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旻珩 梁妤
摘要 講好中國故事,在國際社會積極傳播中國形象,對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研究發(fā)現(xiàn),《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立足中國歷史、地理、文化、藝術以及人民故事等豐富資源,涉及國內外多元聲音,巧妙運用傳播技巧多方位建構中國的立體國家形象。
關鍵詞 國家形象 《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 國際傳播
作者信息
高旻珩,梁妤,貴州大學傳媒學院學生。
基金項目
貴州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資助項目,“媒體融合促鄉(xiāng)村振興:少數(shù)民族村寨文化對外傳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202210657107)。
展現(xiàn)大國擔當,捍衛(wèi)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推進構建公平、公正的全球貿易體系?!度嗣袢請蟆泛M獍娑兑簟癙eople's Daily”是主流媒體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肩負著提升國家的國際影響力、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重要使命。
本文以《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為研究對象,選取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6月1日半年間共1080個短視頻樣本,采用定量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進行全樣本分析,研究其如何通過短視頻平臺講好中國故事以及建構國家形象,這將對中國在國際社會加快建構話語權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多元化主題分布:呈現(xiàn)多彩中國
通過分析視頻樣本發(fā)現(xiàn),《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上的內容主題分布多元,涉及國內外大小新聞,宏觀層面則是通過影視化呈現(xiàn)中國地理風光、地區(qū)文化風俗藝術以及國家建設成就,微觀層面則是聚焦個人或小群體故事的講述。就主題歸納,主要有國內(地理風光、文化藝術、國家建設、人民故事、國家領導人、外交部發(fā)言)、國外以及其他。
(一)生態(tài)、文化、成就:建構大國風采
1.風光展現(xiàn):描繪大美“中國畫”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tài)綠色”成為了新時代背景下的主色調,“中國顏值”在國際社會的交流中也成為了一張靚麗的名片?!度嗣袢請蟆泛M獍娑兑簟癙eople's Daily”不僅呈現(xiàn)遼闊的草原、縱橫的山川、碧藍的湖泊、宏偉的瀑布、浩瀚的云浪、五彩的花海、金黃的麥浪、層疊的梯田等風光景觀,同時拍攝了風力發(fā)電工程、水力發(fā)電工程、水壩建設以及現(xiàn)代化播種和收割等景象,大量地理風光短視頻均以清新的藍色和綠色為主色調,反映出中國的生態(tài)建設和自然保護所呈現(xiàn)出的盎然生機。
在其自然地理風光的選取中,也相當有考究,涉及中國東、南、西、北、中五大方位。視頻涵蓋中國各方位地區(qū)的景觀,配合航拍的效果不僅是在視覺呈現(xiàn)上體現(xiàn)了“美”,還在形象意義上印證了“大”,利用短視頻的短頻快特性,直觀地描繪出一幅大美中國畫。
2.文化藝術:展演豐富“中國韻”
在如今的國際社會中,“西強我弱”的輿論格局還沒有被徹底打破,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輿論影響力和話語權仍待進一步提升。
文化藝術植根于中國悠久的歷史,以符號或儀式為載體呈現(xiàn),表達出特定的意義內涵。西安以漢代文化為特色的沉浸式婚嫁內容,呈現(xiàn)中國漢朝典雅的婚房陳列、莊重的編鐘和古箏樂器、古樸的書法器具和竹簡以及華麗的婚嫁服飾,視頻中新郎新娘琴瑟合鳴、手作書法,以中國紅為主色,既韻味優(yōu)雅,又傳達出中國悠久的歷史底蘊以及美好的婚嫁傳統(tǒng)。在春節(jié)期間,賬號發(fā)布了關于各地團圓過年的熱鬧景象;在中國農歷三月三這天,介紹了廣西壯族人民慶?!叭氯钡木跋?。其中春節(jié)團圓、少數(shù)民族文化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和”與“包容”的體現(xiàn),這在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具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大量視頻還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制作,如手工漢代漆器、手繪國畫、傳統(tǒng)木匠、紙鳶制作、皮影戲、雕花、竹筏等等,則是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匠人對傳統(tǒng)技藝的嚴格堅守,這不僅僅是向世界展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工藝,也恰好迎合近年來中國技術中所蘊涵的匠心精神,從而以小見大建構起中國優(yōu)秀的匠人形象。
在國際交流與傳播中,文化的力量越來越被主流媒體重視,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結合當下實際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主流媒體的方向。在當今語境下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主流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已成為必然。
3.國家建設:凸顯偉大“中國夢”
“中國夢”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的交流中傳播正面國家形象的關鍵所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注重報道國家建設成就以及工人形象呈現(xiàn),將中國在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過程中的顯著成效展現(xiàn),以具象化的手法凸顯了“中國夢”的真實性。
(二)人民故事:在共情中消弭理解差異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離不開書寫中國人民的故事。根據(jù)統(tǒng)計,在選取的樣本中人民故事類視頻的數(shù)量占榜首,在近半年的人物報道中,有如下特點:一是議題內容豐富,二是議題內容緊跟熱點事件。其中上海醫(yī)務工作者和防疫志愿者以及冬奧運動員的相關視頻數(shù)量較多。視頻將中國當時的抗疫現(xiàn)狀用鏡頭記錄下來,當中有烈日下穿著防護服的志愿者,有摘掉口罩后滿臉印痕的醫(yī)務工作者等形象,展現(xiàn)了中國人面對困難不拋棄不放棄的態(tài)度,讓世界看到了屬于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以及時代印記。在冬奧會運動員的視頻中,展現(xiàn)了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卓越風姿以及艱苦訓練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講述中國農民、工人辛勤勞作與工作的故事、消防員搶險救災的英勇形象、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的奉獻以及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故事。
通過一個個貼近中國國計民生的事實案例,用故事化的鏡頭敘事與微觀的視角,聚焦中國人民自身發(fā)展的故事,涉及各行各業(yè),傳遞出中國一體多面的良好態(tài)勢和發(fā)展形象。以具身化的人民視角回歸人本,達成國外受眾對國內人民的情感認同,進一步形成對國家層面的理解與認同。
二、妙用傳播技巧:發(fā)出國際傳播“最強音”
(一)客觀視角下的“可信中國”
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中,視頻的內容不僅僅只是報道中國國內的新聞事件或是僅報道中國的發(fā)展,而是國內外兼有,尤其是在觀點的呈現(xiàn)上,把對于事件的思考和判讀更多留給了抖音平臺的用戶。如報道國外旅游發(fā)展的一條視頻,視頻中不摻雜任何主觀評價,以中立客觀的視角將阿圖勒爾一處旅游景點的開發(fā)情況如實呈現(xiàn)。該條視頻也受到了國外友人的好評?!度嗣袢請蟆泛M獍娑兑籼栆步^不僅僅展現(xiàn)中國正面的議題,同時也以誠懇的態(tài)度呈現(xiàn)中國前后發(fā)展的不同狀況。在四川省懸崖村修建的鋼梯變成旅游景點的視頻中,如實呈現(xiàn)2016年該地欠發(fā)達的山路狀況和2020年該地修建鋼梯后的良好狀況,讓觀眾真實了解中國農村向好發(fā)展的態(tài)勢。
正面客觀傳播在國家對外宣傳中至關重要,海外版抖音號短視頻內容生產中如實且同頻報道國外情況,不僅是塑造中國公平的國家形象,更是表達了中國的包容形象。《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堅持了事實的客觀性,國內外同頻報道也體現(xiàn)了中國積極參與到國際社會的切實行動,表達出中國對于國際事務的關切。
(二)“他者”敘事:增強形象可感性
“他者”是相對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是“自我”的對立面,它強調的是客體、異己和差別化等特質,有作為對立面的“他者”和作為旁觀者的“他者”兩類“他者”形象。[1]
敘事采用以國外友人作為“他者”的方式來陳述對中國的印象。當中有顯性陳述與隱性陳述兩種表達。顯性陳述是通過外國友人直接的口吻表達自己心目中對中國的直觀感受。一如“你對這個問題的印象如何?以下是來自8個國家的公民給出的一些答案”,視頻中呈現(xiàn)8個不同國家的公民面對鏡頭直接回答“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China?(你對中國的印象是什么?)”這一問題,視頻中外國友人的回答有“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明”“中國非常先進且現(xiàn)代化”“中國很美”“中國有很多美食”等,均為基于國外友人(“他者”)對中國的美好形象評價。通過對視頻評論區(qū)的評價分析,爬取出如下關鍵詞“awesome(很好的)”“beautiful(美麗的)”“l(fā)ove(熱愛)”等充滿贊美性的詞匯。隱性陳述則是不通過外國友人直接口吻而是其生活狀態(tài)來呈現(xiàn),例如有一條視頻是上海疫情期間居住在上海的一名外國女子于晴朗的天氣在窗臺上歡歌的生活情態(tài),再次用“他者”形象真實表達了上海疫情期間有溫度的居家隔離生活。
運用“他者”敘事的方式在國際傳播中尤為重要,體現(xiàn)的不是只有傳播主體一方的觀點輸出,而是多方觀點綜合表達?!度嗣袢請蟆泛M獍娑兑簟癙eople's Daily”運用不同的外國友人作為“他者”形象敘述中國故事,不僅是立足多方面建構起了立體的中國形象,還通過“他”建立起一個親切可感的第三方話語體系,且以外國友人進行敘事,能夠最大范圍地引發(fā)與其具有共同文化語境的主體的共鳴,從而增加群體的文化認同感,打破跨文化傳播中的壁壘和刻板印象,搭建起更加有效的國際溝通橋梁。
三、把握話語權:闡明中國立場、建構主權形象是主導
由于目標受眾認知的差異和目標國的媒體偏見,中國的舉措和建議總是被西方國家誤解,西方社會長期報道中國負面議題甚至是通過歪曲事實抹黑中國,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把握話語權面臨著巨大的威脅與挑戰(zhàn)。因此,完善他國的“中國觀”是相當必要的,加快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建設則需要以站穩(wěn)中國的國際立場和建構中國的主權形象為主導。
《人民日報》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的內容議題嚴肅性和趣味性并重,主流權威主導內容。其抖音賬戶大量發(fā)布外交部針對國際問題的發(fā)言視頻,對國內外議題發(fā)表中國的堅定立場和觀點。如對哈薩克斯坦內政表達鄰邦友好祝愿;對俄烏戰(zhàn)爭表示希望通過談判協(xié)商和平解決戰(zhàn)爭問題,反對美方干預;對種族歧視問題表示應倡導種族平等;對新疆問題表示應反對虛假報道和“選邊主義”;對臺灣問題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對香港問題表示反對美方挑起“港獨”;對南海問題表示堅持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等。
中國在國際傳播中,最具代表的則是外交部發(fā)言,《人民日報》作為主流媒體,在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權威發(fā)布外交部發(fā)言,利用抖音平臺持續(xù)發(fā)聲爭奪話語權,內容展現(xiàn)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問題發(fā)聲,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正向回應西方負面報道,闡明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態(tài)度并堅持中國主權的立場,這在對外宣傳中建構中國的友好和主權國家形象具有積極的戰(zhàn)略意義。
結語
在“小屏”中洞見“大國”形象?!度嗣袢請蟆泛M獍娑兑簟癙eople's Daily”是我國主流媒體對外傳播的有效途徑,也是建構積極、正面的國家形象的權威平臺,代表了中國立場、中國態(tài)度、中國聲音。從作品內容來看,“People's Daily”不止有宏觀敘事,還會從平民視角切入,以“人”的魅力來展現(xiàn)“國”的風采,更加契合我國“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念;從傳播技巧來看,“People's Daily”注重作品的多元化聲音表達,變“自說自話”為“他者言說”,追求的是立體、全面的國家形象,更有利于回應西方長期以來的“污名化”;從內容生產的立場來看,“People's Daily”依然保持著作為中國官方媒體的姿態(tài),在國際議題上絕對堅持中國主權,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xiàn)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但是由于國際網絡管制,“People's Daily”在國際上影響仍然有限。此外,“People's Daily”的部分作品缺少廣播語言的融入,外交翻譯文本“作為一種重要的建構性力量,它不僅能建構自我,還能夠建構自我與他者的關系”,[2]單純的“中文聲音”加“英文字幕”的方式不夠直觀,應充分利用抖音平臺的視聽優(yōu)勢,靈活地將AI播報、語音跟讀等智能技術運用到作品生產中去,增強海外用戶聽覺和情感體驗,更加直接地表達內容以及意義內涵,進一步建構親切可感的話語體系,從而增強國際傳播效果,塑造世界舞臺中的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參考文獻:
[1]劉文明.全球史研究中的“他者敘事”[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3):45-51.
[2]馬會峰,楊明星.外交翻譯與中國南海形象建構[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02):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