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
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是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也在不斷進行改革,開展群閱讀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方法,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要求教師從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走出來,樹立與時俱進的群閱讀教學理念,將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當作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以此促進小學英語教學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本文將以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意義為導向,對開展群閱讀的策略進行分析。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意義
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能夠?qū)崿F(xiàn)小學英語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對小學英語教學有重要意義。首先,群文閱讀能夠促進閱讀教學的與時俱進。群文閱讀可以將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和網(wǎng)絡資源中的閱讀材料進行有機整合,使兩者的優(yōu)勢并存,實現(xiàn)閱讀材料的精準化、時代化,成為信息技術(shù)時代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的一大優(yōu)勢;其次,群文閱讀的開展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群文閱讀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相比,能夠?qū)⒉煌奈谋緝?nèi)容和閱讀題材進行劃分和整合,從而形成不同主題的閱讀內(nèi)容,學生通過閱讀可以自覺地形成主題意識,強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久而久之,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閱讀速度逐漸加快,由逐字閱讀發(fā)展到按意群閱讀,使英語思維能力得到越級式的提升。
除此之外,開展群文閱讀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德育培育。群文閱讀材料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可以對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進行延伸。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有對學生德育培育的體現(xiàn),如“見面問好”“詢問物品”“介紹家庭成員”等,引導學生養(yǎng)成懂禮貌、愛惜自己的物品、熱愛家庭等良好的生活習慣。群文閱讀的開展,能夠?qū)⑼恢黝}的閱讀材料進行整合,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培育。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閱讀主題,激發(fā)學生的群文閱讀興趣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先從認識新單詞入手,先對閱讀材料中涉及的新單詞進行講解,包括單詞的本義、詞性,以及固定搭配等,然后進入到閱讀材料的講解。整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導致學生的閱讀的興趣不高,參與度較低,不利于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在開展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激發(fā)學生對群文閱讀的興趣為前提,有效開展群文閱讀。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選擇合適的閱讀主題是一種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其中閱讀主題在教材每個單元的閱讀材料中都有體現(xiàn),與該單元的標題相匹配,如“Colors”主題、“Body”主題、“Animals”主題等,雖然教材中的閱讀主題比較鮮明,但是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差,對主題的認識不夠明確,且教材中的內(nèi)容較少,不足以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此,在開展群文閱讀時,要選擇合適的閱讀主題,激發(fā)學生的群文閱讀興趣,強化學生的主題意識,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三年級上冊《Unit Four We love animals》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英文書籍或者網(wǎng)絡資源,找到與本單元主題“animals”相同的閱讀材料,然后進行整合。采用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能促進學生對動物更加了解的、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引發(fā)學生討論的內(nèi)容,去掉復雜難懂的、與主題無關的、消極的內(nèi)容。
大部分學生都很喜歡小動物,利用群文閱讀材料,能夠?qū)滩闹械拈喿x內(nèi)容進行有效延伸,使主題更加鮮明,其豐富的內(nèi)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進而引發(fā)課堂討論,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動物的了解情況,加深對詞匯的記憶,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機械化記憶單詞的方法,提高課堂參與度,從而有效發(fā)揮群文閱讀的價值。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作為群文閱讀的主題,從而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主觀能動性的引導下,提升思維的活躍度,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閱讀技能的掌握。
(二)拓展群文閱讀資源,整合多元化的閱讀文本
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符合本單元主題的閱讀材料,但一般以簡短的情景對話和小故事為主,文本類型比較單一,雖然可以滿足學生的基本閱讀要求,但是內(nèi)容較少,題材較單一,學生會覺得枯燥,且由于文本類型較單一,無法開展群文閱讀,實現(xiàn)多元化閱讀文本的整合,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因此,應當拓展群文閱讀資源,整合多元化的閱讀文本。一方面,要突出教材內(nèi)容的核心主題,將群文閱讀與教材內(nèi)容相整合,深化主題,“層遞式”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要滿足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容包括英語基礎知識、語言能力、社會能力等,教師在拓展群文閱讀材料時,要選擇能夠強化英語知識、語言內(nèi)容豐富且實用性較強、能夠引導學生了解西方人文社會的文本內(nèi)容,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促進社會意識的養(yǎng)成。
例如,“Food”這一主題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教師可以開展專門以“Food”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活動課,教師從書籍或網(wǎng)絡中搜集關于介紹中西方一日三餐飲食的說明類、敘事類的文本內(nèi)容,要求學生閱讀并從閱讀材料中找到有關“food”的單詞,并用這個單詞進行造句。比如,學生找到了“fish”這個單詞,可以造句:“I like fish.”或仿照課文中的句子造句:“Can I have some fish,please?”然后教師借助群文閱讀材料,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討論:“你們知道西方人用什么工具吃飯嗎?”學生可能會回答出“刀和叉子”或者“筷子”,教師給予引導:“筷子是我們中國人用來吃飯的工具,而且都是成雙成對的,而西方人與我們吃的食物類型不同,所以餐具也不同,他們大多時候使用刀和叉子?!比缓蠼處熢诤诎迳蠈懗觥癱hopsticks”“fork”“knife”這三個單詞,并寫出詞義,讓學生進行積累。通過拓展群文閱讀資源,整合多元化的文本內(nèi)容,學生不僅可以鞏固教材基礎知識,還能夠了解到更多關于某個主題的拓展知識,開闊視野,體會不同閱讀材料中豐富的文本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加強師生交流,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形式
一方面,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差,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在閱讀方面,還未形成固有的閱讀模式,缺乏正確的閱讀習慣,導致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過度地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采用“單向灌輸”的模式進行閱讀教學,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沒有恰當?shù)匾龑W生深度挖掘閱讀材料內(nèi)涵,而是“就題論題”,照著題目要求在原文中找答案,將教師的思路強加給學生,可能學生存在疑慮,但是由于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而在開展群文閱讀時,教師也應當認識到當前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使學生參與到主題的選擇和群文閱讀形式的選擇中,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My schoolbag》這節(jié)教學內(nèi)容,教師借助這一單元的閱讀形式與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先引導學生描述故事情節(jié),然后再引導學生說出故事中人物角色有什么特點,比如Zoom很細心,將所有書都裝進書包里了,媽媽對Zoom照顧的非常細心,Zoom對媽媽很尊敬等。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看完這個故事后,有什么感想?”有的學生會想到自己的媽媽對自己照顧得非常細心,要有一個感恩的心;有的學生會想到自己的物品要保管好,不要丟三落四;有的學生會想到早睡早起,上學不要遲到等。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增進與教師之間的感情交流,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體會不同形式的群文閱讀形式,從而自主地進行不同形式的群文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認識到閱讀是提升個人修養(yǎng)和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途徑,從而重視群文閱讀,提高對群文閱讀的探究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利用信息技術(shù),營造群文閱讀氛圍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群文閱讀除了要激發(fā)學生對群文閱讀的興趣、拓展群文閱讀資源、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形式,還應當營造良好的群文閱讀氛圍。首先,英語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語言。小學生只是片面地認為英語是一門學科,但對英語是一種語言的認識較少,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學生不重視教師的引導,在課堂上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為會做題就行。然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需要掌握英語語言的特點,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語言的運用技巧,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對英語的認識不足,導致聽課效率降低,長此以往,不利于閱讀水平的提高。其次,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還需要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環(huán)境,而當前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生活在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主要依靠課堂上教師對英語環(huán)境的構(gòu)建,使學生無法形成英語語感,使得閱讀教學變得生硬,無法讓學生真正體會閱讀材料中的情境。因此,在開展群文閱讀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為學生營造群文閱讀氛圍,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例如,在進行主題為“Friends”的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動畫情境,一個男孩說:“I have a good friend.He has glasses and blue shoes.He is thin.”這時他的同學問道:“Is he tall?”小男孩回答道:“No,he is short.”對方說道:“I know.Hes Tom!”學生對動畫都比較感興趣,動畫可以給予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彌補了教材中靜態(tài)畫面的不足,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更重要的是,使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感受英語表達的魅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這種情境下,學生更容易進入到群文閱讀的狀態(tài),并將這種情境與閱讀材料中的內(nèi)容相融合,增進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強化閱讀能力的提高。長此以往,學生便會體會到不同主題下的情境,認識到英語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形成一定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群閱讀主題相符合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烘托下,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形成相應的畫面,促進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提升閱讀素養(yǎng)。
(五)挖掘群文閱讀材料,滲透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文化意識是指學生通過英語知識的學習,了解西方文化,認識不同國家文化間的差異性,尊重文化差異,對西方的人文社會有一定的認識,這也是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不同主題的群文閱讀資源都有文化意識的滲透,比如,“Food”之類的主題,學生可以了解到西方人喜歡吃的食物,如果對閱讀材料進行延伸,可以向?qū)W生滲透一些關于西方的飲食文化的知識;“Friends”這一主題,學生可以了解到西方人的外貌特點,大眼睛、金色的頭發(fā)等,這些外貌特點其實與我們的外貌特征相差不大,可以引導學生從客觀角度認識世界;再比如“Hello”這一主題,使學生認識到西方人見面打招呼的方式,以及見面時談論的話題,與我們國家的問候形式形成鮮明對比,認識到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性,學會理性看待文化差異。因此,開展群文閱讀時,不應當僅局限于傳授閱讀材料表面的知識,還應當深度挖掘群文閱讀材料,進行拓展延伸,滲透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例如,“My family”這節(jié)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找到一些關于家庭教育的閱讀資源,讓學生了解西方家庭中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家庭觀念和責任意識也是各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教師深度挖掘閱讀內(nèi)容,引導學生用英語說出自己家庭中有哪些成員;然后要求學生介紹一下家庭成員中爸爸和媽媽的職業(yè),并提問:“你們和爸爸媽媽照過合照嗎?是在哪里照的?當時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嗎?”學生回憶后紛紛與同學進行交流,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意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關心父母、關愛家人,認識到家庭和諧的重要意義,有助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挖掘群文閱讀材料,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引發(fā)思考,培養(yǎng)文化意識,增加文化底蘊,并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對自我進行審視,提高個人修養(yǎng)。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能夠打破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陳舊觀念,豐富閱讀資源,實現(xiàn)閱讀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轉(zhuǎn)變。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群文閱讀對小學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既能促進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與時俱進,還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德育培育。開展群文閱讀也是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教師可以從選擇合適的閱讀主題、拓展群文閱讀資源、師生交流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形式、利用信息技術(shù)營造群文閱讀氛圍、挖掘群文閱讀材料中的文化內(nèi)涵等方面促進群文閱讀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