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華
“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就是將教學活動劃分為引導、自學、展示、練習、評價等五項環(huán)節(jié),重構課堂教學體系,提升教學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完整的生物課堂教學是由若干教學環(huán)節(jié)組成,并非以教師為主角的“一言堂”。在提倡運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新時期,初中生物教學擁有了廣闊的改革空間,教師要針對“導”“學”“展”“練”“評”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全面研討,從整體出發(fā)優(yōu)化生物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學改革有深遠影響。
一、“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概念
“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是一種課堂教學方法,包括導、學、展、練、評五部分。“導”是以精彩為基本追求,利用真實、有趣的材料引發(fā)學生的關注,為下一步教學做鋪墊,即利用生動新穎的方式導入新課?!皩W”的目的是傳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技巧,堅持“授人以漁”的原則,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尋找問題答案,即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以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罢埂笔侵赋晒故荆趯W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相互交流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學生共同解決棘手的學習問題?!熬殹笔侵笐盟鶎W知識進行實踐,鍛煉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教師需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習題指導學生練習,既滿足其學習需求,又能延展教學,促使學生通過參與練習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即教學評價,也是“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最終環(huán)節(jié),旨在利用形成性評價滲透師愛,教師客觀點評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
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意義
(一)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廣泛在初中生物教學領域應用,使得導、學、展、練、評五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了完整的生物教學活動。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可以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集中學生的生物學習注意力,使之獲得內部學習動機,產生了解生物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利用精彩的手段導入新課,呈現(xiàn)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使其集中精神聽講和實踐,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在教學生物知識時,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全方位解析重難點知識,由此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驅動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使其根據教師設計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地建構知識、學習技能,掌握解決生物問題的不同方法,充分發(fā)散思維,在夯實生物知識的基礎上,實現(xiàn)思維品質的提升。
(三)讓學生掌握學習技巧
初中生物學科具有生命性、基礎性、實驗性等特點,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生物知識,了解生存在地球上生物的奧秘和本質。“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課上時間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促進生物學習質效提升。初中生物教師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與人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借鑒他人的學習成果,掌握學習生物理論知識的技巧,從而實現(xiàn)學習進步。
(四)開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
練習是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參與練習提高自我實踐素養(yǎng)。初中生物知識具有實驗性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練習題指導學生學習,開發(fā)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促進其實驗探究能力的提升,使其歷經知識學習、實驗探究的全過程,提升運用所學生物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拔瀛h(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助力教師開展多元化練習活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實驗探究提供機會,由此開發(fā)學生潛在學習能力,促進其學習探究能力的提升,為其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積累豐富的生物研究經驗。
(五)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習自信
在生物教學的最終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點評學生,可以讓學生認識自我學習方面的優(yōu)劣之處,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自信。評價是檢驗教學和學習成果的重要活動,在初中生物教學評價中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可以客觀點評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練習和實踐情況,利用診斷性、形成性、總結性評價,科學滲透人文關懷,讓學生在了解自己學習進度的同時,提高對重難點生物知識學習的信心,由此增強生物教學成效。
三、“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導:精彩導入新課,調動學習興趣
“引導”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必經之路,教師運用精彩的手段導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進而啟發(fā)學生進行學習與探究。初中生物教師在“引導”這一環(huán)節(jié),應以追求精彩為主,盡可能將貼近實際生活的元素引入新課,大限度調動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出示“天竺葵”圖片,讓學生進行“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光合作用”動畫視頻導入新課,將生物與實際生活建立起聯(lián)系,降低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動手實踐的興趣。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自主操作。一是暗處理;二是遮住葉片部分的光后,進行 3~4h光照;三是酒精脫色;四是清水沖洗、滴加碘液;五是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數據,然后進行分析。亞里士多德說“思維由驚奇和問題開始?!崩脤嶒灱ぐl(fā)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打造精彩生物課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結果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讓學生初步理解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同時,教師要講解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指導學生從生物圈的角度入手,分析人、動物、綠色植物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最后,教師要引用生活中的“露水”,指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的條件、產物,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生物探究的價值與意義,維持其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學:傳授學習方法,夯實學習基礎
“自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夯實其生物學習基礎,為日后的研究與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初中生物教師需要堅持“授人以漁”原則,向學生傳授高效學習方法,在“自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完成任務,使之脫離教師的幫助,自主建構知識、學習技能。
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生物《細胞的分裂和分化》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讓學生回憶自己的“受傷”與“傷口結痂”經歷,介紹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將“結痂”與細胞的分裂建立起聯(lián)系。其次,總結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基本流程,讓學生自主運用實驗器具分析細胞的分裂情況,使之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此時,教師可以傳授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要求學生將自己學習的知識整理成直觀的思維導圖,從而建構完善的知識體系,夯實生物重難點知識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攻克對細胞分裂過程學習中的難題,熟練掌握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方法。此時,教師要利用微課視頻呈現(xiàn)動植物細胞的分化過程,再用FLASH軟件演示細胞通過分化形成組織的過程,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見所聞,有針對性地學習新知識,懂得細胞數目的增多、體積的增大代表著生物的“生長”。最后,教師總結基礎知識,展示存在空缺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本課中的重難點內容,讓學生完善思維導圖,建構知識并回憶所學技能,由此夯實學習基礎。
(三)展:提供展示平臺,優(yōu)化課堂氛圍
“展示”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展示自學成果并進行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能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下一步教學做準備。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成果交流、主題學習”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進而活躍生物課堂氛圍。
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生物《人體的激素調節(jié)》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介紹教學目標與學習方法,使學生明白本課應掌握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其次,向學生提供可以證明甲狀腺激素作用的實驗器材,如甲狀腺激素、幼小的蝌蚪、玻璃容器、營養(yǎng)液等,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索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在班級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實踐探究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應進行巡視并注意觀察學生操作的規(guī)范性,要求學生闡述自己的實驗設想。教師根據學生的闡述總結自主學習的基礎內容與收獲,表揚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能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和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在成果展示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激發(fā),有助于鞏固其主體學習地位,學生通過分享自身的生物學習心得、經驗,與他人進行思維碰撞,在豐富自我認知的同時,獲得學習成就感、滿足感,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提高生物分析和表達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的闡述適當介入或進行改正,提醒學生規(guī)范使用實驗器材,養(yǎng)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在展示自我的平臺上,把握自主學習思路,提高生物學習的有效性。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交流更高效的自學方法,結合實驗成果進行實驗探究,由此滿足自我學習需求,打造高效生物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研究興趣。
(四)練:開展多元練習,提升探究能力
“練習”環(huán)節(jié)是練習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旨在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練習活動,訓練學生的生物思維與實踐能力,使之領悟所學知識,具備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優(yōu)秀能力。
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生物《人體的免疫防線》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讓學生思考自己“感冒痊愈的周期”,引出“免疫力”相關知識。其次,教師讓學生思考日常會觸到的病菌、病毒,分析人體免疫力下降的表現(xiàn),由此開展多元化練習活動,學生通過探究獲得真知,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苯處煈诮虒W中優(yōu)化練習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練習中領悟生物學科“學以致用”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維能力,促進其思維品質提升。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用科學實驗探究皮膚在保護人體中的作用,讓學生在練習中認識到生物實驗的特殊性質,懂得“觀察傷口愈合”并不現(xiàn)實,由此利用建模的方式,用蘋果皮代替“人體表皮組織”進行實驗。在多元化探究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結合實驗目標,討論實驗設計的科學性與結果,思考“腐爛物體、果皮、酒精代表什么?”學生在練習中會有目的性地進行探索,結合實驗進行分析,懂得上述三種物體代表了“病原體、 皮膚、殺菌物質”。在此期間,教師可以設計合理的習題任務,選擇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問題,讓學生解決典型例題、重點習題,通過參與多元化練習活動,切實提升自我探究能力。最后,教師總結學生在多元化練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展示“人體免疫結構示意圖”,讓學生結合直觀圖示,分析人體抵御病原體侵害的過程,由此拓寬學生的生物探究領域,使之能夠獲得多元化的學習渠道,繼而在不斷地練習中提高生物探究能力。
(五)評:客觀點評學習,滲透人文關懷
“評價”環(huán)節(jié)是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最終階段,也是教育學生正視自我學習不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客觀點評學生的學習,摒棄傳統(tǒng)以成績、結果為主導的評價,能夠科學滲透人文關懷,使學生增強對生物知識學習的動機。
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在上述“四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客觀指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表揚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肯定學生的研究成果,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自信。同時,教師要利用適當的人文關懷,指導學生分析前“四環(huán)節(jié)”中學習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使之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反思,由此積累學習經驗。針對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獲得的研究成果,教師要判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吸收程度,不失時機地表楊學生,給予學生相應的學習建議,為師生互動創(chuàng)造契機,進而利用客觀評價滲透人文關懷,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自我評價和小組點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結合前“四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在客觀點評學生生物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運用形成性評價指導學生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在明確學習成果的同時,了解自己在生物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此時,教師要滲透人文關懷,將生物評價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目標相融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表揚,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信心。教師要把握時機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在人文關懷中鼓勵學生再接再厲,使學生勇敢面對生物學習困難,將壓力轉化為學習探究的動力,進行高效學習。
四、結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活動的可調節(jié)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學需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從而打造富有生機的課堂環(huán)境,讓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相輔相成。初中生物教師需要合理設計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全面改革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五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體會學習生物的價值,獲得學習成就感,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實現(xiàn)高效學習,切實擴大生物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