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融合為導向的區(qū)域送教上門實踐探索

      2023-06-17 11:32:00陳青云陸靈俊吳愛琴
      現代特殊教育 2023年5期
      關鍵詞:送教上門融合教育

      陳青云 陸靈俊 吳愛琴

      【摘 要】 “送教上門”是切實保障重殘兒童少年受教育權益的重要路徑。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針對重殘學生殘疾類型多、地區(qū)分布廣、足不出戶久、教康需求復雜等特點,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創(chuàng)新送教上門工作路徑,通過完善送教工作機制,創(chuàng)設開放送教場域,開發(fā)多元送教課程,暢通送教轉銜通道,區(qū)域重殘學生教育正逐步實現從“送好”到“融合”的轉變。

      【關鍵詞】 融合教育;送教上門;重殘學生;普惠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G760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fā)展”,“送教上門”作為特殊教育的組成部分,是保障重殘兒童少年受教育權益的重要路徑。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針對重殘學生殘疾類型多、地區(qū)分布廣、足不出戶久、教康需求復雜等特點,自2019年起,通州區(qū)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協同普通學校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創(chuàng)新送教上門工作路徑,通過完善從“送”到“融”的工作機制,創(chuàng)設各方參與的融合場域,開發(fā)全員發(fā)展的多元課程,暢通從“送”到“融”的轉銜通道,區(qū)域重殘學生教育正逐步實現從“送好”到“融合”的轉變。

      一、立足融合:完善送教工作機制

      “送”是為了“不送”,實現轉銜融合才是送教上門工作的終極目標。重殘學生由于行動不便等原因,呈現出生活場域窄等特點。傳統(tǒng)的送教模式往往關注“送”的各方保障,而忽視了“送”的最終走向。部分重殘學生認知發(fā)展較好,現有的送教內容無法充分滿足其學習需求;同時他們對外界也充滿好奇,渴望能參與學校的集體學習生活。因此,根據重殘學生的現實情況,協調各方資源,構建從“送”到“融”的轉銜協同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通州區(qū)成立由康復機構康復師、普特學校教師、醫(yī)院醫(yī)生、社區(qū)志愿工作者等組成的跨專業(yè)工作團隊,以適宜融合為目標,進一步完善送教體系,形成“發(fā)現學生—評估鑒定—合理安置—提供送教—動態(tài)評估—實現轉銜”的送教上門工作機制。

      第一步,發(fā)現學生。每年5月,通州區(qū)通過教育、殘聯、衛(wèi)健數據共享平臺,及時掌握區(qū)域內尚未入學的殘疾學生情況,確?!耙粋€都不少”。第二步,評估鑒定。依托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估,形成評估報告。第三步,合理安置。依據評估報告,由專家提出合理安置建議,對確不能到校就讀的學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務清單,經家長同意認可后,列入送教對象,并錄入學籍庫。第四步,提供送教服務。為滿足重殘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堅持以融合為導向,聯合多方力量,為學生提供多維場域的送教服務。第五步,動態(tài)評估。對學生能力水平的發(fā)展情況進行跟蹤評估,研判學生是否滿足進入學校就讀的條件,并為個別化教育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第六步,實現轉銜。對于能力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學生,經專家委員會評估通過,可轉銜至普(特)校就讀。轉銜方式主要有特校就讀(實地/遠程)、普校就讀(實地/遠程)、普特融合教學(如半天在普校學習,半天在特??祻停┑?,具體方式的選擇,由專家委員會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研判。

      二、突出融合:創(chuàng)設開放送教場域

      通州區(qū)重殘學生居住分散、長期足不出戶的現實問題始終困擾著送教隊伍。在現有人力資源的情況下,每位學生的送教時間有限,僅靠送教隊伍“單槍匹馬”無法充分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障礙類型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區(qū)特教指導中心協同普校,以重殘學生家庭為中心,構建各方參與的送教場域,推動育人環(huán)境由“封閉隔離”轉向“開放包容”。

      一是聯合社區(qū)、殘聯、醫(yī)院等多方力量,成立殘疾人之家集中送教服務點。學生在特校教師、殘聯康復師與醫(yī)院醫(yī)生的共同努力下,進行個別化教育康復訓練。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融合活動。二是將送教學生編入普(特)校相應班級,利用遠程教學系統(tǒng),采用同步課堂教學方式遠程送教,并為其提供個性化學習康復套餐,落實“一人一案”。目前,通州區(qū)已完成“東西南北中”遠程送教資源部署,即圍繞區(qū)特教指導中心,在東部二甲鎮(zhèn)理治小學、西部五接鎮(zhèn)五接小學、南部川姜鎮(zhèn)姜灶小學、北部十總鎮(zhèn)十總小學分別成立遠程送教資源中心,幫助重殘學生實現在家參與普(特)校學習。三是招募“小先生”志愿者和結對家庭,定點上門幫扶重殘學生的學習與康復。各方參與的開放的送教場域,既提高了送教頻率,又讓重殘學生在融合環(huán)境中受益。

      三、促進融合:開發(fā)多元送教課程

      通州區(qū)原先著眼于重殘學生的教育與康復需求,構建了全人課程與一日課程體系,送教上門教學質量大大提升,實現了從“送到”到“送好”的轉變。在原有課程體系基礎上,通州區(qū)又提出了全人課程、一日課程、伙伴課程(見圖1),促進重殘學生從隔離走向融合。

      一是全人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德為首、以能為重,注重潛能開發(fā),促進重殘學生全面充分發(fā)展。例如,適應課程以參與社會生活為目標,以生活能力培養(yǎng)為基礎,教授生活實用知識;德育課程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核心價值觀及生命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指引學生的品德發(fā)展。二是一日課程,提供一日作息時間表,教師線下教學、線上指導,康復機構提供康復服務,家長協助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協同努力下實現全日學習,也為適應校園節(jié)奏與轉銜做好準備。三是伙伴課程,基于融合教育視野,針對不同障礙類型的重殘學生,為其提供助學、助康課程以及休閑娛樂課程、文明禮儀課程,引導大中小學生正確看待特殊群體,在結對送教的過程中當好“志愿伙伴”,營造和諧共贏的融合教育氛圍。

      四、實現融合:暢通送教轉銜通道

      受現實條件的限制,部分重殘學生即使達到轉銜條件,在實際入學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區(qū)特教指導中心聯合教育、殘聯、民政、衛(wèi)健等部門,全程暢通轉銜通道,努力實現“綠色”轉銜、“精準”轉銜、“零拒絕”轉銜。經階段性評估,確認送教學生能力達到轉銜要求后,區(qū)特教指導中心與屬地普校協商,召開專場“綠色通道”轉銜會議,由家長、普特教師、康復師等共同參會,評估通過后向教體局備案,安排學生轉銜進入普(特)校就讀。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轉銜后的校園生活,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組織開展如普特學生“手拉手”、返校體驗等活動。對于部分需要遠程施教的學生,遠程資源中心為學校配備遠程設備,并為困難家庭購置平板電腦、安裝網絡等,做好支持保障工作。此外,當學生實現轉銜后,區(qū)特教指導中心仍持續(xù)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情況,當現有教學資源無法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時,可進行再次轉銜。如2015年,通州區(qū)特校通過摸排發(fā)現了博文同學。依據專家的安置建議,博文被列入送教對象。作為一名重度腦癱兒童,他的四肢和部分身軀幾乎無法活動。送教老師發(fā)現博文的舌頭特別靈活,便以此為突破口,讓他用舌頭在平板電腦上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兩年的送教,博文進步顯著。經評估,他的能力水平已達到特教學校入學條件。為滿足他的學習需求,區(qū)特教指導中心將其轉銜到特教學校,運用遠程教育設備,讓他在家就能實現實時同步課堂學習。2020年,博文的學習水平超過特校同年級學生,授課內容已無法滿足他的學習需求。經專家委員會再次評定,指導中心召開專場轉銜會議,教體局協調開通“綠色通道”,對其進行二次轉銜。他就近轉入理治小學,并以遠程教育的方式學習,指導中心也定期對他進行針對性的線下指導,并做好相應的保障工作。如今博文每天認真上課,學習成績優(yōu)異,還結交了許多好朋友,變得自信、樂觀、開朗。博文的故事先后被央視與《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報道,他也入選“江蘇好少年”。

      在融合教育理念引領下,近年來通州區(qū)送教上門工作創(chuàng)新實踐成效顯著,區(qū)域重殘學生實現從“長久失學”到“納入送教”再到“普特融合”的轉變,送教比例大幅下降,已有30余名重殘學生成功轉銜至普(特)校就讀,把“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fā)展”落到實處。

      本文為2022年江蘇省特殊教育發(fā)展項目“合則聚力 融創(chuàng)未來——通州區(qū)融合教育示范區(qū)建設”、2021年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南通市重殘兒童送教上門模式及機制研究”(編號:2021JSQZ0115)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陳青云,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26001;陸靈俊、吳愛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特殊教育學校,226300)

      猜你喜歡
      送教上門融合教育
      試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門工作的實效性
      考試周刊(2017年71期)2018-01-30 23:00:18
      崇左市江州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試論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的實踐與探索
      學周刊(2017年35期)2017-11-27 19:11:53
      送教上門的實踐探索問題研究綜述
      融合教育架構下“送教上門”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融合教育視角下國內學前特殊教育發(fā)展對策
      重度殘障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8期)2016-10-31 18:22:37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見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聾生“隨班就讀”
      考試周刊(2016年32期)2016-05-28 21:17:57
      扎囊县| 凯里市| 贡山| 鄯善县| 惠东县| 和平县| 岳阳县| 冕宁县| 黑水县| 周宁县| 措美县| 大冶市| 绍兴市| 通江县| 白城市| 绥滨县| 原平市| 蛟河市| 井冈山市| 江城| 温泉县| 大兴区| 盐山县| 华坪县| 泸水县| 惠州市| 承德市| 韶山市| 尚义县| 财经| 娄底市| 固安县| 东宁县| 黑水县| 澳门| 福清市| 廉江市| 蒙阴县| 新干县| 临清市|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