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彌一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食物是豐饒自然的產(chǎn)物,也是勞動生活的杰作。要想講講欽州的故事,食物,或許是極佳的敘事媒介。
欽州歷史悠久,秦朝統(tǒng)一嶺南,這里便屬象郡轄地。漫漫歲月過去,美麗富饒的北部灣仍然不知疲倦地托舉著這座濕熱的廣西臨海小城,滋養(yǎng)著這塊“鮮美之地”。
漫長曲折的海岸線給欽州送來了豐富海產(chǎn):花蟹、對蝦、石斑魚,還有最負(fù)盛名的大蠔。欽州是“中國大蠔之鄉(xiāng)”,在這里,蠔褪去了小說與電影中法式餐桌上的高貴濾鏡,裹滿了平民色彩。
入夜,跟著當(dāng)?shù)鼐用竦哪_步來到夜宵街,即使小雨不斷敲打著塑料棚布,沿街烤大蠔的攤位還是擠滿了穿著拖鞋短褲的食客。剛烤好的蠔肉厚實(shí)飽滿、鮮香爽滑,殼中的豐盈汁水沸騰不止,帶著蠔肉上的蒜蓉和小米辣一起跳動,激出醇厚香氣,讓人淪陷其中。
據(jù)《欽州地方志》記載,早在三四百年前,欽州人便開始采蠔、吃蠔。過去,入水采蠔是一大營生。漁民們潛入水中,就像在菜園中摘菜一樣,采集礁石上的大蠔。而今,欽州的周邊海域,尤其茅尾海一帶,已實(shí)現(xiàn)了大蠔的規(guī)模養(yǎng)殖。走在海濱公園,可以望見海面上延綿不斷的蠔排,尤為壯觀。地道的家鄉(xiāng)食物,就這樣回饋著人們?nèi)諒?fù)一日的辛勤勞作。
作為“一帶一路”南向通道陸海節(jié)點(diǎn)城市,欽州不止有海味?!皻J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蹦茉凇懊追鄞笫 睆V西打下一片天地,想來欽州豬腳粉絕非庸庸之輩。在欽州市區(qū),幾乎每走兩步路就能遇上一家豬腳粉店,難說哪家最正宗,總歸都是欽州風(fēng)味。
豬腳粉,顧名思義,重頭戲幾乎都押在豬腳上。經(jīng)過油炸、悶燉等烹調(diào)工序,一只只香味濃郁的紅燒豬腳最終被裝進(jìn)大鐵盆中。熱情的老板娘邊招呼食客挑選豬腳,邊用剪子在豬腳上利索劃拉幾下,將其鋪在米粉上,再由食客在一旁的柜臺自行添加酸菜、千張等配菜。一番忙活,總算可以坐下品味這頓絕妙的午餐——豬皮略微彈牙,豬肉軟爛入味,粉湯咸香四溢,米粉在唇齒間浸出稻米的甘甜,各種滋味,重重疊疊。
實(shí)際上,在古老的欽州,豬腳粉算是“年輕”的吃食。老街上的書店老板說,改革開放初期,欽州涌進(jìn)許多從事建筑工作的“泥水佬”,他們工作繁重,體力消耗大,喜食豬肉。于是,具有特色的欽州豬腳粉順勢誕生在供“泥水佬”喝酒歇息的簡易窩棚里。如今,在欽州已看不見招待過上一代城市建設(shè)者的窩棚,豬腳粉卻仍是街頭巷尾的明星。小店的餐桌映射不出美食節(jié)目畫面中的鮮亮光澤,但真正融入庸常小日子的食物,才最能安撫平凡人的腸胃。
飽餐之后,在欽州老街漫步消食,愜意十足。踏著青石板路,悠閑觀望水汽氤氳的南平古渡、旖旎欽江、騎樓建筑,在陶坊門口聽下棋的老頭們用欽州白話大聲談笑,更能真切感受這座海濱小城的舒展自得。
走累了,不妨就在隨處可見的水果攤邊歇歇腳。欽州不是一個季節(jié)分明的地方,但應(yīng)季而來的鮮果提醒著人們時間的更替。酸甜交加還帶著微澀藥味的黃皮,是夏日里不能錯過的“神奇水果”;甜美多汁的靈山香荔,讓三訪欽州的齊白石留下了數(shù)百件“紅花墨葉”的作品。如果實(shí)在難以抉擇,干脆直接來一份混著各種腌漬蔬果和槐花粉的酸嘢,酸甜苦辣,盡顯欽州人的百味哲學(xué)。
食物的氣質(zhì)與地理環(huán)境相呼應(yīng),也與當(dāng)?shù)厝说钠獗韵嗥鹾稀J吃跉J州,仿佛游走在古老與現(xiàn)代之間、質(zhì)樸與繁華之間,最終隱入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