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維會
【摘要】強烈的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由“厭學”轉變?yōu)椤昂脤W”,最終“樂學”,能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逐漸轉變?yōu)榉e極主動學習,能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并取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
【關鍵詞】學習興趣;初中數學;學習效率
初中學生學習數學,具有顯著的兩極分化特點.許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數學學得較好,考試經常接近滿分或滿分,到了初中階段,許多學生由最開始對數學感到新鮮并懷有無限希冀的狀態(tài)逐漸變成感到困難、力不從心,甚至看書看不懂、上課聽不懂,作業(yè)無法自主完成,考試成績不理想.同時,也有許多學生數學學得很好,對數學學科很感興趣,考試成績也很優(yōu)秀,學習充滿無盡的動力與活力.如何防止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轉化數學學習困難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本文從“數學學習興趣”這個維度,做些理性分析和經驗反思,盼能有效促進數學教學,精益求精.
1 提升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1.1 引導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價值
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認識數學對未來生活、對國家民族多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學生自身未來升學及發(fā)展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的直接興趣和強烈責任感,有責任、有義務、更有信心去挖掘數學學科的深厚內涵與內在美,提升學習數學的熱情.
1.2 引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幫助學生針對自己的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充分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在保證其他學科有合理時間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對學習數學的時間投入.學生通過制定和落實學習計劃,不但充分合理地安排了學習時間,也逐漸改變了松懈的生活學習習慣,生活學習的節(jié)奏能緊起來快起來,逐漸適應中學階段生活學習的節(jié)拍.同時因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了足夠的時間保證,數學成績穩(wěn)步上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將越來越濃烈.
1.3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學不好數學,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可行的學習方法.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指導并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貫徹可行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通過課前預習把握每課時、每章節(jié)、每單元的內容,哪些內容是自己課前預習能夠弄懂的,哪些內容是比較迷糊或存在疑問的,對比較迷糊或存在疑問的內容,可提前向教師請教或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也可在課堂上認真聽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在課堂上認真聽教師的講解和引導時,除了要弄清楚預習時比較迷糊和存在疑問的內容,還要特別注意自己預習時感到已經弄懂的內容,教師是如何拓展和加深的.
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開動腦筋思考,多與師生互動交流,多主動回應教師提問和回答問題.課堂上記簡單的筆記,課后再進行整理和完善.教師應要求學生對作業(yè)、章節(jié)及單元檢測中出現的錯題做成錯題集,在以后作業(yè)或測試中應竭力避免這類錯誤.
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各種類型題的共性、解題入手點、關鍵點及思路進行歸納總結,并對相近類型題的差異進行比較;提倡鼓勵學生一題多解,探索簡化易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不斷思考創(chuàng)新;應要求學生經常復習鞏固與積累,在課外適當做一點資料;引導學生注意勞逸結合,注意學習效率,注意舒緩心理壓力.
1.4 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
每天動筆做作業(yè)前先復習當天所學內容,進一步鞏固當天所學,這本身就是做作業(yè)的目標之一.解答數學題,審題很重要,做作業(yè)要養(yǎng)成好的審題習慣,必須明確題目所給的條件(明的、暗的)是什么,目標是什么(要求解或求證的事什么),然后探索解題途徑尋求解題思路,條件和目標如何聯系,怎樣實現條件到目標的轉化與歸結.找到解題思路后,還要“打腹稿”,籌劃先寫哪步,后寫哪步,設計好書寫計劃后快速解答.作業(yè)不能拖,當天作業(yè)當天完成,最好在當天提前完成.
解題想路是重要的,但是學生不是很容易把握和養(yǎng)成習慣,教師要通過例題教學和錯題解答給予持久的示范,要長期滲透,指導和督促學生去理解、把握、應用這些解題思想.
2 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習興趣
要想有效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數學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就務必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至少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2.1 在備課環(huán)節(jié)狠下功夫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很重要.課前要深入了解學生當前的知識狀況、認知水平,準確把握學生的能力層次,理解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通過備課,吃透教材內容、課標要求和考試方向,并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改編、拓展和加深,編寫成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方案.在教學方案中有明確的與課標要求一致、與考試方向相符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過程及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等目標.教學方案的設計應以實現這些目標為目的,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為核心.因此,在教學方案中,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刻透徹的剖析,明確各項目標,對各項目標進行分解,確定實現目標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并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和達到的效果有提前的預期,以便教學方案在實施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調整和變動.在這里尤其要強調就是必須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拓展與加深,這是以教材為依據又略高于教材的前提,也是教師吸引住學生,使學生提升學習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促進教師業(yè)務能力提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從身邊的教師看,大多數教師對課前準備不夠重視,備課很隨意,課前準備工作時做得不到位.比如,有的教師對課標要求不夠明確,也從不研究考試方向,自然造成各項目標的確定與課標要求有較大差距,更是嚴重脫離考試方向.再比如,有的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落實往往以末為本,對教材缺乏深刻透徹的分析,更沒有對教材進行拓展和加深,對各個知識點存在的多種變式和思維角度很少進行必要的探究,缺少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法指導,教學方案的設計缺少深度、寬度和本應略高于教材的容量,也沒有足夠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方案一旦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使學生感覺平淡無味,形同嚼蠟,無吸引力也無營養(yǎng).再比如,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案仍以教師的“教”為核心,而沒有以學生的“學”為核心,這樣的教學方案是名副其實的“教案”,而不是適應新課程的“學案”.
為把課前準備工作做到位、做細致、落到實處,必須經常加強對新課標的學習,準確把握新課標的要求;必須時時關注和了解考試改革及發(fā)展方向;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刻透徹的分析,加強各方面資料的收集與積累,對各個知識點存在的各種變式與思維角度進行必要的歸納與總結,增加教材深度和寬度,使教學方案基于教材又略高于教材;在教學方案中增加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思維鍛煉及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切實轉變觀念,體現以學生的“學”為核心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把教學方案由過去的“教案”真真實實轉變?yōu)椤皩W案”.這樣,既有利于教學過程的展開,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2.2 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組織和管理調控
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具體實施教學方案的過程,也是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的雙向活動過程,是以情感交融的信息互動為前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學生懷著忐忑不安或茫然或對立的情緒來上課,即使教學方案設計得再好,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也是不可能的.學生特別希望自己能像禾苗一樣得到來自教師陽光雨露般的滋潤,尤其在課堂上遇到學習困難、碰到挫折、出現心理障礙的時候,特別渴望教師能理解他們,關心他們.這時候教師能給予慈祥的微笑、贊許的目光、親切的話語、安撫的手勢等都會在學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漣漪,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激發(fā)更為強烈的求知欲.
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當今數學教學倡導導入、探討、鞏固、運用這四個過程,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用好這四個過程,必須重視以下幾點:
(1)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應抽查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預習完成情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找出存在問題,在教授新課時,教師就可以隨機調整教學方法.
(2)進入學習探討過程時,應逐漸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討論的過程是設問、點撥,教學方式多樣化形成的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多渠道地去尋找、探索、體會、分析、思考,然后經過討論得出自己的結論.
(3)在鞏固和加深實踐運用過程中,強調信息交流,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做到及時反饋.因為成功的反饋,是對學生最高的獎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這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階段.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既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要把學生擺在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4)課堂教學中必須把對教材拓展和加深落到實處,必須把拓展和加深的內容講透徹、講深刻,這本身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每一節(jié)課拓展和加深那么一點點,看似不起眼,但如果整個中學階段都堅持做下去,那這種積累就厚如淵海,對學生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
2.3 組織好課外學習
教師應加大課外引導和延伸的力度,促進學生鞏固知識,熟練掌握學習方法和自如運用各種技能.主要包括向學生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yè),督促學生及時完成;教師及時檢查或批改,并從中反饋各種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輔導,查缺補漏.加強各種形式的檢測訓練,使學生把知識由掌握到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的程度.當然,檢測必須有針對性,必須有利于學生學業(yè)水平的提高,必須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到學有所得.因此,必須對檢測題進行篩選、組合、優(yōu)化,控制難度,突出“雙基”,關注到全體學生,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與效果.教師對每次檢查都必須進行講評,講評時應突出易錯點、易考點、主干知識點和難點.課后,教師必須及時進行反思,思考教學中的得與失,總結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并在教學活動中不斷進行調整與改進.課外引導與延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課前準備是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準備和規(guī)劃,而課堂教學只是教學活動的展開,但這種展開只使學生對知識、方法、技能的把握與運用停留在粗淺的層次,只有進行必要的課外引導與延伸,才能使學生對知識、方法、技能的把握與運用達到熟練自如的程度,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濃烈的興趣,更能促進教學效益的提高.
3 結語
總之,筆者經過多年的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堅持課后反思,摸索到了初中數學教學的一些規(guī)律,特別是圍繞培養(yǎng)“數學學習興趣”這一非智力因素下功夫,使數學教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唐志國.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寫算(教師版),2017(17):94-95.
[2]季滿清.淺析初中數學方程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1):103-104.
[3]李元貴.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導學(中旬刊),2018(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