~80 d,苦蕎麥生育期80~110 d不等;其籽粒成熟期也極不一致,一般全株籽粒70%以上成熟,且籽粒顏色呈本種的固有色澤(黑色、褐色、灰白色等)時為適宜收獲期。收獲應選在陰天或相對濕度較大的早晨8—11時進行。人工收獲后,要在地中扎堆曬干5~7 d以促后成熟,然后進行脫粒。采收面積較大時,可采用適宜山地的小型收割機進行收割,機械收割應在全田70%以上植株成熟時進行。第1季大約在6月下旬收獲,第2季在10月中下旬收獲。

      3.7 ?間期管理

      苦蕎麥適時收獲后,將秸稈移至地塊角落用作堆肥。用旋耕機全田淺翻1次,將自然脫落的蕎麥種子翻入土壤,翻耕深度以4~6 cm為宜。這樣既可避免種子被鳥獸取食,又可起到保墑、防草和培肥土壤等作用。

      3.8 ?后季管理

      在7月中下旬,在日照和溫度的刺激下,蕎麥種子會自然發(fā)芽。待出苗后,及時查看出苗情況,未出苗或局部稀疏可安排補種,以確保全苗。由于第一季對養(yǎng)分的消耗,需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每667 m2撒施45%復合肥[m(N)∶m(P2O5)∶m(K2O)=15∶15∶15] 10~15 kg。全生育期的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雜草防除等參考第1季管理措施進行。等全田70%以上植株成熟時進行第2次收割,收割方式同第1季。

      4 ?結語

      蕎麥生育期短、耐瘠薄、比較效益高。在800 m以上山區(qū),利用苦蕎麥落粒特性,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6月中下旬收獲,然后除草翻耕,7月中下旬自然發(fā)芽,10月收割,實現(xiàn)“一種兩收”。兩季總產(chǎn)量可達300 kg以上,每667 m2產(chǎn)值1 800元以上、效益1 000元以上?!耙环N兩收”模式適宜在海拔800~2 000 m、不適宜其他作物種植的瘠薄地、陡坡地、撂荒地種植;海拔2 000 m以上一般無霜期短,不宜推廣“一種兩收”模式?!耙环N兩收”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蕎麥產(chǎn)量、產(chǎn)值、效益,增加農民收益,促進了蕎麥產(chǎn)業(yè)的健康、長足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 楊春婷.苦蕎麥耐低磷基因型篩選及其適應機制的研究[D].山西:山西師范大學,2019.

      [2] ? 王田.小作物也能串起“大鏈條”——我國蕎麥產(chǎn)業(yè)發(fā)展觀察[N].農民日報,2019-08-27(005).

      [3] ? 徐秀娟,周永進,許有尊,等.水稻“一種兩收”綠色生產(chǎn)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5,43(29):150-152.

      [4] ? 周渝.再生高粱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yè),2009(6):23-24.

      [5] ? 周志淑.雙低油菜“一種兩收”栽培模式效益分析[J].耕作與栽培,2009(3):41-43.

      [6] ? 劉偉春.蕎麥生長習性及其高產(chǎn)種植技術[J].農業(yè)工程技術,2022,42(2):70-71.

      [7] 鄒芬,杜家會,王慧穎,等.黔西南州蕎麥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22,39(2):42-44.

      [8] ? 魏長征.蕎麥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21(19):35-36,41.

      [9] ? 楊偉麗.豐寧縣蕎麥種植技術[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22(3):24-25.

      [10] 陳善雄,伍勝,于顯平,等.基于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結合圖像處理技術的蕎麥病害識別[J].農業(yè)工程學報,2021,37(3):155-163.

      (責任編輯:敬廷桃)

      猜你喜歡
      重慶地區(qū)蕎麥
      紅山蕎麥看木森
      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蕎麥屬新種
      1971-2018年重慶地區(qū)高溫的氣候特征
      保健食品說蕎麥
      蕎麥
      蕎麥花開
      基于FY-3A/VIRR衛(wèi)星數(shù)據(jù)的干旱監(jiān)測研究——以2011年重慶地區(qū)為例
      2012~2015年重慶地區(qū)雞新城疫免疫抗體的監(jiān)測
      SWC-WARMS在重慶地區(qū)的降水預報性能分析
      區(qū)域產(chǎn)業(yè)集聚與經(jīng)濟增長影響因素研究
      昌平区| 嫩江县| 米林县| 吕梁市| 临清市| 沧州市| 绩溪县| 康定县| 邯郸县| 永修县| 西畴县| 安平县| 敖汉旗| 达拉特旗| 新余市| 黄梅县| 清远市| 雷州市| 云阳县| 赤峰市| 庄河市| 呼伦贝尔市| 昌邑市| 弋阳县| 吉安市| 扬中市| 文成县| 静乐县| 东阿县| 永清县| 怀远县| 河津市| 阳新县| 重庆市| 抚顺市| 当涂县| 中宁县| 宝山区| 元阳县| 泰来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