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金朝
隨著輪滑運動的廣泛開展,其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著廣大體育愛好者。由于它不受場地、氣候等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一運動不僅進入了高校的課堂中,也正逐步進入到小學的校本課堂中,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
學生學習輪滑有很多益處,不僅能提高其靈敏、協(xié)調(diào)、速度、力量和平衡等身體素質(zhì),還能調(diào)節(jié)人體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很多學校、家長由于擔心安全問題,將輪滑課改為文化課或者自習課,致使學生對輪滑的動作和知識了解不全面,進而失去學習輪滑的興趣。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認為學校應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借助多媒體設備將輪滑的特點呈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輪滑教學效率。本文就如何能讓學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輪滑的簡單動作,進行教學方法的探討和交流。
一、輪滑的教學方法概述
對于初學者來說,首先要學會穿戴和適應輪滑鞋以及護具;其次,熟悉完成各種不同步伐的練習。對沒有接觸過輪滑項目的小學生,教師詳盡的解釋說明能夠讓他們安全地完成輪滑運動,而正確、快速練習穿戴輪滑能夠為他們提供必要的保護和幫助,消除隱患。
(一)基本穿戴
穿戴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配備好輪滑器材、著裝以及全套護具,包括頭盔、護膝、護肘、護掌、輪滑鞋等。必須穿戴齊全,才能把損傷的可能性和程度降到最低。教師對輪滑鞋的穿戴細節(jié)要重點講解、強調(diào)。起初,可以讓兩名學生一組進行互相穿戴練習,待學生都熟練掌握之后教師可以逐步提高對穿戴速度的要求了。
(二)準備活動
教師可引導學生先開展全身性的基礎練習,再做專項準備活動。一般采取跑步、做操、活動各關(guān)節(jié)柔韌性等方式,使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迅速調(diào)動起來,以滿足運動時各個部位足夠的靈活性,避免損傷的發(fā)生。
(三)入門者的練習方法與手段
學習摔跤和制動是進行自我保護有效且必要的方法,通常都是在學習的最初階段教授,可以降低輪滑的危險性,加強對輪滑者自身的保護作用。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習者,運用的保護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
根據(jù)單排輪滑鞋的結(jié)構(gòu)特點,筆者建議教師采取兩個階段指導學生進行練習。第一階段,主要掌握平衡和移動重心,學會直線、彎道的基礎練習;第二階段,要求學生學習掌握平地花式輪滑的基本花式動作練習。
二、基礎練習很關(guān)鍵
(一)原地基本動作練習
對沒有輪滑經(jīng)驗的入門者而言,如何正確運用腳踝發(fā)力是難題之一。教師可以對學生采取原地坐姿不同方向的推鞋練習,不斷重復和加強學生對輪滑鞋與地面摩擦的感覺,便于提高學生穿上輪滑鞋后身體對鞋的適應能力,包括坐姿前后推鞋練習、坐姿左右推鞋練習等。教師要重點向?qū)W生強調(diào)每只腳上輪滑鞋的四個轱轆要同時著地、離地移動,這是輪滑運動站立的基礎。
(二)原地站立動作練習
學生學會了輪滑坐姿的動作練習,接下來就要進行站立動作了,這是一切輪滑動作的基礎。基本站立姿勢包括“丁”字站立法、“八”字站立法和平行站立法。在學生準確、完整地學會站立姿勢后,教師就可以教學原地不同方向的推鞋練習了,這是為日后的直線滑行做準備。教師還可以穿插原地的小范圍移動訓練,如原地踏步、原地抬腿、原地蹲起、原地左右移重心、原地左右腳間轉(zhuǎn)換重心等。提高學生的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和腳踝力量,增加課程的豐富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原地橫、縱向移動動作練習
學生掌握好原地的基本動作練習后,教學就可以增加難度,變換成原地小范圍橫、縱向的移動練習了。這部分訓練可以解決在身體重心不斷變換時如何更好地保持平衡的問題。練習內(nèi)容包括左右跨步移動、前后踏步移動、牽引或推動雙腳向前滑行、牽引或推動單腳向前滑行等。
(四)直線練習
這項練習是學生主動向前的雙腳滑行練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蹬地、收腿的感覺,還能與原地站立練習相結(jié)合,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和要領(lǐng)。
(五)彎道練習
建議教師在學生熟練掌握直線滑行之后再引導其學習彎道滑行。為避免推遲學習進度,出現(xiàn)直道動作好、彎道動作差的情況,教師可以采用直道、彎道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效果會更好。
(六)基本花式動作
在準確完成基礎練習和直道、彎道練習后,就可以依據(jù)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進行一些花式動作的練習。通常采用在場地中擺設小標志物的方法,注意初期擺放標志物的間隔不易過小,待動作熟練后可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習慣擺放,依次加大難度。練習內(nèi)容包括正、反繞八字練習、交叉過障礙練習等。
三、輪滑常用的教學方法
輪滑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采用哪種方法及如何運用,應根據(jù)教學任務、教學內(nèi)容、學生特點及場地、設備等具體情況來決定,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講解法
教師運用語言向?qū)W生說明教學任務、動作名稱、要領(lǐng)、做法及要求等,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技術(shù)、技能、練習的方法,這是教學中運用語言的一種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
注意事項:講解要有目的性,語言要簡潔易懂,順序合理,注意講解的時機和效果。教師可以依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側(cè)重點不同,結(jié)合課堂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接受輪滑鞋程度靈活調(diào)整應用。
(二)示范法
教師以自身完成的動作作為教學示范,指導學生進行練習。此種方法可以使學生了解所要學習動作的具體形象、結(jié)構(gòu)、要領(lǐng)和方法。
注意事項:教師示范應準確到位,有明確的目的性,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可示范法與講解法相結(jié)合來進行。
(三)提示法
教師以提示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方法可以通過語言,也可以借助口哨等非語言類相關(guān)教學工具發(fā)出指令。
注意事項: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運用準確、恰當、簡潔的口令對學生的動作做出提示。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
采用分組談論式教學,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在討論中明確學習目標,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在動作學習階段,教師播放輪滑動作的分解視頻,讓學生模仿視頻動作展開練習,總結(jié)練習過程中的經(jīng)驗。在學生小組合作練習時,教師可以巡回指導,及時予以糾正,并給予學生耐心的指導和講解。教師帶領(lǐng)學生到場外進行具體實踐,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輪滑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總而言之,輪滑的教學有許多種,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主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注重基本功的練習。無論多難的動作,都是在基本動作練習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要把教學重點放在訓練基本動作上,熟練之后難度逐步遞增,不可一味追求動作難度而忽略基本動作的訓練;其次,教學方法的應用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在練習中教師要時刻關(guān)注其心理變化,不斷鼓勵和表揚,給予其信心;最后,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適合學生年齡的游戲,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對輪滑運動這一校本課程的興趣。
(作者單位:德州市陵城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