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興
摘 要 厚樸是我國特有的常用中藥材,也是國內外市場需求量較大的藥材之一。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增加,野生資源逐年減少,藥用成分含量不如野生資源的人工栽培厚樸逐漸增加。為保障厚樸質量和產量滿足市場的需求,助推厚樸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鐘山縣兩安瑤族鄉(xiāng)厚樸仿野生栽培為例,在介紹厚樸生物學特性的基礎上,從苗木培育、栽植技術、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厚樸皮的適時收割及科學留種等6個方面介紹厚樸仿野生栽培技術。
關鍵詞 厚樸;仿野生栽培;廣西賀州市鐘山縣兩安瑤族鄉(xiāng)
中圖分類號:S567.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8.009
厚樸是我國特有的常用中藥材,國家三級保護中藥材和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是國內外市場需求量較大的藥材之一[1]。近年來,我國野生厚樸資源減少,而隨著市場對厚樸的需求日益增長,藥用成分含量低于野生厚樸的人工栽培中藥材厚樸產量不斷增加,如何通過仿野生栽培技術保障厚樸產量及質量,助推厚樸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是我國中藥材產業(yè)發(fā)展的當務
之急[2]。
厚樸的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都可入藥,發(fā)展厚樸種植既能改善區(qū)域性生態(tài)環(huán)境,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實現山區(qū)農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山區(qū)農民增收致富的優(yōu)質項目[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鐘山縣兩安瑤族鄉(xiāng)農民充分利用當地山區(qū)優(yōu)勢,通過多年努力,中藥材厚樸仿野生栽培面積近106.67 hm2,預計產值達1 900多萬元。為了更好地指導中藥材厚樸生產,筆者對厚樸的仿野生栽培技術進行了調查和探討,現介紹如下。
1 鐘山縣兩安瑤族鄉(xiāng)概況
兩安瑤族鄉(xiāng)設立于1984年10月,位于廣西賀州市鐘山縣西北部,總面積142.3 km2。距鐘山縣城28 km,轄6個村委會,98%的居民為瑤族。主要山嶺有大桶山、塘肚山、雞籠山、平頂山等,主要河流有思勤江、大岷河、大桶河等。地處山區(qū),森林、礦產、水利等資源豐富。耕地面積793.69 hm2,林業(yè)用地11 277 hm2,森林覆蓋率為68%,活立木蓄積量23.81萬m3。兩安瑤族鄉(xiāng)地形復雜,西北部和南部為山地,中部有小面積丘陵,其余為巖溶地貌,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兩安瑤族鄉(xiāng)是八角基地(八角種植面積超過667 hm2)、
中草藥基地(中草藥種植面積近133 hm2)、香芋種植基地和優(yōu)質稻制種基地。兩安瑤族鄉(xiāng)以丘陵、山地為主,屬丘陵、低山地貌,成土母質為花崗巖,多為黃紅壤,pH值偏酸性。土壤平均有機質含量28.9 g·kg-1,全氮含量1.39 g·kg-1,有效磷含量14.4 mg·kg-1,速效鉀平均含量50 mg·kg-1。氣候濕暖,四季無霜且光照充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9 ℃,極端最高溫度38.9 ℃,極端最低溫度-4 ℃,年均降雨量1 535.6 mm,年平均降雨日171 d,年無霜期320 d,年平均相對濕度78%。兩安瑤族鄉(xiāng)的土地、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厚樸生長。
2 厚樸的生物學特性
厚樸,別名紫樸、紫油樸、溫樸等,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常見品種為厚樸(原亞種)與凹葉厚樸(亞種)2種。其根系發(fā)達且喜光,幼齡期需蔭蔽環(huán)境,喜涼爽、濕潤、多云霧、相對濕度大的氣候環(huán)境,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腐殖質豐富、排水性良好的區(qū)域,常見于海拔300~1 500 m的山地林間[4]。厚樸在我國陜西省南部、甘肅省東南部、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和貴州省等地均有分布,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主要分布在北部,鐘山縣也有分布[5]。
3 厚樸仿野生栽培技術
3.1 苗木培育
3.1.1 苗圃地選擇
選擇向陽平整、灌排水方便的山地,以及土質疏松、微酸性的土壤。
3.1.2 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晾曬1 h,然后用冷水浸種48 h,撈除浮在水面上的秕粒,將沉底的飽滿種子撈出,揉搓去皮備用。
3.1.3 苗床處理
清除雜樹、雜草后細致整地,深耕、耙碎,深耕深度25 cm左右,施足基肥,每667 m2施200 kg有機肥,然后按畦寬1.2 m、畦高0.2 m、畦溝寬0.2 m起畦。
3.1.4 播種
一般每年的1—2月開始播種,選用厚樸(原亞種)與凹葉厚樸(亞種)。在畦面上按0.18 m規(guī)格開溝條播,667 m2用種12~13 kg,在溝上均勻點播,種粒間距0.15 m,播深為3~4 cm,然后蓋上細土,淋足水分,切忌種子直接接觸肥料。播好種、淋足水后,及時蓋膜覆土。膜的兩側用土塊壓實不留口,以防風吹揭膜。如遇雨季還要及時鋤地,防止土壤板結。
3.2 苗期管理
1)播種后到出苗前,要保持苗床濕潤,確保出苗整齊。2)播種后大約40 d種子萌芽長出幼苗,這時要注意觀察,并及時破膜引苗,防止燒苗。3)苗期覆膜管理。厚樸出苗后,應及時在破損的地膜處壓土封口,以免影響地膜的保溫保墑效果,苗期遇干旱要及時淋水保苗,雨季應及時排水除澇。4)苗期除草施肥。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應做到勤松土、施肥、除草。第1次除草一般在4月晴天進行。7月結合陰雨撒施1次肥料,施m(N)∶m(P2O5)∶m(K2O)=15∶15∶15復合肥5 kg,同時要注意除草。一般于當年9月結合除草和淋水施壯苗肥,一般每667 m2施用15 kg復合肥。第2年春季發(fā)芽前起苗移植或定植。
3.3 造林技術
3.3.1 造林地選擇
厚樸喜溫暖、濕潤氣候,為陽性樹種。栽植時宜選擇向陽、海拔在400 m以上、質地疏松、含有機質多、無重金屬和農藥污染、且坡度小于45°的山地進行種植。
3.3.2 造林地整理
整地前對地塊進行清理,清除雜草、灌木、藤本及下層小喬木等,進行等高規(guī)劃。種厚樸的山地按規(guī)劃等高挖樹坑,一般按株行距1.50 m×0.60 m挖栽植穴,栽植穴深0.40~0.45 m、寬0.60 m。
在栽植穴內施足成品有機肥作為底肥,每667 m2施有機肥1 000 kg,施基肥后在栽植穴回一層表土。四周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做到排水暢通無阻。厚樸苗栽植應適時進行,一般為每年2—4月。
3.3.3 厚樸的移植
施底肥后間隔30 d植苗,厚樸幼苗以當地繁育為主。離苗圃近的地方推薦用厚樸苗造林,苗木要求主根發(fā)達、側根豐富,引進幼苗時要慎重,特別是從省外引進幼樹更要慎之又慎。
厚樸移栽需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厚樸栽植時要求穴土細碎,苗干栽正,適當深栽,根系舒展,填土踏實,根土密接,上覆松土。苗根要離肥料10 cm以上,防止肥料燒根。
厚樸幼樹移植前3~4 d,應對苗圃淋透水。移植選擇陰天、毛毛細雨天氣最好。先挖起幼苗,剪短主根,并將幼苗大小分級,把同級的幼苗栽植在一起;剪去過長的根和過密的根須,保留3~4條主、分根,幼樹根蘸黃泥漿后種植。擺放幼苗時,需要注意使根須自然舒展,每穴栽苗1株。蓋土1/2時,輕輕將幼苗向上提一下,然后蓋土滿穴,踏實,并澆足定根水護苗,將幼苗樹根周圍做成樹盤,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 cm,再蓋上1層松土和雜草。
種植過程需要注意以下5個方面。1)壓實踩緊,提高厚樸成活率的關鍵在于踏實踩緊,使其根土密接。2)栽植時深度適中,栽植過淺會因不耐干旱而死亡,影響成活率。3)苗木根系要舒展,在栽植中稍不注意就會把苗木根系彎扭在土里,會影響成活率。4)蓋土時特別是第1次蓋土不要將草根、石塊等雜物填在苗木根上部,以免影響成活率。5)做到隨起隨栽,嚴禁苗根遭受風吹和日曬,當天栽不完的必須假植。有條件的盡量帶宿土或樹根蘸黃泥漿栽植。
3.4 撫育管理
3.4.1 幼樹管理
厚樸幼樹根系較嫩,移植后如遇晴天,要注意隔天澆水1次,連續(xù)2~3次,避免缺水死苗。移栽成活60 d后,薄施復合肥1次,667 m2施復合肥10 kg,以利新梢速生快長。土壤肥力較差的地塊還應根據情況于每年2—3月,每667 m2施m(N)∶m(P2O5)∶m(K2O)=15∶15∶15復合肥20~40 kg。化肥離根要有一定距離,使用冠外開溝施肥方式,深度在25 cm左右,不能淺施,因為雜草的根系在10~15 cm。施肥時,土壤要有足夠的含水量,能加快肥料的水解速度。如土壤干燥,則應適當灌水。條件較好的地塊,因肥力水平較高,整個生長期基本不需施肥。
3.4.2 中耕除草
在厚樸幼樹長到1 m前(一般為移植2~3年),要做好中耕除草。把樹根周圍、特別是樹冠滴水線內的雜草清除干凈并疏松根部土壤,讓苗木獲得充足光照,防止雜草與苗木爭奪養(yǎng)料。特別是移植第1年,由于苗小,雜草危害大,要做到有草必除;已成林的厚樸,一般每年在夏末進行1次除草,但除草深度不宜過深;除草后把雜草鋪在樹根周圍,以提高地溫、保濕和增加土壤有機養(yǎng)分。
3.4.3 成年厚樸樹的管理
1)整形修剪。通過修剪培養(yǎng)優(yōu)良樹體,增加通風透光性,促進穩(wěn)定高產,降低成本,增強抗逆性,減少病害發(fā)生。通常在種植2年后進行,修枝原則是修剪均勻,上下不過分重疊,左右不擁擠。要因樹制宜,主要是剪除病蟲枝、細弱枝和局部影響整株樹光照的枝條。
2)日常巡查。成年厚樸樹仿野生栽培,雖然管理粗放,盡量減少人為干預,但也要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檢查病蟲害情況、厚樸樹的長勢及意外缺株少苗。如發(fā)現缺株少苗,應及時補齊。
3.4.4 病蟲害綠色防治
厚樸是一種藥材,厚樸質量安全關乎人們身體健康,所以厚樸的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防為主、綠色防治優(yōu)先的原則。即通過耕作、栽培技術控制部分病蟲害的發(fā)生與蔓延,營造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同時加強厚樸植株自身的抗病蟲害能力,如選育健壯的苗木、及時清園、合理施肥、及時清除病株和科學修剪等。此外,要加強巡查工作,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厚樸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葉枯病、立枯病、褐天牛、刺蛾和白蟻等,鐘山縣厚樸樹常見病蟲害有枯葉病、根腐病、白蟻、褐天牛。
3.4.4.1 病害防治
高溫、高濕環(huán)境最有利于厚樸葉枯病病菌傳播。防治葉枯病要改善林內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發(fā)病,并清除病葉。葉枯病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清潔園區(qū),將摘除的病葉集中燒毀,減少病原感染,每7~10 d噴1次1∶1∶100的波爾多液,連續(xù)噴灑2~3次,防止病害發(fā)生。
根腐病主要發(fā)生在苗期,一般在地勢低洼潮濕處易發(fā)病且較嚴重,發(fā)病初期須根變褐腐爛,逐漸發(fā)展到主根發(fā)黑、呈水漬狀腐爛。防治期間要注意排水,發(fā)現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燒毀。病穴用生石灰消毒,也可用50%托布津1 0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
3.4.4.2 白蟻、褐天牛防治
白蟻可用80%亞砷酸、5%氧化鐵配成毒劑施于蟻巢毒殺,或挖巢滅蟻。也可噴灑滅蟻靈進行毒殺。
在褐天牛成蟲盛發(fā)期,開展人工捕殺,刮除卵粒及初孵化幼蟲。在樹干上發(fā)現有新鮮蟲孔,用鋼絲鉤殺幼蟲,也可用藥棉蘸80%的敵敵畏藥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塞入蟲孔,并用泥土封口,毒殺幼蟲。
3.5 厚樸皮適時收割
厚樸仿野生栽培一般在10年后就可以開始收割樹皮。收割厚樸皮最好分2次采收,第1次先進行間伐收割,第2次應在第1次收割后3年將全部樹皮收割完,可以提高厚樸產量和質量。也可根據市場情況,確定是否完全收割。
厚樸收割的時間一般為7月,按商品規(guī)格40 cm或80 cm進行收割。厚樸皮放在通風處風干,充分干燥后打捆即成產品。厚樸皮運回后,放置在通風的屋內離地高1 m的架子上,使其自然風干。按皮的大小、厚薄分別堆放,要經常上下、內外翻動,以加快風干,切忌陽光曝曬和堆放在地上。因為陽光曝曬后油分、香味易散失,且易破裂。儲藏期間,還應保持環(huán)境干燥陰涼,整潔衛(wèi)生。
3.6 科學留種
厚樸繁殖多數采用種子繁殖。一般從栽植后第4年開始開花,到9月中下旬果實成熟,如果要選擇留種,應選擇植株健壯、生長較一致的厚樸樹作為留種母株,以提高種子質量和產量。每年的9月中下旬,當觀察到厚樸果實露出紅色的種子時,及時連同果柄將果實摘下,選擇果大、種子大且飽滿無病的種子留種,將小果、畸形果除去。
良種壯苗是厚樸取得高產豐產的基礎,過早采集干果質量差,過遲采集厚樸種子會發(fā)爛脫落,其種子質量均不良,不宜作種。應采取成熟1穗采1穗的方法進行采收,采回的果實放在陰涼處晾干,然后脫種收好,來年育苗用,切記不可曝曬。
4 結語
隨著中醫(yī)藥再次得到人們的重視,中藥種植業(yè)逐漸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厚樸作為我國特有的常用中藥材和保護植物,更應積極探究其高產栽培技術,實現中藥材及植物保護工作,推動中藥材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龍永榮.厚樸豐產栽培技術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9(6):47-48.
[2] 譚美,楊志玲,楊旭,等.厚樸野生資源的野外回歸植株苗期適應性評價[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9,32(1):125-132.
[3] 李森,耿曉東.河南省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J].中國林副特產,2002(3):55-56.
[4] 杏亞婷.隴南厚樸生態(tài)、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J].甘肅科技,2010,26(6):161-162.
[5] 胡士英,李小平,周洪巖,等.厚樸的藥用價值及產業(yè)現狀分析[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20,45(5):
175-179.
(責任編輯:張春雨)