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欣
摘? ?要:當下我國高??焖侔l(fā)展,資金的收入支出活動頻繁、數額增大,資金管理面臨著新挑戰(zhàn),存在著預算制定不科學、彈性大,部分資金使用不透明,資金管理規(guī)則設計過于形式化,投融資活動為高校長遠發(fā)展埋下較大隱患等問題。而財務預算編制不合理、資金使用的監(jiān)督機制不夠健全、資金管理人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高校借貸資金投入過多等是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因此,應當通過采取構建科學剛性的預算管理體制、建立高校統(tǒng)一集中的資金管理制度、提升資金管理人員的素質、降低高校投融資的風險等措施加以綜合應對。
關鍵詞:高校;資金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9-0120-04
高校發(fā)展必須借助于一定的物質財力的支撐,因而高校的資金使用管理事關高校的發(fā)展方向。而資金的使用范圍、傾斜方向、支持力度等影響著學校重點領域學科發(fā)展的后勁,資金劃撥、調配的程序以及相關人員的管理水平等影響著人們對學校的整體看法和對職業(yè)前景的預期。因而高校資金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當下,高校資金管理面臨著重要機遇和挑戰(zhàn),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必須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一、當下高校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制定不科學、彈性大
部分高校在預算制定過程中往往未進行充分調研,未充分考慮學校運行的實際情況,只憑財務部門的幾個人員簡單討論或參照以往數據進行部分調整而后編制而成。因而對預算應當列入的項目、不同項目應支持的力度、不同時段的強度、預期的收益等缺乏綜合全面考量,預算的針對性、實用性不強。
專項經費被閑置沉淀和虛耗浪費并存。一些高校不能結合學院部門實際進行預算編制,列入預算的項目實際上活動開展緩慢甚或無法開展,而到年終又要進行專項考核,根據項目進展評估確定下一年度該項目撥款的必要性及數額,以至于相當一部分二級學院、教師前期對部分項目課題不聞不問無所作為,到了年末被突然告知劃撥給學院的部分撥款不能在特定期限使用完畢就會被收回,下一年也不再有撥款的機會而突擊花錢,造成資金的大量浪費,而真正需要支持的項目課題卻由于多種原因得不到支持。這也反映出一些部門預算編制及執(zhí)行缺乏計劃性、嚴肅性,部分時段應當使用的資金被閑置沉淀,后期業(yè)務專項開支在專款專用的名義下被虛耗浪費,不能將有限的資金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二)部分資金使用不透明,存在暗箱操作
如一些費用用途的規(guī)定比較籠統(tǒng),如何使用、歸誰使用沒有明確界定,使得部分學院不使用或過度使用。如一些高校對學生發(fā)表論文、參加社會實踐等均沒有明確規(guī)定是否必須投入一定數量的經費,因而實際的操作可能存在著不同領導不同思路、同一領導不同時期不同操作的現象。高校資金中相當一部分以專項資金的形式進行撥付,項目負責人對資金使用的范圍、數額、流向等有很大的支配權,財務部門只做形式審查。一些項目負責人為了報銷或套取一定的費用,往往采用虛開差旅費、耗材費、咨詢費、書籍費等來符合資金使用的規(guī)定。而在辦公用品購置方面,具體商品實際支付價格和報賬價格是否存在差異,由于商品采購的類別、品質、時機、供貨商等存在差別,而難以核實,這也為部分人員謀取不當利益提供了空間。
二級學院部門的公用經費,通常只由少部分領導掌握經辦,公用經費涵蓋的范圍、能夠申請使用的對象、具體使用的數額、申請使用的條件等往往并沒有具體規(guī)定,不同領導有不同思路不同做法,年終的全員大會匯報通常只是簡單提供一個大致數額,普通員工也無法準確詳細地獲取細節(jié)。
(三)資金管理的一些規(guī)則設計過于形式化
部分高校資金管理的一些規(guī)則剛性過強,以至于背離了設定規(guī)則的初衷。部分高校財務人員制定了諸多報銷細則,本意是服務科研人員順利完成科研,但卻發(fā)展成對學者的干預控制。為了規(guī)范資金使用環(huán)節(jié),財務部門對資金使用的金額、使用的范圍、時間期限、經辦人要求、審核人規(guī)則、單據填寫規(guī)范等都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
諸如項目經費的使用報銷流程過于煩瑣,需要許多人簽字、證明、審批,一些報銷環(huán)節(jié)如果與通常的環(huán)節(jié)要求不符合,就需要報銷人員提供說明。由于不能與時俱進,一些在科研項目中正常產生的費用卻無法報銷,針對特定事項的預算不能在細節(jié)上進行變動,如購買打印機的錢不能用來購買計算機,只能通過預算調整或變通的方式進行改變。一些根據常理就能判斷的事項因為形式審查要求而不得不提供諸多循環(huán)證明。
(四)投融資活動為高校長遠發(fā)展埋下較大隱患
部分高校因具有特定地理區(qū)位、人才集聚、品牌高端、人脈寬廣、認同度高等優(yōu)勢,會從學校自有資金中抽出相當一部分進行社會性投資,創(chuàng)辦一些盈利性公司培訓機構,或購置土地進行開發(fā)、購買股票期貨進行投資。這些項目盡管營利空間較大,但也暗藏著收益不穩(wěn)定、增長空間不確定等巨大的風險。
近年來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大規(guī)模擴招使得一些學校的硬件設備不堪重負,需要擴大校區(qū)的規(guī)模、增添更多的設施設備,而學校面臨的升格進位、擴碩強博等無形壓力強化著對員工績效激勵、人才招聘的力度等現實需求,使得一些學校在財政撥款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大量從銀行進行貸款以促進學校的發(fā)展。一些學校從銀行中所暫借和貸款的款項數額過大,以至于支付給銀行的利息就是一個比較大的開支,甚至遠超出自身的還款能力,進而影響學校正常辦公經費、教師福利等開展,影響著學??沙掷m(xù)發(fā)展。
二、造成高校資金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
(一)部分高校財務預算編制不合理
預算編制往往只是財務部門內部進行規(guī)劃,未能對其他部門進行調研,根據少部分領導人的意見進行編制,缺乏科學性。而且隨著領導人的變動或其理念思路的轉變,預算編制以及使用的方向重點等也隨著改變,缺乏科學性和連續(xù)性。
一些專項資金不能做到??顚S?。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存量巨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當下高校除了縱向的各級政府部門的預算撥款以外,還有校企合作、社會捐款、培訓創(chuàng)收等多種資金來源。特別是近年來數量越來越大、金額越來越大的橫向項目,其資金的來源渠道多種多樣,數額大小不一,要求千差萬別。不同資金的接受和使用有著不同要求,高校資金的收入和支出不再可能遵循統(tǒng)一規(guī)范,有些資金要做到??顚S茫行┬枰鶕栀浫说囊笞鞒霭才?。給高校資金的管理增加了復雜性和挑戰(zhàn)性。需要高校在資金使用過程中適用不同規(guī)則,提出不同評價方式。其中專項資金因為來源渠道多樣,類型、金額、要求、周期、管理機構、監(jiān)管方式、撥付路徑、完成條件等差異很大,給高校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帶來一定難度。
(二)資金使用的監(jiān)督機制不夠健全
制度建設不夠。有些高校資金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重形式輕內容。部分資金管理流程沒有固定的程序標準,遇到人情、關系、條子等就會進行變通。因而管理過程中隨意性很大,缺乏前后一致性,使得其服務的教師學院有時也不知如何應對。另外,財務部門作為學校的重要部門,也存在其領導經常被調整更換等現象,相當一部分領導者并不具備相應的財務專業(yè)素質,因而不能按照規(guī)范流程操作。部分高校資金管理人員未嚴格根據規(guī)定設置不相容崗位,一些環(huán)節(jié)往往一人兼挑。
資金管理的審計、追溯機制不夠健全。高校大都建立有資金審計機構,但由于資金管理的專業(yè)性復雜性,很多監(jiān)督審計來自財務部門內部,因而一些審計流程只是走形式,審計報告也只是按部就班例行公事。而審計人員擔心一旦審計出問題就暴露出自身監(jiān)督不嚴,也不愿意更多地去指出資金管理中出現的非重大問題。
缺乏資金使用激勵機制。目前一些學校往往根據二級學院部門在特定項目事情上資金使用的進度來評估下一階段資金使用的必要性以及支持的力度,因而出現了部分人員、學院為花錢而花錢的現象,為了符合一定的數額、進度要求而去購置一些不需要的設備、進行一些可有可無的建設、召開一些意義不大的會議、進行一些類似休閑的調研。這種以花錢多少定性是否干事是否發(fā)展的思路是有問題的。在這方面應做出調整,鼓勵項目負責人將資金花在應當花費的方面,切實發(fā)揮資金的價值。
(三)資金管理人員水平有待提高
無紙化辦公強化了對網絡技術支撐及人員素質提升的要求。進入信息時代,不同信息的傳遞不再借助于以往的必須見面的口頭語言、無須見面的書面文件傳遞,互聯網應用使得許多工作都已經電子化。而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不同的軟件類型、不同的技能技巧、不同的應對范式等使得財務系統(tǒng)不論是硬件軟件都需要做出大的改變。
部分高校的資金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業(yè)務水平在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下顯得不足。部分資金管理人員進入財務系統(tǒng)時間較長,對新的網絡技術應用不夠熟練,學習的欲望不足,精通最新的操作系統(tǒng)有一定難度。因而部分人員人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不同數據的處理,既浪費了時間,也可能在不同資金流轉的環(huán)節(jié)中造成缺失漏洞。由于不同環(huán)節(jié)不能集中順暢及時對接,可能造成資金流轉中信息流通不暢、環(huán)節(jié)銜接滯阻、反饋不及時。有些人員對資金管理工作的實質、流程、規(guī)范等認知存在偏差,因而在具體處理項目經費報銷、資金審批、用途更改等事項上存在一些僵化生硬等辦事行為。
(四)部分高校借貸資金投入過多帶來風險
部分高校有些學院能夠憑借其自身資質、師資力量、學科品牌、人脈關系等而創(chuàng)辦多種社會培訓機構,從而獲取較多的經濟收入。部分高校擁有附屬醫(yī)院、生產企業(yè)、專利咨詢公司的實質性的人事或經濟等控制權,因而可以影響經營實體的資金使用,在為學校發(fā)展積累資本的名義下,透過股票上市、購買理財產品等進行投資活動。
不同高校的收入渠道差異很大,特別是一些非“985”“211”教育部或重點高校,學校所能獲得的財政支持相對有限。一些高校在近年來大規(guī)模擴招的背景下,校園基礎設施不足,教師隊伍缺乏,不得不自行籌措資金查漏補缺。但也有一些高校領導,為了打造亮點獲得突出政績,提出遠超出學校實際的目標,擴大校區(qū),興辦分校,高薪招聘人才,大規(guī)??焖贁U張。認為向銀行借貸屬于集體行為,單位個人承擔的風險較小。但銀行等金融機構畢竟屬于營利性機構,學校的借貸畢竟還是要還的。
三、解決高校資金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構建科學剛性的預算管理體制
賦予預算編制與執(zhí)行一定的剛性,制定有關財務預算制定、更改、執(zhí)行、監(jiān)督的細則,對預算的變動修訂列出必要條件和實施程序,加強預算的執(zhí)行力度,使其不因領導人的變動、資金運行狀況改變而變動。預算編制應盡可能對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的項目詳細列出,校級層面應統(tǒng)籌兼顧。
高校預算編制應當堅持全校一盤棋統(tǒng)籌規(guī)劃使用各項資金。預算編制應當兼顧以下原則:科學性原則。學校發(fā)展的用力方向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因而對于資金支出的范圍、傾斜的方向等學校應有科學的評估、綜合的考慮。對那些有助于快速提升學校整體實力、緩解學校發(fā)展困境等項目應進行重點資金傾斜,使有限的資金發(fā)揮其更大效益。吸納招聘優(yōu)秀的人才是學??缭绞桨l(fā)展的關鍵,學校也應結合學科、專業(yè)等籌集大量資金努力構建使得優(yōu)秀人才能在此安家落戶的熱土。務實性原則。學校資金的使用千頭萬緒,每個部門都可能強調自己部門應得到重視,自己的每一個項目都應得到更大的扶持,但學校開支必須首先保障大多數教職工的積極性。學校的發(fā)展進步依靠教師,沒有教師的勤勞付出、沒有銳意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作為,學校是難以有大的發(fā)展的,因而保障教職工的工資福利等增長至關重要,預算中應確保其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二)建立高校統(tǒng)一集中的資金管理制度
借鑒大數據技術提高資金精準化定向使用。優(yōu)化資金管理過程的流程和環(huán)節(jié),構建能夠無縫對接的工作制度。建立學校財務部門內部和二級學院部門之間共享的財務系統(tǒng),不同信息能夠即時分享互通有無,打破信息建設及使用過程中的條塊分割。應力求做到根據不同標準,二級單位及時填報數據,收集到的內容規(guī)范集中存儲、按照權限統(tǒng)一管理、信息根據規(guī)則在不同層次共同分享。
探究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盤活學?,F有資金的存量。建立不同層次的資金預警系統(tǒng)。加快資金的周轉,及時提醒二級學院不同部門及其人員注意相關資金使用要求,合理制定資金使用的進度,優(yōu)化資金使用的力度。學??梢栽O立服務于全校的資金結算中心,統(tǒng)一管理學校不同渠道的資金,集中處理各種必要經費流動,集中支付各種開支。二級學院部門不可以私設小金庫賬外賬進行坐收坐支。
高校中存在著眾多來源的資金,不同資金的使用的范圍、份額、領域、周期、頻率等是不一樣的,因而有必要盤活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學校應當將二級學院部門的各種名義的收入都納入校級財務集中管理范圍,學校層面可以在確??偭靠刂频那闆r下,統(tǒng)籌規(guī)劃使用閑置資金,諸如在人文社科類學院和理工類學院、縱向課題較多學院和橫向課題較多學院等之間進行資金互補調劑。針對急需的項目、人員,可以在一定限度內靈活處理。學校可以在校內不同部門之間進行不同資金的調劑,優(yōu)化資金的使用效率。諸如年終福利短缺時,如果附屬醫(yī)院、公司有大量資金閑置可以暫借使用。
加大財務公開建設的力度。學校應當要求一切法律規(guī)定應當公開的費用全部公開,符合一定程序需要監(jiān)督的也一律公開。將特定資金的來源、去向、經辦人員等公示出來。學校、學院等達到一定數額的項目開展必須經過行政會議集體討論,在網絡上進行公示,實行誰簽字誰負責的終身追究制度,強化權力與責任的相互關系。
實施資金流轉全程監(jiān)督體系。建立健全學校內部的審計制度。制定詳細的審計細則,做到有規(guī)可循。健全審計機構,構建來源較廣泛的專兼職財務審計人員隊伍,吸納紀檢、人事等部門人員。另外發(fā)揮教職工大會制度,通過賬目公開,進行更大范圍監(jiān)督。對賬目資金實施全方位、動態(tài)的、實時的監(jiān)督,并能夠進行查詢回溯,使資金流向陽光化。“利用智能合約技術實現自動智能審核,從項目目標確定到項目實施,再到跟進項目建設進度,對項目效益情況進行及時評估,全過程實時跟蹤專項資金?!盵1]使用資金數額特別大的必須經過專業(yè)領導批準,資金異動數額比較大的匯報給上級領導,使得每一筆資金使用過程中的事前監(jiān)督、事中監(jiān)督、事后監(jiān)督等緊密配合,避免資金的無序使用。對于發(fā)現的問題,應督促有關部門個人及時認真整改,并對整改后的方案進行再審計。
(三)提升資金管理人員的素質
一方面提升管理人員對自身身份角色的認識。學校財務部門是資金管理部門,應當在遵循基本的法律紀律規(guī)定情況下,服務于學校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定位和發(fā)展方向、工作重點,應當為此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應當梳理是否有些規(guī)則制約了學校目標的實現,部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是否與學校發(fā)展相適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職業(yè)操守。另一方面,提升自身開展業(yè)務工作的能力。結合時代發(fā)展,不斷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觀念更新的培訓,要他們認識到信息化時代處理資金管理必須能熟練掌握現代化電腦操作技術和不同類型信息處理的軟件,認識到傳統(tǒng)方法在效率提升、準確度把握、傳遞速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自覺地不斷學習。同時學校不斷開展新技術新方法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實際的應用先進軟件處理不同數據信息的能力水平。
設置不相容崗位,劃定不同職責由不同人員擔任,形成內部既相互合作但又業(yè)務分工明確,相互替代不越權的局面,如出納與會計、記賬員和審計員、管理員和記賬員等相互分離。在保證工作崗位總體穩(wěn)定的情況下對資金管理人員進行小范圍定期輪崗,以加強相互監(jiān)督。
(四)降低高校投融資的風險
盡管高校特別是公辦高校資金借貸屬于集體行為,有國家、政府兜底,但過高的負債仍會影響學校各種正常開支的發(fā)放、教職工福利的增長、學校硬件設備的改善、科研項目的投入。最好做到量入為出,有多大的能力辦多大的事情。即使從銀行進行借貸也要控制好規(guī)模、把握好時機,使得學校的負擔最小化。
全面梳理評估學校興辦的實業(yè)公司機構,考察各種盈利性機構的效益,考察其投入與產出,審查是否有違背國家政策的投資理財行為,盡可能使學校資金的規(guī)模投放在安全范圍內運行。對于存放在金融機構里的款項,合理確定其定活期不同款項的比例,在保障學校各方面能夠正常有序運行的情況下,適當減少資金周轉速度,獲取長期穩(wěn)定的較高收益。
從銀行舉債借貸應兼顧到學校長遠發(fā)展和現實狀況,不能為了短期政績而給學校長期發(fā)展埋下重大隱患。應盡可能減少從銀行貸款的比例,降低資金使用的風險。學校應提升自身與不同金融機構在融資力度優(yōu)惠等方面議價的能力,以換取在經濟活動中的優(yōu)惠。高校通常規(guī)模較大人員眾多,教師工資、獎金、補貼、公積金等發(fā)放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必然會成為不同金融機構擴大客戶、增加資金流通數量、開展不同業(yè)務的一個重要憑借。因而高??梢該藢で笈c不同銀行的合作而爭取在資金借貸方面的優(yōu)惠。銀行的選取應避免任意性,“對參與銀行資質要求、資金存放范圍與方式、利率目標水平、運作方式等方面都應該有詳細的規(guī)定?!盵2]由此選取對自身學校發(fā)展支持力度最大、資金運行最有保障的銀行。高校更應結合自身財務狀況和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貸款的規(guī)模、限度,根據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的輕重緩急合理確定貸款的規(guī)模、期限、利率、償還方式。學校也應積極申請各種政策性減免補助,制定合理的還款方式、規(guī)模。
參考文獻:
[1]? ?慈愛榮.淺析高校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9(22):116.
[2]? ?丁田平.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高校專項資金管理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0(9):108.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