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豐
摘要: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要求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舊教學觀念的改變,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優(yōu)化教學策略,從而實現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最終目的。本人主要探究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多媒體技術;教學方法;教學策略;
應試教育對小學教育的深遠影響,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進行知識講解,長期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課堂,使學生對課堂知識失去興趣,由于課堂效果不理想而導致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了抗拒逃避的心理。這樣不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此,在新課改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別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并把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從而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數學內容的結構變化
(一)內容結構化體現了學習內容的整體性
小學學段課程內容的結構化通過主題整合的方式呈現,體現了學習內容的整體性,主題結構化的統(tǒng)一整合,將內容整合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大部分。
(二)內容結構化反映學科本質的一致性
內容結構化通過主題的重組不僅體現了內容的整體性,還反映了學科本質的一致性。
(三)內容結構化表現學生學習的階段性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內容各學習主題是以義務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的循序漸進的需要,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被安排在四個學段。不同的學段根據義務教育階段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特征,在“內容要求、學業(yè)要求和學段目標”上體現出不同。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新課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的提升。但是當前的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在課堂上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將現代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有些小學的教學條件仍比較落后,或者教師年齡偏大,對現代教育技術缺乏經驗,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使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使課堂氛圍過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從而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方法缺乏以人為本
新課改模式背景下,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對創(chuàng)新教學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能加強對新課改的研究并不斷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體現與方法,但在實際課堂的實施過程中,容易忽略學生的層次性,由于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有部分學生在小學過程中對于數學的學習進度及過程接收是比較慢的,尤其是低部的學生,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小學數學教師可能會有目的地進行分層教學,針對性地因材施教,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忽略以下隱性的因素,從而導致分層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教學方法缺乏多元化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對小學數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多元化,盡管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小數數學老師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投影的教學方法,但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性、全面性、綜合性仍不強。如一些教師仍然采用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課堂以老師為主導作用,并不注重將教學游戲化、教學合作化、教學互動融合在數學教學課堂中。
三、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策略的應用
(一)強化教師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新課改要求在小學教學中要不斷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要重視發(fā)揮教師、學生的課堂作用,重視課堂的融合性、互動性及滲透性、因此教師要處理好“教與學、學與做”的關系。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模式得到有效的落實,才能實現數學教學的突破。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要通過轉變角色,將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發(fā)現、分析解決課堂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互動探究,使數學課堂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揮更好的效果。
(二)教學方法堅持以人為本
在實施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目標和要求,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組織實施,才能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小學數學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在設計問題以及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要以學生的個體不同為主導進行分層教學,由于小學生的特點,課堂的有趣化以及教師鼓勵對其極為重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及自信心,教師要將自主學習和互動探究進行有效結合,為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使學生既能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又能自主整合學過的知識,通過正面的鼓勵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例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小組之間通過搶答形式等方式進行回答問題,再統(tǒng)計小組總分,最后得出獲獎組一、二、三名,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特別積極,課堂氣氛很活躍,全班同學都參與到課堂中,使得數學課堂效果特別好。
(三)實現教學方法多元化
“教無定法”說的就是教學方法并不局限于一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學習創(chuàng)新,將已有的和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地融合。
1. 教學方法融入現代化技術、多媒體平臺的使用,能將數學圖形以及課堂通過直觀生動的形式出現在課堂,例如運用多媒體有效地進行圖形變換的教學,在講授“平移與旋轉”這一部分內容時,對于小學生的生理特點而言,小學生正處在好奇心濃厚的階段,通過圖形的不段變換,使教學更加生動地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我先利用多媒體演示了生活中一些平移與旋轉現象,出示升旗禮時候,國旗緩緩上升的小視頻、商場坐電梯,電梯緩緩上升的小視頻以及風扇轉動的小視頻等,讓學生區(qū)分開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現象,在正式進行教學時,我在多媒體又出示了汽車行駛的動畫,學生通過有趣的動畫,明白了汽車朝著一個方向進行的直線運動叫平移,汽車輪子繞軸點運動的過程叫做旋轉,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使原來實物不容易展示的部分通過多媒體,以有趣生動的形式得到充分的展示,降低了學生觀察上的難度,更加容易直觀的掌握知識點,生動有趣的課堂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課堂知識點感興趣,從而在課題學習上能夠表現出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2. 數學來源于生活,將教學方法融入生活實際,在小學數學教師課堂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的生活,將其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運用數學知識,強化學生知識。例如在學習對稱這一知識點時,生活當中處處有“對稱”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教室場景里出現的對稱情況,像黑板、課桌、門等都是軸對稱圖形,教室里面的笤帚等不是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更形象的通過觀察,提高學習興趣,獲取知識。
3. 教學方法優(yōu)化評價方法,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年齡小,活躍好動,精力充沛,尤其是低部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時間40分鐘比較難坐得住,如果出現滿堂灌的情況,可能會適得其反。再者,由于小學生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區(qū)別,尤其是在相同的數學重難點學完以后,通過練習活動鞏固后,仍有一些學生還不能完全掌握,如果沒有及時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學生就會對數學產生畏難心里,從而影響其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對評價方式進行完善與優(yōu)化,在這過程中,教師不再局限于作業(yè)上的評價,而在言語上要適當地進行引導和鼓勵,形成正面的鼓勵,對其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細節(jié)進行分段評價,及時評價,增強其學習數學自信心,讓學生對數學有正面的理解,從而達到激發(fā)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新課改改革的背景下,要提升小學數學的有效性,需要一線的數學教師對教學理念進行適當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通過課堂設計問題環(huán)節(jié)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chuàng)新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從而實現小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衛(wèi)茜.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及對策[J].知識文庫,2022(09):67-69.
[2] 張婧.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及對策[J].新課程,2022(03):62-63.
[3] 尚金鎖.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及對策[J].讀寫算,2021(14):1-2.
[4] 漆躋遙.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分析[J].天津教育,2021(09):110-111.
[5] 陳月琴.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路徑[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7):63.
[6] 周小麗.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法[J].啟迪與智慧(中),2020(06):38.
[7] 李慧敏.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思考[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02):18.
[8] 閆文娟.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才智,2018(32):102.
[9] 李芳. 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解讀[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lián)合體工作委員會.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一).[出版者不詳],2022:360-363.DOI:10.26914/c.cnkihy.2022.03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