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
基本案情
2021年2月8日21時許,張某打110報案稱其在杭州某小區(qū)房間內被其同事王某持刀威脅。民警接報后立即趕赴現場,將王某等人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調查。
經過調查,王某和張某等四人在杭州某商場做保安工作,同住員工宿舍。8日晚上,王某在外面喝完酒回來了。此時,張某正跟同事聊天。王某突然大聲對張某說:“不要再講話!”張某反問對方:“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王某說:“我早就看不慣你了,你給我閉嘴!”張某隨口回了一句:“你不要發(fā)酒瘋?!眱扇四阋谎晕乙痪涑沉似饋?。王某繼續(xù)挑釁:要不要下去比劃比劃?張某回應道,等一下讓隊長來處理此事。這時,王某往廚房走去,拿起了菜刀朝張某走了過來,右手拿著刀向其揮了幾下,嘴里不停地說:“我今天就要砍你?!蓖聜円姞?,紛紛跑過來將王某手上的菜刀奪了下來。所幸勸說及時,未造成損害后果。據王某交代,醉酒狀態(tài)下的自己,做了什么記不清了。
同事黃某證實:王某經常喝酒,上班的時候也喝,被領導批評了好幾次。他喝過酒就喜歡找事情,今天這事也是王某酒后與張某發(fā)生的口角糾紛。王某還用刀威脅張某。同事盧某也證實:王某和張某在寢室里吵架,具體因為什么事情不知道,我以為沒什么事情的,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王某拿把菜刀比比劃劃。我們趕緊上去勸,把菜刀奪了下來。
爭議焦點
持刀威脅他人人身安全,是否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以案釋法
一、構成威脅人身安全的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威脅人身安全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人身安全,侵犯的對象是特定的自然人個體??陀^方面表現為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威脅的方法有很多,既包括寫恐嚇信,也包括諸如投遞子彈、匕首等恐嚇物;既可以是直接的威脅,也可以明示、暗示的威脅;既可以是違法行為人自己實施威脅,也可以通過第三人轉告威脅。不管用什么手段進行威脅,都不影響本行為的成立。威脅的方法、手段、對象、后果只是作為量罰的情節(jié)予以考慮。
上述案例中,王某的行為屬于“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王某的言語+持刀威脅,已經侵害了張某的人身安全,應當要給予治安拘留的處罰。
二、持刀情節(jié)屬于“情節(jié)嚴重”
《公安機關對部分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實施處罰的裁量指導意見》中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情節(jié)較重”:(一)給他人正常工作、生活、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的;(二)經勸阻仍不停止的;(三)針對多人實施的;(四)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五)其他情節(jié)較重的情形。
而浙江省《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關于“情節(jié)較重”的情形是:(一)經勸阻仍不停止的;(二)針對多人實施的;(三)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四)多次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五)手段惡劣,給他人正常工作、生活或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的;(六)公開恐嚇、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社會影響惡劣的;(七)威脅未成年人、殘疾人、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孕婦等弱勢群體人身安全的;(七)使用兇器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八)其他情節(jié)較重的。
使用兇器威脅人身安全的社會危險性比言語上威脅的危害更大,在行為人情緒激動的時候,或者發(fā)泄不滿的時候,很容易、極有可能使用兇器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等嚴重后果,因此浙江省的裁量基準更加細化和完善。除此之外,如果持刀恐嚇他人,肆意挑釁,若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等嚴重后果,情節(jié)惡劣的,還可能涉嫌尋釁滋事,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guī)定,最高可判處五年有期徒刑。
關于“兇器”,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將“兇器”分為兩類,一類是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一類是為了實施違法犯罪而攜帶的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比如磚頭、菜刀等。
王某的行為屬于使用兇器威脅他人人身安全,在處罰裁量的時候應該按照“情節(jié)較重”對待。最終,王某被處以拘留七日的行政處罰。
三、關于證言能否采信的問題
刑事案件中的證人證言采信規(guī)則基于以下幾個標準:證言的內容是否為證人直接感知;證人作證時認識、記憶和表達能力,生理和精神狀態(tài)是否影響作證;證人與案件當事人、案件處理結果有無利害關系;證言之間以及與其他證據之間能否相互印證,有無矛盾。
意見證據規(guī)則告訴我們,證人證言的內容應當是其親身感知的表述,不應是揣測性的、推斷性的、評論性的。
參考刑事案件證人證言的審查和認定標準,黃某和盧某的證言能夠與被侵害人張某的陳述相互印證,四個人之間都是同事,他們所描述的事實基本能夠還原當時事發(fā)的狀態(tài),所以即使在王某“零口供”的前提下,也能夠認定王某使用兇器威脅張某人身安全的事實。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qū)分局小營派出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