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加注法在莫言小說《紅高粱》俄譯中的應(yīng)用

      2023-06-09 22:16:13龔雪婷吳貝潔陸持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19期
      關(guān)鍵詞:翻譯研究紅高粱

      龔雪婷 吳貝潔 陸持

      【摘要】 作為我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代表作,《紅高粱》包含大量的中國特有文化元素,俄譯時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采用加注法予以傳遞。本文重點探究加注法在《紅高粱》中的分類及具體使用情況,提出作為中國文學外譯必不可少的翻譯方法,加注法的合理運用有利于準確傳達原文信息、幫助譯語讀者理解源語文化,進而促進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

      【關(guān)鍵詞】《紅高粱》;加注法;文學外譯;翻譯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9-011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9.039

      基金項目:2022年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語言文化差異對中國文學作品外譯影響的探索與實踐——以莫言小說《紅高粱》俄譯為例”(項目編號:202214436027Z)的階段性成果;2022年度中國外語戰(zhàn)略研究中心-外教社“世界語言與文化研究”項目“莫言小說《紅高粱》俄譯顯化與隱化機制研究 ”(項目編號:WYZL2022JS0008);2021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俄漢翻譯過程中的語序轉(zhuǎn)換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1SJA0594)。

      語言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不同語言蘊含了各自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近年來,中俄關(guān)系日益親近,兩國合作交流日趨增多,中國文學作品不斷被譯為俄語?!胺g是一種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與交換的活動,其本質(zhì)是傳播?!钡卸淼乩?、民俗、民族心理等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在俄譯過程中很難將中國文化元素準確表達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譯者一般會添加注釋,用以彌補詞義及文化上的空缺。

      翻譯中的注釋也稱譯者注。因為這種注釋并不是對原文的翻譯,而是對譯文內(nèi)容的額外補充。在中國,加注法的使用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的一位名為支謙的譯者,他在翻譯佛經(jīng)時首次使用了加注的方式(馬祖毅,1998:29)。而在西方,最早使用加注法的則是圣經(jīng)的譯本。如今,加注法在翻譯中已成為一種常見的翻譯方法,但正是由于其普遍性,也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有時候加注不僅未能幫助讀者有效理解文章原意,反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閱讀的流暢性。因此,加注法的使用必要性以及使用方法引發(fā)了一些學者對此的深入研究。美國翻譯家尤金·奈達十分支持在翻譯中加注,他認為只有通過添加注釋才可以讓譯文讀者產(chǎn)生和原文讀者一樣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自己所提出的“動態(tài)對等”。早在1952年,國內(nèi)學者袁可嘉便已經(jīng)在“論譯注和加注的原則中”提出“加注是翻譯的重要部分,提出注釋要領(lǐng)會作者的意圖,了解譯語讀者的需要,使用醒目的注釋符號,并且注釋的位置恰當”。

      本文著重對加注法在《紅高粱》俄譯本(Н.В.Власова

      譯)中的使用進行深入研究。重點考察加注法的具體運用、加注法的優(yōu)缺點、加注法的作用及功能。

      一、加注法

      (一)加注法的定義?!凹幼ⅰ笔侵赴凑兆置嬷弊g會造成原文意義丟失時,譯者所加的注釋。在文學翻譯中加注法主要用于解釋源語中的特有文化元素,解決文學翻譯中的“語義空缺”與“詞匯空缺”問題,以使目的語讀者更好地理解譯文,深入了解源語文化。譯注可以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

      加注法通常與其他翻譯方法結(jié)合使用,分為直譯加注法、音譯加注法、意譯加注法等。根據(jù)其位置分布可分為前注、夾注、腳注和尾注。根據(jù)其注釋內(nèi)容可分為文化民俗注、專有名詞(人物、歷史事件、地名、特色事物、文學創(chuàng)作)注、關(guān)鍵詞句注等。

      (二)加注法的必要性?!罢Z言和文化相互依賴。語言展示了一個社會的文化,文化信息的載體和容量亦是如此。人類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很容易進行交流,而缺少文化信息的文學閱讀,極易引發(fā)閱讀和理解障礙?!币虼耍诜g過程中有必要使用加注法,幫助異語讀者了解相關(guān)文化背景及信息,盡可能減少文化差異對文學作品海外接受的不利影響。關(guān)于加注的必要性,劉重德提出了三點:一是保留原語文化的“情調(diào)和豐姿”使讀者感到新鮮生動;二是充分傳播原語文化,擴大讀者的知識視野:三是更有效促進交流以豐富和提高民族文化。對于大部分中國特有文化元素,單純采用直譯、意譯、音譯法無法完整正確傳達原作信息,展現(xiàn)其文學背景,此時就需要使用加注法配合解釋,使讀者“知其所以然”,更好地理解作品內(nèi)容,同時更加了解中國文化。

      (三)加注法的局限性。需要指出的是,加注法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輔助性翻譯方法。加注法就其本質(zhì)來講是一種脫離原文、篇幅較大的描寫性、解釋性譯法。若文學翻譯中注釋過多或篇幅過長,則會破壞原文的連貫性,打斷讀者思路,使其無法完全沉浸于原作。若譯者在注釋中加入自己的解讀,則可能錯誤傳達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讀者。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應(yīng)謹慎使用加注法,使用加注法時也需要注意注釋的形式、位置等問題。許多學者都提出了在加注時應(yīng)遵循的原則,袁可嘉認為應(yīng)遵循六條原則:(1)體會作者意圖;(2)照顧讀者需要;(3)明確暢達的文字;(4)適當?shù)淖謹?shù);(5)醒目的注釋符號;(6)適當?shù)淖⑨屛恢谩@翻譯加注的原則,曹明倫也提出六項,即:當注必注,不偷懶懈??;點到為止,不畫蛇添足;準確精當,不誤導讀者;客觀合理,不為注而注;隨文注釋,方便讀者;標記清楚體例統(tǒng)一。

      總之,加注法既有優(yōu)點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加注法在翻譯過程中的使用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可濫用、為加注而加注。涉及典故、文化背景等較為復雜的文化元素時,為準確傳達原作信息、作者意圖,更好地傳播源語文化,需合理使用加注法,幫助讀者理解和接受異域文化。

      二、《紅高粱》俄譯中的加注法

      《紅高粱》是典型的“鄉(xiāng)土小說”,大量運用鄉(xiāng)土文化元素描繪中國鄉(xiāng)村、中國農(nóng)民,展現(xiàn)中國社會風貌、民族精神?!懊褡逦幕歉髅褡逶谄錃v史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倍@些文化元素對于俄羅斯讀者來說是非常陌生的,比如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計量單位、傳統(tǒng)習俗、成語、俚語等,若不加注解釋會影響俄羅斯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也會降低其閱讀興趣。然而許多中國文化元素是不能一言概之的,大多需要用較長的篇幅解釋,這時夾注法就相形見絀了。因此,莫言小說《紅高粱》俄譯本中大量運用腳注法,對中國特有文化元素進行詳細解釋,使讀者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中國文化、中國傳統(tǒng),進而體味《紅高粱》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

      腳注是可以附在文章頁面最底端地對文本信息的補充與闡釋。莫言小說《紅高粱》俄譯本全書共139處腳注。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將影響讀者閱讀的中國文化元素通過腳注的方式進行了詳細解釋,使讀者更好了解中國文化、歷史、風俗,對《紅高粱》所描述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形成較為完整的認知,進而更好地體味莫言在《紅高粱》中所描述的高密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頑強生命力與愛國主義精神。

      腳注是一般是先將文化元素進行直譯、意譯、音譯,再添加腳注進行解釋說明。

      (一)直譯加注法。直譯是既保持原文內(nèi)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源語的內(nèi)容和語言形式,促進源語文化向譯語文化傳播,有效地助推譯語語言體系的擴容以及雙方文化的交融。而很多時候直譯只能傳達表面信息而無法充分傳達其文化內(nèi)涵。因此需要使用直譯加注法。

      例1:那年,去挑水,挑上來一個什么呀,一個人頭呀,扎著大辮子……

      譯文:я в тот год пошла как-то раз за водой, а что зачерпнула? Человеческую голову с длинной косой…

      注釋:Традиционная причёска маньчжуров, которую они навязали китайцам как знак покорност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му императору; в описанный период многие китайцы продолжали носить косу, чтобы отличаться от японцев.

      此處如果只是將“扎著大辮子的人頭”直譯出來而不加腳注解釋說明,會使讀者誤解原文意思。故譯者保留了“扎辮”這一形象并通過腳注解釋“扎辮”的歷史淵源,使讀者了解小說時代背景及相關(guān)歷史風俗。

      例2:迎著她的面的轎簾上,刺繡著龍鳳圖案。

      譯文:У бабушки перед глазами была шторка паланкина, вышитая драконами и фениксами.

      注釋: Эти два мифических персонажа символизируют жениха и невесту.

      譯者在此處增添注釋,闡釋了“龍鳳”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新郎與新娘),使讀者深層次了解“龍鳳”在中國文化中的內(nèi)涵。

      (二)意譯加注法。意譯即翻譯源語文本的核心內(nèi)容的大意,不追求逐字逐句翻譯,不追求保留原文內(nèi)容與形式?!耙庾g法用于解決民俗文化詞匯翻譯中的語義空缺難題,一些民俗文化詞匯如果按照字面詞匯進行直譯的話會給譯語讀者帶來迷惑和誤解,所以要采取意譯法把民俗詞匯的本質(zhì)和意義翻譯給譯語讀者?!币庾g法可以將中國文化元素的內(nèi)涵翻譯出來,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國文化元素,增加讀者閱讀興趣。

      例3:奶奶在拜堂時,還是蒙上了那塊臭氣熏天的蓋頭布。

      譯文:Пока бабушка совершала поклонения,её голову всё ещё покрывала та вонючая накидка.

      注釋:Речь идёт о части обряда для новобрачных: молодые должны поклониться табличкам с именами и заслугами предков и изображениям духов неба и земли,а новоиспечённая жена должна была ещё поклониться родителям супруга.

      “拜堂”是中國婚禮的一種儀式,指新郎新娘參拜天地及其后的拜舅姑和夫婦互拜。在俄羅斯文化中并沒有對應(yīng)的儀式,也沒有對應(yīng)的詞匯可以直接進行描述,出現(xiàn)了文化空缺現(xiàn)象。故采用意譯加注法,先將“拜堂”的動作提煉出來進行翻譯,再用注釋加以解釋。一方面,很好地解決了文化空缺問題;另一方面,豐富了俄羅斯讀者的中國文化知識。

      例4:任副官解下腰帶,連同勃朗寧手槍,摔到余司令懷里。任副官拱手一揖,道一聲:“司令,兩便了!”便大踏步走出我家院子。

      譯文:Адъютант Жэнь снял с себя ремень и вместе с браунингом кинул командиру Юю в руки, после чего поклонился,сложив руки в почтительном жесте,и со словами ?Командир, так будет проще для нас обоих!?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 вышел во двор.

      注釋:Китайский жест в знак приветствия или как выражение почтения:левая кисть охватывает правый кулак перед грудью.

      作揖,是漢民族禮儀的一種。在俄羅斯文化中并無對應(yīng)禮儀,因此要想準確描述這一行為以及其后所蘊含的中國禮儀需使用意譯加注法。先將“拱手一揖”這一動作進行意譯,再添加注釋做進一步解釋說明,這樣一來,讀者既了解到了中國古代人們見面時如何互相問候,又明白了此處這一行為動作的意義。

      (三)音譯加注法。音譯即模擬源語發(fā)音,利用相近的語音進行翻譯。音譯加注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文化元素在翻譯過程中的虧損,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國文化的韻味和形象,擴大源語文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在翻譯專有名詞(人名、地名、計量單位)時尤為常用。

      例5:一根裹腳布,長一丈余,外曾祖母曾用它,勒斷了奶奶的腳骨,把八個腳趾,折斷在腳底,真慘!

      譯文:Для бинтования брали лоскут ткани длиной больше чжана,с его помощью прабабушка ломала бабушке косточки,заправляя все пальцы,кроме больших, под ступню.

      注釋: Китайская мера длины, равная примерно 3,33 метра.

      “丈”是中國特有的計量單位,此處譯者運用音譯加注法,保留了“丈”這一中國特有文化元素,將“丈”與目的語常用度量單位進行換算并加以注釋,使讀者明確得知“裹腳布”的長度。

      例6:包子爐上、餛飩挑里、燒餅鍋里都冒著蒸氣和香氣。

      譯文:От печей, в которых готовили баоцзы, котлов с пельмешками хуньтунь и сковородок,на которых жарили лепёшки, шёл густой пар и аромат.

      注釋:Маленькие пельмешки, которые обычно готовят и подают в бульоне.

      “餛飩”是中國特有食物,此處將“餛飩”的拼音譯出并加以注釋,使讀者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極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國文化特色,增加讀者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三、結(jié)語

      隨著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不斷推進,中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紛紛被譯成各種語言版本。由于中俄兩國語言文化存在較大差異,俄語中很難找到對等詞來表達具有中國特色的獨有詞匯。加注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通過闡釋和補充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增強譯文的可接受度。本文在學界已有研究的基礎(chǔ)上,分析了采用加注法的必要性,對其優(yōu)缺點以及使用情景做了具體分析,同時對加注法進行了類型劃分。以期為加注法在文學外譯時的應(yīng)用提供有效經(jīng)驗。

      由于時間和能力有限,本研究仍存在不足。特別是關(guān)于加注法的種類劃分仍有待進一步細化和深入,這也是未來進一步探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林煌天.中國翻譯詞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林曉玲.文學翻譯中的“文化缺省”與加注研究[J].現(xiàn)代英語,2020,(08).

      [3]劉重德.渾金璞玉集[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

      [4]陳潔.淺談翻譯中超語言因素的傳譯與加注法[J]. 外語教學,1990,(04).

      [5]馬雪超.莫言小說《生死疲勞》中文化素的俄譯策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22.

      [6]閆瑞娟.論文學翻譯加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06).

      作者簡介:

      龔雪婷,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

      吳貝潔,女,漢族,江蘇淮安人,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

      陸持,通訊作者,女,漢族,安徽池州人,博士,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俄漢語對比與翻譯。

      猜你喜歡
      翻譯研究紅高粱
      莫言與“紅高粱作家群”
      文學與文化(2022年3期)2022-11-19 02:32:14
      “濃墨重彩”推動場面變形與結(jié)構(gòu)流動——以評劇《紅高粱》為例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10
      近代史詩傳奇巨制《紅高粱》
      走近紅高粱
      紅高粱
      寶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43
      《水滸傳》中人物綽號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淺析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45:45
      圖式理論下旅游宣傳語翻譯探討
      及物性系統(tǒng)分析《未選擇的路》及其漢譯本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02:49
      關(guān)于對跨境電商店鋪名的研究
      簡述翻譯研究中實證研究法的應(yīng)用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59:51
      崇义县| 安龙县| 平谷区| 平泉县| 依安县| 五峰| 南皮县| 伊宁县| 佛冈县| 五台县| 晋中市| 乐至县| 彰武县| 宿州市| 石柱| 石棉县| 邮箱| 承德县| 乌海市| 丹阳市| 安仁县| 崇阳县| 涿鹿县| 长子县| 静安区| 双鸭山市| 高安市| 华容县| 南阳市| 拉萨市| 龙川县| 靖边县| 仲巴县| 剑河县| 佛山市| 余江县| 大埔区| 彭州市| 福清市| 宁阳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